2017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点:教育与教育学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了“2017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点:教育与教育学”,欢迎阅读!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点: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最终定型于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

  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孑L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

幼儿教育学试题 幼儿教育学考点 幼儿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小学教育学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中学教育学试题 中学教育学考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7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点:教育与教育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

2020教师资格证考点

2020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考点: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考点

2020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考点: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了“2017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点:教育与教育学”,欢迎阅读!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点: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最终定型于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

  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孑L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

幼儿教育学试题 幼儿教育学考点 幼儿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小学教育学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中学教育学试题 中学教育学考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