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欢迎大家浏览查看。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一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体会齐唱与合唱不同的演唱效果,能够选择适当的曲子为诗朗诵配乐,并能自告奋勇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教学难点:节奏x xx 0 ( 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1.播放《中学时代》歌曲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进入学习的情境。

  2.讨论:对刚刚看到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边播放歌曲视频,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唱《中学时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6.在手风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8.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9.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课堂练习:进一步练习准确掌握曲中节奏x xx 0 ( 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

  作业安排:视唱歌曲前半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二

  教学内容:

  一、学唱《校园的早晨》

  二、有感情的朗诵《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材分析:

  歌曲《校园的早晨》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的作品。创作灵感源于辽宁大学。诗人高枫在辽宁大学晨练时,看到了校园内的晨读景象,便触发了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校园歌曲,后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全国传唱。歌曲的旋律清新活泼、优美动听。

  教学目标:

  一、在唱好歌曲《校园的早晨》的同时,让学生对休止符节奏把握准确。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三、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

  教学重难点:

  一、对休止符节奏的把握。

  二、演唱歌曲时,注意体会词与音乐的关系。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你们肯定知道这个节日,它是?

  学生齐答:圣诞节!

  师:我们一起来演唱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

  学生齐唱《铃儿响叮当》

  三、单元介绍

  本单元是由一组关于中学时代的歌曲组合而成,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她们将拥有一个欢快热烈、充满活力、非富多彩的美好中学时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唱教育学生珍惜中学时期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成材的思想感情。

  四、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教师指导

  小结:中学时代,一个花季的年代,一个青春激昂的时代,一个可以为了实现梦想敢于尝试的年代……

  五、配乐诗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抽学生起来朗诵,教师、学生点评并给予表扬。

  小结: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 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六、学习歌曲《校园的早晨》

  1.对休止符节奏进行练习

  0 X X X X X 0 X

  2. 学唱《校园的早晨》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台湾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打开书,请你们听出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

  播放范唱音乐。

  讲解反复省略记号。

  师:这首歌曲非常的活泼欢快请同学们一定唱出欢快的感觉,再次播放范唱音乐。

  师:歌曲中除了运用了很多的休止符,还用了好多 的切分节奏,找找看,哪些地方有切分节奏?

  讲解休止符节奏的变化

  第一句 X 0 X X X X X XX X X -

  5 0 3 3 2 1 1 33 5 5 -

  沿 着 校 园 熟悉的 小 路

  师:找到了音的音高位置 也学了休止符的节奏变化 我们接下来学唱这首歌。

  1.范唱音乐

  2.教唱,教师教唱学生跟唱

  3.男女分组合唱

  4.跟伴奏合唱

  教师总结:

  师:校园里有敬爱的师长,有亲爱的伙伴,有动听的歌声,同学们,好好珍惜校园生活,好好享受你们欢乐的童年吧!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三

  一、 自主预习(新课教学)

  (一) 感受聆听

  1. 初听歌曲《中学时代》,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 复听歌曲,初步分析歌曲。歌曲的情绪、速度是什么样的?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

  3. 结合讨论的问题再复听一次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等等。

  (二) 学唱歌曲

  1. 学生听录音学唱《中学时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2.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和情感服务的。 3.跟随伴奏,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强调演唱姿势和唱歌的状态。

  二、互动探究

  1.目的:初步了解歌曲中旋律与歌词的关系。

  步骤:

  (1) 朗读歌词。

  (2)轻声哼唱乐谱。

  (3)分析词曲在句读上的关系。

  (4)在乐谱上恰当的位置画上换气符号“”。

  2.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唱的声音洪亮、精神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这堂课上,收获了哪些知识?

  四、课外拓展

  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七年级音乐教案 |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七年级音乐教案 |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021

初中实践活动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模板范文2021

初中美术教案范文

初中班级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母亲节班会教案

初中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教育班会教案

初中语文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初中语文教学教案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2020

语文教案

2020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2020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初一语文教案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模板

数学教案模板

初中教案模板范文数学2021

初中教案模板数学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欢迎大家浏览查看。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一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体会齐唱与合唱不同的演唱效果,能够选择适当的曲子为诗朗诵配乐,并能自告奋勇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教学难点:节奏x xx 0 ( 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1.播放《中学时代》歌曲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进入学习的情境。

  2.讨论:对刚刚看到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边播放歌曲视频,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唱《中学时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6.在手风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8.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9.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课堂练习:进一步练习准确掌握曲中节奏x xx 0 ( 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

  作业安排:视唱歌曲前半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二

  教学内容:

  一、学唱《校园的早晨》

  二、有感情的朗诵《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材分析:

  歌曲《校园的早晨》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的作品。创作灵感源于辽宁大学。诗人高枫在辽宁大学晨练时,看到了校园内的晨读景象,便触发了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校园歌曲,后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全国传唱。歌曲的旋律清新活泼、优美动听。

  教学目标:

  一、在唱好歌曲《校园的早晨》的同时,让学生对休止符节奏把握准确。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三、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

  教学重难点:

  一、对休止符节奏的把握。

  二、演唱歌曲时,注意体会词与音乐的关系。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你们肯定知道这个节日,它是?

  学生齐答:圣诞节!

  师:我们一起来演唱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

  学生齐唱《铃儿响叮当》

  三、单元介绍

  本单元是由一组关于中学时代的歌曲组合而成,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她们将拥有一个欢快热烈、充满活力、非富多彩的美好中学时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唱教育学生珍惜中学时期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成材的思想感情。

  四、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教师指导

  小结:中学时代,一个花季的年代,一个青春激昂的时代,一个可以为了实现梦想敢于尝试的年代……

  五、配乐诗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抽学生起来朗诵,教师、学生点评并给予表扬。

  小结: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 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六、学习歌曲《校园的早晨》

  1.对休止符节奏进行练习

  0 X X X X X 0 X

  2. 学唱《校园的早晨》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台湾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打开书,请你们听出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

  播放范唱音乐。

  讲解反复省略记号。

  师:这首歌曲非常的活泼欢快请同学们一定唱出欢快的感觉,再次播放范唱音乐。

  师:歌曲中除了运用了很多的休止符,还用了好多 的切分节奏,找找看,哪些地方有切分节奏?

  讲解休止符节奏的变化

  第一句 X 0 X X X X X XX X X -

  5 0 3 3 2 1 1 33 5 5 -

  沿 着 校 园 熟悉的 小 路

  师:找到了音的音高位置 也学了休止符的节奏变化 我们接下来学唱这首歌。

  1.范唱音乐

  2.教唱,教师教唱学生跟唱

  3.男女分组合唱

  4.跟伴奏合唱

  教师总结:

  师:校园里有敬爱的师长,有亲爱的伙伴,有动听的歌声,同学们,好好珍惜校园生活,好好享受你们欢乐的童年吧!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三

  一、 自主预习(新课教学)

  (一) 感受聆听

  1. 初听歌曲《中学时代》,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 复听歌曲,初步分析歌曲。歌曲的情绪、速度是什么样的?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

  3. 结合讨论的问题再复听一次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等等。

  (二) 学唱歌曲

  1. 学生听录音学唱《中学时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2.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和情感服务的。 3.跟随伴奏,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强调演唱姿势和唱歌的状态。

  二、互动探究

  1.目的:初步了解歌曲中旋律与歌词的关系。

  步骤:

  (1) 朗读歌词。

  (2)轻声哼唱乐谱。

  (3)分析词曲在句读上的关系。

  (4)在乐谱上恰当的位置画上换气符号“”。

  2.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唱的声音洪亮、精神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这堂课上,收获了哪些知识?

  四、课外拓展

  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七年级音乐教案 |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七年级音乐教案 |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