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套磁信常见问题解析

  由于学业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本科生套辞的效果就没有研究生强。后者已经有确定的方向和实践的经验,与教授沟通和探讨起来顺畅得多,和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留学套磁信常见问题解析。

  1、套磁到底有没有用?

  这是许多人发出的质疑。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对会套磁的人有用,对不会套磁的人没用。有同学说这是废话。是啊,但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好多人不明白。我说给你架飞机让你直接从北京飞长海,免得你坐火车车马劳顿还不安全。于是,会开的人很快到达了,不会开的人就开始埋怨飞机这东西成本太高还不靠谱。

  在套磁这个问题上,无非分为两大阵营。觉得有用的那是从中尝到甜头儿或看到别人尝到甜头儿的;觉得没用的,多半是玩儿不转的。就好像在评判一个陌生人之初,我们总是把对我们好的人界定为好人,把对我们不好的人界定为坏人一样。套磁也是一样的情况。

  那么,套磁到底能不能给我们带来offer呢?亲爱的版友,如果不行的话,我写这么一篇长文是不是也太招欠了?对于不能纯粹走硬件流的同学来说,套磁几乎是最科学,最低风险,最省时的做法。一次成功的套磁就意味着背后的offer。我们实验室2011fall三人申请,包括我在内两个本科生,一个研究生。共收获8个offer。综合排名(虽然这个意义不大,但很多版友总是喜欢以这个作为衡量标准,所以说一下)一半集中在TOP50以内。全部来自于套磁。个案当然不能说明整体,但至少能说明套磁对一部分人确实起到了作用。

  如果说到这儿,你还是觉得写几封信(当然,没这么简单)就能换回全奖offer是天方夜谭的话,那下面的内容你就不用看了。全是鬼扯。

  2、什么样的人适合套磁?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套磁。事实上,所有的人都应该尝试通过套磁来增大自己的录取几率。只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效的利用这一手段。因此,我们先来看看哪些人套磁的作用不大。

  (1) 纯粹走硬件流的同学

  这样的同学分布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天天自习的。GPA如梦如幻,GRE,TOEFL在保持一贯作风的前提下照样博得满堂彩。于是成为高GPA,高GRE,高TOEFL的三高人群。遗憾的是,这些同学往往没有怎么参加过科研活动,没怎么进过实验室。因此,除了专业课的学习以外,对本专业领域的见识几乎为零。对于这样的同学,如果能弥补缺憾固然很好,如果不能,我建议也不要霸王硬上弓,免得弄巧成拙。只要申请的学校分布较广,总的申请基数较大,总是能“撞”上offer的。

  另外一类同学则是硬件条件平平,对专业领域也没有较深的研究,因此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地步。对于这样的同学,我觉得在申请方式上要有一定的策略。到底是要保综合排名高,还是要优先专业排名,是没全奖不行还是自费也可以考虑。总之,就是一定要取舍,知道自己的底限何在。同时,申请基数一定要大一点。避开竞争激烈的方向。最好能有plan B。

  (2) 牛人

  牛人的概念大家自行界定。对于这样的人,只要递交材料,总会有offer,很多offer。套磁就显得是多此一举了。

  除此以外,我认为所有的同学都应该套磁。注意,这里的套磁不是为了给你直接带来offer(当然,这样更好),而是要通过套磁让自己明晰自己的专业领域,申请方向,为选校做好准备。一言以蔽之,通过套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3、什么时候套磁?

  这个问题真的因人而异。总的说来有一个原则要把握:当你准备好的时候。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现在依然奔命于各种考试,或是忙着跟在师兄师姐后面在实验室参加课题,那我建议你可以等一等。不要因为看到周围的申请者套磁套的热火朝天,就担心导师都被套完了。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导师有可能被别人联系了个遍,你也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申请是一个“择优录取”的过程,而不是“先到先得”。只要我们能够在评审结束以前证明自己更qualified,那就是成功。只要白纸黑字的offer letter没有发出去,那任何的口头承诺都没有效力,都是可以被轻易更改的,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不厚道也好,你骂娘也好,事情本身无可厚非。

  那么,如果你一切都已经准备停当,对专业领域有一定的认识,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套磁呢?答案是越早越好。2011fall已经正式落下帷幕,这就说明2012fall的申请马上就会开始。从现在起到12月初,你拥有整整四个月的时间联系导师。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你已有的专业认识进行纠正,对专业方向有更清晰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在和导师联系的过程中,你会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逐渐意识到自己究竟能申请到怎样的学校,后续的申请事宜也就变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再次强调一下,套磁,归根到底是奔着offer去的,但实现方式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套到一个导师,中了一个offer。而是要通过套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这会为你的选校作出最有效的判断。一旦你选校结束,你的申请也就结束了。至于申请材料的准备,只要客观的展现自己就好。毕竟,再好的文书也不能把黑的写成白的,把没做过的当成是做过的。

  4、套磁信该怎样写?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提供一个什么模板供大家参考。恰恰相反,大家要在套磁信中写出自己的特色,避免模板化。对这个问题,我有几点建议:

  (1)是否有必要先群发一封信问问招生与否,再从回复的导师身上重点下功夫?

  我的建议是单刀直入,第一封信就是你的正式套磁信。在信中,你要说明写这封信的原因,你的专业背景,实验室背景,科研背景,你为何对他的研究感兴趣,你的背景是怎样match到导师的研究的,你是否有希望在他的实验室完成你的研究生学习,不一而足。如果导师对你感兴趣,自然会回复你的信件。如果导师因为各种客观原因不能考虑你的请求时,他一般也会直接回复你让你死了这条心。注意,否定的回复也很重要。很多同学发出了第一封一样的信给N多导师询问招生与否,结果回复寥寥。为什么?因为导师每天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不可能花时间回复每个人的邮件。怎么办?当然是选择性回复。如果他看到一封非常认真的邮件,知道你的确希望来他实验室学习,即使他不能提供这种机会,他也会直接告诉你原因免得耽误你时间。换句话说,一封有价值的套磁信才有被回复的价值,即便是否定的回复。

  (2)套磁信中应当附加哪些内容?

  任何能够帮助佐证你科研实力与match程度的文书。我一般附加以下的内容,仅供参考:CV, thesis abstracts, research proposal。这点因人而异,自己拿捏就好。

  5、选择怎样的教授套磁?

  我们不能说套怎样的教授更容易得到offer。我觉得这样没有可比性。但联系怎样的教授能得到较高的回复率,这个还是有相对高低的。个人觉得,套磁的回复率从高到低是assistan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professor。一般而言,assistant professor急于搭建自己的实验室,招兵买马,所以对学生的需求可能更大。另一方面,系里可能都会考虑到AP一开始没有学生,所以在一开始都会给AP招几个学生。至于professor,无论是实验室运转还是招生数量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很可能都是一两年内招1个新学生。这取决于实验室目前是否饱和,是否有项目更新等客观问题。associate professor则介于两者之间。

  所以,如果是一开始的话,我建议大家可以从AP开始下手。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留学套磁信常见问题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日本留学需不需要准备套磁信

日本留学套磁信

美国留学套磁指南 怎样准备美国留学申请

美国留学套磁信

2021出国留学套磁信写作要求一览表

出国留学套磁

美国留学套磁信写作技巧分享

美国套磁信指南

2021申请日本研究生如何套磁

日本研究生套磁

留学套磁信要怎么写 套磁信留学写作解析

套磁信写作解析

泰国留学套磁信向谁套

泰国留学套磁

韩国留学套磁信准备要避免哪些问题

韩国留学套磁

英国留学套磁信怎么写 留学英国套磁信写作误区

英国套磁信写作

出国留学套磁信怎么写 留学生套磁向谁套

出国留学文书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由于学业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本科生套辞的效果就没有研究生强。后者已经有确定的方向和实践的经验,与教授沟通和探讨起来顺畅得多,和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留学套磁信常见问题解析。

  1、套磁到底有没有用?

  这是许多人发出的质疑。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对会套磁的人有用,对不会套磁的人没用。有同学说这是废话。是啊,但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好多人不明白。我说给你架飞机让你直接从北京飞长海,免得你坐火车车马劳顿还不安全。于是,会开的人很快到达了,不会开的人就开始埋怨飞机这东西成本太高还不靠谱。

  在套磁这个问题上,无非分为两大阵营。觉得有用的那是从中尝到甜头儿或看到别人尝到甜头儿的;觉得没用的,多半是玩儿不转的。就好像在评判一个陌生人之初,我们总是把对我们好的人界定为好人,把对我们不好的人界定为坏人一样。套磁也是一样的情况。

  那么,套磁到底能不能给我们带来offer呢?亲爱的版友,如果不行的话,我写这么一篇长文是不是也太招欠了?对于不能纯粹走硬件流的同学来说,套磁几乎是最科学,最低风险,最省时的做法。一次成功的套磁就意味着背后的offer。我们实验室2011fall三人申请,包括我在内两个本科生,一个研究生。共收获8个offer。综合排名(虽然这个意义不大,但很多版友总是喜欢以这个作为衡量标准,所以说一下)一半集中在TOP50以内。全部来自于套磁。个案当然不能说明整体,但至少能说明套磁对一部分人确实起到了作用。

  如果说到这儿,你还是觉得写几封信(当然,没这么简单)就能换回全奖offer是天方夜谭的话,那下面的内容你就不用看了。全是鬼扯。

  2、什么样的人适合套磁?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套磁。事实上,所有的人都应该尝试通过套磁来增大自己的录取几率。只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效的利用这一手段。因此,我们先来看看哪些人套磁的作用不大。

  (1) 纯粹走硬件流的同学

  这样的同学分布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天天自习的。GPA如梦如幻,GRE,TOEFL在保持一贯作风的前提下照样博得满堂彩。于是成为高GPA,高GRE,高TOEFL的三高人群。遗憾的是,这些同学往往没有怎么参加过科研活动,没怎么进过实验室。因此,除了专业课的学习以外,对本专业领域的见识几乎为零。对于这样的同学,如果能弥补缺憾固然很好,如果不能,我建议也不要霸王硬上弓,免得弄巧成拙。只要申请的学校分布较广,总的申请基数较大,总是能“撞”上offer的。

  另外一类同学则是硬件条件平平,对专业领域也没有较深的研究,因此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地步。对于这样的同学,我觉得在申请方式上要有一定的策略。到底是要保综合排名高,还是要优先专业排名,是没全奖不行还是自费也可以考虑。总之,就是一定要取舍,知道自己的底限何在。同时,申请基数一定要大一点。避开竞争激烈的方向。最好能有plan B。

  (2) 牛人

  牛人的概念大家自行界定。对于这样的人,只要递交材料,总会有offer,很多offer。套磁就显得是多此一举了。

  除此以外,我认为所有的同学都应该套磁。注意,这里的套磁不是为了给你直接带来offer(当然,这样更好),而是要通过套磁让自己明晰自己的专业领域,申请方向,为选校做好准备。一言以蔽之,通过套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3、什么时候套磁?

  这个问题真的因人而异。总的说来有一个原则要把握:当你准备好的时候。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现在依然奔命于各种考试,或是忙着跟在师兄师姐后面在实验室参加课题,那我建议你可以等一等。不要因为看到周围的申请者套磁套的热火朝天,就担心导师都被套完了。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导师有可能被别人联系了个遍,你也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申请是一个“择优录取”的过程,而不是“先到先得”。只要我们能够在评审结束以前证明自己更qualified,那就是成功。只要白纸黑字的offer letter没有发出去,那任何的口头承诺都没有效力,都是可以被轻易更改的,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不厚道也好,你骂娘也好,事情本身无可厚非。

  那么,如果你一切都已经准备停当,对专业领域有一定的认识,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套磁呢?答案是越早越好。2011fall已经正式落下帷幕,这就说明2012fall的申请马上就会开始。从现在起到12月初,你拥有整整四个月的时间联系导师。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你已有的专业认识进行纠正,对专业方向有更清晰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在和导师联系的过程中,你会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逐渐意识到自己究竟能申请到怎样的学校,后续的申请事宜也就变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再次强调一下,套磁,归根到底是奔着offer去的,但实现方式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套到一个导师,中了一个offer。而是要通过套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这会为你的选校作出最有效的判断。一旦你选校结束,你的申请也就结束了。至于申请材料的准备,只要客观的展现自己就好。毕竟,再好的文书也不能把黑的写成白的,把没做过的当成是做过的。

  4、套磁信该怎样写?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提供一个什么模板供大家参考。恰恰相反,大家要在套磁信中写出自己的特色,避免模板化。对这个问题,我有几点建议:

  (1)是否有必要先群发一封信问问招生与否,再从回复的导师身上重点下功夫?

  我的建议是单刀直入,第一封信就是你的正式套磁信。在信中,你要说明写这封信的原因,你的专业背景,实验室背景,科研背景,你为何对他的研究感兴趣,你的背景是怎样match到导师的研究的,你是否有希望在他的实验室完成你的研究生学习,不一而足。如果导师对你感兴趣,自然会回复你的信件。如果导师因为各种客观原因不能考虑你的请求时,他一般也会直接回复你让你死了这条心。注意,否定的回复也很重要。很多同学发出了第一封一样的信给N多导师询问招生与否,结果回复寥寥。为什么?因为导师每天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不可能花时间回复每个人的邮件。怎么办?当然是选择性回复。如果他看到一封非常认真的邮件,知道你的确希望来他实验室学习,即使他不能提供这种机会,他也会直接告诉你原因免得耽误你时间。换句话说,一封有价值的套磁信才有被回复的价值,即便是否定的回复。

  (2)套磁信中应当附加哪些内容?

  任何能够帮助佐证你科研实力与match程度的文书。我一般附加以下的内容,仅供参考:CV, thesis abstracts, research proposal。这点因人而异,自己拿捏就好。

  5、选择怎样的教授套磁?

  我们不能说套怎样的教授更容易得到offer。我觉得这样没有可比性。但联系怎样的教授能得到较高的回复率,这个还是有相对高低的。个人觉得,套磁的回复率从高到低是assistan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professor。一般而言,assistant professor急于搭建自己的实验室,招兵买马,所以对学生的需求可能更大。另一方面,系里可能都会考虑到AP一开始没有学生,所以在一开始都会给AP招几个学生。至于professor,无论是实验室运转还是招生数量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很可能都是一两年内招1个新学生。这取决于实验室目前是否饱和,是否有项目更新等客观问题。associate professor则介于两者之间。

  所以,如果是一开始的话,我建议大家可以从AP开始下手。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