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公安知识:人民警察的惩处,一起来看看吧!请大家仔细了解好相关知识点!
公务员公共基础公安知识:人民警察的惩处
人民警察出于故意或过失,实施了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应该按照纪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违纪责任和后果,接受行政处分和警纪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一、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有违纪行为的公安民警的惩罚。行政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人民警察受处分期间,不能享受正常的晋升职务、级别,其中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二、警纪处分
《人民警察法》规定,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的措施。
(一)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的措施:
1.拒不执行上级公安机关和领导的决定、命令或者违抗命令不服从指挥,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2.涉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的;
3.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的;
4.利讯通供或者体罚、唐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情节比较严重的;
5.涉嫌鼓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略的
6.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造成严重后果的:
7.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造成恶劣影响的:
8.接受当事人及其亲属或者代理人请客送礼,数额较大,造成恶劣影响的;
9.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应聘、受雇于任何个人、组织搞营利性经营活动,不听制止的:
10.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
11.其他违反纪律的行为有必要采取停止执行职务措施的。
(二)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并不听制止,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可以对其采取禁闭的措施:
1.违抗命令,不服从指挥,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
2.涉嫌泄露公安工作秘密或者为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
3.威胁、恐吓、蓄意报复他人的;
4.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的:
5.酗酒滋事,扰乱工作秩序和公共秩序的
6.其他有必要采取禁闭措施的。
三、刑事处罚
对违反纪律构成犯罪的人民警察,按照《刑法》规定,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考题巩固】下列属于警纪处分的是:
A.警告 B.辞退 C.开除 D.禁闭
【答案】D。解析:A、C选项属于行政处分,B选项不属于处分,D属于警纪处分的一种,故本题选D。
公务员公共基础公安知识: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情况
为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今天我们就对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情况进行重点学习记忆。
一、武器概念
条例所称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
二、武器使用原则
1.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原则
2.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三、武器使用情形
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1.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2.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3.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4.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5.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
6.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7.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
8.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
9.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
10.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
11.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
12.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
13.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
14.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
1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四、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
1.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
2.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五、武器使用后果
1.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
2.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勘验、调查,并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检察院。
3.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将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的伤亡情况,及时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4.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书面报告。
【考题巩固】(判断)人民警察在使用武器之前,一定要先进行警告。( )
【答案】B。解析: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一定”说法错误。
推荐阅读:
公务员报考指南 | 公务员报考条件 | 公务员报名入口 | 行测专题 | 申论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