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新发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生物学等科学领域课程在目标与内容架构上注重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加强了对共通性素养的培育。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的“2022生物学课程标准全文最新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义务教育
生物学课程标准
(202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 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 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坚持 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 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 “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 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 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 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进 行修订完善。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 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 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 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
二、修订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有理 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 循。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 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 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 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 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 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 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 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创新导向
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 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 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前言 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 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 课程时代性。
三、主要变化
(一) 关于课程方案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 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 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 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 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 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 “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 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 选择开设。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 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 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 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 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二) 关于课程标准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 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 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 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 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 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 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 求“ “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 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 “为什么教”“教 什么” “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 “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 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 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 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 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 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 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 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 课程性质 1
二、 课程理念 2
三、 课程目标 4
(一)核心素养内涵 4
(二)目标要求 6
四、 课程内容 8
(一)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9
(二) 生物的多样性 11
(三) 生物与环境 14
(四) 植物的生活 17
(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20
(六) 遗传与进化 25
(七) 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28
五、 学业质量 33
(一)学业质量内涵 33
(二)学业质量描述 33
六、 课程实施 35
(一)教学建议 35
(二) 评价建议 39
(三) 教材编写建议 44
(四)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46
(五) 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49
附录教学与评价案例 53
一、课程性质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 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具有高度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生 物界。生物学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 术的基础。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 过程,形成了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 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方法。当今,生物学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 向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 在人类健康与疾病防治、粮食和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 越来越大的影响。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注重探究和实践,以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为载 体,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展现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思维方式及探 究过程,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学习生物学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 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学会学习,提升科学素养,对学 生的健康生活、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理念
1. 核心素养为宗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育人 价值。本课程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立足 于坚实的生物学科内容基础,密切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等 教育领域新成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
2. 课程设计重衔接
课程设计积极吸纳科学教育和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我 国生物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经验,使初中阶段的生物学学习与小学 和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够有效衔接、循序渐进、连贯一致,引导学生逐 步深入地认识生物学的科学本质和重要思想观念。
3. 学习主题为框架
依据生物学的特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生物学课程以学习主题为单位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每个主题包含若干 生物学重要概念,同时融入生物学的思想观念、研究过程和方法。此 外,设置“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引导学生综合运 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地理、数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尝试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内容聚焦大概念
生物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追求“少而精”的原则,优化课程内容 体系,提炼大概念,精选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切合初中学生的认知 特点,明确学习要求,力求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主动学习,让学生 能够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发展核心素养。
5. 教学过程重实践
生物学课程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的学 习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选择恰当的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让 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通过实验、探究类学习活动或跨学 科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 力,激发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进而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 方法探讨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从而引领教与学方式的 变革。
6. 学业评价促发展
生物学课程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 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开展学业评价要高度关注生物学科的特点,将 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特别要注重对探究和实践过程的评 价,致力于创建一个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既关注学业成就又重视个 体进步和多方面发展的生物学学业评价体系。提倡在评价中关注学生 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进学习方 式,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因为正文内容过多,请大家通过网盘下载课程原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