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模拟试卷2解析

高考大战在即,我在此祝愿你快快乐乐上考场,镇定自若的答题,轻轻松松的出考场,愉快的看成绩,幸福的考上理想的大学。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编辑整理的”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卷专用)二轮拔高卷2“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二轮拔高卷2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肤廓之论。”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

胡适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个人经历并无直接关系。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这一点和艺术想象确有相似之处。钱钟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拜遇黄石公等就颇具艺术想象的意味。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所赖以说明问题的一些“凭借”,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按照安德森的话说叫作“想象的共同体”。比如,研究民族,即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全部同胞,或者和他们相遇,而是一种相互连接的意象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当然,历史想象也不可“天马行空”。这是它与艺术想象的不同点。柯林武德说:历史的想象是“一种经过训练的想象,其目的是为了寻求事实真相,而艺术家则是为想象而想象”。因此,治学者一定要将它限制在他所发现的材料上,避免添枝加叶,损害其真实性。他可以有深入而巧妙的推论,但必须时刻保持充分的自制力,以防止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红楼梦》研究中曾有过“索隐派”,他们借助离奇的想象,抓住书中的只言片语或某一个人物、情节跟清代史事相比附,测字猜谜式地从中“索”出所“隐”的人和事来。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总之,治学者需有历史想象力,但不可以做“索隐派”更不要去“影射史学”。

(摘编自周良书《治学需有历史想象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就能把握历史背后的思想,但不能把“想象”当作“证据”。

B.“索隐派”学者借助离奇的想象,凭借只言片语找出隐藏的人和事,来否定真实历史。

C.李大钊认为历史和现实相互关联,研究历史可以洞察现实,横观现实有助于研究历史。

D.艺术想象有时会臆造人物、虚构境地,历史想象跟艺术想象在某种程度上有相通之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只要……就”错误,过于绝对化。原文是“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只有……才”是必要条件,选项的“只要……就”是充分条件。B项,“‘索隐派’……来否定真实历史”曲解文意,从文中来看,“索隐派”只是罔顾史实随意猜测的一种学术流派,并不否定真实的历史,“罔顾”是“不顾及”,并非“否定”。C项,“横观现实有助于研究历史”无中生有。

 故答案为: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总述观点,后文重点论述了历史想象和艺术想象的异同。

B.文章第三段借用胡适的“祖孙的方法”,意在阐述历史研究离不开想象的观点。

C.第四段列举《史记》中刘邦之母大泽遇蛇等例,阐述了历史想象有时也具有艺术想象的意味。

D.文章多处引用中西方理论及名言,结合典型事例加以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意在阐述历史研究离不开想象的观点”错误,“祖孙的方法”只能证明现实和历史存在关联。故答案为: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当历史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经历无直接关系时,研究者可借助历史想象力开展工作。

B. 虽然我们不可能认识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但通过想象,我们也可把握其整体特点。

C. 历史想象是为寻求真相,艺术家是为想象而想象,因此艺术想象的价值不及历史想象。

D. 真正理解古人的学说并评价其是非得失,需借助建立在实证之上的合理的历史想象。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因此艺术想象的价值不及历史想象”推断错误。文章只是指出历史想象和艺术想象各自的价值,无法推断出两者价值的大小。

 故答案为:C。

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曾几何时,“影子教育”成了一个热词,说的正是校外培训机构的不断扩张,孩子们很多课余时间,也交给了补习机构,“负担越减越重,睡眠越喊越少”的情况普遍存在。靠“刷题”“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意见》出台,也是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双减”政策推出后,各地也有相应举措来推动政策落地。比如,江苏明确将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这2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开展各种兴趣活动,把学生自由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孩子,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北京的“双减”措施则包括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学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等等。

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学生没有在学校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

教育领域内的“剧场效应”就不会消解,对培训的需求可能还会通过其他手段满足。

(摘编自苏喻《“双减”政策落地,让教育回归初心》,人民论坛网评,2021年9月3日)

材料二:

图一:“双减后”国庆假期,孩子们在家的时间分配

image.png

图二:“双减”前后国庆假期学生状况的变化

image.png

(摘自蒋隽《羊城晚报》,2021年10月8日)

材料三:一些家长以为靠“时间十汗水”的疯狂培训就能提分,过度看重分数的高低,其实家长更应关注孩子的进步表现和成长过程。家长与其掉进“疯狂培训”的陷阱,不如静下心来理性、科学育子。要纠正违背和谐成长教育规律之偏。眼下,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患上“教育焦虑症”,给孩子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甚至透支其身心健康。深层次原因在于家长没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常识所蕴含的教育规律,总是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应明了,如果任由孩子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恶性加重下去,将会摧毁教育的根基。家长需转变观念,学校课程才是“正餐”,私下补习不但不能胜出,反而会坏了孩子的“胃口”,影响健康。

(摘编自评论《“双减”政策落地家长须更新理念》,2021年9月10日)

材料四:“双减”新政引发教培行业大变局,但是细观“双减”前后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相关动作,就会发现此次教育改革之非比寻常。比如上海、北京等地率先推行大学区改革,在中考招生中大幅扩大分配到校名额,有力遏制学区房价格非理性上涨,逐步推进房产与教育脱钩。又上海、北京和深圳纷纷推出教师全面轮岗制度,优质教师将通过有序的轮岗制度进行规范化流动,打破“名校壁垒”和“学区壁垒”。事实上,此次“双减”新政发出了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强烈号:教育改革不再是小修小补的局部性改革,而是具有政策组合拳攻势的系统性改革。此次“双减”新政及其系列政策的出台,事实上就是一种高度观照到影响教育的外部要素的思维,是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的典型,颇有深化教育改革再发力之意味。

(摘编自陈先哲《“双减”:中国教育改革新起点》,《光明日报》2021年09月2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影子教育”挤占了孩子们大量课余时间,这种“刷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绝对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B.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或指导完成书面作业,是各地学校周一至周五在校课后服务的主要形式。

C.从材料二图一看,“双减后”国庆假期,孩子们在家花在素质类学科培训的时间最少,劳逸结合形式的时间最多,将近八成。

D.从材料二图二看,“双减”后与“双减”前长假相比,学生作业量的减幅最大,玩乐时间大幅增加,素质类学习也明显增多。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A“绝对不能培养出”,夸大其词,根据“很难适应……”应为“难以培养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地推出的举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只要学校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就能消解学生对培训的需求。

B.“疯狂培训”的危害极大,既违背了学生和谐成长的教育规律,也给孩子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甚至会透支其身心健康。

C.“双减”政策落地后,中央和全国大多数的城市针对教育领域的痼疾,出台了系列组合拳式政策,喻示此次改革非同寻常。

D.京沪等地教育领域内部大学区改革、教师全面轮岗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正是基于影响教育发展的外部要素的观照。

【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以偏概全,根据原文,要消解学生对培训的需求,还应“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

 B项曲解文意,“给孩子带来压力、危害其身心健康”的是“家长‘教育焦虑症’”;

 C项缩小范围,“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后”理解错误,应该是“‘双减’前后”。

(3).落实“双减”政策,对政府、学校、家长提出了哪些要求?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6分)。   

【答案】①政府层面:系统性地深化教育改革,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打破“名校壁垒”和“学区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②学校层面: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在校教育,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③家长层面:转变观念,遵守和谐成长教育规律,以学校课程为“正餐”,理性看待分数,更多关注孩子的进步表现和成长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政府层面,“双减”新政引发教培行业大变局,但是细观“双减”前后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相关动作,就会发现此次教育改革之非比寻常。 此次“双减”新政及其系列政策的出台,事实上就是一种高度观照到影响教育的外部要素的思维,是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的典型,颇有深化教育改革再发力之意味。

 学校层面, “双减”政策推出后,各地也有相应举措来推动政策落地。比如,江苏明确将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家长层面,家长需转变观念,学校课程才是“正餐”,私下补习不但不能胜出,反而会坏了孩子的“胃口”,影响健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狼图腾(节选)

姜戎

额仑狼群消失以后的第二年早春,兵团下令减少草原狗的数量,以节约宝贵的牛羊肉食,用来供应没有油水的农业团。首先遭此厄运的是狗崽们,草原上新生的一茬小狗崽几乎都被抛到腾格里,额仑草原到处都能听到母狗们凄厉的哭嚎声,还能看到母狗刨出被主人悄悄埋掉的狗崽,并叼着死狗崽发疯转圈。草原女人们嚎啕大哭,男人们则默默流泪。草原大狗和猎狗也一天天消瘦下去。

半年后,二郎远离蒙古包,在草丛中沉思发呆的时候,被一辆兵团战士的卡车上的人开枪打死,拉走。陈阵、杨克、张继原和高建中狂怒地冲到团部和两个连部,但是一直未能找到凶手。所有新来的汉人在吃狗肉上结成统一战线,把凶手藏得像被异族追捕的英雄一样。

四年后一个白毛风肆虐的凌晨,一位老人和一位壮年人骑着马驾着一辆牛车向边防公路跑去,牛车上载着毕利格老人的遗体。大队的三个天葬场已有两处弃之不用,一些牧民死后已改为汉式的土葬。只有毕利格老人坚持要到可能还有狼的地方去。他的遗嘱是让他的两个远房兄弟,把他送到边防公路以北的无人区。

据老人的弟弟说,那夜,边防公路的北面,老狼和狼崽的嗥声一夜没停,一直嗥到天亮。

陈阵、杨克和张继原都认为,毕利格阿爸是痛苦的、也是幸运的老人。因为他是额仑草原最后一个由草原天葬而魂归腾格里的蒙古族老人。此后,草原狼群再也没有回到过额仑草原。

1975年,内蒙生产建设兵团被正式解散。但水草丰美的马驹子河流域,却早已被垦成了大片沙地。房子、机器、汽车、拖拉机,以及大部分职工和他们的观念、生活方式还都留在草原。额仑草原在一年一年地退化。如果听到哪个蒙古包被狼咬死一只羊,一定会被人们议论好几天,而听到马蹄陷入鼠洞,人马被摔伤的事情却渐渐多了起来。

……

在北京知青赴额仑草原插队30周年的夏季,陈阵和杨克驾着一辆蓝色“切诺基”离开了京城,驶向额仑草原。

陈阵在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以后,一直在一所大学的研究所从事国情和体制改革的研究。杨克取得法学学士学位以后,又拿下硕士学位和律师资格,此时他已经是北京一家声誉良好的律师事务所的创办人。这两个年过半百的老友一直惦念草原,但又畏惧重返草原。然而30周年这个“人生经历”的“而立”之年,使他俩立定决心重返额仑草原。他俩将去看望他们的草原亲友,看望他们不敢再看的“乌珠穆沁大草原”,看望黑石山下那个小狼的故洞。有时候他们脑海里甚至幻化出这样的一幅图景:风声呼啸、白毛狂飞,小狼像一条金色的飞龙,腾云驾雾,载雪乘风,快乐飞翔,飞向腾格里、飞向天狼星、飞向自由的太空宇宙、飞向千万年来所有战死的蒙古草原狼的灵魂集聚之地。陈阵还想再到草原感受并验证一下自己学术书稿中的论点。

吉普一进入内蒙地界,天空依然湛蓝。然而,只有在草原长期生活过的人才知道,腾格里已经不是原来的腾格里了。天空干燥得没有一丝云,草原的腾格里几乎变成了沙地的腾格里。干热的天空之下,望不见茂密的青草,稀疏干黄的沙草地之间是大片大片的板结沙地,像铺满了一张张巨大的粗砂纸。干沙半盖的公路上,一辆辆拉着牛羊的铁笼卡车,卷着黄尘扑面而来,驶向关内。一路上几乎见不到一个蒙古包、一群马、一群牛。偶尔见到一群羊,则乱毛脏黑、又瘦又小,连从前额仑草原的处理羊都不如……两人几乎打消了继续前行的愿望。他俩都舍不得自己心中湿润碧绿的草原美景底片被干尘洗掉,被“砂纸”磨损。

杨克在路边停下车,拍了拍身上的干尘对陈阵说:前十来年实在太忙了,没时间回草原看看。这两年,我下面的人都可以独当一面了,这才腾出空儿。可说真的,我心里还是怕见草原。今年春天张继原回了一趟额仑,他跟我讲了不少草原沙化的事儿。我作了那么长时间的精神准备,没想到草原沙化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陈阵拍了拍方向盘说:让我来开吧……阿爸才走了20多年,咱们就亲眼看到他所预言的恶果了,咱俩还真得回额仑草原去祭拜他。而且,再不回去看看,小狼的那个洞可能真要被沙子填死了。老洞是称霸草原千万年的草原狼留在世上的唯一遗迹了。

杨克说:百年老洞都是最结实的洞,几百年都塌不了,才过了20多年就会坍塌?老洞那么深,没一百年风沙也填不满它吧?

陈阵说:我也想念乌力吉,真想再见到他,再向他好好请教请教狼学和草原学。只可惜,他对草原伤透了心,退休以后就离开了草原进了城,住到女儿家里养病去了。中国没有竞争选拔人才的科学民主机制,耿直的优秀人才总被压在下面,这位中国少有的狼专家和草原专家就这么被彻底埋没了。我看,体制黄沙比草原黄沙更可怕,它才是草原沙尘暴的真正源头之一。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生产建设兵团开进额仑草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蒙古牧民的生活习俗及其环境地貌。

B. 为节约宝贵的牛羊肉食,兵团下令大量宰杀草原上新生的狗崽来补充人们食物的不足。

C. 新来草原的汉人和陈阵等人对“二郎”被杀态度的不同,折射出对生命的冷漠和悲悯两种不同人性。

D. 草原中狼咬死羊现象成为人们的谈资和人马因鼠洞而摔伤的常见均与狼群消失不无关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兵团下令大量宰杀草原上新生的狗崽来补充人们食物的不足”对文本细节理解错误,偷梁换柱。原文说的是“兵团下令减少草原狗的数量,以节约宝贵的牛羊肉食,用来供应没有油水的农业团”,原文说的是“减少草原狗”而不是“大量宰杀草原上新生的狗崽”。 故答案为:B。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开头描写母狗“凄厉的哭嚎声”“叼着死狗崽发疯转圈”、女人们的“号啕大哭”和男人的“默默流泪”等情景从不同侧面表现了狼群消失后草原狗的惨状。

B.毕利格老人天葬于边防公路北面荒草连天的无人区,彻夜未停嚎叫的狼群此后再也没有回到过额仑草原,人与狼的命运相互映衬,满蕴苍凉与凄怆。

C.小说调动人们的多种感官,以轻松的笔调从视觉、听觉、触觉上描写了小狼飞向灵魂集聚之地的欢快之景,虽为虚幻,读来却令人如临其境。

D.作者借陈阵之口,交代擅长狼学和草原学的乌力吉遭受排挤的事实,将体制黄沙与草原黄沙作巧妙映衬,表达了对草原黄沙源头的深入探寻和深刻反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本题综合性强,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既有对线索主旨结构的探究,也有对语言特色的分析,还有选材及人物的分析理解,这需要多方面去鉴赏小说。C项“ 以轻松的笔调从视觉、听觉、触觉上描写了小狼飞向灵魂集聚之地的欢快之景 ”赏析不准确, 并没有触觉上的描写,同时也不轻松。原文第八段文本为:“ 有时候他们脑海里甚至幻化出这样的一幅图景:风声呼啸、白毛狂飞,小狼像一条金色的飞龙,腾云驾雾,载雪乘风,快乐飞翔,飞向腾格里、飞向天狼星、飞向自由的太空宇宙、飞向千万年来所有战死的蒙古草原狼的灵魂集聚之地。 ”其中,“风声呼啸、白毛狂飞”是听觉,“小狼像一条金色的飞龙,腾云驾雾,载雪乘风,……”是视觉,没有触觉,而且描写的笔调并不轻松,而是沉重,包含反思。故答案为:C。

(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答案】①综合运用比喻与对比的手法,把眼下草原的腾格里与过去的草原的腾格里作对比,形象深刻地展现出草原沙漠化的现状。②借助眼前荒凉破败之景,烘托出陈阵和杨克内心的失落与感伤。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涉及全篇作品语言艺术特色的概括赏析,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分析,注意表述时要分条作答,每条采用“要点+分析”形式。赏析划线句子,首先注意这是一个景物描写的句子。赏析角度有写景手法、语言风格、写景角度、环境烘托、情感抒发等。首先较明显的可抓修辞手法分析,指出修辞的具体运用以及表达效果,然后在从其他角度展开赏析。

(4)小说多次写到小狼的故洞,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暗含了陈阵他们对小狼的怀念和对称霸草原千年狼群消失的感伤。②在结构上前后形成呼应。③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含蓄表达了对狼群消失和草原破坏的隐忧和反思。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情节作用题可以从内容、结构、主题三个方面入手说明表达效果。

首先回到文本,找到有关小狼故洞的相关描写,然后归纳写了什么,如“他俩将去看望他们的草原亲友,看望他们不敢再看的‘乌珠穆沁大草原’,看望黑石山下那个小狼的故洞”“而且,再不回去看看,小狼的那个洞可能真要被沙子填死了。老洞是称霸草原千万年的草原狼留在世上的唯一遗迹了”“杨克说:百年老洞都是最结实的洞,几百年都塌不了,才过了20多年就会坍塌?老洞那么深,没一百年风沙也填不满它吧”,内容上写了两人专门前去看望小狼的故洞,表现对小狼的怀念,表达对狼群渐渐消失的伤感。情节作用,可以从小说情节结构与小说主题两个角度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熹,字元晦,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事言:“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而可以应天下之务。”隆兴元年,复召。入对,其一言:“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洪适为相,主和,论不合,归。淳熙元年,始拜命。五年,史浩再相,除知南康军,降旨便道之官,熹再辞,不许。明年夏,大旱,诏监司、郡守条其民间利病,遂上疏言:“今宰相、台省、谏诤之臣皆失其职,而陛下所与亲密谋议者,不过一二近习之臣。”上读之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熹以疾请祠不报熹以前后奏请多所见抑幸而从者率稽缓后时蝗旱相仍不胜忧愤复奏言:“为今之计,独有君臣相戒,痛自省改。其次惟有尽出内库之钱,诏户部免征旧负,遴选贤能,责以荒政,庶几犹足下结人心,消其乘时作乱之意。”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减经总制钱四百万。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土俗崇信释氏  , 男女聚僧庐为传经会,女不嫁者为庵舍以居,熹悉禁之。宁宗即位,有旨修葺旧东宫,为屋三数百间,欲徙居之。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疏入,不报,上亦未有怒熹意也。始,宁宗之立,韩侂胄自谓有定策功,居中用事。熹忧其害政,以为言,在讲筵复申言之。赵汝愚既相,收召四方知名之士,中外望治,熹独以侂胄用事为虑。汝愚方谓其易制,不以为意。及汝愚亦以诬逐,而朝廷大权悉归韩侂胄矣。庆元四年,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没,朝廷以其《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读之/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熹以疾请祠/不报/熹以前后奏请多所见抑/幸而从者/率稽缓后时/蝗旱相仍/不胜忧愤/

B.上读之/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熹以疾请祠/不报/熹以前后奏请多/所见抑幸而从者/率稽缓后时/蝗旱相仍/不胜忧愤/

C.上读之/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熹以疾请祠/不报/熹以前后奏请多所见抑/幸而从者/率稽缓后时/蝗旱相仍/不胜忧愤/

D.上读之/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熹以疾请祠/不报/熹以前后奏请多/所见抑幸而从者/率稽缓后时/蝗旱相仍/不胜忧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翻译为:孝宗读了朱熹的奏章,勃然大怒说:“这是以为我宋朝将要灭亡了。”朱熹以生病为由请求掌管祠庙,没有得到答复。朱熹因为前后几次奏请多数被压制,侥幸得到采用的,也都拖延迟缓耽误了时间,蝗虫旱灾接连出现,他非常忧愤。

 曰”后断句,排除B、C;“多”是副词,“大多”的意思,修饰“所见抑”,其后不可断,排除D。

 故答案为: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进士是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即殿试的人的称呼。

B.格物致知,指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语出儒家“四书”之一《大学》。

C.户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侍郎。

D.释氏,指佛教,是一种外的对中土影响深远的宗教,因由释迦牟尼创立,故有此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C.户部长官是户部尚书,侍郎是副职。故答案为: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熹屡次进谏,竭尽一片忠心。他规劝孝宗注意帝王之学的策略,主张战守并举来复仇,又认为皇帝与少数宠臣过于亲近,建议面对旱灾君臣自省改正。

B.朱熹体恤百姓,教化一方风俗。朱熹治理漳州时,减免多种赋税费用;安排父老解说古代礼仪来教导当地百姓;禁止男女聚集于僧舍做传经会等风俗。

C.朱熹以史为鉴,反对大兴土木。宋宁宗即位后,下旨要修葺东宫房屋三百多间,朱熹劝谏他应吸取历史教训,皇帝没有答复他,不过也没有对他发怒。

D.朱熹见识深远,洞察侂胄居心。韩侂胄居功执掌政事,朱熹深以为忧,先向赵汝愚进言而后又向皇帝进言提醒,而赵如愚不以为意,终遭诬谄驱逐被夺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D.“先向赵汝愚进言而后又向皇帝进言提醒”错误,原文为“熹忧其害政,以为言”“熹独以侂胄用事为虑。汝愚方谓其易制,不以为意”,应是先向皇帝进言而后又向赵汝愚进言提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

②赵汝愚既相,收召四方知名之士,中外望治,熹独以侂胄用事为虑。

【答案】①全国各地的百姓,只见陛下急切地要大量修造朝宫殿堂,将士、百姓心中将会有愤愤不平的情绪。

②赵汝愚担任宰相之后,收罗招徕全国各地的知名人士,朝廷内外盼望朝政得到治理,唯独朱熹因韩侂胄当权而忧虑。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重点词:①亟:急切;大治:大量修造;扼腕: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虑、愤怒、激动等心理活动。

②既相:担任宰相之后;望治:盼望朝政得到治理;用事:当权。

【附参考译文】

  朱熹,字元晦,考中绍兴十八年的进士。孝宗即皇帝位,下诏要求朝臣直言朝政得失,朱熹陈上密封的奏章说:“帝王的学问,必须先穷究事物的本原而获得知识,以便透彻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进而可以治理好天下的事情。”隆兴元年,又被朝廷召见。入朝奏对治策,其奏对中有一句话说:“现在所应该做的,就是不同金人作战就不能复仇,不坚守边关就不能取得胜利。”洪适担任宰相,主张同金讲和,因政见不合,朱熹离朝回乡。淳熙元年,才接受任命。淳熙五年,史浩再次任宰相,任命朱熹管理南康军,皇帝下旨,要他由便道赴任,朱熹一再推辞,不被允许。第二年夏天,大旱,皇帝下诏监司、郡守分条上奏民间的弊病,朱熹于是上书说:“现在宰相、台谏省官、谏诤之臣都失职不负责任,而陛下与之亲近、商量谋划的人,不过一二个宠幸的大臣。”孝宗读了朱熹的奏章,勃然大怒说:“这是以为我宋朝将要灭亡了。”朱熹以生病为由请求掌管祠庙,没有得到答复。朱熹因为前后几次奏请多数被压制,侥幸得到采用的,也都拖延迟缓耽误了时间,蝗虫旱灾接连出现,他非常忧愤。又上奏疏说:“为现在打算,只有君臣互相告诫,痛下决心反省改正。其次,只有拿出内库全部钱财,诏令户部免征百姓所欠旧债,选拔贤能之士,责成他们实施救荒的政策,也许这样还能向下结固民心,消除灾民乘灾荒之际暴乱的打算。”光宗即位,改任漳州知州。他奏请朝廷免除了漳州属县的无名杂税七百万贯,减少经制钱、总制钱四百万贯。因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合乎礼仪,他择取古代丧葬婚嫁的礼仪之文,张贴出来告示大家,让当地父老进行解说,以教育他们的子弟。当地风俗崇信佛教,男男女女聚集在僧舍之中做传经会,妇女不出嫁的为她建造庵舍居住,朱熹都禁止了这些事。宁宗即位,下圣旨修缮原来的东宫,修造房屋三百多间,打算搬去住。朱熹上奏疏说:“全国各地的百姓,只见陛下急切地要大量修造朝宫殿堂,将士、百姓心中将会有愤愤不平的情绪。前车之鉴不远,这是应该感到特别戒惧的。”奏章呈上,皇上没有答复,但是也没有对朱熹发怒的意思。当初,宁宗被立为皇帝,韩侂胄自认为有主谋拥立皇帝的功劳,在朝中执掌政事。朱熹担心他会危害国政,几次上奏说到这件事,在讲席上又申明这个观点。赵汝愚担任宰相之后,收罗招徕全国各地的知名人士朝廷内外盼望朝政得到治理,唯独朱熹因韩侂胄当权而忧虑。赵汝愚当时认为韩侂胄容易制服,对朱熹的话没有在意。到了赵汝愚也因被诬陷遭到驱逐,朝廷大权便全部归于韩侂胄了。庆元四年,朱熹申请退休。庆元五年,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第二年朱熹逝世,终年七十一岁。朱熹去世后,朝廷把他注释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为学校的官定课本。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问题。 

见澹庵胡先生舍人

杨万里

澹翁家近醉翁家,二老风流莫等差。

黄帽朱耶饱烟雨,白头紫禁判莺花。

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着沙。

三岁别公千里见,端能解榻瀹春芽!

【注释】①澹庵:指南宋爱国名臣胡铨,其号澹庵,吉州庐陵人。②黄帽朱耶:黄帽,古时的船工久历风吹日晒,习惯戴黄帽遮蔽;朱耶,西突厥沙陀部姓朱耶,该部落位于今新疆北部。③新堤:唐代专为新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道。④瀹: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将胡铨与欧阳修相提并论,既突出了胡铨的地位和功绩,又表达了对两位杰出名士由衷的崇敬之情。

B. 受人敬仰的胡铨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反而被流放到荒远之地,成为一名饱受风吹日晒之苦的船工。

C. 作者借女娲补天的典故,说明有人不用五色石也能补天,宣扬胡铨的才能,隐含朝廷应该拜他为相之意。

D. “三岁”言分开的时间之久,“千里”又说相隔距离之远,用一个“见”字凸显了作者当时的喜悦之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成为一名风吹日晒之苦的船工”错。“黄帽朱耶饱烟雨”,意思是胡诠的才干,不仅未被朝廷重用,反被长年流谪到极远的地方,有如一位身处江湖、饱尝烟雨之痛的撑船工人,有苦无处诉。可见颔联并非实指。

 故答案为:B。

(2).作者在诗中塑造了胡铨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首联可知胡铨满腹经纶,颔联可知胡铨仕途坎坷,颈联可知胡铨治国有术,尾联可知胡铨平易近人。表达对胡铨经世治国之才的仰慕之情,以及对朝廷不能重用人才的抨击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及作者感情的能力。在仔细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与思想感情。这首诗写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作者与胡诠在杭州相会之时。胡铨被流谪远方达二十余年之久,于绍兴三十一年,始得“自便”归里,当时杨万里曾与他相见,至此已有三载。此时作者刚到杭州,却在杭州又与胡锥再度会面,并受到胡铨的热情接待,作者兴奋感叹之余,写下了这首充满仰慕钦敬之情的诗篇。

.首联作者把胡铨的才干和品格与欧阳修相提并论,表现了对他的赞美,刻画出胡铨满腹经纶的形象。颔联对胡锥这样的爱国名士的坎坷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之情。他一心为国,满腔热血,却被贬边远之地。如今年华已逝,头发都已斑白,被闲置不用,做一些无关紧要之事。此联写出了胡铨仕途坎坷的遭遇;颈联进一步称赞其满腹经纶、有补天有术。尾联展现其提携鼓励后辈,平易近人的亲切形象。像如此忠臣却被闲置,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制度的不满。

六、情景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愁绪的多与深广。   

(2)《阿房宫赋》中以龙和虹为喻,写长桥和复道壮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未”“复”“霁”等。

七、语言实际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Ⅱ 

我们的躯体面对外部威胁带来的压力时,     。举个例子,比如现在我发现大老虎正从十几米远的地方向我走过来,这个时候我会感到心跳加速,身体发抖,额头和手心出汗,这些反应就叫“战斗或逃跑反应”。但这个反应管用的前提是,面对的压力是原始的生命威胁,如果是在文明环境中,       , 而是社会性威胁,那这个反应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了,甚至会有反作用。比如你担心起期末考的成绩了,此时你感到了压力,你的身体就会启动原始的“战斗或逃跑反应”。然而你会发现,期末考带来的威胁,完全不是你鼓起勇气奋力一搏或全速逃离就能够解决的。因此,你不仅无法降低当前的压力,反而还会由于无能为力而感到压力更大。如果       , 那“战斗或逃跑反应”的反复调用和失灵,就会持续消耗躯体的大量能量。长期处于这种能量持续消耗的状态,对躯体来说就意味着血糖水平长期过低,于是躯体就会见缝插针地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来提高血糖水平,确保有足够能量储备。经常过量摄入这些高热量的碳水化合物,结果就是热量过剩,转化为脂肪储存下来,于是便“过劳肥”了。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案】会启动战斗或逃跑反应面对的不是原始生命威胁;一个人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中

【解析】本题需要认真分析补写处前后文语境,再斟酌补写短句。第一处,为文段首句,由下文语境举个例子,比如现在……这些反应就叫战斗或逃跑反应’”可推测,是在举战斗或逃跑反应这一事例,也就是对上句的解释,据此可以推测补写内容。

 第二处,上句说如果是在文明环境中……,进入一种假设状态,再看后一句而是社会性威胁,那这个反应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了,甚至会有反作用,据此可推测,与而是搭配,应该填不是,再依据上文面对的压力是原始的生命威胁,综合上述可推测应补写内容。

 第三处,看下句语境战斗或逃跑反应的反复调用和失灵,就会持续消耗躯体的大量能量可知,这里提供的是结果战斗或逃跑反应的反复调用和失灵,那么补写内容应该是原因,即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中,据此可推测应补写的内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农耕民族推崇_____________的自然经济,手工业随之发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面朝黄土耕作,利用工暇之时制作生活工作所需,凡用具、工具、农具、家具以及衣帽鞋袜,都自己动手制作,久而久之,手工成为了手艺。

较之工业文明,手工业文明更能寄托人类的情感:人们将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化解,成为一条条有效的途径,打开幸福之门。( )

中国手艺的积累大都以实物诉说。中华文明硕果累累,仰韶的彩陶、良诸的玉器、先秦的青铜、汉代的漆器、唐之金银、宋之陶瓷,元明清时期的手工艺品更是_________,中国古人的手艺不经意间将生活艺术化,让后人仰而视之,___________。而劳作之中,工具成为帮手,让手工业趋于便利,然后得以长足发展。中国传统手工业在生活与工作两大领域__________:生活上,中国人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将手工艺术化;工作上,工具的发明及使用成就了几千年的中华灿烂文明。手艺具有思想,思想能放出光芒。对中国人来说,手艺是古代中国的命根子,我们曾长久地攥着这命根子,让民族长寿至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自食其力 俯拾即是 肃然起敬 各显神通               

B. 自食其力 不胜枚举 诚惶诚恐 大显身手

C. 自给自足 不胜枚举 肃然起敬 大显身手               

D. 自给自足 俯拾即是 诚惶诚恐 各显神通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做这类题关键是平时多积累、熟记。在辨析成语时,要能了解成语的意义、词性、成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用法的差别,成语的出处、结构等内容,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另外,还可以通过关键字区别,比如耳熟能详字与有目共睹字。

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而生活。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自食其力自给自足,都强调依靠自己,而自给自足还强调自己的需求依靠自己来生产,这正是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第一处横线上应选填自给自足。俯拾即是:形容十分多,又十分容易得到。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俯拾即是指只要低下头来拾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而不胜枚举指列举不过来,上文中仰韶的彩陶……宋之陶瓷均为列举,所以第二处横线上应选填不胜枚举。肃然起敬:是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诚惶诚恐:表示臣子对皇帝的敬畏。后也用来形容十分小心谨慎、极为害怕不安的样子。中国古人的手艺……让后人仰而视之这一语境蕴含的情感是敬畏,而诚惶诚恐不含敬意,所以第三处横线上应选填肃然起敬。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各显神通中的各自的意思,它表明这一成语的施动者有多个,而该句动作的发出者就是中国传统手工业一个,所以第四处横线上应选填大显身手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人们用思想和双手在生活中提高质量,在工作中提高效率,编制生活景象,制造工作便利。

B. 人们用思想和双手制造工作便利,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同时,编制生活景象,在生活中提高质量。

C. 人们用思想和双手制造生活便利,在生活中提高质量,同时,编制工作景象,在工作中提高效率。

D. 人们用思想和双手编制生活景象,制造工作便利,在生活中提高质量,在工作中提高效率。

【解析】D

【解析】此题考核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完成这类题型,首先要阅读上下文,把握文意,确定空格处的内容。接着关注关联词的提示作用,关注句式特点、标点符号,关注提示性语句。最后做出选择。

选项内部四句话的逻辑关系是:编制生活景象,制造工作便利是手段或途径,二者都依赖思想和双手,而在生活中提高质量,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则是其结果。据此可以排除A。根据上文人们将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化解的语境提示,应先谈生活,后谈工作,据此可排除B。根据下文手艺不经意间将生活艺术化”“劳作之中,工具成为帮手,让手工业趋于便利的语境提示,手艺带给生活工作的应该分别是景象便利,据此可以排除C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人们将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化解,成为一条条有效的路径,打开幸福之门。

B. 人们将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化解,使之成为一条条有效的途径,通向幸福之门。

C. 人们将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化解,使之成为一条条有效的途径,打开幸福之门。

D. 人们将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化解,成为一条条有效的路径,通向幸福之门。

【解析】B  

【解析】此题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变型。做这类题,需要考生熟练掌握病句的类型以及修改。《考试大纲》列举六种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病句需要考生在平时多做练习、多总结、熟练掌握。只有如此,做这类题才能得心应手。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第一、二分句之间前后脱节,致使成为主语残缺,应补上使之加以衔接,既充当使的宾语,又充当成为的主语。排除AD。二是打开途径搭配不当,应改为通向。排除C

(三)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祭灶的习俗虽然由来已久,________。有的是在腊月二十三,有的是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主要活动是“送灶”,送灶不仅要准备好香烛,________,供果的种类因地域和时代有很大的不同。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传说中灶神是个男子,所以女子主持祭灶仪式的情况并不多见。

【答案】 但祭灶的日期却不尽相同;而且要准备供果;祭灶仪式主要由男子主持  

【解析】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处结合后面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等可知,日期不相同;句结合后面的内容供果的各类因地域和时代有很大的不同可知,要准备供果;处结合传说中灶神是个男子可知,祭祀主要是由男子主持的。

八、写作(6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参考例文】

听从社会召唤,做一个有用之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期望,然而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当这种落差产生时,我们新一代青年该如何抉择?我的答案是:听从社会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自己的期望固然美好,但是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我们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只有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了力量,让广大民众受惠,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在考清华大学时,语文和历史成绩特别优秀,都是满分,但其他的科目分数却非常低。当年语文考题是《梦游清华园记》,富有想象力的钱伟长,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450字的赋,阅卷老师想改一个字都不好改,就给了他100分。一开始,钱伟长选了中文系,这符合他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但是,在他进入中文系的第二天,即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中国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学生们纷纷罢课,要求抗日。钱伟长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他决定不读中文系了,要改学物理系,将来造飞机大炮,好科学救国,于是他弃文转理,奠定了中国力学物理的基础。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将一个破落的家庭操持成有田有地、有房有粮、家有雇工的小康之家,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安安稳稳、固守家业,少年毛泽东当然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道理,但是他的志向不在于经营一个殷实的家庭。16岁那年离家去湘乡求学前,他将一张纸条夹在父亲账簿里,上面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用这首诗表明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毅然离开了家乡,走向一个崭新的世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社会和祖国的召唤,鲁迅弃医从文;秦玥飞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祖国最贫困的山村当一名村官;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也一次次改变自己钻研的方向。这些名字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才足以自慰!

  现代青年,若想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听从时代召唤,把个人兴趣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所以,面对落差,我们的抉择是:听从社会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紧扣考生的生活实际,让考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好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的初衷。材料主体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人的美好愿望;第二,家庭或社会可能会有的期望和角色;第三,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材料要求考生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考生可以依据第一层立意为遵从自己的内心,让人生无怨无悔;也可以依据第二层立意为听从社会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考生还可以宏观把握三层材料,从平衡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等角度立意。考生在写作时,应该体现出新时代青年规划未来人生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不管“我”做出何种回应,展开文章时,显然要给出做出该选择的理由,如果考生不仅能考虑“我”的主观设想,还能从我和家庭或社会之间的关系来阐述选择的理由,那显然比只从自我角度做出的判断要深刻得多。另外,泛泛而谈,不关注社会现实,则难出佳作。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2022年新高考模拟卷语文5(原卷版)解析

2022年高考

2022年新高考模拟卷语文4(原卷版)解析

2022年高考

2022年新高考模拟卷语文3(原卷版)解析

2022年高考

2022年新高考模拟卷语文1(原卷版)解析

2022年高考

2021年广西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高考物理试卷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模拟试卷5解析

2022年高考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模拟试卷1解析

2022年高考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模拟试卷3解析

2022年高考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模拟试卷4解析

2022年高考

2022年新高考模拟卷语文2(原卷版)解析

2022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