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1

  2022年度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请各位考生抓紧时间准备教师资格证的笔试考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语文科目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重要考点,可供各位报考了语文科目的考生参考使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分享了哪些考点呢?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1

  考点一:古代秦汉、明清文学考点

  (一)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这一块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汉代上面,秦代由于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不多,所以在实际考试的过程中也很少会考查到,具体考查的时候多会设置一些客观题进行考查。那在秦代文学这部分里,需要了解的有李斯和他的《谏逐客书》,作家作品进行对应即可;《吕氏春秋》的成书年代以及他的编纂者吕不韦。

  而在汉代文学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汉代文学这部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政论散文、史传文学、汉赋和汉乐府。那在政论散文这块,需要注意的就是贾谊和晁错这两位作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品《过秦论》及《论贵粟疏》。而在史传文学这部分中,司马迁的《史记》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司马迁及史记的基本信息是客观题的常考点,而史记的艺术特色及历史影响是主观题的常考点;除了司马迁,汉代史传文学的另一代表——班固也是考试中的重点,他的代表作为《汉书》。紧接着,汉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汉赋——是汉代文学中考查的另一大重点,汉赋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是需要注意的,其中常考点有“汉赋四大家”和司马相如其人其作等。最后,在汉乐府这部分中,汉乐府的基本信息和代表的作品均是客观题的常考考点,而汉乐府的艺术特色则是主观题的常考点,在实际考试的过程中还会要求考生,结合汉乐府的代表作品进行相应的赏析。

  (二)明清文学

  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末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集大成的一段时期,不仅积蓄吸收了许多前人的精华,还开创了许多新的天地。而在教师考试笔试的过程中,明清文学的知识考查范围较为集中,主要集中于明清小说相关的知识点之上,对明清两代的诗文和戏曲考查相对较少。在实际考试中经常考查到的小说,既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也包括一些在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小说,如《金瓶梅》《儒林外史》等等。这些小说的作者及小说本身的基本信息、历史地位都是客观题的常考点,而小说的艺术特色则是主观题常涉及到的考查内容,其中某些极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如《西游记》《红楼梦》等,甚至会设置一些评论性写作的考题,需要考生着重注意。

  至于,明清两代的诗文及戏曲,需要注意的只有极具代表性那几位作家和几部作品,如诗文方面的宋濂、于谦、纳兰性德与袁枚等,戏曲方面的汤显祖和他的“临川四梦”、洪昇与他的《长生殿》、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等。但某些地区在实际考查的过程中,亦出现过重点考查戏曲的情况。因此,明清两代的代表性戏曲在讲解的过程中,应注意戏曲的情节、人物、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点,以免在实际考试的过程中无从应答。

  考点二: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的考查,客观题为主。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作家和作品。如作家的国别、生平、代表作品,这些内容一般都会以填空、选择、判断等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考生;还有就是作品的内容,包括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作品主要人物的形象,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等。

  1.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17世纪文学——18世纪文学——19世纪文学——20世纪文学

  2.重要作家作品

  古代文学中的荷马史诗,如荷马史诗的作者相传是盲人荷马,主要包括两部巨作《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古希腊悲剧,有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中世纪文学的代表作家意大利诗人但丁,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神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薄伽丘,代表作品《十日谈》;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代表作品是《堂吉诃德》;以及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他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17世纪文学要掌握一个重要作家,法国的莫里哀,以及他的作品《伪君子》和创作原则“三一律”。18世纪文学要掌握英国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和英国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还要掌握法国卢梭的代表作,尤其是《爱弥儿》,《爱弥儿》就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理论著作;此外还要掌握德国作家歌德及其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

  19世纪和20世纪的外国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家作品多、流派纷呈,而且流派之间有相互的承接关系。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根据流派的发展脉络,梳理总结相关的作家和作品。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流派发展的脉络:浪漫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一脉相承,但是作品中多了一丝批判的意味,二者均盛行于19世纪)——自然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20世纪早期,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侧重表现方式)——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侧重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的内心,人的境遇)。

  考点三:现代汉语中的音素和语素

  一)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素的不同取决于音色的不同,例如“t”和“a”的音色就不同,所以它们是两个音素。那么在这里会涉及的考点就是数音素。而数音素掌握以下几点就不会出错。

  第一,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在”这个字它的拼音为“zai”,那么有三个字母,所以这个字有3个音素,分别是“z、a、i”。

  第二,有五个音素是由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zh ch sh er ng。如“中”这个字的拼音为“zhong”,根据这条规定,它就有3个音素,分别是“zh、o、ng”。

  第三,碰到“y”和“w”时,要判断是还原还是去掉。方法是当出现这两个字母时,遮住“y”或“w”,看是否还读原来整字的读音,若保持不变,则需要去掉“y”或“w”;若读音发生变化,则还原“y”为“i”和“w”为“u”。这时再来数音素。如“艳”拼音为“yan”,按照方法,若遮住“y”则读“an”的音,与原来“艳”的读音不一致,此时需要还原为“ian”,音素则为3个。

  第四,碰到“iu”“ui”“un”组成的字,需要依次还原为“iou”“uei”“uen”,这时再来数音素。如“酒”这个字的拼音为“jiu”,需要还原为“jiou”,音素则为4个。

  第五,一个字(即一个音节)中,最多有4个音素。涉及到的儿化音是两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它的音素也最多有4个,因为末尾的“r”只代表卷舌动作,不算音素。如“鸟儿”的拼音为“niaor”,音素有4个。

  (二)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构词单位,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例如“书”有读音为“shu”,其意义为“装订成册的著作”,因此“书”就是一个语素。在这里的考点就是数语素。数音素有两个方法。

  第一,替代法(造词法)。替代法需要遵循三条原则:能够双向替代;替代时位置保持不变;替代后语义基本保持一致。如“上课”,上——上班、上学,课——下课、听课。这里“上”与“课”都能组成其他的词,就叫双向替代;且替代时“上”都是在所组的新词的前面,“课”都是在所组新词的后面,符合“上课”这个词的基本顺序;最后“上班、上学”中的“上”和“上课”的“上”意义一致,“课”也是同理。最后则判定“上课”有2个语素。若出现其中一个字无法在遵循三条原则的基础上造词,那么则判定这个字无法单独构成语素。例如“蝴蝶”,“蝴”不能造新词,“蝶”可以造新词“彩蝶”,因为不能双向替代,所以“蝴蝶”只有1个语素。“徘徊”,“徘”与“徊”都不能造新词,因此“徘徊”只有1个语素。

  第二,定义法。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这是它的定义,因此在判别有多少个语素时,只需要把这个词分开来看,看它单个的字的意义和读音是否和整字的意义读音一样即可。若一样,则是语素;若不一样,则说明单个不能构成语素。如“国家”,“国”的读音和意义就是“国家”中的“国”,“家”的读音和意义就是“国家”中的“家”,因此“国家”有2个语素。“沙发”,“沙”的意义是“细小的颗粒”,它不是“沙发”中的“沙”,“发”的意义是“表达、产生”,它也不是“沙发”中的“发”。因此“沙发”只能两个字合起来构成1个语素。

  推荐阅读:

  2022年下教资物理科目重要考点1

  2022年下教资物理科目重要考点2

  2022年下教资物理科目重要考点3

  2022年下半年教资考试幼儿综合素质高频考点

  2022年下半年教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模块考点分析

  2022年下半年教资备考习题练习(五)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考试核心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提分考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前必看考点汇总(科目二)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前冲击备考攻略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资《综合素质》必考考点之三观

教师资格证考点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2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6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5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4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3

教师资格证考试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2022年度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请各位考生抓紧时间准备教师资格证的笔试考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语文科目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重要考点,可供各位报考了语文科目的考生参考使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分享了哪些考点呢?

  2022年下教资语文科目重要考点1

  考点一:古代秦汉、明清文学考点

  (一)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这一块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汉代上面,秦代由于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不多,所以在实际考试的过程中也很少会考查到,具体考查的时候多会设置一些客观题进行考查。那在秦代文学这部分里,需要了解的有李斯和他的《谏逐客书》,作家作品进行对应即可;《吕氏春秋》的成书年代以及他的编纂者吕不韦。

  而在汉代文学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汉代文学这部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政论散文、史传文学、汉赋和汉乐府。那在政论散文这块,需要注意的就是贾谊和晁错这两位作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品《过秦论》及《论贵粟疏》。而在史传文学这部分中,司马迁的《史记》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司马迁及史记的基本信息是客观题的常考点,而史记的艺术特色及历史影响是主观题的常考点;除了司马迁,汉代史传文学的另一代表——班固也是考试中的重点,他的代表作为《汉书》。紧接着,汉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汉赋——是汉代文学中考查的另一大重点,汉赋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是需要注意的,其中常考点有“汉赋四大家”和司马相如其人其作等。最后,在汉乐府这部分中,汉乐府的基本信息和代表的作品均是客观题的常考考点,而汉乐府的艺术特色则是主观题的常考点,在实际考试的过程中还会要求考生,结合汉乐府的代表作品进行相应的赏析。

  (二)明清文学

  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末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集大成的一段时期,不仅积蓄吸收了许多前人的精华,还开创了许多新的天地。而在教师考试笔试的过程中,明清文学的知识考查范围较为集中,主要集中于明清小说相关的知识点之上,对明清两代的诗文和戏曲考查相对较少。在实际考试中经常考查到的小说,既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也包括一些在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小说,如《金瓶梅》《儒林外史》等等。这些小说的作者及小说本身的基本信息、历史地位都是客观题的常考点,而小说的艺术特色则是主观题常涉及到的考查内容,其中某些极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如《西游记》《红楼梦》等,甚至会设置一些评论性写作的考题,需要考生着重注意。

  至于,明清两代的诗文及戏曲,需要注意的只有极具代表性那几位作家和几部作品,如诗文方面的宋濂、于谦、纳兰性德与袁枚等,戏曲方面的汤显祖和他的“临川四梦”、洪昇与他的《长生殿》、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等。但某些地区在实际考查的过程中,亦出现过重点考查戏曲的情况。因此,明清两代的代表性戏曲在讲解的过程中,应注意戏曲的情节、人物、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点,以免在实际考试的过程中无从应答。

  考点二: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的考查,客观题为主。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作家和作品。如作家的国别、生平、代表作品,这些内容一般都会以填空、选择、判断等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考生;还有就是作品的内容,包括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作品主要人物的形象,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等。

  1.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17世纪文学——18世纪文学——19世纪文学——20世纪文学

  2.重要作家作品

  古代文学中的荷马史诗,如荷马史诗的作者相传是盲人荷马,主要包括两部巨作《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古希腊悲剧,有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中世纪文学的代表作家意大利诗人但丁,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神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薄伽丘,代表作品《十日谈》;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代表作品是《堂吉诃德》;以及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他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17世纪文学要掌握一个重要作家,法国的莫里哀,以及他的作品《伪君子》和创作原则“三一律”。18世纪文学要掌握英国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和英国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还要掌握法国卢梭的代表作,尤其是《爱弥儿》,《爱弥儿》就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理论著作;此外还要掌握德国作家歌德及其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

  19世纪和20世纪的外国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家作品多、流派纷呈,而且流派之间有相互的承接关系。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根据流派的发展脉络,梳理总结相关的作家和作品。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流派发展的脉络:浪漫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一脉相承,但是作品中多了一丝批判的意味,二者均盛行于19世纪)——自然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20世纪早期,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侧重表现方式)——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侧重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的内心,人的境遇)。

  考点三:现代汉语中的音素和语素

  一)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素的不同取决于音色的不同,例如“t”和“a”的音色就不同,所以它们是两个音素。那么在这里会涉及的考点就是数音素。而数音素掌握以下几点就不会出错。

  第一,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在”这个字它的拼音为“zai”,那么有三个字母,所以这个字有3个音素,分别是“z、a、i”。

  第二,有五个音素是由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zh ch sh er ng。如“中”这个字的拼音为“zhong”,根据这条规定,它就有3个音素,分别是“zh、o、ng”。

  第三,碰到“y”和“w”时,要判断是还原还是去掉。方法是当出现这两个字母时,遮住“y”或“w”,看是否还读原来整字的读音,若保持不变,则需要去掉“y”或“w”;若读音发生变化,则还原“y”为“i”和“w”为“u”。这时再来数音素。如“艳”拼音为“yan”,按照方法,若遮住“y”则读“an”的音,与原来“艳”的读音不一致,此时需要还原为“ian”,音素则为3个。

  第四,碰到“iu”“ui”“un”组成的字,需要依次还原为“iou”“uei”“uen”,这时再来数音素。如“酒”这个字的拼音为“jiu”,需要还原为“jiou”,音素则为4个。

  第五,一个字(即一个音节)中,最多有4个音素。涉及到的儿化音是两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它的音素也最多有4个,因为末尾的“r”只代表卷舌动作,不算音素。如“鸟儿”的拼音为“niaor”,音素有4个。

  (二)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构词单位,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例如“书”有读音为“shu”,其意义为“装订成册的著作”,因此“书”就是一个语素。在这里的考点就是数语素。数音素有两个方法。

  第一,替代法(造词法)。替代法需要遵循三条原则:能够双向替代;替代时位置保持不变;替代后语义基本保持一致。如“上课”,上——上班、上学,课——下课、听课。这里“上”与“课”都能组成其他的词,就叫双向替代;且替代时“上”都是在所组的新词的前面,“课”都是在所组新词的后面,符合“上课”这个词的基本顺序;最后“上班、上学”中的“上”和“上课”的“上”意义一致,“课”也是同理。最后则判定“上课”有2个语素。若出现其中一个字无法在遵循三条原则的基础上造词,那么则判定这个字无法单独构成语素。例如“蝴蝶”,“蝴”不能造新词,“蝶”可以造新词“彩蝶”,因为不能双向替代,所以“蝴蝶”只有1个语素。“徘徊”,“徘”与“徊”都不能造新词,因此“徘徊”只有1个语素。

  第二,定义法。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这是它的定义,因此在判别有多少个语素时,只需要把这个词分开来看,看它单个的字的意义和读音是否和整字的意义读音一样即可。若一样,则是语素;若不一样,则说明单个不能构成语素。如“国家”,“国”的读音和意义就是“国家”中的“国”,“家”的读音和意义就是“国家”中的“家”,因此“国家”有2个语素。“沙发”,“沙”的意义是“细小的颗粒”,它不是“沙发”中的“沙”,“发”的意义是“表达、产生”,它也不是“沙发”中的“发”。因此“沙发”只能两个字合起来构成1个语素。

  推荐阅读:

  2022年下教资物理科目重要考点1

  2022年下教资物理科目重要考点2

  2022年下教资物理科目重要考点3

  2022年下半年教资考试幼儿综合素质高频考点

  2022年下半年教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模块考点分析

  2022年下半年教资备考习题练习(五)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