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初步认识乘法的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44~46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学情简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3、设计意图
这是在温州市电教年会上展示的一节课,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结合了明明和他的好朋友游公园这一主题情境,从学生认识相同加数开始,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合作学习等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从而感知、体会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根据新课标精神,我在使用教材时,在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教材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力图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体验,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获得主动发展,并使学习过程富有个性化。
4、目标预设
⑴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⑵在与相同加数连加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⑶培养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
⑷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国庆节那天,明明和他的好朋友一起去公园玩。瞧!(课件出示主题图)
小朋友们,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算什么?怎样列加法算式呢?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再请生汇报(师板书)。(有相同加数和不相同加数的算式)
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出各个式子加数都相同。(这个加数不同的算式这节课我们先不研究--做上记号),再引出每个算式都有几个这样的相同加数相加。
二、新知探求
1、感知乘法
大家到底是不是会了呢?电脑老师给大家出了几道题,请你写一写加法算式。(课件出示)3个4相加;5个2相加;(马上校对)这两个小朋友已经会写了,如果让你写30个5相加,会怎样?(请3、4个学生谈,多花点时间)那我们让电脑老师来帮我们写一写。(课件演示)长吗?(长)有什么办法使这个算式写得短一些而且意思不变吗?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请生汇报,你知道算式怎么写吗?引出305(板书)。(对!用乘法算是比较简便)关于(305)这个算式,你知道什么呢?(引出305表示的意义和乘号)板书乘号,乘号像什么?这种方法就是今天小朋友认识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
2、学习乘法读、写
305谁已经会读了?(请生试读,板书:读作30乘5)我们一起读一读,再指名读。你知道30个5相加还可以怎么写乘法算式?还可以写成530(板书),谁来读一读(板书读作:5乘30),再指名读。
三、巩固练习
1、现在30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你们已经会了,黑板上还有这么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能不能也把它们改写成乘法算式呢?(生讲师板)
2、在公园里,明明他们玩了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以后,走过草地的时候发现,(课件出示小蚂蚁找家情境图)小蚂蚁正在找家呢!你们知道它们的家都是在哪里吗?先仔细想一想。(生口答师演示)
3、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跟着明明他们玩了公园,又帮小蚂蚁找到了家,还学会了数学知识。象刚才小朋友玩摩天轮一样,求摩天轮上一共有多少人玩,可以用加法算:4+4+4+4+4,也可以用乘法来算:45,请小朋友看一看,用乘法计算简便还是用加法计算简便?
四、应用拓展
1、接着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跟着明明到池塘边坐一坐。(课件出示情境图)你能提出和今天这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吗?怎么列乘法算式?
2、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很多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你能列出乘法算式来吗?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跟着明明游公园是学生乐于做的事情,通过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身为教师,只有完全了解我们的孩子,在教学中努力为孩子们提供各种能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进一步激起他们渴望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帮小蚂蚁找家这一情境的设置,自然又巧妙地将学生请进了数学学习活动中来,知识的巩固在一种愉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着......
在一系列的练习之后进行小结,我觉得非常必要,它能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这一环节形式多样,既重视了基础训练,同时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既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渗透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
这一环节,一方面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供了机会。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这一环节的设计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又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学习进行及时总结反思的习惯和能力。
五、教学片段实录
〖感知乘法〗
师:大家到底是不是会了呢?电脑老师给大家出了几道题,请你写一写加法算式。(课件出示)3个4相加;5个2相加;(马上校对)
师:这两个小朋友已经会写了,如果让你写30个5相加,会怎样?(请3、4个学生谈,多花点时间)
生1:会很长。
生2:太长了,我两行都写比完。
生3:那么多5相加,如果都写完,肯定要花很长的时间。
......
那我们让电脑老师来帮我们写一写。(课件演示)
师:长吗?
生:(异口同声)长。
师:有什么办法使这个算式写得短一些而且意思不变吗?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生:老师,我知道,用乘法。
师:你知道算式怎么写吗?
生:305
师:(板书)。对!用乘法算是比较简便。
关于(305)这个算式,你知道什么呢?(引出305表示的意义和乘号)板书乘号,乘号像什么?
这种方法就是今天小朋友认识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在学生体验到用加法计算比较麻烦的时候,恰倒好处地给予点拨引导,让学生说出用乘法计算。在此活动中,学生人人参与思考、交流、讨论,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人人都有发明创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及开放性教育的魅力。学生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真正成了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精神,对于本节课的设计和课堂实施,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在童趣中学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我精心设计了明明游公园这一主题情境贯穿始终,创设了跟着明明玩公园,帮小蚂蚁找家,池塘边的数学问题等情境,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努力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在交流中学数学
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同桌讨论和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大胆地想,尽情地说,课堂成了学习信息的交流场。在这种情境中的学习一定是快乐的、多彩的、有效的。
3、在需要中学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整节课以跟着明明游公园这一实际生活为背景,将现实生活虚拟化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4、结合多媒体学数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媒体的运用也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直观化、生活化,教学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创造的火花就会不断的展现,正如乐思方有思泉涌。
总之,这节课能将生动形象的语言与多媒体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胜心,变枯燥、抽象的数学学习为生动活泼有趣的跟着明明游公园,帮小蚂蚁找家等活动,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新知、发展能力,实现了课程的整合。数学课堂发生的新变化,不正体现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吗?
二年级初步认识乘法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历乘法的意义的产生,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数学问题。
2、认识乘法中的乘号,知道乘号与加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传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数学小资料:
1、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距今三百多年)在其著作《数学之钥》(clavis mathematicae)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
2、在五百年前,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叫魏德曼.他在横线上加了一个竖,成为“+”,他用这个符号表示增加的意思;他又在加号上去掉一个竖,成为“-”,表示减少.兄弟两个就诞生了.但是“+”和“-”正式被大家所公认,用来作为加、减运算符号,是从1541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的,以后逐渐普及,沿用到现在.
教学策略:在比较中认识新知识。
教学步骤:口算。
12+24= 36+6= 42+14= 32+16= 15+25= 35+10=
复习加法的'知识。
+这个符号叫做什么号,它是怎么产生的。加号前面的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也叫做加数,算出来的结果叫做和,表示两个加数的总数。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加法算法:2+2 表示什么意思,2个2相加;
2+2+2呢, 3个2相加;
2+2+2+2呢 4个 2相加;
2+2+2+2+2呢 5个 2相加。
这组加法算式与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加数都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有2个或者2个以上。
相同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总数的意思。
如果这样的2有50个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写?2+2+2+2+2+……
全部写下来会很麻烦。所以古代的数学家,想了个聪明的办法,把这样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一种算式,哪个小朋友知道,你来介绍下。
2、介绍乘法算式的写法。把加号改成乘号“×”,把相同的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把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2+2 写成乘法算式是 2×2 读成 2乘2。
2+2+2写成乘法算式是 2×3 读成 2乘 3。
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 2×4 读成 2乘 4。
2+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 2×5 读成 2乘 5。
3、拓展深化。50个 2相加呢?写成乘法算式是 2×50 或者 50×2,因为得数都是 100。所以都可以写。
4、归纳乘法的意义。把几个几相加,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有什么好处?可以把写得很长的加法算式改写成很短的乘法算式。
那么 2+2 写成 2×2,有简便吗,看不出。短的看不出,长的算式有简便的意思。
2+3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不能,因为 2+3表示 把 2和 3合起来的意思。不是表示几个几的意思。
三、下面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能的话请说出乘法算式
3+3 4+4+4 5+5+5+5 6+6+6+6+6 7+7+7+7+7+7+8。
3×2 4×3 5×4 6×5 (不能完全用乘法算式来写出,可能会有写出 7×6+8当然要表扬了。)
说说这些乘法算式的意思, 2个 3, 3个4,5个4, 6个5,(如果学生说成是3个2,4个3,4个5,5个 6也可。)
12×2 表示什么意思,
13×3
14×4
15×5
16×6
17+18
四、归纳小结乘法的意义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求总数的意思。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加法的有的算式比较长,乘法的算式比较短,有比加法简便的地方,乘号与加号的样子也差不多,是把加号转一点过来的意思。所以说古代的数学家也很聪明的,把加法与乘法的相差不多的关系通过符号表达出来了。
五、生活应用
1、小朋友最喜欢去公园玩了,游乐场里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结合今天上课的内容,说说这些数学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吗。
(1)摩天轮上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怎么算,用乘法怎么算。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激流勇进有几个小朋友?
(3)过山车上有几个小朋友?
(4)把几把小椅子?
2、通过摆小棒来说说乘法算式。
摆 3个五角星用了几根小棒
摆 4把小伞呢,
摆 6个三角形呢。
3、说说生活中的乘法算式。
如每个人左手有 5根手指头,2个手共有几根手指头?
教室的电风扇 每个有 3块转板, 5个电风扇共有几块转板?
每个盘里有 4个苹果,6个盘里有几个苹果?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乘号,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的联系和区别,知道了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七、布置作业
练习八、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放在教学乘法口诀的前面,是很重要的一堂课,但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讲理解乘法的意义比较困难,乘法的数学思想也是比较难建立的。我们高年级的老师在测试小朋友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会把 “算2个3相加的总数是多少,”用“2+3”来算,他们多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有加,有总数,就是做加法,也就是说小朋友是从文字来认识建立算式的。而不是从数学思考的角度来做题目的。说明二年级的小朋友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建立是比较肤浅的。如何帮助二年级的小朋友建立乘法的意义,如果单从文字到文字,从算式到算式恐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在设计时考虑到把数学文化结合进去,通过对加号与乘号的联系和区别,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因为人类孩童的认知过程也就是人类最初的认知过程,总是从具象到抽象,从实际上升为理论的过程,所以让学生通过对加法符号改写成乘法符号的过程,来促进儿童对数学学习兴趣和热爱。再通过对加法和乘法的比较中来理解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从复杂到简单来体会乘法思想的精髓。最后从生活实际应用来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模型,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例1和例2,完成练习五中的作业。
2.这节教材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教学时,要让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从加法引出乘法,向学生说明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知道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这对于学好表内乘法和解答乘法应用题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本节教材需要准备的学具有本册学具袋第9页上的实物图,如熊猫、梨、花瓶、萝卜、鱼缸图,还有花、正方形、圆片及小棒等。
4.教学教科书第17页例1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小花图竖着摆2朵,摆3次。再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列出加法算式,并引导学生看着算式回答:这个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加数都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正方形摆4个3或3个4,用小圆形摆5个4或4个5,并列出连加算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新的运算──乘法,说明:求3个2相加是多少,可以用2×3或3×2来计算;求2个3相加是多少,也可以用2×3或3×2来计算。然后再启发学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接着,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题中相同数相加算式和乘法算式,看哪种算式简便,然后看书上的结语,使学生认识到乘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然后,再介绍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其读法。关于乘法算式的读法,要求学生照算式的顺序来读,如5×4应读作“五乘四”。教材最后指出:“5和4相乘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
5.第18页例2是教学求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两道乘法算式来计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说出图中有几捆气球,每捆有几个,表示几个几,用加法计算应该怎样列式。然后引导学生列出两道乘法算式。
为了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含义,要配合例题进行必要的练习。除了用教材中安排的题目进行练习以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综合练习,如用纸写成卡片。练习时,先出示5+5+5=15,让学生读算式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让学生看着加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后,再分别出示5×3=15和3×5=15,读出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6.教科书第18页上的“做一做”,做第1题时,要提醒学生先看一看图中画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图中表示几个几,再让学生联系乘法的含义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做第2题时,学生读出乘法算式以后,可以再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7.关于练习五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2题,要求直接把同数连加的每一个算式改写成两个乘法算式。
第3题,这里教材没有再给出填写两种乘法算式的空。因此,学生只要填出3×4和4×3这两个算式中的一种就可以了。
第4题,先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照书上的要求填数。学生只要填出2×3和3×2这两个算式中的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第5题,可以联系乘法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必须是几个相同数连加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数学生把3+3+3+2改写成3×3+2,这个式子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可给以鼓励,但这是乘加两步运算的式子,开始学乘法不要求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式子。
做第6题时,可以复习前面学过的图形知识,先让学生说一说书上画的是什么图形,再按照书上的要求做。
第9题,如果学生看图直接写乘法算式有困难,可以先写出连加算式,得数可以暂不写单位名称。
第7题中的第(1)小题和第10题是10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带着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以防遗忘。
第11题,让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用相加的方法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教学时,教师可先说明题意,让学生独立思考。算出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此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练习使用,不作共同要求。
二年级初步认识乘法的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44-46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准备
小棒摆成的小伞图,三角形图,星星图,花边图,小屋和树的图片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3、学会观察和独立思考。
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
(二)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发继续学习的需要,这是教和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生成点。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捕捉这些资源的生成点,了解学生的起点,根据学生实际调控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资源共享。在教学中重视数形的有机结合,提供具体情景,通过以下几个层次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1、了解起点
首先通过谈话来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然后从学生的谈话中找出值得质疑的问题,从而引入新知的探究。这样在了解学生的起点中捕捉教学的生成点,用好学生身边的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2、探究验证
这个环节以情景引入,直接出示小棒图提供同数相加的学习素材,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最后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对照,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合作讨论中理解乘法的意义。
3、解释应用
精心设计的练习,避免了集中练习对学生造成的疲劳感,特别是在课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52的意义,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了解起点
1、引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板书课题)问:关于乘法,你已经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之间有不同意见,由学生自己各抒己见,师不发表任何意见)
(2)你会说哪些乘法算式?(指名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一写)
(3)会读这些算式吗?(读刚才同学写在黑板上的算式)学生尝试读教师指导正确的读法。
2、关于乘法,你还想知道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顺势导入: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探究验证
1.创设情境
谈话:昨天,我们班玩拼图游戏,有的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了这些图形(出示图,共5幅)。看,他们拼出了什么?
(师在黑板上贴出以上图形时,有意把每幅图形上下之间的位置分开,为下一环节写算式做准备。)
交流汇报(有小伞,三角形,星星,花边,小屋和树)
2、展开
(1)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呢?请列出算式。(学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
(2)反馈汇报:引导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师:你想汇报哪幅图?算式是什么?
生:我汇报的是小伞图,算式是:5+5+5+5=20(师把算式板书在小伞图的下面)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54=20
师即时追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算式的?同时及时板书
54=20。
【备选一】如果学生先汇报乘法算式,就先请其解释算式的来历,再通过提问:谁有不同的方法?来引出加法算式。
【备选二】如果学生之中没出现用乘法计算的方法,就提示:谁能用乘法来表示吗?
这样通过引导,每幅图都分别让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都适时板书每一道正确的算式。最后完成板书:
5+5+5+5=205+5+4=14
45=2054=204+4+4+1+1=14
3+3+3+3+3+3=18
36=1863=1814+6=20
10+10+10=30
310=30103=30
(3)观察并同桌讨论
咦!左边的怎么既可以写加法算式,又可以写乘法?右边的怎么只能写加法算式?
讨论: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把加法改写成乘法?
(4)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3、老师现在想到了一个乘法算式(43),你猜这个乘法是从哪道加法算式变过来的?
生思考作答,引导说出两道加法算式。(3+3+3+3=12或4+4+4=12)
4.小结:现在你知道了乘法的哪些知识?
5、你认为刚才同学说的对吗?(解释课前提出的问题。)
三、解释应用
1.出示主题图,先指导看书,这个游乐园里有哪些活动?(观缆车、过山车、小火车)选择你喜欢的活动算一算一共有几人?
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1)报出乘法算式,问:43表示什么意思?
【备选】如果报出加法算式,就问乘法算式怎么写?
(2)你喜欢乘法还是喜欢加法?
2、用乘法表示下面的加法
8+8+8=()()4+4=()()
1+1+1+1=()()9+9+9+9+9+9=()()
如果有10个9连加,乘法算式是什么?30个9?100个9?
3、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52吗?
(提示:52表示什么意思?你可以用画图、声音、动作或写加法算式等来表示52的意思。)
首先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这样在了解学生的起点中捕捉教学的生成点,用好学生身边的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这个环节,我以情景引入,直接出示教材上的小棒图提供同数相加的学习素材,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这样充分利用教材的范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资源共享。重视数形结合,提供具体情景,学生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对照,理解乘法的意义。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同数连加与乘法的联系,同时再次数形结合,形象的巩固了乘法的意义,并通过提问:你喜欢加法还是乘法?初步体验乘法的简洁性。
再次体验乘法的简洁性
拓展升华,使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张扬个性的空间。
五、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了解起点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与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问:关于乘法,你已经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知道33=9,爸爸教的。
生2:我知道九九八十一,大同学那里学过来的。
生3:3个8是24。
......
有学生说11=1,另有个学生急切插嘴,说11应该等于2,(老师微笑,不发表意见,而把两个算式都板书出来。)
师:你会说哪些乘法算式?请写在黑板上。
学生板演45=2034=121010=100
师:会读这些算式吗?
学生尝试读教师指导正确的读法。
......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11=1,也有说11=2,到底谁说的对呢?
有一学生说,11=1,因为11就是一个一。(较多学生脸上现出茫然的神情。)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
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并非一张白纸,通过提问来了解起点,然后在了解学生的起点中捕捉教学的生成点,用好学生身边的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的差异,他们对乘法知识的了解也不同,而学生提出的11=1还是11=2?则更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乘法的欲望。
片段二、探究验证
情景引出小棒图后,师: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呢?请列出算式。
(生独立列式,师巡视,发现有的写加法算式有的写乘法算式。)
汇报交流:
师:小伞图共用了几根小棒?算式是什么?
生1:5+5+5+5=20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2:45=20
师(面露欣喜之色):你是怎么想到45的?
生:因为我看图上有4把伞,每把都用了5根小棒。
师及时称赞:你真了不起,乘法的知识也知道了。学生听到老师的鼓励,纷纷举手。老师微笑指名回答。
生3:还可以写成54=20
教师适时把学生说的各种算式板书在对应的小棒图下。
由于有以上的提示,学生汇报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时,都分别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都适时板书。
反馈最后一幅图(房子和树)时,学生只说了14+6=20这一种,就没人举手了,师故意加强语气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学生一时陷入迷茫。
师:(面露疑惑)咦!左边的怎么既可以写加法算式,又可以写乘法,右边的却只能写加法算式呢?(小组讨论)
组1:左边的每个图形都一样,右边的都不一样。
组2:左边的加法中数字都一样,右边的加法中数字不一样。
师:对,加法中的数字一样也就是加数相同,适时板书:相同加数。象左边这类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算式,除了用加法算外,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
师:5+5+4=14能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呢?
生1:不能,因为这里的加数不一样。
有一学生插嘴说如果把4改成5就可以了。我乘机问:为什么改成5就可以了呢?
生:因为改成5以后,加数就都一样了。
师:那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把加法改写成乘法?
(生同桌相互交谈着,不一会儿,举起了几只小手,后来,小手越来越多了。)
生1:当加数都一样的时候可以改写成乘法,加数不一样的时候不能改写成乘法。
生2:求几个几的时候用乘法。
师生共同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适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老师现在想到了一个乘法算式43,你猜这个乘法是从哪道加法算式变过来的?
生1:4+4+4
很多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
生2:3+3+3+3
师语带夸张地说:原来这道乘法还能写出两道加法啊!
......
这里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差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资源共享。通过交流,学生发现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可以改写成乘法。通过比较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学生可以体会到乘法的简洁性。重视数形结合,提供具体情景,学生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对照,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在这个环节中既顾及了教学的起点,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片段三、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52吗?
开始学生无从下手。这时我提示学生:52表示什么意思?
你可以用画图、声音、动作或写加法算式等来表示52的意思。
学生独立尝试以后,纷纷举手。
生1:我画了两个正,一个正有五笔,表示2个5。
生2:我写的是2+2+2+2+2=10,表示5个2连加。
生3:我画了五个,一个有两笔,表示5个2。
......
此时,下课的铃声已响,学生兴致依然很高,个个都意犹未尽,这时,我说:刚才小朋友们说的特棒,老师想把掌声送给你们,请听:-|-||刚才老师是怎样拍手的?
生:先拍5下,再拍5下。师接上话头:也就是拍了几个5?
......
在整个解释应用的环节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他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活动中去。在这一过程中,我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更主要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教学反思
(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本节课是一节市级公开课,是借班上课的,老师对学生的基础一点也不了解。而现在的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因此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找准教学的起点尤为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让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从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虽然已经知道了一些有关的乘法知识,比如乘法算式的读写、一些乘法口诀等,但乘法的意义在大多数学生的头脑里还是模糊的,陌生的。因此,本课的教学必须以此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提供亲身经历体验、理解反思的学习平台,这样在了解学生的起点中捕捉教学的生成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
(二)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思维活动,而不是一个程序操练的过程。课堂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亲自从事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的场所,是学生探究与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把伙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还给学生。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而且都有学好的能力。本节课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去探究生成。如新课阶段,教师让学生算一算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列出算式。这时,并不规定列加法算式,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有的列出加法,有的列出乘法算式,然后通过对左右两边算式的观察比较发现加数相同时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加数不同时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又如在练习阶段: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52吗?也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思维空间。由于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情绪饱满,参与面广,思维活跃,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效果非常好。
二年级初步认识乘法的教案【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乘法的初步认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单元第页上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计算和用成发放解决问题以及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整数四则运算系列中的一个重点概念。学生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可以帮助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为解决相关的乘法的实际问题提供依据,也是以后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学生来说“乘法”这个概念较难建立,因此需要在大量的具体情境中分析、理解、抽象、概括乘法的意义。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图中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的意义做准备。然后,例1以学生的操作活动入手,展示学生用小棒摆出的作品。这样编排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继续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及新课改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发现探究”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探究发现中,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参与学习过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学的愉快,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说教学思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第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探究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第二环节是安排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巩固乘法的含义和读写。第三环节是引导帮助学生自己总结对乘法的认识。
七、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让学生亲近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概念的引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受。小学生学习概念一般是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因此在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场景。“看,游乐园多热闹!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出有坐飞机的,玩火车的,还有坐过山车的后,这时我再问“好玩的可真多呀!你喜欢玩什么?”引导学生从数量上观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飞机有5节吊厢,每节吊厢坐3人;小火车有4排座位,每排坐6人;过山车有7个车厢,每个车厢坐2人。最后再提出“其实游乐场里还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你发现了吗?”(二)探究体验,让学生经历乘法第一步:建立乘法的表象
通过看图提问和列加法算式解决问题,从中积累对相同加数相加的感性认识,为学习乘法作知识迁移。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并举出这样的例子,比一比看谁说的长,教师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让学生说得越长越好,假如学生说3+3+3+3+3……等学生说完后老师马上抛出问题:谁能完整地重复一遍!学生可能说着说着停下来,因为他说得太长只记得加3,却不知道几个3相加,可能有的学生会重复,教师可以趁势利导问你是怎样记住的,学生要想记住必须数一数他说了几个3。整个过程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是我们自己的需要。第二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当学生对几个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写20个2相加,然后交流写算式的感受。学生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会发现用加法算式表示太麻烦了,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很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啊”的想法,这时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创造简单形式来表示20个2相加。然后交流、评价各种写法,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乘法。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才呈现出来的。教学不是在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学生在上面知道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表示比较方便,如何表示呢?教师讲解5个3相加,可以在5和3的中间写乘号,告诉学生×叫乘号,然后让学生观察乘号像什么,可能学生会说像错号,像汉语拼音里的x。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会说把加号变斜就是乘号。这样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深理解。下面教学乘法算式的读写法。5个3相加等于15,所以3×5=18,也可以写成乘法算5×3=15。让学生试着读出乘法算式。第三步:抽象概括乘法。
此步骤是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发挥主体图的作用,再次回到主体图,让学生说说前面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再一起改写前面的加法算式,并重点说明什么样的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具体含义。最后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体会哪种写法简便。
(三)应用拓展,巩固乘法的意义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一旦获得,如果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概念被我们抽象概括出来了,此时须有一个及时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促使学生的知识在发展中飞跃,学生的能力在巩固中得到发展。我在这一环节主要采取直观反馈、推理判断等形式,巩固乘法意义。做一做的第1、2、3题,用于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接着完成46页的练习九的第9题。这两题都是要求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再次体会乘法的意义和巩固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四)课末总结,梳理乘法
课末小结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教师通过提问:“求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注意什么?按什么顺序读乘法算式?”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加以梳理,辨清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
二年级初步认识乘法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简析】本节课属于起始教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能否打好基础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乘除法应用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专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首先教材给出了一幅学生最为熟悉的游乐园图,再用所学的加法算出每种游乐项目的人数,从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在学生活动中由相同加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学习前,他们已经在各种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经历了加法,同数相加的学习,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了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这一阶段的学生更乐于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演示,富于挑战与竞争的游戏、评比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与愿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游戏中对同数相加会有一定的感知,但没有经历由感知、探究到建立模型再到解释应用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目标】
1、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会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2、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过程】课前游戏:师:上课之前老师想教小朋友们几句《弟子规》,想学吗?生:想
师:请大家随着音乐一起读一读吧。(生随音乐读)
师:同学们读的可真好,《弟子规》中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经典,在我们学校人人都会背诵,老师希望,同学也能找来读一读好吗?生:好。
师:好,我们开始上课。
师:上课。(立、礼)同学们好!(老师好)
[在愉快的诵读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个几,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节数学课呀,老师要带同学们一起去一个动物乐园看看他们的运动会开幕式,想去吗?生:想。
师:动物乐园的小动物们都很有礼貌,都争着要和小朋友们问好呢!他们都已经
列好了队。下面就比一比谁的观察力好,谁是火眼金睛?
1、小狗列队:
(1)(课件出示2只小狗):快看,来了谁来列队了?生:2只可爱的小狗。
(2)(出示6只小狗)?看看一共有多少只小狗你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生:每组有2只,一共是3组,加法算式是2+2+2(板书:2+2+2)师:是几个几相加?为什么?
生:是3个2相加,因为每个队有2只,有3队,就是3个2相加。
2、大公鸡列队:
师:小狗站的可真整齐。看这是谁?它们也要向同学们问好呢!生:大公鸡。
师:大公鸡?算式该怎么列呢?你们看(大公鸡,一队出来3只,出来3对)生:一共12只大公鸡。算式是3+3+3+3(板书3+3+3+3)师:这是几个几相加?生:这是4个3相加。
3、小熊列队:
师:可爱的小熊也来了,看一看一共有多少只(2队,每队7只)怎么列式?生:7+7(板书7+7)
师:也就是2个7相加
师小结:在刚才小动物们的欢迎仪式上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看得清楚,记得准确,表达完整。接下来咱们比一比谁的观察能力强?
【在试讲时这里设计了学生动手摆小棒的环节,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出几个几相加的规律,试讲之后发现摆小棒这一环节在一年级加减法学习时经常操作,已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学生摆小棒的动作慢,随意性大。同组的老师建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们爱看动画入手,我将导入改为动物运动会小动物们列队来引入新课,出示三组动物列队参加运动会的图片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动感的图片中列出加法算式,发现规律。】
二、学习新课,认识乘法
1.发现规律。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都是连加法,加数都相同。
2.引出乘法:
生:这3队的小动物问候声引来了一群小猴子,一次出来2只小猴子,一共是8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呢?
①写算式:
师:现在请你来动笔写一写:8队小猴子一共有多少只呢?请列出算式。
(生在本上写8个2相加。)
②谈感受: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太长了,手都酸了,很麻烦
③想办法:
师:能不能想个办法,不写这么长的算式,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用乘法2×8=16④引乘法: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乘法吗?生;课前预习知道的。
师:课前预习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都要向他学习。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3.列式学乘号:
①列出算式:师:请你来板书算式。生:(2×8)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写吗?
②学习乘号:
师:这个小叉是什么呀?生:是乘号(板书乘号两个字)
师:它读作乘,你能读读这个乘法算式吗?大家一起读一遍。生练习读。
③讲解意义:
师:谁知道这个2表示什么?生:2是相同的加数。
师:8表示什么呢?我写成9或者7行不行呀?生:不行,8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噢,我知道了,乘号前面和后面两个数一个是加法算式中的加数,另一个是相同加数的个数。2×8也可以写成8×2,在这里他们都可以表示8个2相加。【利用动感的图片,通过看、数小动物的只数,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在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感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去得出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解决问题: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把前面三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自己写一写,指名板演。说一说你是怎样改写的?(重点说清几个几)读一读这些乘法算式。课间休息: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唱一个拍手歌,请同学起立。
生:(表演唱)
师:在我们刚才作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1:我发现我们每次拍2下手,一共拍了3次,算式是2×3或3×2
生2:“假如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这句歌词一共有11个字,我们一共唱了3遍,算式是11×3或3×11
生3:“假如感到快乐”这句有6个字,我们唱了6次,算式是6×6
【再次通过愉快的活动,体验乘法就在身边,同时训练了发散思维。】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物园里的乘法。
师:刚才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认识了乘法,现在他们又来到了一个热闹的动物乐园,我们快去看看吧。
师:游乐园里准备了一些?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哪些能用这节课所学的乘法来解决?你是怎么列算式的?谈谈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的声音最响亮,表达最清楚、完整
生:每组有5只一共有4组,就是4个5,算式是5×4或4×5(2)
生:每组有4个一共有6组,就是6个4,算式是6×4或4×6(3)
生:每组有5个一共有3组,就是3个5,算式是5×3或3×5(4)
师:这幅图能直接用乘法来计算吗?生:不能。师:那你想怎么算?生1:我用3×2+4生2:我用3×3+1生3:我用4×3-2生4:我可以把每两之看成一组,算式是2×5,5×2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幅图,有这么多不同的解法。2.我来帮忙,
①师:请你们帮帮小动物的忙,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4+4+4=()×()6+6+6+6=()×()2+2+2+2+2=()×()3+4+5+9=()×()
②师:请你们帮帮小动物的忙,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2×6=7×4=
③小蜜蜂送信3.生活中的乘法
一家三口人吃面需要几个碗,几双筷子?需要几根筷子?
4.我能挑战
根据要求你能说出几个算式4个2相加2和6相乘6+6+6+6+2=5+5+5+5+10=4+4+4-4=【通过一组有层次的练习巩固了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网友在研讨中提出,我从课的导入到练习缺少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议我在练习中加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练习题,于是我增加了一组生活中的乘法练习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想一想、说一说:
师: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课前读到的《弟子规》,现在就请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一下,这段一共有多少个字?就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吗?(出示)
【与课前游戏相照应,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乘法的作用。】
生1:可以看成每节3个字,共8节8×3生2:每行6个字4行6×4
师:你身边还有哪些?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来听课的同学,每个人10个手指,全班40人多少个手指?10×40或40×10
生2:一把椅子4条腿,一行8把椅子多少条腿?4×8或8×4
小结:
五、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学会了乘法。
生2:我觉得用乘法解决问题比较简便。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我们在动物乐园玩的可真高兴,不但认识了乘法,还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继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的生活,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反思性说课比赛让我获益匪浅,首先是网络研讨拉近我同老师们的距离,在研讨中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研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这里我可以直接的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感受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我的教学设计得到了老师们的关注,他们给与我很多真诚的鼓励,也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使我的教学设计在不断完善。通过这次网络研讨对我来说真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洗礼。
反思这节课的设计,我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深刻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由教材中的摆小棒活动引入新课,学习乘法,感受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在试讲的过程中发现摆小棒这一环节在一年级加减法学习时经常操作,已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学生摆小棒的动作慢,随意性大。同组的老师建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们爱看动画入手,我将导入改为动物运动会小动物们列队来引入新课,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乘法产生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
网友在研讨中提出,我从课的导入到练习缺少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议我在练习中加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练习题,于是我增加了一组生活中的乘法练习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节课通过了教学设计,课堂研讨,网络研讨,课后反思,教学再设计等几个环节。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你在不断的研讨、反思中才能得以完善。这样也才能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二年级初步认识乘法的教案【篇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44-46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乘法涵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训练
2、口算6+5+3+1=7+6+2=1+3+5+6=
二、创设情境,应用启发式与学生对话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你们高兴吗?瞧,他们玩的多开心呀!
师: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火车上有多少人?
生2:转椅上有多少人?
生3:过山车上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谁能解答刚才的问题呢?
(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
3+3+3+3=12
2+2+2+2+2+2+2=12
4+4+4+4+4=20
三、探索新知
1、活动(一)看一看,数一数
投影出示例1挂图
师:图上这砦小朋友都摆出了什么图形?每个小朋友用了多少根小棒?
生1:一个小朋友摆了3个五角星,用了30根棒。
(板书:10+10+10=30)
生2:一个小朋友摆了6个三角形,用了18根棒。
(板书;3+3+3+3+3+3=18)
生3:一个小朋友摆了4把伞,用了20根棒。
(板书:5+5+5+5=20)
师:真棒!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2、活动(二)比一比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三道题和口算题有什么异同。
四人小组讨论
(板书:加数相同)
(2)齐读:10+10+10=30
5+5+5+5+5=20
3+3+3+3+3+3=18(此时学生感到有些难读了,因为相同加数的个数太多了。)
(3)小结: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乘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学习怎样写乘法算式先看3+3+3+3+3+3=18,
加数都是几?有几个3相加?得多少?
(学生边口答边板书:3*6=18)
让学生认识乘号*乘号与我们认识的加号,减号一样,是一种运算符号。
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指名读)说一说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意思?4又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6个3相加可以写成6*3=18,也可以写成3*6=18
(板书算式)
(让学生自己列出下面的几组算式)
3、活动(三):数一数
(1)让学生观察香蕉图,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香蕉?
(四人小组讨论,列出算式)
生:分成5盘,每盘4根,5个4相加。列式5*4=204*5=20
(2)让学生讨论:6盘呢?10盘呢?18盘呢?(出示投影片)
师: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说一说如果求18个4相加,你怎样来列式呢?还可以怎样列式?那你更愿意用哪一种方法来解答呢?为什么?
小结: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四、巩固应用
1、做一做
师:图上画着谁在做什么?
让学生动手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题
(1)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2)提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3)让学生在书一列式计算。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人能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如设计观察游乐场的画面,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同时又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即训练了语言表达,又发展了多项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维的,主体的,开放的思维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节课是通过由一般的加法算式(加数不同的加法算式),过度到有相同加数的特殊的加法算式,并且是说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和是多少,在课堂上让学生列出算式如:
4+4+4+4+4+4+4+4+4+4+4+4=48
5+5+5+5=20
3+3+3+3+3+3=18
之后,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算式太麻烦了,算式写得这么长很不方便,学生要求能不能用简单一点的算法来进行计算。让学生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重要性。由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可以用乘法计算。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课前没有充分地估计大派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合作学习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这是其一。第二是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二年级初步认识乘法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单。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动物乐园走一走,你们想去吗?(课件出示动物乐园的场景)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情景回答。
师:你能根据看到的情景提数学问题吗?
生:小白兔一共有几只?公鸡共有多少只?(教师最好能引导学生说出:大树共有几棵?)
师:算式该怎么写?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2=63+3+3+3=122+1=3
师:为什么要这样算?(引导学生说出3个2、4个3)教师板书:3个24个3
师:说得真好,你把这个算式的意思说出来了。
2、师:动物乐园的墙角边,一些美丽的花儿开放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几朵花吗?怎么列式?(课件出示花)
引导学生横着看,根据回答板书:5+5+5=153个5
3+3+3+3+3=155个3
3、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比较算式,得出有的算式都是相同的加数连加,有的算式的加数是不同的。)对啊,你们很会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
二、探索新知
1、师:走进动物乐园管理员叔叔的办公室,看到了什么啊?(课件出示电脑)算算这里共有多少台电脑啊?怎么算?(教师板书:2+2+2+2=84个2连加)
2、(课件出示100台电脑)师:要是有这么多电脑,我们该怎么算呢?有什么感觉?你有什么简单的算法吗?
预设:
(1)学生直接说出乘法,教师表扬,然后问:乘法该怎么写呢?
(2)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像这样好多个2相加求和的,还可以用乘法来算。教师说:我们就先来研究2+2+2+2这道算式吧,数学家们把4个2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是板书:42。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指名读)
3、认识乘号
认识这个符号吗?(乘号)我们一起来写乘号。教师带领学生书空乘号。
乘号该怎么读?(读乘)
4、24还可以写成教师板书:42,指名读算式。
5、对于这个加法算式和这两道乘法算式,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如果学生没有提出疑问,教师自己问:老师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加法算式里都是2,怎么乘法算式中有一个4呢?4是怎么来的?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强调:原来4是指2的个数。
6、你能把上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
先指名一位学生把2+2+2改成乘法算式,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改写其他的加法算式。
反馈,教师板书。板书的同时提问:53表示什么?
师:2+1这个算式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再次强调只有求相同加数的和的时候才能直接用乘法算。)
教师指着课件上显示的若干台电脑,问:这里这么多电脑,该怎么写乘法算式呢?
指名学生列式后,问:大家想想,是用加法算简单呢,还是用乘法算简单?(再次得出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巩固拓展
1、我们接着再去动物乐园瞧一瞧,看还有谁在?你们看,那里有一群小朋友在跳绳呢。你能算出他们的人数吗?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加法算式(5+5+5+5=20)
乘法算式(45=20)或(54=20)
2、想想说说。
(1)一共有()个2枝(课件出示钢笔图:每盒2枝,有3盒)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一共有()个5朵(课件出示花朵图:每束5朵,有2束)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听听,写写。
教师说学生写算式。4个2相加;7个8相加。
反馈:有的学生可能写乘法算式,有的学生可能写加法算式。教师把两种答案都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得出写乘法算式比较简单。)
4、游戏。
游戏规则:生:老狼,老狼,几点了?师:2点了。学生就要两个两个地抱在一起。
教师指名几位学生上台做游戏,其他学生在下面喊,然后根据上面学生抱的人数写出乘法算式。
5、听到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一只狐狸也出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道聪明题,想考考我们。
你有办法将下列算式改为乘法算式吗?
2+2+2+2+1+1;3+2+4;6+3+3+3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全班交流。
四、小结,畅谈收获
我们参观动物乐园的行程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二年级初步认识乘法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3.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4.设疑:2+2+2是3个2相加,那么4个2相加,怎样列式?5个2呢?50个2、100个2、1000个2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5.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6.介绍乘号及其写法。
二、进行新课
(一)教学23=6.
1.出示小花图。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例5桃子图例643-2=
一共有多少个桃?
3+3+3+2=1133+2=11
(1)先出示2朵。提问:你们看,这是几朵小红花?(2朵)我们把2朵小红花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朵,又出示2朵。
(2)提问:一共摆了几组小红花?(生:3组。)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板书:2+2+2=6)
2.教学用乘法计算。
(1)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生:相同加数是2.)写乘法算式时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乘号。
(2)数数看这是几个2相加?(板书:3个2)乘号后面写3,这个3叫做相同加数的个数。(板书算式:23=6)
3.教学读法。
这个算式怎么读呢?(板书:读作2乘以3)教师带读,再要求齐读。
4.巩固意义。
提问:
(1)23里的2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
(2)这个3怎么得来的?它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
(3)23表示几个几相加?
(二)教学34=12.
1.指导学生摆小正方形:竖着摆,每3个为一组,摆4组。
2.提问:
(1)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用加法算怎样列式?
板书:3+3+3+3=12.
(2)这个算式能写成乘法算式吗?写成乘法算式,乘号前面应先写几?乘号后面应写几?板书:34=12
(3)这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3)
(三)教学45=20.
1.投影出示:
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用加法算,怎样列式?
2.尝试:请小朋友试一试把这道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板书:□□=□
指名填写并讨论:乘号前面为什么写4?乘号后面为什么写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四)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1.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刚才我们写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每组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
2.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以后我们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要用乘法计算。(板书: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五)。改写练习
1.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5+5+5+5+5
2.讨论:8+8+8=38,对不对?应改怎样改正?
3.将乘法算式改写成连加算式。
3883
4.课前我们讲的50个2、100个2、1000个2,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
5.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计算。
(六)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34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
(2)43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
2.看演示图,叙述图意,再说出乘法算式。(用投影演示)
(1)苹果图:有5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
(2)苹果图:有3个盘子,每个盘子放5个苹果。
(3)青蛙跳格图:第一回,每次跳5个格,跳3次。第二回,每次跳4个格,跳4次。(学生回答后,再问一问44前面的4表示什么,后面的4表示什么。)
3.送信游戏。(详见探究活动)
四、课堂作业
1.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2.把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用线连起来。
3+3+3+382
9+9+9+9+934
7+7+795
8+873
3.写出乘法算式,再用圆形纸片摆一摆。
2个4连加;4个2连加;3个5连加;5个3连加。
五、质疑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就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新课的导入,层次清楚,目的明确。揭示相同加数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意义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授新课时,以23=6为范例,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表示的意义,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巩固,加深理解。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认识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两种算式的写法与读法不一样。求几个相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写法与读法上。通过观察、比较和概括,达到初步认识乘法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送信游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再次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最后两张卡片,有些变化,要想把信送出去,需要学生灵活地思维。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探究活动
送信游戏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将加法改写成乘法。
游戏准备
制作4个信箱和若干封信(如下图)。
游戏过程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4个信箱。
2.要求学生根据信封上的地址,把信送到信箱里。
游戏:找朋友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的意义。
活动准备
一些写好算式的卡片(如下)。
活动过程
1.将卡片发给学生。
2.请拿着得数相等的两个卡片的学生站在一起。
乘法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