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要知道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可以避免忘记教学过程的知识点,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课件是我们从网络收集和整理的,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课件 篇1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
3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和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使学生经历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编出3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若干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小猴吃桃情境图。
师:贪嘴的小猴子想要吃桃子,它该怎么办呀?(生:爬楼梯)
师:瞧,楼梯多高呀,小猴子爬一会就累了要休息一会,(课件演示小猴子爬前3段楼梯的动画)你发现了什么?
生1:它休息的楼梯上的数字分别是3,6,9
生2:上面的数字是3个3个往上加的
生3:楼梯上的数字依次增加了3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下一次小猴子会在那个数字休息呢?
生1:12
生2:9+3=12,所以应该在数字12休息
师课件展示
师:12里面有几个3呢?
生:4个3
谁愿意上台来数一数?(请1名同学上讲台指给大家看,同学们齐声读出:1个3,2个3.3个3,4个3。)
师:接着会在数字几休息?它里面有几个3?
生1:12+3=15,15里面有5个3
师课件展示
师:多完整,谁能像他一样清楚完整的表达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展示猴子上楼梯过程。
生1:15+3=18,18里面有6个3。
生2:18+3=21,21里面有7个3。
生3:21+3=24,24里面有8个3。
生4:24+3=27,27里面有9个3。
师:小猴子终于吃上美味的桃子了。现在请仔细观察楼梯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1:依次增加了3。
生2:后一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3。
师:也就是说,这组数字都和数字几有关系?
生:数字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3个乘法口诀。师板书课题:3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有趣的小猴吃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猴爬楼梯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小猴休息的数字都是3个3个往上递增的,楼梯上的数字和3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为下一步编制3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棒,小组活动摆一摆。小猴每上3节楼梯休息一次,我们就摆一个三角形,再上3节楼梯休息一次,我们就再摆一个三角形,然后根据你摆的三角形的个数和所用的小棒的根数,完成统计表。
学生活动交流,根据课件摆小棒,并填写统计表。
活动结束请几名学生汇报统计结果,师引导学生总结出:1个3是3,2个3是6,3个3是9
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2和5的乘法口诀,现在就请大家试着自己编出3的乘法口诀,编完后同桌之间交流,看看你们谁编的更合理一些。
学生活动,编制3个乘法口诀,老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给予指导,学生编制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完善。
请3名学生汇报自己编制的乘法口诀,学生点评。
师:3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
生:9句
看看你编制的口诀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师课件出示3的乘法口诀,学生齐读。
师:观察口诀,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1:从第3句分开,前2句的3在后面,后面几句的3在前面。
生2:结果满十的没有得字,没有满十的有得字
生3:从上往下看,结果依次加3;从下往上看,结果依次减3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掌握了得数的变化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轻松的记忆口诀。比如老师忘了三五是多少,怎么办呢?
生1:它的前面是三四十二,给十二加三是十五,所以三五十五
生2:也可是想三六十八,十八减三是十五,这样也能得到三五十五
师:你们的方法真不错,现在就用自己的方法快速记住3的乘法口诀吧!
学生自行记忆后齐读口诀两遍。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的编制3的乘法口诀,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思考和创造,然后通过小组交流想法,全班交流寻求最合理的口诀形式。在此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学到了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练习巩固
1、想一想,填一填
学生填空将口诀补充完整,使进一步熟悉有关3的乘法口诀。
2、摸石头过河
将乘法口诀和计算相融合,在计算表内乘法的同时,让学生说说用到的是哪句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3、列示计算,并说出乘法口诀。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交流。
4、解决问题
一条小船可以坐3人,25人要坐船,8条这样的小船够吗?
先让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5、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故事的情节,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题,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形式多样的联系,不但巩固了所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课总结
师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归纳总结和反思,也是对知识的再次复习巩固,提高了学生的梳理知识脉络,总结知识要点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2、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类推的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准确的记忆口诀、应用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指名2个组的学生顺次口算。)
(1) 54 23 66 65
25 56 55 62
64 36 43 44
(2)出示卡片三六十八 提问:用这句口诀可以列出哪两个乘法算式?
2、让学生独立完成P64页、准备题.(全体在书上填写)
3、提问:1个7是多少? 2个7相加是多少? 3个7连加是多少? 4个7、5个7、6个7、7个7连加是多少?28里有几个 7? 35、42呢?
二、新授
1、揭示课题:7的乘法口诀。
2、讲解例1。
(1)讲解71=7
问:这是什么图形?
问:这条鱼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
问:7个三角形拼成一条小鱼,也就是1个7.求1个7是多少该怎样列乘法算式?(板书:71=7)
师指算式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分别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7、1、7各表示什么?
根据这个算式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师:(板书:一七得七).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一七得七的意思?
(2)讲解72=14.
让学生们看着屏幕上的2条小鱼,启发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条小鱼?是几个几?
怎样列乘法算式?
口诀怎样编?
口诀的意思与乘法算式的意思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出:72=14 二七十四。
(3)学习73至77的算式、口诀。
引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
教师提示:
在思考时,可以联系前边的准备题,也可以看小鱼的实物图,也可以自己推算。
①学生自学后订正提问:
②指名说填写结果。
③4个7是多少? 7、4、28分别表示什么?
④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中的六、七、四十二分别表示什么?
⑤75=35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在算式77=49中,两个因数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4)掌握算式和口诀。
①自己记一遍算式和口诀。
②找一找,这7句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怎样可以准确迅速的记住口诀?
③说一说哪几句口诀难记?(学生说的同时,教师用色笔在口诀旁边画上*)
④同桌的两人互相说一说,考一考对方7的乘法口诀。
⑤完成P65页上面的做一做、2
3、学习例 2. 74=28,47=□
提问:算式的意思是什么?用哪句口诀想出结果?你是怎样想的?
师小结: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口答.(投影出示P651题)
2、对口令。一人出题(口诀的前面一半),一人回答(口诀的积)。(师生互对、生生互对)
3、完成P65页下面的做一做1、2
4、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等)
四、质疑问难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略)
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课件 篇3
二年级上册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读懂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让学生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体会统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渗透健康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睡眠的好习惯。
3、通过小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统计图
教学难点:
在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奥运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少儿频道要举行一次儿童体育比赛,可是应该赛什么呢?这可把董浩叔叔难住了!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2)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学生观察。
二、探索新知
1、导入:出示统计图,你们认识它吗?
这个统计图会说话,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统计图表。(板书课题)
2、读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①请看大屏幕,从图上你能知道或调查的是什么内容吗?你从哪知道的?
②最喜欢是什么意思?
调查项目每人只能选一个最喜欢的
③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说一说。
④学生汇报。
⑴ 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绳,这些词表示体育项目的名称。
⑵ 0、1、2„„16,这些数表示具体“人数”,人是单位名称。
⑶ 每行都有16个格子,1格代表1个人,1格代表一个单位。
⑷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最喜欢某种体育项目的人数是多少?(汇报)„„
⑤教师小结。
3、预测
董浩叔叔看到这个统计图,你猜他会决定举行什么比赛?为什么?
4、体会统计图的优点。
5、读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①比较两幅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并小结。 ②读统计图并体会统计图的好处。 ③小结 ④预测。
到了2008年8月份时,猜一猜喜欢哪一项电视节目的人会更多? 教师提问:到时候我们再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读奥运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1)导入
(2)出示统计表,说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3)汇报 a.你知道了什么?
b.你觉得中国的运动健儿怎么样?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小调查
1、师: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还要有充足的睡眠。不知道咱们班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有多长呢?是不是有充足的睡眠呢?谁来说说看,你每天大约睡几个小时呢?(指名汇报)
2、大家想不想了解全班同学的睡眠情况,并亲手制作统计图呢? 请看书本第88页的“小调查”:课前,我们已经调查、统计了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情况,并完成了统计表。
3、现在请每个同学拿出水彩笔,独立完成书本上的统计图。比一比,哪些同学完成得最快!(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并进行汇报、交流。
5、你们知道吗?一般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应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你觉得咱们班的同学是不是都有着充足的睡眠,如果没有,你想说些什么?(合理化建议)
五、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统计图表,你们见到过哪些统计图表呢?
师:同学们见识可真广,老师也从网上找到了一些统计图表。来看看,看我们还能读到些什么?
课件展示各种统计图表:有折线形的、条形的、圆形的、地图形的。
统计图的花样可多了,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统计知识,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收集一些统计图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发现些什么?
二年级上册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
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 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
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
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
4.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
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O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
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课件 篇4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教学内容:
西师版课标教材第73页例1、例2,74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七的部分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了解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乘法口诀正确计算表内除法。
2、通过用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及观察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求商。
教学难点:
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探索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钥匙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吗?(记得)谁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呢?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做好小裁判,明白了吗?
1、师生对口令
2、用口诀完成下面的题?
6()=24()5=357()=21()9=545()=45()8=32
3、计算苹果。(课件出示:每个盘子装6个苹果,4个盘子装了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用已学知识,计算出苹果总数。
(1)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你能用什么方法得出答案?
生列乘法算式:64=24(个)。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用哪句乘法口诀呢?
(2)指明说出所列的算式和所用的乘法口诀,板书在黑板的右边。
师问:孩子们表现真不错,你们为什么能这么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乘法算式呢?(用了乘法口诀)真了不起啊,学得牢,用得好,其实,乘法口诀还有别的用途呢?你们想知道吗?出示课题《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初步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师:孩子们,老师还请来了四位小客人,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问: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生:24个问:按什么要求分呢?
生:仔细观察,理解题意。
生:分角色读题。
问:怎样列式?
生:246=4问:你是怎么知道这道题的商是4呢?你是怎样想的?小组交流。
师:看来用乘法口诀求商真快呀!
2、进一步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课件出示:24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师:你是怎样算出这道题的商的?请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想4的口诀中得数是24的口诀是:四(六)二十四,商是6.3、议一议。
(1)上面两道除法算式的商是怎么算出来的?(用乘法口诀)
(2)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都有4、6、24这三个数字;根据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可以算出46=24,246=4,244=6;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看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
2、说口诀求商。
3、课堂小游戏,智慧之锁。
讲游戏规则:孩子们手中有三把钥匙,每把钥匙上有一句口诀,老师说算式,孩子们举起对应的钥匙,看谁反应快?
4、走进文具店(生活中的除法)
师:孩子们,让我们拿起口诀这把钥匙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1)欣赏文具,了解价格。
(2)解决问题18元可以买()瓶胶水。6元可以买()个铅笔刀。20元可以买()支钢笔。
(3)拓展延伸妈妈给明明12元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买哪些呢?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用乘法口诀求商
46=24四六二十四积是24
246=4(四)六二十四商是4
244=6四(六)二十四商是6
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课件 篇5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1,2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1,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1,2的乘法算式。
2、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
教师:小兔家来客人了,看,小兔正在干什么?学生:正在摆筷子。
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1:小兔正在数有几根筷子1双2根、2双4根9双18根。
学生2:桌子上摆了8双筷子,小兔的手里还有1双筷子,一共有9双筷子。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在家里也摆过筷子吗?今天我们也来摆一摆,好吗?
二、探究新知
1、摆一摆,填一填
教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筷子,1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
学生操作小棒后,教师出示例1下面的表格。
教师:小兔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你能帮它填完整吗?学生填写书上的表格后,抽学生说一说7双筷子有多少根,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2双、3双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
(1)学生独立写出算式。
(2)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2=4
2+2+2=6
2+2+2+2+2+2+2+2+2=18
2、列乘法算式,编口诀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你们能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写,写后展示:22=423=629=18
教师:这些乘法算式的积,你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知道吗?那就是利用乘法口诀来算。
(板书:2的乘法口诀)
教师:22=4,可以用二二得四这句口诀表示,二二表示2乘2,得四表示2和2相乘的结果是4。
(板书:二二得四)
教师:请同学们按这个方法试着说一说23=6,24=8,25=10可以用怎样的口诀去算。学生试说,并交流。
(板书:二四得八,二五得一十)
教师:请同学们听一听:二五得一十与二五一十哪句顺口易记?
学生:第二句。
教师:从25=10开始,乘积是两位数,为了说得顺口,便于记忆,我们不再用得字,直接说成二五一十。试着说说26=1229=18的口诀。
学生试说并板书。
教师: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讨论后汇报。
每一句口诀的第一个数都是二。
每一句口诀的第二个数是按照从2~9的顺序来写的。(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
得数一个比一个多2。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出了这么多的联系,以后你就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记住这些口诀。
3、教学例2
教师出示滑冰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说出:2个小朋友一组,有4组小朋友,共有几人在滑冰?
教师:你能用乘法来计算吗?
学生:24=8。教师:用哪句乘法口诀算?学生:用二四得八。
教师:还有别的乘法算式吗?学生:42=8。
教师:这个式子用哪句口诀算?
引导学生说出:还是用二四得八。
4、深化理解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摆一摆(每次摆2根小棒),边摆边说乘法算式和口诀。
(2)游戏:对口令。同桌两人合作,第一种玩法:一生说口诀的前两字,另一生说口诀的后两个字;第二种玩法:一生说乘法口诀,另一生说一个或两个乘法算式。学生活动略。
三、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用什么方法记忆1,2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编1,2的乘法口诀,那么3的乘法口诀呢?课后想一想,下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五、板书
2的乘法口诀
2+2=22=4二二得四
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课件 篇6
单元知识点:
1.编制和识记25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2.运用25的乘法口诀,能用一句乘法口诀,正确计算两到有关的乘法算式。
3.综合运用25的乘法口诀。
课时知识点:
第一节:五环旗
编制、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节:摘桃子
巩固5的乘法口诀,熟练进行乘法口算。
第三节:做家务
编制、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第四节:需要几个轮子
编制、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第五节:可爱的小青蛙
巩固2、3、5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第六节:小熊请客
编制、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第七节:回家路上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2至5的乘法口诀,能较熟练地口算。
第八节:练习一
巩固、应用2至5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课件 篇7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8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1—7的乘法口诀
2、火车火车往哪开。(1—7的表内乘法的口算卡片)
(二)探索学习
过渡:听说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
1、它是怎样跳的呀?咱们一起观察一下。提出要求: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了几?接下来它要顺着数轴继续跳,每次跳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第二次跳到( ),第三次呢?为什么?(课件演示一只小狗在数轴上跳动的情况。)2、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思考教材的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尝试完成书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3、抽二位学生上台板书。
4、对于他们编的口诀,你有什么意见吗?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5、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答)
每一句的第一个数比下一个少一。
每一句的第二个字都是八。
积一个比一个多8。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口诀记住,时间2分钟。
7、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正着背,倒着背。
过渡: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自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还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口诀记住,老师真佩服你们!老师非常想奖励大家,不过今天带来的不是红花,而是一首儿歌。
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是螃蟹,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8条腿)
电脑出示:
1只螃蟹一张嘴,(2)只眼睛,( 8)条腿。
2只螃蟹二张嘴,( )只眼睛,( )条腿。
3只螃蟹三张嘴,( )只眼睛,( )条腿。
4只螃蟹四张嘴,( )只眼睛,( )条腿。
5只螃蟹五张嘴,( )只眼睛,( )条腿。
6只螃蟹六张嘴,( )只眼睛,( )条腿。
7只螃蟹七张嘴,( )只眼睛,( )条腿。
8只螃蟹八张嘴,( )只眼睛,( )条腿。
(三)、巩固拓展
基本训练
1、根据口诀写二个乘法算式。(多媒体示)
2、(拿出做好的口算模型)请小朋友拿8和小圆外面的一个数相乘,很快说出得数,并说出你所用的口诀。(指名几个学生操作并口算)
3、完成书上P81 2、3题的练习。
学生先在书上练习,然后抽生回答。说出运用的口诀。
发展性练习:
1、老师拿出5元钱和2元钱,让学生算算2张、4张、5张、8张有多少钱?
2、完成多媒体上的计算:
(1)、二(1)班同学分成6组,每组8人,二(1)班有多少人?
(2)、小明有邮票8枚,小刚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小刚有多少枚?
(3)、校门两边各放8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3、过渡:刚才的题没难到小朋友,下列的填空你会填吗?
( )×4=32 8×( )=56 3×( )=24
8×( )=16 5×( )=40 ( )×8=48
4、学生完成书上第4题
拓展学习:
5、今天来上课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请你根据同学们今天的座次情况列出算式,然后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小组汇报)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只要大家用心思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学得高兴吗?
2、齐背1—8的乘法口诀。
(五)、作业
背诵8的乘法口诀5次。
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课件 篇8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体验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经历口诀产生的过程,找规律记忆口诀.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经历口诀产生的过程,找规律记忆口诀.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算式与口诀的关系,会用口诀计算乘法.
2、记忆口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你喜欢参加运动会吗?学校要举办秋季运动会,你建议开设那些运动项目?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
发现问题,尝试解答.
①淘气特别喜欢跑步!看,他在自家小区街道上已经开始练习了!爱动脑筋的淘气在跑步中还发现了数学问题:(电脑出示画面)
从花坛到第一棵树的距离是5米,以后每相邻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5米,淘气从花坛开始跑道第三棵树,跑了多少米?
②小朋友们,你们也象淘气一样发现数学问题了吗?你能有条理的提问吗?
③你会解答其中的哪些问题?
(板书:35=1565=3085=40)
④为什么用乘法?说说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思.
2、在验证得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乘法口诀
这些算式的得数对吗?你对哪个算式的得数有疑问,就请你想办法验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学具,也可以用身边的物品.先自己独立验证,再和同学交流.
个别发言:用小棒摆一摆、用笔画一画、在图上数一数、用口诀算一算
比较一下,那种方法解决问题最快?(用口诀)
请学生说说算式与口诀之间的关系.
(板书:35=15三五十五)
⑤根据口诀,你还能写出别的数学算式吗?
(板书:35=15三五十五53=15)
3、整理5的乘法口诀
请大家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哪些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有哪些算式需要调整?
你能按照这个规律整理5的乘法口诀吗?.
你知道乘法口诀的故事吗?(电脑课件)
你知道吗?西方国家的小朋友学习乘法口诀要用一年的时间,而我们只用一个多月,这是因为我们用汉语读口诀很顺畅,用英语可就有些困难了.先请大家读一遍5的乘法口诀,再听老师用英语读一遍,大家比较一下.
(老师:onetimefiveisfive;threetimesfiveisfifteen;
Fourtimesfiveistesfiveistwenty-five)
三、巩固练习
1、跳远比赛
笑笑参加跳远比赛,我们一起来帮忙好吗?比一比,看谁答的准?
(电脑课件)
五七?三五?五九?二五?五八?四五?
(随着题目的增加,笑笑跳的很远,她获得了第一名!)
2、机灵狗听说要开运动会,送来了一些旗子,(电脑课件)你认识这些旗子吗?旗子上的五环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这些旗子上一共有多少环吗?
3、运动会都有会徽,我们也来设计会徽好吗?
要求:用五根小棒设计会徽,比一比在一分钟内你能设计出多少种会徽?
展示学生作品,算一算你设计了几种会徽?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你用哪句口诀计算的?为什么用这句口诀?
②我用了四十五根小棒,你知道我设计了几种会徽吗?
4、淘气通过刻苦训练,在跑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现在一口气已能从花坛跑到第十一棵树了,你知道淘气跑了多少米吗?
(出示电脑课件)
5、找朋友
6、口算
56=45=25=57=
15=58=53=95=
55=7+5=59=51=
7、漂亮的文具盒每个5元,买7个需要多少元?
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你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
板书:
教学反思:
通过为运动会做准备,练习跑步这一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学生有条理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设计运动会会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最后,在想办法计算出11个5是多少?这个练习启发学生要灵活运用乘法口诀.
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基础不同:有的学生已会背5的乘法口诀,有的学生对乘法口诀一无所知,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协调好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注意算式与口诀之间的联系,防止两方面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