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汇总12篇)

2023-06-05 09:36:21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

  以下“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老师在写了教案课件后,也能让老师很好去总结和反思。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萝卜图片、桃树画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电脑动画课件。

  小兔子:嗨,你好!我拔了6个萝卜,想把它们分给我的好朋友们,你能帮我分一分吗

  小仙鹤:哎呀呀,这个问题太难了,快请教一下咱们的小朋友吧。

  小兔子:对对对,我怎么没想到。小朋友们,我想把6个萝卜分给几个好朋友,可以怎样分呢你们能帮帮我吗

  [评: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小兔子分萝卜的情境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亲切感,营造了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谈话:同学们赶快行动吧,用眼前的萝卜图片摆一摆,分一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2.汇报交流。

  让学生把自己的分法用卡片展示在黑板上。

  (可能有:分成3份,每份2个;分成3份,一份1个,一份2个,一份3个;分成2份,一份是2个,一份是4个;分成2份,每份3个)

  [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所倡导的。这里教师设计的摆一摆,分一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为学习平均分提供了背景材料。]

  3.认识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你能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者每份都是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学生之间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小结:(结合板书)同学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不仅帮助小兔子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评:教师给孩子营造了宽松的空间,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平均分。既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又锻炼了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4.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同学们每人面前有8个桃子图片,如果把这8个桃子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动手试一试。分完后,给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集体交流。

  小结:同学们把8个桃子平均分,想出了不同的分法。虽然分成的份数不同,但都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

  [评:学生由于有了前面分萝卜的基础,而且又是在自己动手中认识平均分的。此时,让学生平均分桃子,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5.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谈话:现在正是桃子丰收的季节。瞧,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板贴:挂有8个桃子的树)

  老师正想把它们分给同学们。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如果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_______个小朋友。)

  同学们,每个小组也有一棵这样的桃树,小组合作,试着分分看。

  小组合作分桃子。(找一组上黑板分桃树上的桃子)

  集体交流。

  小结:8个桃子,我们可以把2个桃子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也是平均分。

  [评:教师设计摘桃子、分桃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愉悦地探索,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方法,体验着学习知识的快乐。]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题中插图,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第2页试一试。

  教师说分小棒的要求,学生一起动手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2题。

  先看上面一题的图,弄清是怎样圈的,圈一圈,并填空。再做下面一题,指名读题目要求,一起动手圈,圈后填空,同桌学生相互订正。

  4.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解决的方法(用小棒摆;在图上圈一圈;画14个△,再圈一圈),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再说说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评:安排练习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先是安排判断练习,加深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再安排操作练习,借助动作思维把平均分的概念进行具体运用,最后让学生自己选择策略解决平均分的问题,为以后学习求商做些经验积累。]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2

  一、课程目标:

  1、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二、教学策略:

  通过生动的画面,学具的操作,让学生逐步了解了平均分的方法,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情境图、24根小棒、15个方木快。

  教学活动:

  一、准备活动

  1.把6个小圆片分成3份,有几种分法

  (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指名板演,展示结果。)

  第一种分法:OOOOOO

  第二种分法:OOOOOO

  第三种分法:OOOOOO

  2.上面三种分法中哪一种是平均分

  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几根(学生动手操作,互相检查。)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3。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我们来看看这些春游的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2)呈现租船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租几条船的问题。

  (3)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教师加以强调说明:每条船限乘4人,24人租船。

  (4)分小组讨论:要租几条船呢(可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

  (5)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明确每4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人可以分成6组,就要租6条船。

  2.课堂练习。课本第15页做一做。

  (1)呈现出小动物准备就餐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学生互相说一说图意。

  (2)师:有几个小动物准备就餐呢一双筷子是几根现在有多少根筷子够不够分呢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

  (3)交流结果,提问:12根筷子分成了几双够分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4题。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明确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和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让学生独立圈一圈。最后交流结果。

  2.练习三第5题。

  学生观察画面,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

  3.练习三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同样多。)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3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二)》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15页例3做一做练习三4~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判断:

  ○○○○○○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解决问题

  1、情境引入:

  教师:昨天我们帮二年级一班同学分了春游需要的物品,

  今天,他们出发了!

  出示主题图(租船)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先同位相互说说图意,再请学生说给大家听。(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每条船限乘4人,有24人乘船,要租几条船)

  2、合作探索:

  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

  请学生讨论的结果,预计:

  (1)4个4个地分,分了6组,正好分完;

  (2)想乘法口诀,四几二十四;

  请学生自己用这两种方法分一分,想一想,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

  小熊请客,请了5位客人,12根筷子,每位一双够吗

  请小朋友帮小熊分分看。

  请学生先和同位说说怎样分,再说给大家听听。

  四、练习:

  练习三4~6题

  五、。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4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一)》教案

  【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

  第1题: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应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插几枝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5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此题的插花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注意点:

  (1)切忌直接的灌输。要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如:平均分15个橘子、平均分12瓶矿泉水、平均分10个面包等等。

  (2)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可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因为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

  (3)注意平均分方法的多样性。可以1个1个的分,也可以2个2个的分,还可以3个3个的分。

  参考教案:

  第二课时[P15、P17]

  内容: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例3、练习三第4、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注意点:

  (1)让学生弄清情景图中的意思,知道告诉我们的条件信息有什么,问题是什么。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圆片或小棒等等的学具来帮助解决问题。注意的是平均分的方法以及要求每分只能放4个。

  (3)提供让学生展示自己平均分方法的时间和空间。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按例1内容准备实物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小精灵聪聪刚刚告诉老师,明天是个好天气,学校决定明天春游去。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二(1)班的小朋友可高兴啦,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

  [评析]以参加春游活动的情境引入,触题自然有趣,学生充满兴奋,上课伊始便以一种愉快、亲切的情绪投入学习,这是一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开场白。

  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1:二(1)班的小朋友准备的食品可多啦有面包、橘子、矿泉水、还有糖果

  生2:我发现这些食品都是分一份一份的,面包有5份,矿泉水、橘子、糖果也都有5份.

  生3:我还发现每份食品都是2个,2个面包一份,2瓶矿泉水一份

  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小朋友在分每一种食品时,每份都同样多。课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4、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学生自圆其说,诱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评析]通过对食物排列情况的观察、研究,自主地发现分食品的秘密,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认识积累经验,而后老师适时的一句问话既强化对每份同样多的感受,又为平均分的引出做伏笔。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例1,引入平均分

  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明天春游的食品(课件出示:橘子、糖果)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分配食品。要求:分每种食品要像二(1)班那样,每份应同样多。

  ①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③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糖果分成5份,每份有3颗;橘子分成5份,每份有3个

  ④观察:从各小组准备的食品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各种食品都是每份的数量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小精灵说: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评析]教师十分明确动手操作,对由每份同样多到平均分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操作分食物(操作、小组交流、过程展示)使之体验到分,每份同样多从而自主地形成平均分的概念。这种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亲身实践的学习活动是解决数学概念的最有效的办法。

  2、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⑴、书第13页的做一做

  ①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个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块数同样多)在平均分下注每份同样多

  ②操作:用10个○片代替面包,动手分一分

  ③同桌互相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个面包平均分,分成5份,每份有2个面包。

  ⑵、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用平均分的意思把刚才分食品时的每一种分法过程说一说吗?

  ①同桌互相说一说②交流汇报

  生1:把15个橘子平均分分成5份,每份有3个

  生2:把15颗糖果平均分分成5份,每份有3颗

  3、引入例2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将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①学生动手分一分(用○代替橘子)师参与活动

  ②交流分的结果(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生1:一个一个地分生2:先两个两个地分剩下的再一个一个地分生3:三个三个地分

  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橘子

  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聆听他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

  ④讨论评价: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最后分完的结果必须每份同样多。(平均分、结果)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快、准确)

  [评析]不仅要求能自悟、会理解,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述把对平均分的领悟表达出来,同时在此活动中学会与同伴交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评价他人,使自己的数学思维不断得到完善。这亦是一种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4、巩固书第14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用小棒代替矿泉水动手分一分(再用虚线把分的结果表示出来)

  ②交流,同组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③如果老师又拿来3瓶矿泉水,这时应怎么分呢?如果老师又拿来的是4瓶会出现什么情况,该怎样解决?(让学生充分思考,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学生自由交流,各抒己见

  [评析]做发展学生思维的有心人。此处一问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依据对平均分的逐步理解,此时学生就会围绕平均分提出问题解决的各种策略。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失为学生搭建展示思维个性舞台的好办法。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三第3题

  ①学生自己读题,根据题意从学具卡片中拿出相应的梨子

  ②自己动手分一分,将梨子平均放进3个盘子里(注意总数、份数的渗透)

  ③评析,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2、练习三第一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根据题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并涂上颜色)

  ②交流展示插花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突出平均分)

  ③评选,谁插的花最漂亮(培养学生的欣赏美的能力和做答认真的习惯)

  选出每瓶插得同样多的,强调把12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4朵平均分

  3、练习三第2题

  ①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判断、分析能力

  ②评析,你想对第1、第2题说句什么话?(第1题:突出是4份但没有平均分不公平、第2题是平均分,但只能分给2个小朋友份数、每份没分清)

  4、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识(在此,学生会引出许多有趣的话题)

  [评析]充分利用教材的编排特点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以达到既巩固知识又开发智力的目的。你想说什么?、联系生活实际等活动发生于对平均分知识的有趣问题,探究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习有生命的数学,此例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注意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

  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才能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认识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体验。教学时,我由准备春游食品这一具体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知道每份同样多。再动手操作,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画一画等平均分物的实践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一个亲身实践,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资源,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的学。力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对知识的认识得到不断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获得学习的乐趣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8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构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说出结果。

  3、通过判断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

  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

  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习:“我是小小设计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平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后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实施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施我的备课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我们学校的活动可丰富啦,在刚刚结束的语文知识竞赛当中,XX班的XX、XX、XX分别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学校准备了6本精美的笔记本奖励给这三个小朋友,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好呢?(学生自由发言)

  (2)这三个小朋友非常聪明,在数学测验当中她们又获得了并列第一名,还是6本笔记本作为奖品,这次你会怎么分?

  (3)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分法,你发现什么?到小组里说一说吧。

  (4)小结:是呀,像第二次每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什么?

  (5)第二次你们为什么平均分呢?(因为他们名次相同)

  第一次是平均分吗?为什么这样分?

  (6)师:是的,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平均分,有时却不需要平均分

  现在这三个小朋友想把6要笔记本送给结对的两个小伙伴,怎么分比较好?

  (每个小朋友都分3本)

  (7)这种分法叫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把6本笔记本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本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具准备】

  课件、演示教具(12个盘子、15个乒乓球、1个大碗)。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5个乒乓球、1个大碗、5个小碗、12枝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

  1.师生交谈。

  师:过年的时候,你们去做客了吗?(去了)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去你家做客,你准备用什么招待他们呢?(苹果、瓜子)

  2.师:我们就去看看小明为同学们准备了什么。

  出示图1。(桌上放了10瓶水,每2瓶放在一起)

  师:看!准备的是什么?这些矿泉水是怎么分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分?

  生:我们可以说分成了5份,每份是2瓶。

  出示图2。(桌上有9个面包,每2个放在一起,有1个面包在外面)

  师:再看,这是什么?这个面包应放在哪?为什么?

  出示图3。(桌上有14个橘子,每3个放在一起,有l份只有2个)

  师:看看,还有什么?仔细看看,想说什么呢?(学生说)

  小明真是个热情好客的好孩子,猜一猜,小明还准备了什么招待大家?

  出示图4(桌上每6块糖放在一起,有两份只有5块糖放在一起)

  你们想说什么呢?

  3.教学例l。

  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食品,请看图(第13页例1),你们认为老师分得怎么样?(不怎么样)你们说说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

  这样的分法你们能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叫什么分呢?

  (学生取名:平分、公平分、平等分)

  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平均分(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

  第13页做一做。

  二、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

  1.引导。

  师:元宵节你们都吃汤圆了吗?元宵节里吃汤圆象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下面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汤圆(用乒乓球代替)。(学生拿出学具)

  2.数一数。

  师:有多少个小碗?

  3.说一说。

  师:老师会让你们干什么?(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成5份)

  4.分一分。

  师:小组同学合作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在5个小碗里。

  5.小组展示不同分法。

  (1)1个1个地分;

  (2)2个2个地分;

  (3)3个3个地分。

  6.师:你们更愿意选择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平均分

  1.师:大家表现得这么好,我很想送一些奖品给大家。这样吧!送给每组同学一捆铅笔。(送铅笔)

  学生提出疑问:我们怎样得奖品呢?

  要求学生想出解决的办法。(先数数有12枝铅笔,再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得几枝?)小组合作完成。

  2.练习三第2题。另两种分法错在哪里?

  3.开放练习。

  师:你们都有奖品,老师也希望有奖品,你们每个组数出3个汤圆给我吧!你们还剩几个?(12个)

  老师的问题是:这12个汤圆你准备请多少人来吃才能够平均分呢?看看有多少种答案?

  分组上台展示不同答案。

  4.生活中的平均分。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平均分这种方法,想想:在你们的生活中,用过这种分法吗?

  四、总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最喜欢的是什么?

  【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平均分的教学内容与九义教材相比是加强了的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探索。

  主题图是让学生感性体会平均分,例l是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让学生探讨平均分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

  (1)根据本班实际,改变主题图的情境,因春节刚过,学生在新年里会到处串门做客,主人就要准备好食品招待客人,引出主题图,主题图分步展示,出现一定的坡度,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每份同样多。

  (2)通过例l的教学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里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给这种分法取名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对这种体会做出一种概括,加深他们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2.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

  例2是让学生体验原始含义的平均分,体现出人们认识平均分的过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的卢江主任谈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例2教学时学生很容易就直接用到了第三种方法,而没有经历原始的平均分法。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总数不给学生,大碗里装的乒乓球(代替汤圆,以便于操作)有多少,学生一下子也看不出来,这样容易使学生用到最原始的分配方法(1个1个地分)进行探索,经过探索后,有学生发现了总数(15),决定用以前的乘法知识直接解出答案。因为3X5=15,所以每份应该是3个乒乓球。

  这样就使学生经历了从原始平均分到最优平均分的过程。这时教师应该肯定最好的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平均分。

  (1)通过教师发奖品,不经意地引出实际问题。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捆铅笔,而不是发给每一个人,这可怎么办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用今天学到的平均分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先数出总数12枝铅笔,再看看分给4个同学,每人得到几枝,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开放练习。这里设计的是12个汤圆准备请多少人来吃能够平均分,有多种答案,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点比例思想,汤圆总数不变,吃的人数多,每人吃到的就少;吃的人数少,每人吃到的就多。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对学生的心智活动起到一定的启迪、激励、挑战的作用。

  (3)让学生说说生活当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初步感知平均分现象,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探究,操作平均分,体验从原始化平均分到最优化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再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现象。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最近育才小学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象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四、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例题

  课件动态演示。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猴弟弟一块儿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桃子?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

  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猴。

  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想一想,分一分。

  用圆片代替桃子,想办法分一分。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分组活动,教师参加活动,适时点拨引导。

  2、说一说,演一演。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这些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先每只小猴3个,再每只小猴1个

  3、引导学生比较归纳。

  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4个。

  三、组织练习,加深认识

  1、狗妈妈分骨头。(课件)

  (1)讲述:小猴吃完桃子后,高高兴兴地下山玩了。半路上,正好遇见黑狗、白狗、花狗3只狗妈妈在商量事情。原来3只狗妈妈各获得12根骨头。黑狗妈妈有2个孩子,白狗妈妈有3个孩子,花狗妈妈有4个孩子。你们愿意帮3只狗妈妈把骨头平均分个他们的孩子吗?

  (2)出示填空题。

  ①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2只小狗,每只()根。

  ②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根。

  ③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4只小狗,每只()根。

  (3)解决第1个问题。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黑狗妈妈的问题。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2只小狗,每只几根?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骨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一分,再填一填。

  (4)解决第2、3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反馈。

  2、出示小熊咪咪分食物的课件和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四、联系生活,运用平均分

  谈话:班里需选16个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先想一想怎么排,然后把队形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探讨。

  五、总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情吗?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篇12

  乔李小学陈金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均分

  1、导入,操作

  (1)、请把你组内的东西分给每一个人,要一样.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

  (1)、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名称吗?

  (4)、学生取名。

  3、出示课题

  (1)、平均分。

  (2)、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同学,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

  二、动手操作

  1、学习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讨论

  (2)、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三、应用拓展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如何做?

  (3)、学生讨论交流。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分享

热门关注

交通安全好广播稿

交通安全广播稿

行政人事部述职报告(通用6篇)

行政人事部述职报告

宫崎骏动漫台词经典语录摘录

宫崎骏动漫台词语录

学生疫情正能量句子精选(30条)

学生疫情正能量句子

老师学生毕业留言28条

老师学生毕业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学设计合集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学反思合集

平均分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4篇

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通用12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找规律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

找规律二年级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