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享

  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在课程开始之前准备一份完整的教案和课件,只要在课前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就可以了。教师需要在教案中注重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如果您想阅读一篇优秀的文章,出国留学网编辑建议您浏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请继续阅读本页的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观察.交汉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同学通过观察.丈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设计理念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同学探索的动机。

  在这节课中,通过创设两只猫比散步路线的长短这样一个实例,设置悬念,让同学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开始学习,并且让这个情景贯穿整节课,充沛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巧设数学活动,激励同学主动探究。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为同学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比方:先说怎样可以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同学借助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得同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哪些战略;通过猜一猜图形的周长初步感知计算方法,培养了数学直觉;用自身的方法算一算图形的周长,让同学感悟解决问题的战略多样化;说说自身比较喜欢哪种计算方法,等等。

  三、和时反馈反思,渗透学习战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和时反馈,对解决问题结束的和时反思,使同学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认知过程。比方,通过反馈周长的计算方法,暗示性地让同学注意战略的优化;用试一试的方法教学正方形的周长,让同学感受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课小结时,通过交流收获与体会,使同学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3年级下册72页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复习。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面积的相关知识,老师看看大家掌握的如何了?

  课件出示,指名回答。

  师:看来大家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利用面积知识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民主导学

  (一)任务呈现

  1、师:这不,最近老师家正搞装修,先在客厅铺一些地砖,但是该买多少块地砖呢?孩子们你们能帮帮忙吗?

  2、生质疑,提条件。

  3、(出示情境图)师:工人叔正在测量呢,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读条件。

  4、教师课件出示示意图。照这样铺下去,多少块就铺满了呢?怎样解决呢?学生先初步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自主学习

  师:这样行吗?大家快来算一算吧!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三)展示交流

  1、请小组成员上台板演成果。全班交流。

  2、验证。

  师:谢谢大家替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但是这200块中到底算对了没有?怎样验证呢?

  3、小结。

  (1)师:再遇到这类问题,你会解决了吗?谁能总结一下?让学生明确两种方法分别是怎样解答。

  (2)师: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我们是怎样做的呢?

  4、练习

  师:老师的厨房也想铺上地砖。(课件出示题)你能发现给出的数据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吗?(让学生明确这次是直接给出了正方形地砖的面积而不是边长)到底需要多少块地砖呢?独立列式解答。

  三、目标检测

  1、出示检测题。

  2、结果反馈。请一个学生说正确答案,做对的给自己打3颗星。

  3、反思总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

  第十单元

  总复习

  教材分析:

  复习的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广角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只要初步体会集合、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就可以了,所以只在练习中出现,加深了解。

  复习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加强。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8

  255

  20xx

  555

  2、计算。

  20307

  50612

  40085

  45063

  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

  (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3)全班交流评价。

  二、要点复习

  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

  (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有目标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85168(165)=4016=880=640=640

  (5)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

  (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

  (4)教师小结。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让学生了解题意,根据题目中绘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120页的第14、15、16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材4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脳320脳620脳413脳32脳4200脳49脳50120脳240脳72脳323脳2400脳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15脳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脳3=30.5脳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脳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平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脳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出示例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室: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704030043070242019101420407005050

  2、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四、思维训练

  1、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支8角鹅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动脑筋。

  ()30=90040()=200080()=32000

  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

  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5】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材简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对小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小数的退位减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逛过商场吗?你们在逛商场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没有?

  师:老师在逛商场时可遇到一大堆的问题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老师逛商场买体育用品,篮球234元,足球:187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老师买这两件商品一共要付多少钱?篮球比足球贵多少元?请大家用竖式计算。

  指名一孩子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做完集体订正。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说说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板书)

  2.老师还要买一个圆规和一瓶墨水,圆规:2.3元,墨水:1.8元,还是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买这两件商品一共要付多少钱?

  3.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同学们,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2.3元等于2元3角,1.8元等于1元8角;2元+1元=3元;3角+8角=11角,也就是1元1角;3元+1元1角=4元1角,4元1角等于4.1元。

  (2)直接用小数计算的,

  指导学生列竖式并说说想法,教师板书

  教师在竖式上写上元角借此机会再出示问题:一个圆规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钱?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此题,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4.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元?

  师:谁想起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列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过程。

  5.观察比较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相同之处?

  小数加减法同整数加减法一样,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先计算小数部分,再计算整数部分。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再减,计算结果的数位要与加(减)数的数位对齐,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加(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把0去掉。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是不是都学会了小数的竖式加减法呢?下面就检验一下。

  (尝试用竖式计算,课件出示)

  3.5+4.86.7+2.34.2-1.84.1-3.3

  教师巡回检查,并请四位学生演板后讲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不错,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4页,练习五第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并把估算和笔算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具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4题:学生在书上填写(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指名选择其中的题说说口算方法。

  3.练习口算(口算卡片)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五第5题:先判断再改正,并说说笔算方法。

  2、练习五第6题:

  (1).说清楚题目的意思,完成第一问。

  (2).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答。

  (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3、练习五第7题:

  (1).说说题目意思。

  (2).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

  4、练习五第8题

  (1).说说题目意思。

  (2).完成题目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1.口算

  300梅2=560梅8=7200梅9=3200梅4=210梅7=96梅3=

  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进行计算。

  7650梅6=2874梅3=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重点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几点吗?你认识时间吗?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信息。

  2.提出问题:它们表示的是几时?

  3.组织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4.出示图片场景:

  让学生根据场景中的的`信息,讨论21:00是几时?并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5.老师结合实物,帮助学生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时。

  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6.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

  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5.例题分析:

  普通计时法上午7时中午12时下午4时下午6时40分 晚上9时12分

  24时计时法19时 23时40分

  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6、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回答问题:

  (1)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

  ①18时就是下午8时。

  ②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③深夜12时就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2)师出示一个钟面,指针指着一个数(8或10)

  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时,也可能晚上8时。)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8】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脳2017脳1013脳3021脳3043脳2032脳4051脳7063脳3072脳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脳4432脳1342脳1121脳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脳4432脳1342脳1121脳2323脳3241脳2122脳2334脳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脳1131脳3123脳3322脳2412脳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脳2131脳1312脳1222脳1111脳25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连一连。

  18脳10860

  31脳12605

  20脳43180

  55脳11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9】

  教学内容:       面积面积单位    教科书70---74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    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象。

  教具: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课件。

  学具:每同位一张粉红色的纸(长5cm,宽3cm),蓝色的纸(长4cm,宽3cm),绿色的纸(边长4cm的正方形)。每同位有一个学具袋,里面装有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或三角形。

  师:同学们,今天举行小组生涂色比赛,哪组先涂完就赢了。

  生涂后,师问:为什么这组的同学最快涂好呢?请看他们的卡纸,对于这个比赛你们不想说点什么吗?

  生:这个游戏不公平,因为每个小组的纸张大小不同,他们组纸张的面小。

  师:每个小组的纸张大小不同,他们组纸张的面是最小的,理所当然他们是涂得最快的一组。所以这个游戏是不太公平。

  师:我们知道纸张的面有大有小,其实物体的面也有大有小哦,比如黑板的面就是这个边框围着的黑色部分,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的面,再摸摸铅笔盒的面,你觉得哪个面大?再摸摸练习本的面与课桌的面,哪个面大?你们再看看黑板的面,它与刚才的面比较,谁大?

  师:通过刚才动手摸和观察,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在数学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师:物体的表面是这样的,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请看:(课件逐个出示四组图形)

  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比出上面几组图形的大小,那这一组呢?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课件把不封闭的那个去掉)

  完整板书: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阴影的为补充的)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齐读概念),有两个纸张娃娃为了争自己的面积比较大,吵了起来,我们一起去瞧瞧?(课件演示)

  谁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帮他们吗?

  师:好,我们看看这个办法行不行?(课件演示)原来不行哦?还有其他办法吗?下面请先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学具,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你们小组可以借助那种学具,用什么方法来帮纸张娃娃来解决这个难题,

  生1:我们是先重叠,然后通过剪切重叠外的部分,然后再进行重叠比较,得出正方形娃娃比长方形娃娃的面积大。

  生2:我们组用的小正方形出来摆一摆,长方形娃娃摆了15个小正方形,

  生:我们是摆小圆片,也得出是正方形娃娃比长方形娃娃的面积大。

  师:对,我们可以在里面摆小图形,哪个图形摆得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种摆小图形的方法,那种更加好些呢?为什么?

  生:摆小正方形的更好一些,因为用小正方形摆没有空隙。而摆小圆片有很多的空隙。

  这里有三个同学,他们也想到了同样的方法,你观察一下谁的方法正确?(课件出示课本72页三个同学在拼摆的那幅图)让学生明白第一位同学用的图形不统一,不能比较,并且不能用圆形来摆。第二位同学摆的图形大小不一样,也不能比较。

  师: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面积单位。用什么图形来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

  学生同位合作摆,我安排同学用小正方形来摆。(为了方便等会的汇报,我要求学生把这两张纸放在数学课堂上摆。)

  师: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书这三个单位)。你们想不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在刚才的三个单位前分别板书1)?

  师:请同学们拿出刚才用来摆的小正形,这就是1平方厘米。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个正方形的四条边各是多少。

  学生量并汇报。

  师:也就是说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在刚才1平方厘米的左边补充板书)

  师:我们怎样来记住这小小的1平方厘米呢?它和我的小指指甲的大小差不多,下面请同学们在学具中拿出1平方厘米比一比和自己的那个指甲差不多大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1平方分米有多大?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板书: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请同学们快速找出1平方分米的学具,找一下我们教室那个物体的表面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再请你估计一下,课本表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这是1平方米的纸,你猜猜上面能站多少人?(让学生到讲台上站一站)你猜猜黑板的表面的面积是多少?

  师:一般我们测量比较大的面积时用平方米做单位,测量比较小的面积时用平方厘米做单位,介于两者之间的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三.巩固练习。

  四.看书质疑。

  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在课本70到74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看看还有没有不懂的?

  五、回顾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知识?

  六.师生互评:

  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有什么遗憾?对老师提出什么建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xx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复习”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发展学生估算意识,养成验算的习惯。

  3、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发展估算意识,养成验算习惯。

  3、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主题图,问:他们在争论什么?

  2、独立回忆“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解决问题

  1、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

  (1)先进行估算。

  (2)独立完成计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3)集体点评。

  2、复习验算。

  (1)验算方法。

  (2)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题并验算。

  (3)集体讨论。

  3、复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出示练习八第2题主题图。

  ①说说图意。

  ②小组内讨论。

  ③独立解决问题。

  ④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2)和复习第2题。

  ①联系实际再提问。

  ②集体讨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分享

热门关注

适合深夜发的幽默朋友圈24句

深夜幽默

烟花的句子集合

会议情况报告优选

会议情况报告

[参考]消防安全承诺书700字精选

消防安全承诺书

中学学生优秀评语(精选8篇)

中学学生优秀评语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实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版

三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集锦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1000字通用6篇

三年级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