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门7篇

  为了让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变得更好,他们需要认真编写教案和课件。但是,编写教案和课件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教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学习的重要实践。为此,我们特别为您挑选了一篇题为“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的文章,相信它一定会给您带来惊喜。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请不要忘记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这篇文章哦!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连减运算。教科书P76~P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减笔算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减式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掌握笔算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减式题。

  教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618-1124+1727-920-9

  96-1618-9-720-5-1016-4-9

  2、笔算下面各题:

  277784100

  +36-39-26-8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口述题意。

  一年级的小同学去游玩,一共有92人,乘坐两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几位小朋友不能上船?

  2、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1)列式:92-44-26=22(人)

  92减44是什么意思?再减26是什么意思?

  (2)9248

  -44-26

  4822

  (3)列式:44+26=70

  44加26是什么意思?92减70是什么意思?

  92-70=22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89-36-27=100-54-38=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7-33-28=96-39-45=100-91-9=

  3、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的小画报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减法,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第一个数依次分别减去后两个数,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一起减。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统计的需求,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来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记录方法收集数据,体会合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若干小动物在操场上的场景图。

  提问: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举行跳绳比赛,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只?

  学生可能回答:用分别排一排、再数一数的方法,可以很快地数出每种小动物的只数。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分一分、排一排。

  提问:现在你能告诉大家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只吗?

  2.教师引导: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是小朋友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板书课题:统计)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谈话:比赛马上开始了,三个队各选一名代表进行跳绳比赛,获胜者所得的奖品是老师手中的一盒学具。学具盒中有三种形状的图形,分别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提问:谁知道这三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不知道)

  师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学具盒中每种图形的个数?

  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各自的想法。

  2.提出要求:每组只能派一个同学打开盒子看,而且这个同学还不能直接报出每种图形的个数。想一想,其他同学能知道每种图形的个数吗?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让一个同学依次报盒子里每个图形的名称,其他同学把结果记下来。

  3.小组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展示记录方法。

  可能出现的方法:

  ①□△□○△○

  △△○□△□

  △○□△

  ②□□□□□

  △△△△△△△

  ○○○○

  ③正方形三角形

  正方形

  圆三角形

  圆三角形

  ④□

  △

  ○

  ⑤□|||||

  △|||||||

  ○||||

  ⑥□12345

  △1234567

  ○1234

  (3)比较评价。

  你觉得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现在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记?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统计一次学具盒中三种图形的个数。(小组活动)

  统计后适当地多请几组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5.填表。

  (1)认识表格。(投影出示下表)

  要求学生说说每个空格各应填什么内容。

  (2)在书上填出结果。

  (3)提问:你从表中可以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三、联系生活,体验决策

  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能用今天的方法统计。

  1.创设情境一:课件出示学生在小组里抛圆片的活动场面。要求学生抛圆片20次,用画的方法记录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

  提出要求:每个小组先记录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各有多少,填在第一个表中,再把结果填在第二个表中。

  学生活动后,教师提问:在这个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2.创设情境二。

  提问:有拍皮球、跳绳、踢足球和打乒乓球四项活动,怎样才能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哪一种?

  (1)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调查,用画的方法记录,并将整理后的数据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2)全班交流,并说说从自己的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

  3.创设情景三。

  统计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情况,填入书上的表格中。全班合作完成,并说说根据结果知道了什么。

  四、师生互动,总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这样统计?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再选择一些内容进行合作统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用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3.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拍手歌的游戏。

  学生边唱边拍手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小猫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刚才我们拍掌用的是什么?

  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举起和老师方向相同的手,这只手是右手,另一只手就是左手。

  你常用你的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生:右手写字,左手按本子;右手拿筷子,左手端碗;......

  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生:右脚左脚,右眼左眼,右腿左腿,......

  【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为学生确定左右奠定基础。】

  3.揭示课题:左右。

  请小朋友么记住,左字下面是个工,右字下面是个口。

  二.感知自身的左右。

  1.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双手拍拍放下来。

  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双手拍拍放下来。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摸右耳朵,右手摸左耳朵。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游戏,充分体验自己的左右,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教室里,第一排中最左边坐的是谁?最右边是谁?

  第二排中从左往右数第3个是谁?从右往左数第3个是谁?

  3.你座位的前面是哪个同学?后面是哪个同学?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是哪个同学?

  同桌的孩子相互说一说,请一、两个学生向大家汇报。

  4.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

  (出示铅笔、橡皮擦、直尺、文具盒、书的图)

  提问: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最右边的呢?

  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直尺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同桌的相互说一说。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通过摆、数、说,使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左右。训练学生的操作、观察、语言表达能力。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站,举右手。问:老师举的是哪只手?

  学生可能会判断错误。

  【设疑,引起学生的注意。】

  2.老师的右手在这边,而你的右手在那边,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的右手和我们的右手是相反的。

  生:老师转过去,或者我们转过去,举的手就一样了。

  转过身和学生方向相同,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站的,因为方向相反,所以举的右手刚好相反。

  3.游戏:

  ①学生和老师面对面站

  ②同桌的学生面对面站

  听口令:伸出你的右手握握手,伸出你的左手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右手拍右肩,左手拍左肩。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4.我们走路一般靠哪边走?是靠谁的右边?上下楼梯要靠哪边走?

  ①(录像片段:两个学生上下楼梯的)

  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他们都是右手靠着楼梯的。

  生:他们是面对面的,虽然方向不一样,但都是靠右走的。

  ②(录象片段:一个学生正要上楼)

  有一个小朋友要上楼,你能告诉他应该走哪边吗?

  ③如果他不走右边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录象片段:两人相撞)

  我们走路、上下楼梯都靠右边,有秩序的走,注意安全。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更清楚的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并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四.用左右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1.你能用今天学的左右来介绍我们的教室的左边和右边有些什么吗?

  2.在教室里任意选择一个位置,给你的好朋友说说前、后、左、右各是什么?

  两人一组,在教室里四处走动,选一个位置,介绍四周的物体。

  请两组同学上来给全班介绍。

  3.(计算机出示一间活动室图,淘气站在中间,他的前后左右各有一样玩具。)

  当淘气转向不同方向时,说说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玩具。

  【结合具体的场景,体会前、后、左、右等方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活动中来,学习身边有用的数学。】

  4.游戏:开火车

  今天森林要举行运动会,小动物们都来参加,我们已经派出小火车去接他们了。不过,现在缺少一名能干的小司机和一名指挥交通的警察。

  司机在警察的指挥下,通过向左、向右转弯,把分散在教室里的小动物送到运动会。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五、教学关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六、教学准备:挂图,计数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发新书的主题图。

  请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并列式。

  学生可能提出:(1)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本?

  (3)女生比男生多多少本?

  (4)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针对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让学生讨论这一个问题的含义,想出解决的方法。

  汇报时,应鼓励学生估算结果,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列出的19+18=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学生可能有

  方法一:10+10=208+9=1720+17=37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19,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7,十位上的1加上1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3,合起来就是37。

  方法三:19+10=29,29+8=37。

  方法四:20+18=38,38-1=37。

  方法五:20+20=40,40-3=37

  方法六:19

  +18

  37

  竖式计算:(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已经有所认识,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竖式算法)

  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根据竖式,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

  (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

  (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9加8等于17,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7。再算十位上1加1再加1等于3。

  (三)、实际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52页的试一试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

  汇报时,请4位学生上台板演。

  2、完成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1题。

  26+7=3+39=18+27=

  26+27=23+29=18+47=

  先在心里默算1分钟,然后想想每个苹果中间问题之间的联系,在独立做题。

  3、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1题。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

  (四)、解决问题。(我们去春游)

  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3题。

  一(1)二(2)一(2)二(1)二(3)一(3)

  27人34人30人30人33人25人

  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做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教学时,可把各班人数做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方法,如把数从小到大排列,然后进行搭配等。

  (五)、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用什么方法学到的?

  板书设计:

  发新书

  19+18=37

  10+10=208+9=1720+17=37

  19+10=29,29+8=37

  20+18=38,38-1=37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

  修改补充栏: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

  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讲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拓的这个数,第三体开拓的数正好是第二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贴出例1主题图。

  学生根据图意分小组讨论交流,编故事,表演动作。

  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云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有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吗?(连加法)

  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修改补充栏:

  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鸭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还剩3只;也可以是9-2-3=4,表示河里有9只鸭子,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会议4只。

  4、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

  五、作业设计《练习与测试》连加、连减

  教学后记:

  连加连减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师: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1+31+42+24+1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第25页的第2幅图和第26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5页最下面的做一做)

  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3

  (2)再用虚线圈2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

  (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3-2=1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三、巩固反馈

  1、P27页的第5题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2、P27:6每个小朋友拿出5朵小花,根据题目摆一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下列事项中,你认为应作好哪几项,请打。你的补充

  □上好卫生间。

  □检查课本和文具的准备工作。

  □有一个愉快的心情。

  □预习新课。

  课中

  下列事项中,你认为应作好哪几项,请打。你的补充

  □注意力要集中

  □发言要先举手

  □同学有不专心的要帮助提醒

  □要相互合作,一起完成共同的任务

  课后

  下列事项中,你认为应作好哪几项,请打你的补充

  □及时复习想想学到了什么,怎么学的。

  □有不懂的内容及时记入问题银行,

  并请教同学和老师

  □有新想法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

  作业

  下列事项中,你认为应作好哪几项,请打。你的补充

  □先完成作业再活动

  □帮助同学完成作业

  □出题检查周围同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分享

热门关注

新学期励志句子(精选100句)

新学期励志句子

掉外卖检讨书

外卖检讨书

大学生军训个人总结(精选6篇)

军训个人总结

单位八一座谈会发言稿7篇

座谈会发言稿

食堂承诺书通用

食堂承诺书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荐]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10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通用12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