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卷)二

2012-08-24 12:55:09 申论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卷)二》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申论 公务员考试 模拟试题,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时54分49秒。

  1.观点提炼分析

  由所给材料可见,王铭铭虽只作为一个具有剽窃行为的典型人物,被公之于众,但在目前社会中,剽窃行为已不只是个别现象,从基金会监察审计监督联合办公室收到的众多举报信中,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存在一个值得重视的普遍现象即弄虚作假。而且这一现象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不仅数量多而且剽窃手段已经到了大胆妄为的程度,如果不及时治理,其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弄虚作假现象,实质上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于学术****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缺乏认识,没有采取得力的解决措施,而且对某些现象视而不见,采取回避和包庇的态度。可以说对学术时弊的妥协,甚至盲目推波助澜,是当今治学作风变得如此败坏的重要原因。

  2.对策分析

  要遏制学术弄虚作假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改革我国的学术制度。国家有关机构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学术规范与学术奖励和惩罚机制。其次,要制定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条例,以法为标准,对具体的学术****行径进行严肃处理。再次,社会要提倡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以王铭铭现象为借鉴,进行人格、人品的教育宣传。最后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各有关部门要予以重视,及时处理。同时要加强媒体的监督作用,用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揭露、批判学术****问题和不良风气。

  3.文章结构设计

  可就王铭铭剽窃行为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抓住“名”这个本质的主导因素,由此引发出作者的观点——“让盗名者名誉扫地”。可首先列举人们对名利所持的不同态度,再落笔在王铭铭的具体事件上,从而一针见血地指出:求名而盗名,违反最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结果非但不能如愿以偿博得美名,反而要身败名裂。最后可以提出对这种行径的致命惩罚,就是剥夺其所求之名。

  4.参考文章

让盗名者名誉扫地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说得太本质,也太绝对。世上还是有一部分重名甚于重利的人,或者至少是先求名而后求利。在由名而得利亦即名利双收的过程中,名仍然是主导因素,利则更像是对名的回报。在公序良俗比较健全的社会,学者、科学家、法官、律师、医师等就是这样一些靠名声吃饭的人,“德高望重”、“冠绝一时”、“灵魂工程师”等赞誉之辞,就是对他们中间出类拔萃者的最高奖赏(这里不包括演艺界、体育界的名人、明星,以及一些刻意把自己打扮成“娱乐明星”的作家、艺术家之流,因为这一领域的市场规律有时恰恰相反,越是“问题人物”可能越吃香)。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铭铭,因涉嫌在自己1998年出版的《想像的异邦》一书中,几乎一字不漏地抄袭自己1987年参与翻译的美国人类学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一书内容达10万字之多,近日已被北京大学撤销其包括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人类学教研室主任在内的所有学术职务。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一名原本风华正茂、前途无量的博士生导师,王铭铭涉嫌剽窃并被严肃处理的事件被公开曝光,在学术界甚至在社会上都可谓丢尽了脸面。在我的记忆中,针对一起学术丑闻,学术“从重从快”处理,媒体大大方方点名,不留下半点“为贤者讳”的余地,这大约还是第一次。

  去年底中国科学院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的时候,不小心“泄露”了“有两名中科院院士因违背科学道德被除名”的消息,后来经记者进一步采访,得知这已经是几年前的“旧闻”了(其中一人被除名主要是由于政治原因),假如当时就将被除名院士的尊姓大名、事迹及行状公诸于众,岂不是更能显示科学界整肃世风的决定,更能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

  博士生导师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无非是为了使自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以早日名扬学界,功德圆满。但他为了求名而盗名,违反了最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结果非但不能如愿以偿博得美名,反而马失前蹄,身败名裂。

  每个人孜孜以求的东西,一定就是对他意义重大的东西,让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始终求而不得,或者将他已经获得的东西一举剥夺,都是对他最沉重的打击和最致命的惩罚。靠名声吃饭的人,社会一般不便像警察监视在押疑犯那样对他们施以严密的监控,而更多地寄希望于他们洁身自好,严于自律,所谓“位我上者辽阔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康德)。所以,一旦他们放松了道德自律,做出了有损自身名誉、辜负社会信任的事情,就理应受到比常人更严苛的惩处,以此增加他们道德违规的成本,促使他们像珍惜自己的生命那样珍惜自己的职业声望。

  在一些发达国家,法官、律师、医师等一经被证实有道德污点,很可能立马就会被取消执业资格,乃至被终身禁入。我们要是能做到这一步,那么,一个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再怎么求名心切,恐怕也不至于像王铭铭那样,仅仅为了盗得10万字的“学术成果”,就甘愿承受毁掉自己前程的巨大风险。

1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考试申论的答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申论

什么是申论和行测

什么是申论

公考申论答题技巧有哪些

公务员考试

申论写作技巧有哪些

申论写作

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常见题型

公务员申论考试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准备

公务员考试申论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写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自学

公务员考试申论

公务员申论考试答题技巧

公务员申论

公务员申论考试:致胜法宝

申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