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
当前我国投资增长有过快势头;人民币升值有过高趋势;股市出现过热,部分股民风险估计不不足,大有全民炒股的趋势;部分过热行业(如:房地产)升温现象仍然存在,土地资源消耗过快;房价、物价、药价、学价、医价、公共服务(水、电、气、暖等)价格增长过快,部分价格宏观调控失去作用。
二、意义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宏观调控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宏观调控并非应急之策,而是长久之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宏观调控,对个体和局部而言,或许会有短期的阵痛;但对整体和全局而言,则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长期保证。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原则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协调。我们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低了不行,过高也不行。速度低了,经济增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难以解决;速度过高,势必造成经济关系紧张,重大比例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是增加数量,而且要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这个增长速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应当说是比较快的速度,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速度。我们要全面看待经济增长,既要看增长速度,还要看增长的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增加就业。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都要有利于扩大就业。
——稳定物价。就是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前景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在物价总水平持续较快上涨时,要抑制通货膨胀;在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时,要抑制通货紧缩。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们要坚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以上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必须统筹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在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重点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