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
1.辨音组词。
( ) ( )
①落 ( ) ②颤
( ) ( )
2.按要求默写。
①写出表现诗人决心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诗句。
②写出黑暗笼罩大地,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当作遥远安慰的诗句。
3.仿写句子。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4.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5.拿本诗与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比较一下,看创作手法和主旨有什么异同。
二、思考领悟
阅读下面的诗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6.诗歌的第一句用______的形式开头,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谁还需要星星”是一个______句,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将星星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的结构有何特点
10.谈谈你仰望星空时,想到了什么
三、探究创新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各题。
乡色酒
(台湾)舒 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正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
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11.诗人将______比喻为“乡色酒”,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是______的修辞手法。
13.诗中写了两次望月,这两次望月的地点、心情是否相同 从何处能看出来
14.同样是圆月,为什么上节说“圆”,下节说“满”
15.三十年前,“你……望我;三十年后,我……望你”,从中你看出了诗人性格的前后变化吗
参考答案
一、1.①luò落泪 lào落枕 là落下 ②zhàn颤栗 chàn颤动 2.①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②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3.示例:谁不愿意,有一个愉快的周末 愉快得像一条河 各色的鱼在水草间嬉戏 4.“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5.本诗运用象征手法,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郭诗运用联想和想象表现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的向往。
二、6.假设 大地每一个角落还没有充满光明 7.反问 强调肯定语气,说明大家都不需要星星 8.一首诗、一个“柔软得像一片湖”的晚上、一个朦胧着鸟语花香的“春天”。 9.两节诗的结构相同,一唱三叹,渲染一种浓郁的诗的氛围,增强了表达效果。 10.略(鼓励想象和幻想。)
三、11.圆月 浓浓的无边的乡愁 12.月亮 拟人 13.第一次望月,地点是故乡(从“柳树”可以看出)心情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因为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从“你圆/人也网”可以看出);第二次望乡地点是台湾(从“椰树”可以看出),心情是忆旧伤怀,思乡情浓(从“你满/乡愁也满”可以看出) 14.因为上节中的圆月是团圆的象征,所以用“圆”;而下节中的圆月像是一杯乡色酒,是乡愁的象征,酒是满的,愁也是满的,所以只能用“满”。 15.三十年前的“我”是天真无邪、充满童趣的少年,所以在“我”看来,月亮似乎在与“我”嬉戏,是月亮在望“我”;三十年后的“我”饱经沧桑,只能心事重重的对月抒怀,所以是“我”望月亮。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语文试题 | 数学试题 | 英语试题 | 政治试题 | 物理试题 | 化学试题 | 历史试题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