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是孩子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性适应障碍,它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
1、情绪激动、慌张、不能自制。有的伴随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
2、感知障碍,如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
3、注意障碍。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4、记忆障碍。平时熟悉的东西回忆不出,但一出考场又能想起。
5、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能做的题也做不出。
考试焦虑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某中学一位女孩子苦恼地说:“平时练习并不吃力,同学问我难做的题目,我也能从容解答。但一遇考试就十分紧张,唯恐出现失误,考试分数就象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上,久久不能搬去。无疑,对我的学习和健康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我有时也知道这样不好,但不能自拔”。还有一位高中的男孩子在周记中写道:“我好痛苦啊,上高中后,我一直很刻苦,但成绩总是不理想,现在我整天烦躁不安,考试象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我想摆脱,又摆脱不了,只好弯着腰艰难地行走,这种滋味真难受氨。可见,开展考试焦虑研究,是保证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考试焦虑的诊断
要对孩子的考试焦虑做出正确的诊断,必须首先了解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因素和考试焦虑形成的过程。
(一)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因素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
1、个体的自身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1)遗传素质。现代遗传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特点决定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酶系统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着大脑皮层分析与综合的特点,从而制约着个体心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由于每个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弱上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有所区别。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的人,对刺激环境极易产生紧张反应,而神经系统较强的人即便对较强的刺激,也许只产生微弱的反应)。
(2)生理节律。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部存在有周期性的盛衰变化,即生理节律理论,认为每个人从他诞生那时候起,直至生命的终结都存在周期分别为23天,28天和33天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变化。这三种节律,从人出生的那一天起,都由零点同时开始循环,首先向正时相,即高潮期上升,在达到高潮的顶点后,逐渐下降,穿越零点后,周期即进入负时相,即低潮期,高潮期与低潮期相互交替的时期(包括穿越零点的前一天和后一天)为临界期。如此循环,直至生命结束。当个体处于高潮期时往往表现出精力旺盛。如在体力方面,会感到体力充沛,生机勃勃;在情绪方面,会表现出强烈的创造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心情愉快乐观;在智力方面,会觉得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更具有逻辑性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相反,当个体处于低潮期时,体力容易疲劳,做事拖拉畏却;在情绪方面往往表现为喜怒无常,烦躁、意志沮丧,在智力方面则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健忘,判断率下降等。当个体处于临界期时,极易出现差错,粗枝大叶,容易感染疾病,机体各方面的协调性能较差,因为临界期是一个极不稳定的时期,身体正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或者说是处于过渡状态。
(3)认知评价能力。考试能否引起孩子的焦虑,以及焦虑的程度如何,与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有直接关系。认知评价能力包括个体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识程度,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及自身对应付刺激情境能力的估价。一个高中生如果把高考看作是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唯一出路,并且对自己应付高考的能力估价过低,其考试焦虑水平必然过高。如果一个高中生将高考只看作一种升学就业的途径之一,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焦虑水平便不会很高。
(4)知识准备。一般来说,平时学习刻苦努力,基本功扎实,复习全面,准备充分的孩子,自然会信心十足,考场上也会情绪稳定,精神饱满,自控力强。否则,便可能会信心不足,情绪紧张,坐卧不安,焦虑加剧。
(5)应试技能。有关研究表明,了解题型,掌握答题顺序,解题思路、答题要点、加之知识准备充分且心理素质较好的孩子,在考场上大多能沉着冷静,稳扎稳打,分配时间合理,做题井然有序。而不具备一定的应试技能的孩子,在考场上常易出现手忙脚乱,情绪紧张等现象。
2、外部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现在的孩子父母的期望水平普遍过高,有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说:“我害怕看到父母期待的目光,我怕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使他们失望”。还有些家长不仅期望过高,对孩子的要求更高,使孩子因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而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和焦虑情绪。另外,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几天一大考,每天一小考,一味地重分数,排名次,使一些孩子终日陷于考试焦虑的苦恼之中。此外,由于社会上的一些部门重文凭,轻人才的现象。再加目前我国的政策、体制不够完善,孩子缺乏职业选择的自由与机会,因而拥挤在升高中、上大学的羊肠小道上,这也给孩子参加重要的考试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压力。
(二)考试焦虑形成的过程
考试焦虑是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并通过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表现出来,有人将其具体形成过程绘制成一个动态图:考试情境,即刺激源,是引起考试焦虑的直接原因。孩子经历的考试情境有:期中、期末考试、中考(初中升高中考试)、高考等。对情境的知觉:即对临近的考试或对自己置身于考场中的知觉和体验,如有的孩子在临近考试时常常知觉到,快要考试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复习,要抓紧时间埃有些同学在考场中知觉到:这是一次关键的考试,考场气氛非常紧张,监考家长非常严格等。
最初的状态反应:指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如生理方面的肌肉紧张、心跳加速、尿频等;心理方面的害怕、担忧、不安等。这种最初的状态反应,由于受个体的遗传素质、人格与其他因素所制约,因而使个体之间差异很大。例如:先天神经系统较脆弱的人,对考试情境的反应就比较深刻和强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反应。而神经系统较强的人,对同样的考试情境反应可能较弱;自尊心、好胜心或虚荣心等人格因素较强的人,容易出现较明显的生理、心理状态反应,而甘居人后或对考试成绩的好坏抱无所谓态度的人,其生理、心理状态反应自然就不明显。
认知重估:是指应试者对最初的状态反应进行理智的分析,试图寻找一种应付的方式,假如应试者认知重估正确,分析出引起最初状态反应的真正原因,并找到了合理的应对方式,那么其最初状态的反应就会减弱,乃至消失,从而顺利地通过考试。假如应试者认知重估错误,找不到合理的应对方式,相应的其焦虑反应便会加剧,或者出现逃避行为。
较强的焦虑反应或出现逃避行为:焦虑反应的加剧是指除了最初的状态反应,还表现有胸闷、头昏、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无法抑制自己焦虑的情绪,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常受阻碍等现象。出现逃避行为是指应试者用消极的行为方式摆脱考试中的烦恼,如考试时胡乱作答、不交卷子、早早离开考场,借故不参加考试等等。
已有经验:即以往对考试形成的经验系统,较强的焦虑反应或逃避行为的出现,会通过反馈和强化纳入到已有经验系统之中,从而对下次考试情境和知觉更强烈、更深刻。这已有的经验也将对应试的人格产生影响,使应试者下次的最初状态反应更消极。如此恶性循环,焦虑越来越重。
(三)考试焦虑的诊断
了解了影响孩子考试焦虑的因素和考试焦虑的形成过程,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求询者的情况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如前所述,影响孩子考试焦虑的因素很多。有自身的,也有外界的,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必须对求询者的遗传素质、营养状况、认知评价能力、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知识准备、考试技巧,以及家庭情况、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期望值,在学校平时的学习成绩、在班上的地位等,作全面了解与分析,从中找出影响考试焦虑的真正原因。
2、找出求询者考试焦虑形成、发展的轨迹。考试焦虑虽然是有很多因素引起的,但毕竟有一个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求询者的焦虑的原因,找出考试焦虑形成、发展的轨迹,如什么时间,因什么事件引起的,当时的焦虑状态怎样?又是怎样发展的?焦虑的程度如何?加剧焦虑的原因又是什么等等。
3、适当运用自陈量表法,增强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自阵量表法是通过被试者以自我报告的形式填写某种个性问卷,借以对被试者的心理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的一种方法。目前较适合孩子的有两种量表。一种是美国学者迪万编制的《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另一种是凯伦编制的与考试焦虑有关的《学习习惯与应试技能自我测查表》。
《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共50个题目,其内容可归为三类:第一、考试焦虑的来源,包括担心考槽了他对自己的评从;担心对个人的自我意象增加威胁;担心未来的前途;担心对应试准备不足。第二,考试焦虑的表现,包括身体反应和思维阻抑。第三、其他,即一般性的考试焦虑。
《学习习惯与应试技能自我测查表》共60个题目,其内容可归为四类:一般性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阅读习惯与技能;对学校的态度、记笔记和写论文;准备与应试。
二、考试焦虑的治疗
考试焦虑治疗的方法很多,目前较为流行,且适合孩子的有以下几种:
(一)系统脱敏法
即在放松状态下逐渐增加刺激强度的一种抑制训练。系统脱敏最典型的例子是对猫的实验。如:将猫放在笼子里,里面有食物。然后将猫拿出来,仍将食放放置在笼子里,猫便会到笼子中吃食物。过一段时间后,将笼子通上电,猫一进去,便会遭电击,反复几次后,猫将不敢到笼中取食物。要让猫解除对笼子的恐惧,就可用系统脱敏法。第一天,将食物放在距笼子远,距猫近的地方,使猫毫无顾虑地获取食物。第二天、第三天将食物放在距猫和笼子相等的地方,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食物放在距笼子越来越近,经多次反复,最后将食物放入笼中。结合孩子的考试,也可设计出一系列的程序,逐渐增加刺激强度。如:家庭作业 课堂作业 课堂测验 单元测验 期中、期末考试,乃至中考、高考等。要求考试焦虑者在平时做作业时就规定时间,最后达到将作业看作考试,将考试看作作业。
(二)面对法、又叫“暴光法”或以恐治恐法
其基本原理与系统脱敏法近似,只是工作程序相反。面对法是在被试者体验强烈焦虑之后逐步减弱刺激强度的一种抑制训练。即将患者完全置于一种恐惧场景之中,毫不试图阻止他去体验焦虑甚至恐慌。如将一个考试焦虑者带入一个气氛非常严肃、紧张的考场中参加考试,并使他无法躲开。鼓励焦虑者想象他经历的最严重的焦虑情景的突出情节,其结果便是焦虑感的减少或消失。因为焦虑者终究认识到,他没有被可怕的情景征服,所以不必回避或逃避最初引起他产生焦虑的那种刺激。
(三)认知疗法。
即通过全面地分析引起考试焦虑的各种因素。使求询者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焦虑的原因所在,然后将求询者的注意力引导到当前应试的任务上来。如前所述,引起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认知疗法就是帮助求询者找出引起焦虑的真正原因,并帮助其解除思想顾虑,使求询者集中精力参加考试。
(四)观察学习治疗,此种治疗有三种形式
1、观察他人的表现。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表明,考试焦虑高者比考试焦虑低的人对榜样更有敏感。因此,通过典型示范,即通过观察他人在考场中从容不迫、沉着冷静的表现,求询者即可减轻自己考试焦虑的程序。
2、替代脱敏。即让求询者通过观察另一个人的脱敏而减轻自己的神经敏感性,如对一位考试焦虑者运用系统脱敏法进行治疗,将其治疗过程制作成录像,让求询者观看,达到使求询者减轻焦虑的目的。
3、主动替代脱敏。即让求询者在某一应激情境呈现期间,通过使用词语来描述他人的思想而达到减轻自己考试焦虑的目的。如:让一个参加期末考试的焦虑者,在期末考试时,先用1-2分钟的时间,回忆以前所观察到的考试焦虑者脱敏的情境,并默默地描述焦虑者脱敏后的轻松和从容,以达到减轻自己焦虑的目的。
(五)、学习技能治疗
即通过让求询者掌握应试技能减轻考试焦虑。要掌握的考试技能有:(1)拿到考试卷后,可迅速浏览一下,有几页,几大项题目,以免少做漏答。但此时不要仔细审题,以免发现有不会做的题目引起过度紧张;(2)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做题,将难题跳过去,先把会做的做完,最后再“啃”难题;(3)做题前细心审题,切实搞清题意和答题要求,甚至可用铅笔将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潜在条件及要求解决的问题一一标出,切忌以过去熟悉的题型来代替审题;(4)在要求计算的题目中,要仔细检查计算的过程,防止因某一步计算失误而造成整个计算结果的错误。(5)冷静对待一时的遗忘现象,考场上有时会出现过去记忆的知识一时回忆不起来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过度紧张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可先做别的题目,随着紧张情绪的缓解,记忆过的知识还会重现出来。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