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备考: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12-10-20 23:09:18 中考历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以及美国继续推行霸权政策的表现。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观点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政策则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对科索沃战争的政策认识 2、难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对“人道主义干涉”的评价三、教学要点一、一超多强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一超多强 2、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多极化趋势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二、科索沃战争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二战结束,由于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在这半个世纪中,美苏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争夺世界霸权与势力范围。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但是,随着90年代初,苏联的轰然倒地,两极格局存在的基础消失了,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但是,世界格局会走向何处?前几课中,我们已经了解到70年代,西欧与日本崛起,与美国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局势;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俄罗斯成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虽然经济实力相对滑坡,但仍掌握着庞大的核武库。这些现象,是否会影响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展示板书: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内容组织】师: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那么,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是如何解体的呢?生:(略)师:在战后初期形成的两极格局中,美国和苏联是决定性的因素,当时它们两国是可以互相抗衡的力量。两极格局结束时,苏联的解体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苏联对外扩张和军备竞赛,使苏联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为形势所迫,1985年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按他所策划的方向进行改革。作为第一步,他决心放弃同美国的对抗,把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这促成了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从紧张走向缓和,两极格局也出现了明显动摇。1989年下半年,在苏联的直接影响和干预下,东欧局势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导致东西方两大集团原有的泾渭分明的界限迅速消失。而苏联国内的改革,却越改越乱,经济危机、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并存,并日益严重,出现了由一些苏联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发动的“八一九事件”。这一事件后,在短短的三四个月,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联盟国家彻底解体。苏联由统一的联盟国家变成大小强弱不等、利益各异的十几个国家。苏联的解体,终于导致了世界两极格局因其中一极的消失而最后崩溃。苏联的巨大变化,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际关系根本改观,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快。这一变化,既使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大大减退,又带来了国际局势的新动荡。师:两极格局的结束,冷战的结束,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生: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的先后解散也就是作为冷战一方的“东方集团”的自我解散,由于这个集团的解散,原来构成东西方对抗的两个国家集团中的一个已经消亡(半年后,苏联自身亦告解体)。

  在这个意义上,持续四十余年的东西方冷战随之走向了终点。从本质上看,冷战的结束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必然发生演变的客观规律(冷战时期已经出现的多极化趋势亦是这一规律的反映)。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变动过程,冷战以这种特殊的形式结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苏联的战略和政策变化所促成的。换言之,如果苏联在政策调整中坚持霸权立场,不主动放弃同美国的对抗,那么,东西方冷战持续更长的时间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因素(包括人们的主观选择)互动所形成的“合力”的结果。既然两极格局的集体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那今后的发展方向会是怎样?可当今局势却又怎样?生:(略)(展示板书:一、一超多强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一超多强 2、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多极化趋势)师:二战后形成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1991年12月下旬苏联的骤然消失,导致支配战后国际关系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最大的事变之一。这一事件造成的冲击波不仅震撼着欧洲,而且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两个超级大国、两大军事集团对抗40多年的局面终止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长了。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但与此同时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因此,两极格局瓦解后,天下并不太平。不过这些动荡和冲突尚属局部性质,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不会引发世界大战。因此,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发展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中的一极消失,美国似乎实力超群,那其他国家来的力量如何?世界各种力量的新的分化和组合。首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作为苏联的合法继承者,俄罗斯还没能找到一种既顺应世界进步潮流,又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模式,而是由原苏联的高度中央集权模式跳到另一端,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目前,俄罗斯向资本主义民主制的转变已基本完成,政治多元化的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已通过宪法和法律得到贯彻,新型政治体制的框架已基本确立。

  但是,实施宪法规定的多党议会民主政体还将经历一个动荡的过程。在经济上,俄罗斯虽已基本确立以私有制为主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俄罗斯仍未摆脱以滞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生产滑坡,失业增加。在经济转轨完成之前,俄罗斯要走出困境还需一定的时间。第二,美国乘机在国际舞台上到处施威,企图独霸世界。苏联的解体被美国看成是建立美国霸权的极好机会。1992年2月,即苏联解体一、二个月,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就声称,“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些年来,美国企图利用其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地位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实现“冷战”后“美国治下的和平”。1999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篇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更武断地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但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遭到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反对。第三,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日本在外交方面,已由过去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经济上的影响,转向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建立日、美同盟关系和全面合作的日欧关系。提出以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第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欧盟15国的面积333万平方千米,人口3.7亿,国内生产总值8.4万亿美元,占世界31%,位居第一,对外贸易总额1.9万亿美元,占世界20%,也居第一。

  如果将欧元实施和欧盟扩大以后的情况计算在内,这些数字会更加庞大。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和欧盟的扩大,欧洲在国际格局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第五,冷战结束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和提高,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上五个因素,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使世界出现了不同于两极格局下的新状态,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师:但是,目前,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的对比结构就是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其他几个强国之间形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一方面,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拥有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综合国力,在国际格局中的确占据着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展示板书:3、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师:为什么会形成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归根结底来说,是由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70年代,欧共体与日本的崛起,挑战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使中国成为重要的一个经济实体;苏联虽然解体,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仍拥有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这就决定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来看,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特点。师:冷战结束以后,尽管美国的全球竞争对手苏联解体了,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却更多地采取干涉主义政策,并加紧推行其霸权主义。美国世界新秩序战略的重点是在欧洲和亚太地区,是以大西洋和太平洋为重点的“两洋战略”。

  美国认为,控制了这两个地区就能控制全球,防止出现能够向美国挑战的新的大国,以维护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在国际关系中谋取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安全。在欧洲,通过扩大北约并与周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从而实现融合欧洲,防范俄罗斯东山再起的目的。美国认为,北约应当逐步扩展到整个欧洲,甚至欧洲以外的地区,美国通过改造和重塑北约,赋予北约新的使命,使北约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工具之一。资料:海湾战争后美国的对外战略与北约东扩海湾战争是世界格局转换过程中第一场表现新格局特征的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旧格局的主导力量之一苏联已失去其原来对世界重大事件的影响力,而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则展现了主导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态势。由于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全力支持,其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比较协调一致,因此战争的结局不仅有利于维护国际法准则,抑制侵略势力,而且有利于提高美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并助长了美国作为冷战后“惟一超级大国”领导世界的霸权心态。正是从海湾战争开始,美国逐步形成了超越冷战时期奉行的“遏制战略”、以构建冷战后世界新格局为目标的新全球战略。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要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体系,“一个政治和经济自由、人权和民主制度健康发展的稳定而安全的世界”。他认为,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1993年9月2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在一次演讲中首次亮出了新全球战略的招牌,他提出,应以“扩展战略”取代“遏制战略”。

  所谓“扩展战略”包括四个组成部分:(1)加强由主要市场民主国家组成的大家庭,即巩固西方联盟;(2)在前苏联和东欧等地区帮助促进和巩固新的民主体制和市场经济;(3)抵御敌视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国家的侵略;(4)以提供援助和帮助推行民主与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美国的人道主义即人权目标。在莱克演讲六天后,克林顿于9月27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对“扩展战略”的宗旨作了阐述,他说:“在冷战期间我们试图遏制对自由制度生存的威胁。现在我们试图扩展生活在自由制度下的国家的圈子”。1994年7月,这一“扩展战略”思想被正式写入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标志着冷战后美国的新全球战略已经基本确立,它以保持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地位以及在美国领导下扩展由民主和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世界体系为总目标,以振兴美国经济、维持美国在科学技术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为战略重点,突出重视与美国国家安全关系日益密切的全球性问题(如武器扩散、环境破坏、恐怖主义、贩毒、难民等),强调建立和强化美国领导的国际性制度和多边合作机制。可见,这一新战略已经勾画了面向21世纪的美国对外政策的总框架,体现了美国力图长期主导冷战后世界新格局发展趋势的国家意志。(注:1998年12月,美国政府正式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再次阐述了以“建设性接触”和“扩展民主”为基本方针、以领导世界为目标的战略构想。)为了实现跨世纪全球战略,美国在90年代加强了与其西方盟国的战略合作和政策协调,在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已经瓦解的条件下,冷战时期形成的西方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却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并被改造为必要时可撇开联合国来主导国际事务的战略工具。1998年,北约完成了它在冷战后的第一轮“东扩”,原华约集团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成为北约的新成员,这标志着北约朝着控制全欧洲的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接下去,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等国也将成为北约的扩大对象。1999年4月24日,北约组织在其成立50周年之际在华盛顿举行庆典并召开首脑会议,通过了《北约新战略概念》,提出在继续坚持集体防御政策的同时,将对成员国防区之外、主要是周边的“欧洲—大西洋地区”发生的冲突及与北约安全利益相关的事件作出反应,包括采取军事行动。这个文件确定了北约在后冷战时期将其作用扩大到集体防御之外的新的功能,突出了它对国际事务的干预权。在北约东扩和重新定位的同时,欧洲联盟也把接纳东欧国家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可见,把欧洲整体纳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是美国实现其领导世界目标时优先考虑亦最具决定意义的步骤。正是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美国为首的北约借科索沃危机对不愿进入西方体系、不服从西方国家意志的南斯拉夫联盟实施了惩罚性打击,发动了20世纪最后一场局部战争。师:既然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能否实现独霸世界的梦想?生: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两个阶段。冷战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主旨仍是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美国的霸权野心还不断膨胀,从遏制共产主义发展到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从充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发展到确立“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并不时大肆动用武力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这一做法,遭到了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从这一角度上看,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美国也不可能独霸世界。

  师:两极对立的旧格局被打破后,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冲突便出现了。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在新的条件下爆发出来,并和侵略扩张欲望、领土争端、政治经济利益、宗教纷争相互交织。冷战结束以来,局部冲突的“潘多拉魔盒”似乎重新拉开,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冷战时期甚至还有所增加。在一些地区爆发了局部战争,如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地区性战争便是其中的典型。但是,美国为了实现其“世界领袖”地位,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反而使冲突激化,变为国际冲突,威胁了世界和平。其中,科索沃战争就是一个例子。(展示板书:二、科索沃战争)师: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一个省,面积为10887平方千米,阿尔巴尼亚族是主要居民,1981年阿尔巴尼亚族人近123万,占地区总人口的77.4%;1991年,阿尔巴尼亚族人增加到168万,所占比例也上升到82.2%。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占总人口的70%(主要是阿族人)。中世纪时,这里曾经是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公元7世纪时,斯拉夫民族在一场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来到了今天的科索沃地区,后来衍变成以“塞尔维亚族”闻名于世的南斯拉夫人的一个分支。公元8~12世纪,科索沃就先后是拉什卡公国和塞尔维亚王国的中心地区,13世纪时,塞尔维亚人的王国达到了鼎盛时期。14世纪以后,由于奥斯曼帝国入侵,塞尔维亚人大批迁离科索沃,邻近的阿尔巴尼亚人则随后大量迁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科索沃重新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

  1963年,南斯拉夫修改宪法,将科索沃地区升格为自治省。1974年,南斯拉夫再次修改宪法,承认科索沃的自治地位,使其成为隶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联邦单位”。从1981年开始,科索沃的阿族人要求在南斯拉夫国内建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1989年,塞尔维亚共和国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决定取消1974年宪法赋予科索沃的自治地位。第二年2月,南斯拉夫军队随着大量飞机、坦克和两千名警察进驻科索沃,在科索沃实行宵禁。7月,科索沃的阿族议员宣布科索沃省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双方矛盾激化。1992年5月,科索沃举行秘密选举,鲁戈瓦当选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此后,随着西方势力的渗透,科索沃问题日益成为国际问题。1998年2月,科索沃阿族人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问世,他们与驻在科索沃的塞尔维亚警察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最终引发了所谓的“科索沃危机”。随即,美国和西欧国家加大了对塞尔维亚的谴责,北约大兵进逼,对塞尔维亚进行武力威胁。10月13日,北约对南斯拉夫发出将对其实施打击的武力威胁,南斯拉夫只得妥协,同意从科索沃撤走前来增援的南斯拉夫塞尔维亚警察;同时,南斯拉夫也同意接受欧安组织向科索沃派遣2000名观察人员,并允许北约的非武装飞机在科索沃上空执行空中核查。1999年1月15日,南联盟塞尔维亚警察在科索沃南部的拉察克村和佩特罗沃村搜捕杀害警察的凶手时,同阿族武装人员发生冲突,四十多名阿族武装分子被打死。16日,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却宣布被打死者是当地平民,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立即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南斯拉夫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再度紧张。21日,北约向南斯拉夫警告北约将运用武力解决科索沃危机。29日,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外长们在伦敦开会,提出了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十项原则”,向南斯拉夫发出了最后通牒:科索沃冲突各方必须在2月6日到法国巴黎西南部的小城朗布依埃,在“十项原则”的框架内举行谈判,否则将面临北约的军事打击。谈判期间,北约将二百多架战机和众多的军舰调往意大利和亚得里亚海域,称一旦谈判失败就要对塞尔维亚实施空中打击,并对科索沃阿族实行武器禁运,并称不管联合国是否授权都要这样做。同时宣布,一旦谈判结束,北约将派三万大军进驻科索沃执行维和任务。南斯拉夫无法接受条件苛刻的协定,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八国联军开始对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的空袭。

  面对北约的强权,南斯拉夫人民不畏强暴,进行了英勇的抵抗。5月7日深夜(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美国的五枚导弹击中了中国驻南大使馆,其中四枚爆炸,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受难身亡,20多人受伤。最初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北约对南轰炸出动了20000多架次的飞机,发射了上千枚的巡航导弹。6月10日,北约停止轰炸。这次轰炸中,南斯拉夫军队牺牲了462名军人和114名内务部人员以及1800多名无辜平民。许多房屋、医院、工厂、桥梁、学校和托儿所被炸。资料:巴尔干问题的由来巴尔干半岛的10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154.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3亿。其中,土耳其面积为78万平方千米,人口6690万;罗马尼亚面积23.7万平方千米,人口2320万;南斯拉夫(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面积10.2万平方千米,人口1064万;希腊面积13.1万平方千米,人口1047万;保加利亚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843万;克罗地亚面积5.6万平方千米,人口469万;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面积5.1万平方千米,人口452万;阿尔巴尼亚面积2.8万平方千米,人口333万;马其顿面积2.5万平方千米,人口203万;斯洛文尼亚面积2万平方千米,人口197万。由于土耳其只有3%的领土位于巴尔干,所以一般不把土耳其包括进巴尔干国家的行列。除去土耳其,巴尔干地区的面积近80万平方千米,人口7000多万。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两洲的接壤处,是欧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这里民族成分复杂,宗教多样。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地区长期是各大国觊觎的对象,多次遭到大国的统治。14世纪下半期,奥斯曼帝国入侵巴尔干;19世纪中期,奥匈帝国也开始将巴尔干的西北部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俄国自从15世纪以来一直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在巴尔干地区争夺势力范围。在这些帝国的统治之下的巴尔干各国人民长期受到民族歧视和宗教压迫,巴尔干人民的解放事业往往与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在巴尔干人民的争取独立的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和宗教关系十分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更是难以解决,特别是领土问题。各个民族都想建立单独的民族国家,扩大领土范围。近一百年来,巴尔干前后发生了七次大的战争。1912~1913年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保加利亚结盟,针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1913年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罗马尼亚一起反对保加利亚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1923年的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希腊内战和波黑战争。巴尔干地区自古就是欧洲大国争夺的焦点,也是它们分赃谈判的砝码,每次欧洲战争或世界大战之后,首先遭到大国瓜分的就是巴尔干地区。各国的边界不断遭到改变。

  例如,1912~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的属地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5国分割,马其顿则被希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三国完全瓜分。一战以后,由于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崩溃,巴尔干国家大多都趁机扩大了疆土。塞尔维亚国王由于是一战的战胜国的国王,成为新成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起称南斯拉夫王国)的国王,这个王国除塞尔维亚和黑山以外,接纳了前奥匈帝国的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地。随着领土的变迁,人口的迁移也随之而来。例如,南斯拉夫国家成立之初就有约40万阿尔巴尼亚和50万匈牙利人。几乎每个民族在甲国是主要民族,而在乙国、丙国就是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在巴尔干地区,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居住着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的少数民族,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期间,一方面,由于政权的更替,许多少数民族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来的统治者成为被统治者,而一些原来的被统治者则成为统治者,位置的变换,造成心态的极度变化,报复与仇视心态广泛存在。另一方面,长期的战争与动乱,更使巴尔干地区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仇恨与不信任情绪进一步加深。资料:南斯拉夫内战及其解体 1991年10月中旬,南联邦人民军同地方武装之间的武装冲突已演变为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双方参战人数众多,人员和财产损失巨大。造成这场内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纳为几方面:第一,历史原因。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同德国和奥地利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曾长期受奥匈帝国的统治,一战后,随着奥匈帝国的垮台,与塞尔维亚、黑山等组成南斯拉夫。二战期间,这两地的通敌分子又相继投靠意大利和德国纳粹占领军,特别是克罗地亚成为充当德意帮凶的“克罗地亚独立国”,残害塞尔维亚人、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被害人数达20~60万),这段历史埋下了今天战争的种子。第二,社会制度的矛盾。塞尔维亚和黑山坚持原来的社会主义,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等国则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第三,经济困难加重。表现为生产停滞,劳动生产率下降,赤字连年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率上升。第四,外界的插手。据南斯拉夫和外国报刊报道,德、意、奥、匈一直以走私或公开出售的形式向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提供武器等。1980年,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国内久已存在的各种矛盾立即暴露出来。首先是民族矛盾激化,1989年,南拉联盟宣布将在南实行多党制,一时各地各种政党纷纷成立,分离倾向加剧,政局更加动荡。

  1990年1月,南共盟召开第14次非常大会,由于争吵激烈,斯洛文尼亚代表团擅自离开会场,此后南共盟实际上不复存在。这一年四月起,各共和国先后举行自由选举,除塞尔维亚和黑山以外,其他四个共和国政权都落到了民族主义政党手中。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同时宣布独立;4个月后,即10月15日和11月20日,波黑和马其顿也宣布独立。然而,多年的统一使民族混居已经成为既成事实,从1991年3月起,克罗地亚境内的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的武装冲突便不断发生。而斯洛文尼亚境内,南人民军和斯洛文尼亚地方武装也发生交火。1991年,克罗地亚境内的武装冲突造成了两万多人的死亡和三万多人的失踪,此外还有五十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更是超过700亿美元,南斯拉夫的国民生产水平仅1990年一年就下降了15%。1992年2月,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克罗地亚。1992年1月15日,欧盟继德国和梵蒂冈之后承认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都是一个独立国家,1992年4月1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宣布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原先的南斯拉夫不复存在。不久,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爆发激烈的内战,当地居民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和穆斯林三方为争夺土地争战不休,先是塞尔维亚人控制了70%以上的土地,后来,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结盟,又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逐渐夺回失地。北约不断派飞机对塞尔维亚人阵地进行打击,后来,又压塞尔维亚共和国断绝对波黑塞族的支持,最终迫使塞族就范。1995年11月21日,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三国首脑在美国代顿附近的空军基地就全面结束波黑冲突草签了一揽子和平协议。12月4日,在巴黎正式签署协议。协议规定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组成的穆克联邦控制51%的土地,塞尔维亚族控制49%的土地,首都萨拉热窝市以北、以西和西南部的塞族控制区交出,由穆克联邦管理,保证了首都的完整性。同时,开出两条通道,一条使穆斯林控制区之间保持畅通,另一条使塞族不同的控制区之间的联系得以保证。这样,最终确立了“一个国家、二个实体、三方军队”的波黑国家框架。在前后四年的波黑内战后,有25万多人丧生,200多万人离乡背井,成为难民,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全国35~40%的道路和桥梁被毁,供电、供水和供热设备也大量遭到破坏。2002年3月,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师:科索沃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生: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了联合国的基本准则,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受到严重挑战。资料:科索沃战争的结果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经过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调停,南联盟最终软化了立场,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

  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6月10日,北约正式宣布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中国)弃权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至此落下帷幕。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利用北约组织在推进欧洲地区的整合、实现其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方面又迈进了一步。与此同时,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按其战略部署展开了积极活动,如:在亚太地区,通过修订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和研究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扩大美日军事同盟的活动范围和强化其军事打击能力;在中东地区,一方面继续压制伊拉克、伊朗等敌对国家,另一方面竭力主导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谈进程,以保持在该地区的控制力。总之,美国正以欧洲为战略重心,以亚太和中东为两大侧翼,逐步构筑起由它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显然,美国和西方联盟的战略及其实践对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从海湾战争开始,经过十年左右的动荡、调整,至科索沃战争,新格局的轮廓构架已露出端倪,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在其中的作用表现得相当明显。然而,冷战后的世界毕竟不可能变成美国所希望的单极世界,因为在美国霸权提升的同时,发端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也在继续发展,而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西方盟国)都不希望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支配力量,所以,多极化必然成为表现国际社会多数成员意志的世界性潮流,这股潮流是美国无法阻挡的。当然,冷战后新格局基础上的多极化与两极格局基础上的多极化其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不尽相同的,如果说冷战时期多极化趋势的主要作用表现在通过对美苏两霸的抑制促进两极格局的瓦解,那么,冷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阻止单极霸权的形成,为一个更具合理性的、力量分布更为平衡的世界新格局提供建设性力量

  。师:为了实现霸权,美国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行动?生: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 资料: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2001年,美国新总统小布什上台后,再次把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提上了议事日程。导弹防御系统即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分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TheaterMissileDefense,缩写为T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NationalMissileDefense,英文缩写为NMD)两部分。从作用来分,也分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战略导弹防御系统两类。导弹防御系统实际上是20世纪星球大战计划的继续。TMD按照防御范围可以分为低层和高层反导弹防御体系。其中,低层反导系统可在150千米以下拦截来袭目标;高层反导系统的拦截高度为150~1000千米。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陆军“爱国者”PAC-3型远程拦截导弹。它是“爱国者—2”型导弹的改进型,主要用于中、低空防御。它的弹头如果击中目标,其毁伤效果将是“爱国者—2”型导弹的100倍。(二)陆军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这种系统导弹机动性能非常好,设计拦截距离为200千米,拦截高度为150千米。它不仅能够在大气层内拦截弹道导弹,而且具有摧毁大气层外目标的能力,特别是可以击落射程在2000~3000千米的导弹,这种系统如果再配以高性能的雷达,客观存在的防御范围还会扩大。(三)海军区域低层导弹防御系统(NAD)。配备的导弹为“标准—2”型导弹,具有低层空间的反导弹能力,作战半径为100~200千米,可为沿海港口和海上远征部队提供保护。(四)海军战区高层导弹防御系统(NTW)。装备有“标准-3”型导弹,作战半径大约为600~1000千米,是高层反导弹体系,能从海上为大片地区提供反导弹防御,具有拦截在助推段、中段和末段飞行的导弹的能力。(五)中层增程防空系统。主要提供中、低空域防御,可为机动部队提供机动反战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保护,具有装弹量大,重量轻等特点,可用于全方位作战。这套系统是由美、德、意联合开发的。

  (六)空军机载激光反导弹武器。在波音747—400F飞机上装备激光武器,能够在高空击毁500千米以内的正在飞行中的导弹,将敌方导弹摧毁在助推阶段,使其坠毁在发射方的国土上。美国计划在2002年完成最后试验,2003年开始部署装备这种激光反导弹武器的飞机。2009年之前部署9架这样的飞机,它将成为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骨干。这个项目的总耗资将超过110亿美元。NMD包括地面截击导弹系统、卫星早期侦测敌方导弹升空系统和整套指挥管制系统。主要用于对付较小规模和意外发生的对美国的导弹攻击,也就是能够有限地抵御约50枚远程导弹的攻击。从1999年10月2日至2000年7月8日,美国进行了三次拦截试验,只有第一次成功,其余两次都失败。美国宣称为了拦截来自朝鲜和中国的导弹,计划在2005年前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第一阶段,准备在阿拉斯加州中部部署20枚拦截导弹,在阿留申群岛中的一个荒岛──谢米亚岛上建立一个新的雷达站,部署一套X波段雷达。到2007年,准备在阿拉斯加中部部署100枚导弹。美国计划在亚洲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声称将帮助台湾建设导弹防御系统,日本和韩国也应该加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的这一系列活动遭到了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激烈反对,美国的许多盟国也不支持。因为这种系统名义是防御系统,但由于美国拥有大量进攻性武器,它在建立防御系统的同时,又有攻击对方的武器,就成了攻击性武器。【课堂小结】师: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整个世界呈现出扑朔迷离的景象,不确定因素增多,新的“热点”不断出现。尽管如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不仅影响着世界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着各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维护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布置作业】 1、完成历史地图填充册 2、思考:你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下,有没有可能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分享

热门关注

初二历史怎么快速提高

初二历史

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技巧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题型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型

初中历史题型及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

初中历史怎么学才能考高分

初中历史

2021中考历史的解题格式

中考历史解题格式

2020中考历史的复习指导方法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2021中考历史:突破难点的技巧

中考历史难点突破技巧

2020中考历史的重点知识解读

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

2020中考历史复习的指导性建议

中考历史复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