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诗词曲五首栏目,提供与诗词曲五首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反复朗读诗句,体会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

  1、知道古诗中典故的作用

  2、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3、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

  2、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感情真挚深切,沉郁中见豪放,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到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充分显示出结构的巧妙,又恰当用典,含义十分丰富,耐人寻味。诗中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到了景、情、理三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片源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学生分析:

  对古诗文可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古诗的分析能力还比较的薄弱。《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篇比较复杂的古诗,结构内容分析上涉及到典故和借景抒情两个知识点,情感体会上诗人的情感也是不断地变化。所以,需要通过对这首诗细致的分析,使学生具备能从诗歌的结构上分析出诗人情感的能力。还有对于学生来说,新的知识必须从概念上加以解释清楚,使他们能识别典故和借景抒情,并通过对两者作用的分析,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媒体:笔记本电脑、多媒体

  教学策略:

  自由诵读法:反复朗读诗句,体会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和音乐美。

  教学过程:

  板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情感变化 凄凉地(地点)二十三年(时间)弃 愤慨 伤感 苦闷 典故 空 翻似 (世态变迁、物是人非) 生疏 惆怅 无奈 借景抒情 沉舟 (残破) 千帆 (生机勃勃) 昂扬 乐观 积极 病树 (旧) 万木 (新)

  长精神 与友人共勉 哲理/现实意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篇二:赤壁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与诗词曲五首相关的初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诗词曲五首教案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1、 自学寻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特色。

  2、 学习初步的解读诗歌的方法

  3、 体味诗歌语言美和艺术之美

  【教学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根据以下论题搜集资料

  1)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的生平

  2)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

  3)有关赤壁的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

  4)文天祥生活的历史背景

  5)我国古代词的主要特点

  6)我国古代散曲的主要特点

  7)搜集你所喜爱的名词名曲,并试分析一二。

  2、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

  3、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

  4、学生修改小论文。

  二、课堂活动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连系情感的最佳纽带。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语言艺术,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艺术价值极高的古代诗歌。

  (二)研读

  1、教师列出研读诗歌最基本的方法:品其诗,体其情,学其法。

  1)品其诗:学生通过多角度地反复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基本明确诗歌字面的含义,且能用流利的现代汉语将其精髓翻译出来,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拘泥于字词的释义,更忌逐字逐句的翻译。

  2)体其情:要注意启发学生在研读诗歌过程中挖掘诗歌的隐藏在字面之下的真挚的情感。因为诗歌是诗人情感运动的轨迹,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七情”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在诗歌中就可以形成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意境,给读者以多种多样的审美的感受。诗人情感越真,诗就越美。要注意学生是不同的审美主体,对诗歌情感有多样的解读是正常的,不要强求整齐划一。

  3)学其法:诗歌之所以多样很大程度是由于诗歌具有丰富的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的方法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从《诗经》的赋、比、兴直至现代诗歌的多元手法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解读诗歌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这些手法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借鉴吸收。

  2、研讨: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从诗歌的含义、作者的情感、诗歌的手法三个角度来共同解读诗歌。

  1) 散读、范读、齐读诗歌

  2) 研读《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品诗:我被贬至巴山楚水的凄凉之地已二十三年了

  体情: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痛苦而又孤寂。

  品诗:我怀念旧日好友只能徒...

与诗词曲五首相关的初中教案

苏教版初二下册《诗词曲五首》教案

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教案 诗词曲五首教案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提供的苏教版初二下册《诗词曲五首》教案,欢迎查看。

苏教版初二下册《诗词曲五首》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这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以备课堂上交流。

  2、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教学设想】

  学习诗歌,必须把握诗歌的特点。诗歌讲究形象思维,即用具体的事物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强调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我国古代诗歌一般讲究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形象生动,表意含蓄,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声律和节奏等是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特征。教师应适当地对学生讲一讲这些知识。

  学习诗歌,应从整体上把握内容,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宜做过细地分析,以免破坏诗歌的完整特点。对于重点的名篇佳句,可重点研读与赏析,领悟其精妙。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只有朗读成诵,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

  “文章合为时而著”,让学生适当地了解一些背景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今天我们学的这五首诗歌,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吟诵,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接受文学熏陶,提高文化品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教师导学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2、朗读。

  3、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参照注释,解释诗歌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思考并提示:

  ⑴ 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心情:痛苦而又孤寂。

  ⑵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特点:用典。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心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⑶ 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

与诗词曲五首相关的实用资料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教案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习诗歌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liuxue86.com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二、研读作品

  (一)《水调歌头》。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宫阙(que4)

  绮户...

与诗词曲五首相关的实用资料

2013中考语文备考:《诗词曲五首》课件精选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辅导教学篇以供参考:



课题


下载


大小

课件数量

25

诗词曲五首

下载课件

17.8M

27个



文章相关链接:m.liuxue86.com/k_2013中考语文备考: 课件精选/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与诗词曲五首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3中考语文备考:《诗词曲五首》同步试题4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25、诗词曲五首

  [基础知识训练]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

  阅读诗词,答文后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7、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水 调 歌 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9、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

  10、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11、你是怎样理解诗句“高处不胜寒”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这样的一个事例吗?

  [探究拓展训练]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2、、从诗文的描写来看作者身处什么环境?

  13、作者当时正做太守,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性格?

  参考答案

  25、《诗词曲五首》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8、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9、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

与诗词曲五首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3中考语文备考:《诗词曲五首》同步试题3

同步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25、《诗词曲五首》练习

  注音或写字

  畔 绮 闻笛fǜ 折jí 干gē 风piāoxù

  hànqīng 宫què qióng楼 chánjuān fēngluán

  填表
 

  三、解释词语

  长精神 铁未销 自将磨洗 寥落 零丁 丹心 汗青 把酒 不胜 何似 何事 婵娟 绮户 经行

  按原文填空:

  A、 ___________ _,到乡翻似 。 , 。

  B、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 。

  C、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今夕是何年。

  D、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 , 。

  E、峰峦如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西都,____________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百姓苦;亡,____________ 。

  五、诗句的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略 二、



  三、四见课文 五、1、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

与诗词曲五首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3中考语文备考:《诗词曲五首》同步试题2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学习导言】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艺术瑰宝。让我们一起诵读,感受音律的和谐之美;让我们一起咀嚼,赏析佳句的哲理趣味;也让我们一起了解背景,品味诗人的内心情怀。

  课前尝试:积累名句、资料助读、了解诗歌、评改订正

  【积累名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 ,

  。

  2、《赤壁》中作者对三国历史发表议论感慨的句子: , 。

  3、《过零丁洋》中作者将国家命运与自身遭遇紧密联系的句子: , 。

  表达作者忠贞报国、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对以往历史作出概括与评判的句子: 。

  【资料助读】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晰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了解诗歌】

  诵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思考下列问题:

  1、读“小序”,可知该词作于 (具体时间);

  2、“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 ,词的上下部分称“ ”、“ ”。

  【评改订正】

  自己检查、评改、订正。(或同桌互相检查、评改)

  课内对话:诵读诗歌、赏读内容、品味情感

  【诵读诗歌】

  认真听读诗歌,注意字音、节奏、语气。

  自由诵读,读到流畅顺口。

  【赏读内容】

  说一说:写作背景

  理一理:诗歌内容

  明确下列词语的意思。

  把酒: 宫阙: 今夕: 琼楼玉宇:

  不胜: 何似: 绮户: 何事: 婵娟:

  概括上下阕内容。

  上阕:

  下阕:

  【品味情感】

  品一品:品读该词,说说苏轼的情感变化?

  想一想:1、“琼楼玉宇”妙不可言,苏轼为什么却说“何似在人间”

  2、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出苏轼怎样的情怀?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课外阅读

  完成作业本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习题。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

与诗词曲五首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3中考语文备考:《诗词曲五首》同步试题1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做个小诗人

  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你很棒的!)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赤 壁

  一、做个小诗人

  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没问题的!)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零丁洋

  一、做个小诗人

  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看你的了!)

  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水调歌头

  一、做个小词人

  请把这首词默写在下面!

  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词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

  (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一、做个曲作家

  请将这首散曲默写下来!(没问题的!)

  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看你的了!)

  1.这首散曲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代_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诗词曲五首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诗词曲五首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八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5诗词曲五首

  之一

  学习本文,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三、识记每篇文章的出处,作者及所处的年代。

  四、背诵诗词曲五首。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

  "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关于作者: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他和柳宗元同中进士,一起参加了王叔文政治集团,在当政的几个月内实现了一些改革。 失败后,一再遭贬。 他与白居易同年(772)生。两人在长安认识, 互相唱和诗达数十篇之多,世称"刘白"。

  思考:

  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3、关于本文的主题。

  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通意义。后人用此句,并不和诗人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二、《赤壁》

  1、关于本文的作者。

  《赤壁》作者杜牧,唐朝诗人。他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负是恢复唐王朝天宝以前的兴盛景象。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恤国事,更痛恨藩镇割据和回纥、吐蕃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认为唐王朝必须除去这两大祸患,加强统一,收复失地,国家才能安定,人民痛苦才能减轻。但他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所以一直慨叹忧郁。杜牧在诗歌方面成就较显著,后人称盛唐时期的杜甫为"老杜",称晚唐时期的杜牧则为"小杜"。著有《樊川集》。

  2、关于本文的主题。

  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三、《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官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他在职时,正值元蒙军队大举南侵,南宋处于亡国边缘。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抗战,不幸兵败被俘,英勇就义。他在狱中写有《正气歌》长诗,表现了他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1、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写。后来元军统张弘范再逼他...

与诗词曲五首相关的中考语文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