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诗五首栏目,提供与诗五首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五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诗的开头从“飞雪”入手,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戍边将士苦寒的情景,接着,诗人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西北边塞一幅愁云惨淡的风雪送客图。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五首》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饮酒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有心出仕,但又厌倦官场世俗的束缚,总处在出仕与归隐的心理冲突之中。他29岁开始人仕,时官时隐13年,这种“一心处两端”的矛盾贯穿一生,所以鲁迅说他“并非浑身是静穆”。

  2.《饮酒》诗是陶渊明诗歌成熟时期的作品,42岁辞官归乡至此53岁作《饮酒》诗回归以往,内心产生积累复杂矛盾而又无法克服的心境的表露。正所谓其诗非属回顾往事,又非

  尽在言理,正是即景生情,有所感怀而作。《饮酒》共二十首,此诗为第五首。写作时间大约是417年。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饮酒》录音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

  (3)让学生齐读课文。

  (4)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

与诗五首相关的初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诗五首教案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教案

  【教学目的】

  1、阅读背诵,体悟诗的情感和意境。

  2、研读品味,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3.反复阅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饮酒(其五)

  (一)导入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二)诵读理解

  1、反复诵读《饮酒》,注意读出诗人清高、自得的感情。

  2、学生介绍作家作品

  (复习《五柳先生传》的文学常识)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3、解读诗歌

  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

  1) 这首诗还有没有不能解好的字词了?

  2)“结庐在人境”和“而无车马喧”不是矛盾了吗?

  3)“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作者什么样的意?

  4)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明确:1)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2)不矛盾,因为“车马”是达官贵人奔走于仕途的喧嚣,而诗人归隐田园,虽没离开“人境”,但心情舒适,志趣高远自然不受搅扰。

  3)人的自然的本性。

  4)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的虚伪、黑暗,从自然中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

  5)各抒己见

  (三)当堂背诵

  行路难

  (一)导入: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比,希望能成就一番伟业,但世事艰难,他二十四岁“仗剑去国”漂泊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由人引见做了供奉翰林,其间扮演的是一个以文娱君的半弄臣角色,根本谈不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两年后黯然离京,这使他不经发出“行路难”的感慨。

  (二)朗读

  1、指名朗读

  2、全班齐读

  (三)思考探究:

  1) 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

与诗五首相关的初中教案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诗五首》教案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诗五首》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诗五首》教案(一)

  一.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德育渗透点

  这五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3.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可由唐诗及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导入。

  (二)明确诗歌讲求节奏、平仄、押韵、语言凝炼、含蓄、形象的特点,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三)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

  1.听录音,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

  2.学生范读,师生点评。

  3.全班齐读,加深体会。

  (四)研读——品味诗的意境美、情感美

  1.学习《使至塞上》

  ①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全诗。

  ②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liuxue86.com景、情。

  ③王维的诗曾给后世影响极大,人们评其诗,总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即其最擅长写景。品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妙。并根据这两句诗的描绘发挥相象作一幅画。

  ④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2.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释题,思考: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②指名读,思考:

  A.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B.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C.当得知好友被贬到荒凉僻远之地、旅途艰辛,假如你是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

  ③讨论:

  A.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B.作者还大胆想象,以一种大胆新颖的方式来向友人表达对其不幸的同情、关怀和牵挂,这种方式好在哪里?

  (理解将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④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熟读后三首诗。

  2.品读李煜《虞美人》,完成课外作业P68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前两首诗的背诵情况。

  二.学习《春望》

  1.听录音...

与诗五首相关的实用资料

散文诗五首

散文诗 现代散文诗
散文诗五首

  一首忧伤,一串文字,一个心情,一段往事,我们的世界不管黑暗还是光明,都要面对每天的阳光,心有天地,终会没有哀伤。


  习惯(一)


  风习惯了吹拂

  雨习惯了淅沥

  树叶留不住风的脚步

  云也承受不起密集的浓重

  一滴滴陨落

  一丝丝缠绵

  习惯已经达到极限

  选择放手

  毫不留恋

  偶尔回头张望

  当初的那份动荡

  恍如隔世


  心结(二)


  心被拧成了乱麻

  也许我不该那么在意

  却总是那么不经意

  说到底我一直都是自欺欺人

  但是即使这样安慰自己

  也不能确定自己的心

  虽然我知道那是死胡同

  是牛角尖

  还是一味的玩里钻

  那种被欺骗感

  缠绕心间,挥散不去

  我应该学着大度一点

  那不过是在作秀

  还是人生仅仅就是一场秀呢

  而我们都是演员

  因为亲密

  所以容不得做作

  因为珍惜

  所以容不得欺骗

  如果忘了就一句话那么简单

  那就好了

  我们依然单纯的笑着闹着

  现在好多东西不一样了

  人为什么要长大呢

  有些事情是身不由己

  有些事情是言不由衷

  带着虚假的面具穿梭在人群之中

  面具后面还是面具

  我需要时间

  我有我的底线


  欲(三)


  人总是有一种欲望

  想尽办法满足这种欲望

  就像登山比赛一样

  下面的人努力的向上爬

  上面的人极力扩张自己的土地

  踩着关系,蹋着金钱

  什么都没有的

  任你在强壮也只能留在谷底

  当形容关系的词

  最后只剩下金钱,肉体

  欲望操纵着灵魂

  利益熏陶着心智

  情感又是个悲哀可笑的词


与诗五首相关的实用资料

小学二年级作文200字:诗五首

诗五首 小学二年级 200字
作文标题: 诗五首
关 键 词: 诗五首 小学二年级 200字
字    数: 2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二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作文大全网(m.zw.liuxue86.com)有话说:天下作文一大抄,白抄白不抄啊!小编准备了很多内容供给大家吸收,希望大家有所帮助哈,谢谢大家捧场了!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二年级200字的作文,题目为:《诗五首》,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暮  日落西山下,彩树随阳飞。
  遥听唱牛羊,无时思田音。
  湖光泛泪影,千里游子心。
  夜悟流星语,芳草饰残花。
  遗师词  若离则将业之毁,问君为何舍生去?  晴空万里一乌云,终为时日消无声。
  莫顾三分说话时,带海乘空尽颜欢。
  生念师去泪末干,愿将留字作泪娟。
  夜思故乡高楼上  秋去冬来寒风随,千夜披衣上高楼。
  遥望故乡泪欲涌,则剩孤独反悲心。
  早观  朝步采云间,霓虹弃其亮。
  夜有知心雨,晴空万里需。
  哀时离  独步斜阳下,望路哀草衫。
  无声画鸟语,尽显悲人心。
  今朝莫展愁,来日换乐声。
  难拒时远逝,唯有惜光明。
...

与诗五首相关的作文大全

2013中考语文备考:《诗五首》课件精选 (九上)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辅导教学篇以供参考:



课题


下载


大小

课件数量

25

诗五首

下载课件

10.3M

28个



文章相关链接:m.liuxue86.com/k_2013中考语文备考: 课件精选/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与诗五首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3中考语文备考:《诗五首》 课件精选

中考语文

与诗五首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3中考语文备考:《诗五首》同步试题3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知识考点归纳】

  1.了解五位作者简况和“词”的文体特点。 2.体会词作的主要思想感情。 3.理解词作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4.重要语句的理解、背诵。

  【典型考题分析】

  例题:《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征人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两句是“ , 。”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古代诗文的背诵和理解两个方面。解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征人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提示语准确作答。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基础知识训练】

  1.文学常识填空。

  ①词,是 (时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一般称为“ ”,后来才称为“词”,又称“ ”“ ”等。

  ②温庭筠,原名 ,字 。晚唐太原祁人。是 派的重要作家。

  ③《武陵春》选自 ,李清照, (朝代)女词人。号 ,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④范仲淹,字 , (朝代) 、 。苏州吴县人。

  ⑤苏轼, (朝代) 、 。字 ,号 ,眉州眉山人。是“ ” 之一,与父 、弟 合称“ ”。

  ⑥辛弃疾,字 ,号 ,著有 ,存词600多首。

  2.默写填空。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

  ②四面边声连角起, , 。

  ③人不寐, 。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 , 。

  ⑤只恐双溪舴艋舟, 。

  3.“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4.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选出对这首词的文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醉里”二句写了一个梦境,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

  B.“八百里”二句,生动地描写了将士们在军旗下分烤熟的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C.“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D.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探究拓展训练】

  5.阅读唐代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达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寂寞、空虚、孤独的感觉,“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

与诗五首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3中考语文备考:《诗五首》同步试题2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1.赏析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并答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作者巧着一个“ ”字,统领全词,表现出塞下苦寒、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②词的下片重在抒情,作者妙用一个“ ”字,表现出将士们因思家心切、有家难归、功业难成的哀伤。

  2.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并答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词的上阕重在叙事,所叙述的主要内容是: 。

  ②词的下阕重在抒怀,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

  ③词的上阕巧用典故,表现出作者发少年狂气的句子是:

  ④词的下阕妙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渴求重用的句子是:

  3.赏析李清照的《武陵春》并答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①词中交代季节特征的一句是:

  ②词中表现出作者内心浓重哀愁的两个细节是:

  ③试简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4.将温庭筠的《望江南》改成一篇2O0字的小散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 洲。

  二、阅读下文,进行阅读实践。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

  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D.第五~八句将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闲自得之中。

  E.“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即大自然有人生的真义,作者想说出来却不能说出。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岫、飞鸟入林的景象。请联系上下文,品析诗句的深层喻义。

  【自主探究】

  【探究导向】

  诗词曲赋中有太多写“愁”的佳句——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与诗五首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3中考语文备考:《诗五首》同步试题1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 基础字词

  (一)重点字识记

  晖   嶂   勒   羌   擎  舴   艋   麾

  (二)重点词语掌握

  脉脉:

  边声:               千嶂:          聊:

  骑:             倾城:

  节:                 物是人非:

  舴艋舟:            连营:             沙场:

  霹雳:            了却:

  二、文体及文学知识

  (一)词,是    兴起的一种       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一般称为“      ”,后来才称为“词”,又称“    ”“     ”等。

  (二)温庭筠,原名  ,字    。晚唐太原祁人。是    派的重要作家。

  (三)《武陵春》选自           ,李清照,    (朝代)女词人。

  号       ,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四)范仲淹(980--1052),字    ,    (朝代)    、    。苏州吴县人。范仲淹在   、  、  等文体创作上均有名篇传世。

  (五)苏轼,    (朝代)    、    。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     大家之一”,与父    ,弟    合称“    ”。

  (六)辛弃疾(1140--1207),字    ,号    ,著有     ,存词600多首。强烈的     思想和    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三、课文掌握

  (一) 比较学习《望江南》和《武陵春》

  1、《望江南》时间:     ,事件:     。

  景物:     。

  人物情感:     。

  2、《武陵春》时间:    ,事件:    ,景物:     。

  人物情感:     。

  3、两首词,作者都在细心雕琢着所见之物,所达之情。通过    描写反映写作技巧:同是思人,同是梳头,“梳洗罢”流露的是     的感情;“日晚倦梳头”体现的是

  。

  (二)《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1、词的惯例是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阕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渔家傲》:     ,特点:     。

  《江城子》:     ,特点:     。

  《破阵子》:     ,特点:     。

  2、下阕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

  《渔家傲》:     。

  《江城子》:     。

  《破阵子》:     。

  维度B 能力提高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它不分血液、种...

与诗五首相关的中考语文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