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2014江苏高考作文点评栏目,提供与2014江苏高考作文点评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孙云晓点评:2014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2014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今天是2014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939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腾讯教育第一时间发布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并邀请名家点评。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通过腾讯微博对各地高考作文题目进行精彩评论,并指出:“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生活化,越来越多样化,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进步。但是,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考生越来越远离生活,越来越封闭。希望教育改革同向而行。”以下为孙云晓微博点评实录:

  2014江苏高考作文卷:关于不朽。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孙云晓评论:朽与不朽的本质在于价值观。

  2014上海高考作文卷:自由与不自由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孙云晓评论:自由与不自由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两种状态,因此需要主动性与自制力两种人格品质。

  全国卷(新课标I):山羊过独木桥。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通过,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今年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进行讨论。根据这个材料写作文。

  孙云晓评论:合作高于竞争,合作可以在无路中寻找出道路。

  全国卷(新课标II):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不要给风景区的小动物喂食,让他们自己去寻觅,避免其丧失觅食能力。请根据此材料写一作文。

  孙云晓评论:这哪里是说给小动物喂食?其实是说孩子怎么才能健康长大。

  北京卷:材料作文,写《北京的规矩》,如进人家做客应该遵循哪些规矩等。

  孙云晓评论:对北京的考生来说,“北京的老规矩”是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因为这是北京人应当熟悉和反思的内容,但是难度在于这又是被忽视甚至是被抛弃的内容。如古人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青少年需要生活教育,爱生活会生活才有好文章。

  广东卷: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退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用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根据材料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孙云晓评论:作文题目越来越生活化,而考生却越来越远离生活。

...

与2014江苏高考作文点评相关的高考数学

2014高考作文点评

高考作文 2014高考作文点评

  高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出国留学网为你精选2014高考作文点评,大家可以更好的了解高考命题思路。

  2014高考作文点评

  新课标全国卷

  根据一段材料写作文,要求800字左右,材料内容大概如下: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通过,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今年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个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进行讨论。

  点评:

  作文题初看让你觉得,这个题目有创意,细读,题目表述不清,漏洞很大。题目应该说清楚比赛规则。其一围绕“变通”“合作双赢”等立意。两个孩子可以抱在一起转身,大家都走过去。他们在残酷的竞争世界中找到了一种双赢,获得了人性最温暖,是最积极的一条出路。我们今天要鼓励的是什么?不是走到这个社会被规则驯服着,而是能把规则改变得更好。其二可以从裁判的角度切入,围绕"规则““循规蹈矩”等立意。在残酷的竞争前,以人性的善和光明作为它的最高宗旨去向前走。所以有这样的行为,那就看我们的学生他做什么样的判断。还可以把二者接合起来,围绕”变通与规则”立意。北京的作文材料,接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很容易把握材料主旨。这样学生生容易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北京卷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点评:

  对北京的考生来说,“北京的老规矩”是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容易让学生发挥。本题的可贵之处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文以载道”的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隐含在题目中。更反映了北京人的见识和胸怀。其实所有这些规矩都不是北京人特有的,而是我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应该把这个问题上升为整个中华传统的礼仪与当今社会的言行对比,这些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样不仅题目大气,而且也让考生更有胸怀。学生在思考“老规矩”时,自然会对其间涉及的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精神有所思考,也对未来的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都是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一切都是源自于北京卷作文的老规矩“一切都在生活中”。

  上海卷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

    这个题目缺乏新意,容易导致学生作文陈词滥调、千篇...

与2014江苏高考作文点评相关的高考作文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点评

高考作文题目 高考作文解析 高考作文点评

  炎炎夏日,步入高考考场,迎接人生的挑战。放宽心态,考生们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出国留学网高考栏目为您提供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点评,为你加油!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点评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者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评析:

  2017江苏考卷终于现身,坊间猜测尘埃落定。仍是材料与生活紧密相连,关注社会民生,关注时代热点。题材贴近生活,与现实联系紧密,材料简短,但审题不难选材难!看似简单,其实对考生的挑战挺大,侧重以小见大,重视思维的深度。所以一定要抓住一个主题,不要什么都想写什么都没写到位。面面具到,很难出彩。

  从阅读材料中可以看出三个层次的提示:一,车的外形各异,种类繁多;二,见证发展,承载真情;三,折射观念,蕴含哲理。材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提示到位。解题立意时,可以从生活中车的类型更替,看到个人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可以用递进式的方式阐述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可以从坐车人的心情中看到人世间的变迁,时代的潮流,传递的真情。把握作文题目中社会的发展、人的真情、世事的变迁,悟出自己的人生哲理。发展、变迁、真情都不难写,关键能给自己反思、感悟,能否得出新颖自己的价值观、哲学论,那就要看考生的人生阅历和三观了。

  题目的外延看似平淡,其实内涵极其丰富。它可以对考生进行多角度的考验,如对考生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度,对时代的体验度,对审美的评判度,对价值的取向度,等等无不形成观照;进行全方位的启发,考生可以透过现实载体,去追问现实本质,形成一种新鲜的,个性的思想感悟,以及通过现象触及本质的思考能力。

  归根究底,车的变化说到底是人的变化,人类的智慧完全可以驾驭未来,改变这个或那个时代。车来车往如同人生,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何种境况,我们都要向前。高考仅仅是人生车行的起步,大学毕业证也只是一个平台,绝不是终点。人生自当珍惜当下,追逐梦想,努力耕耘,不断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倘若暂时失力,权当误车,重新挂档启动,追逐梦想。

  本作文应以议论文为上,有新颖的感悟为佳。当然,如果有个好的关于车的故事,写一有所得的记叙散文也不错。

  立意角度:

  1、车的种类繁多,但上好哪辆车,砥砺前行都能到达目的地。

  2、投身科技的发展,实现人生理想,高科技的车需要高水平的人。

  3、特定的车,承载着特定的一段情。

  4、路况再复杂,车到山前必有路;人生再困苦,执着前行必成功。

  5、形态各异,车来车往,但不能迷失了自我,更不能搭错车,下错站。

  6、乘车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目的重要,沿途的风景也要欣赏。

  当然也可以综合评价,综合立意。

  推荐阅读:

  

2014福建高考作文点评

2014福建高考 高考作文 高考真题

  7日早上语文科目结束后,各地名师对福建高考语文作文进行了点评。新浪福建教育频道对此综合整理,持续更新中。

  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薛章辉: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延续了往年的风格,仍旧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入题较易,出彩较难。总体而言,这也是一道具有类比推理,联想和想象思维的作文题,这又是一道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作文题,总体而言,题目十分开放,没有审题障碍,比较好入手。

  空谷可以类比成所处的环境,悬崖峭壁可以联想到人生所遇到的困难和逆境和挫折,面对空谷,有的人用悲观的心态去看待它,眼前就会有一道不可逾越的悬崖和峭壁;有的人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到他,空谷在有的人的眼里就成了桥梁和栈道。写的过程可用类比、联想和想象。切入点可以从心态方面去切入。悲观者看到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乐观者看到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悲观者看到的是困难和悬崖,乐观者看到的是乘过。

  从考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中等水平的考生觉得这道题写起来不难,也不会离题。大部分考生反馈说,写的是记叙文,因为记叙文比较好写,也比较稳,可以拿到保险分。

点评2014广东高考作文

2014广东高考 高考作文 高考真题

  金羊网讯 记者王燕子报道:2014年广东高考[微博]作文题出炉!据本网记者获悉,今年广东高考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题目给出了一段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时代照片的文字,要求考生自拟标题写作。其中一些关键词为:照片,记忆,数码,网络……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少华教授点评2014广东省高考作文

  影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2014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以影像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涉题,以影像在不同时代与生活关系的呈现形态为表述,作文材料隐含了科技与人的关系的探讨,作文材料从考生熟悉的生活题材切入,陈述了照相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及情感体验带来的改变与影响,内涵丰富。材料中的“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的陈述,既描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也提示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内涵。不论是“黑白胶片”的发明,还是“数码技术”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使物质变得丰富而易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多样,科技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情感体验。

  两段材料并举,对比了照相技术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每则材料本身就富有辩证意味。材料精短易短,只陈述事实,不作价值判断,呈现了意义的容涵性、开放性,这些都给考生较大的写作空间。考生在审题时,既可以对两段材料表达看法,结合照相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进行思考和联想;也可以在相似的科技与人的关系背景下,以一段材料为重点,结合自身的经验,围绕照相技术与分享方式、情感体验等展开讨论;还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其他能反映科技与人关系的材料展开联想与想象。以上角度和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

  编辑:王燕子

...

2014高考作文点评汇总

高考作文 2014高考作文点评 2014高考作文点评汇总

  六月的高考是全国瞩目的一次考试,这次的高考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决定未来的一次考试,因此,在考试过后,很多考生都想核对一下答案,好做到心中有数。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的小编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点评汇总,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在考题公布后刷新本页面(按ctrl+F5),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里有北京高考作文,广东高考作文,重庆高考作文,山东高考作文,安徽高考作文,江苏高考作文,浙江高考作文,内蒙古高考作文,山西高考作文各个省的高考作文的点评。

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点评汇总
北京微作文专家点评 高考上海作文叶开点评 北京高考作文点评

专家点评2014北京高考作文

2014北京高考 高考作文 高考真题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考“老规矩”,对此,北京文史馆馆员赵书说,“老”是指历史传统、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精华。“规矩”是指对文化传统的继承,是人们共同的约定,是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从当前现实来讲,这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北京老规矩”有三个层面,即国家、社会和个人。而今天北京高考作文所指的主要是对个人范畴的要求。

  在北京,我们的“老规矩”,即好的文化传统很多。首先是要“爱国”,要精忠报国;其次是要“敬业”,要敬业乐群;三是要“诚信”,要诚实守信,童叟无欺,言无二价;四是要“友爱”,要友好善意,邻里和谐。

  这些“北京老规矩”,实际上都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日常的生活、活动,通过人们的学习、考试,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恢复。

  这些“北京老规矩”的恢复、提倡,是社会、家长的责任,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是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记者龙露)

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解析及点评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江苏高考作文解析 江苏高考作文点评

  留学网为您精心准备了“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解析及点评”,希望可以帮到您,更多高考资讯信息请关注本站哟!

  高风元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中学高级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仍然沿袭了去年的命题模式,用的是言论式的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了较多的思维空间。材料本身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凸显了辩证思维,前面的两句话蕴含了明显的辩证关系;第二,后面用“个性和创新”引申出话题,给考生更多的选择。这样,考生既可以从个性角度切入,又可以从创新角度切入,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写,即创新并不妨碍个性的彰显;在保持个性的同时何妨去大胆追求创新。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还做了解读,这样学生不会茫然。学生要想得高分,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要出彩,只要紧扣个性或创新,都算切题。

  2016高考频道精心推荐:

  2016全国各省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6全国各高中高考成绩

  2016年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

 

 2016年全国各省高考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201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状元名单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