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log函数运算公式栏目,提供与log函数运算公式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复合函数导数公式及运算法则

复合函数 导数公式 函数公式及运算法则

  复合函数导数公式极其运算法则同学们还记得吗,如果不记得了,请往下看。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合函数导数公式及运算法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复合函数导数公式

  .常用导数公式

  1.y=c(c为常数) y'=0

  2.y=x^n y'=nx^(n-1)

  3.y=a^x y'=a^xlna

  y=e^x y'=e^x

  4.y=logax y'=logae/x

  y=lnx y'=1/x

  5.y=sinx y'=cosx

  6.y=cosx y'=-sinx

  7.y=tanx y'=1/cos^2x

  8.y=cotx y'=-1/sin^2x

  9.y=arcsinx y'=1/√1-x^2

  10.y=arccosx y'=-1/√1-x^2

  11.y=arctanx y'=1/1+x^2

  12.y=arccotx y'=-1/1+x^2

  在推导的过程中有这几个常见的公式需要用到:

  1.y=f[g(x)],y'=f'[g(x)]•g'(x)『f'[g(x)]中g(x)看作整个变量,而g'(x)中把x看作变量』

  2.y=u/v,y'=u'v-uv'/v^2

  3.y=f(x)的反函数是x=g(y),则有y'=1/x'

  证:1.显而易见,y=c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所以处处的切线都是平行于x的,故斜率为0。用导数的定义做也是一样的:y=c,⊿y=c-c=0,lim⊿x→0⊿y/⊿x=0。

  2.这个的推导暂且不证,因为如果根据导数的定义来推导的话就不能推广到n为任意实数的一般情况。在得到 y=e^x y'=e^x和y=lnx y'=1/x这两个结果后能用复合函数的求导给予证明。

  3.y=a^x,

  ⊿y=a^(x+⊿x)-a^x=a^x(a^⊿x-1)

  ⊿y/⊿x=a^x(a^⊿x-1)/⊿x

  如果直接令⊿x→0,是不能导出导函数的,必须设一个辅助的函数β=a^⊿x-1通过换元进行计算。由设的辅助函数可以知道:⊿x=loga(1+β)。

  所以(a^⊿x-1)/⊿x=β/loga(1+β)=1/loga(1+β)^1/β

  显然,当⊿x→0时,β也是趋向于0的。而limβ→0(1+β)^1/β=e,所以limβ→01/loga(1+β)^1/β=1/logae=lna。

  把这个结果代入lim⊿x→0⊿y/⊿x=lim⊿x→0a^x(a^⊿x-1)/⊿x后得到lim⊿x→0⊿y/⊿x=a^xlna。

  可以知道,当a=e时有y=e^x y'=e^x。

  4.y=logax

  ⊿y=loga(x+⊿x)-logax=loga(x+⊿x)/x=loga[(1+⊿x/x)^x]/x

  ⊿y/⊿x=l...

与log函数运算公式相关的实用资料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的求法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的求法 关于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大家知道吗?这个公式又是怎么求出来的?想了解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二次函数顶点公式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的求法”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y=a(x-h)²+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h,k),对称轴为直线x=h,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²的图像相同,当x=h时,y最大(小)值=k。

  二次函数顶点式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y=a(x-h)²+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h,k),对称轴为直线x=h,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²的图像相同,当x=h时,y最大(小)值=k。

  具体情况

  当h>0时,y=a(x-h)²的图像可由抛物线y=ax²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y=a(x-h)²的图像可由抛物线y=ax²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²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²+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²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²+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²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²+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²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²+k的图象。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的求法

  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方程可以通过配方法求出

  假设这个二次函数的普通表达式是:y=ax²+bx+c,(a≠0)进行配方,方法如下:

  1、提出...

与log函数运算公式相关的高考数学

向量的运算的所有公式

向量的运算公式 运算的所有公式 向量的所有公式

  数学公式是数学题目解题关键,那么向量的运算公式有哪些呢?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向量的运算的所有公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向量的运算的所有公式

  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0的反向量为0,OA-OB=BA.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a=(x1,y1),b=(x2,y2) ,则a-b=(x1-x2,y1-y2)。

  在数学中,向量(也称为欧几里得向量、几何向量、矢量),指具有大小(magnitude)和方向的量。它可以形象化地表示为带箭头的线段。箭头所指:代表向量的方向;线段长度:代表向量的大小。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0的反向量为0,OA-OB=BA.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a=(x1,y1),b=(x2,y2) ,则a-b=(x1-x2,y1-y2)。

  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

  结合律:(λa)·b=λ(a·b)=(a·λb)。

  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

  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

  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 如果实数λ≠0且λa=λb,那么a=b。② 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a·b=b·a(交换律)

  (λa)·b=λ(a·b)(关于数乘法的结合律)

  (a+b)·c=a·c+b·c(分配律)

  向量的向量积运算律:

  a×b=-b×a

  (λa)×b=λ(a×b)=a×(λb)

  a×(b+c)=a×b+a×c.

  (a+b)×c=a×c+b×c.

  拓展阅读:向量的表达方式

  1.代数表示

  一般印刷用黑体的小写英文字母(a、b、c等)来表示,手写用在a、b、c等字母上加一箭头(→)表示,也可以用大写字母AB、CD上加一箭头(→)等表示。

  2.几何表示

  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向量的大小,也就是向量的长度。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3.坐标表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j作为一组基底。a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任意向量,以坐标原点O为起点作向量OP=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这就是向量a的坐标表示。其中(x,y)就是点P的坐标。向量OP称为点P的位置向量。

...

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

初等函数 导数公式 基本初等函数公式

  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还有同学记得吗?不记得的话,快来小编这里瞧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

  C'=0、(x^n)'=nx^(n-1)、(a^x)'=a^x*lna、(e^x)'=e^x、(loga(x))'=1/(xlna)、(lnx)'=1/x、(sinx)'=cosx、(cosx)'=-sinx。

  初等函数是由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和复合运算所得到的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和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均为连续函数。不是初等函数的函数,称为非初等函数,如狄利克雷函数和黎曼函数。

  拓展阅读: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集合有关概念

  集合的含义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列举法:{a,b,c……}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Venn图:

  集合的分类: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高一数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

复合函数求导公式有哪些

复合函数 求导公式 函数求导公式

  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有哪些呢?想来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合函数求导公式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复合函数求导公式有哪些

  链式法则(英文chain rule)是微积分中的求导法则,用以求一个复合函数的导数。所谓的复合函数,是指以一个函数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如设f(x)=3x,g(x)=3x+3,g(f(x))就是一个复合函数,并且g′(f(x))=9。要注意f(x)的自变量x与g(x)的自变量x之间并不等同。

  链式法则(chain rule)

  若h(a)=f[g(x)]

  则h'(a)=f'[g(x)]g'(x)

  链式法则用文字描述,就是"由两个函数凑起来的复合函数,其导数等于里函数代入外函数的值之导数,乘以里边函数的导数。"

  拓展阅读:复合函数的奇偶性

  复合函数中只要有偶函数则复合函数为偶函数,如一奇一偶为偶;

  若只有奇函数则复合函数为奇函数,无论奇数个还是偶数个,如两奇仍为奇。

  1、f(x)*g(x)*h(x)这种相乘的复合函数。

  奇函数的个数是偶数,复合函数就是偶函数。

  奇函数的个数是奇数,复合函数就是奇函数。

  2、f(g(h(x)))这种多层的复合函数。

  函数中的有偶数,复合函数就是偶函数。

  函数中的没有偶数,奇函数的个数是偶数,复合函数就是偶函数。

  函数中的没有偶数,奇函数的个数是奇数,复合函数就是奇函数。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复合函数单调性就2句话:

  2个函数(或多个)都递增或者都递减那么复合函数就是单调递增函数

  2个函数一个递增一个递减那么复合函数就是单调递减函数

  简单记法:负负得正,正在得正,负正得负

...

分式求导公式运算法则

分式求导公式 求导公式运算法则 分式求导公式法则

  数学公式公式需要理解记忆,那么分式求导公式运算法则是什么呢?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式求导公式运算法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式求导公式运算法则

  对它的每个坐标分别求导就行了。比如x=(sin(t),cos(t)),对x求导就是x'=(cos(t),-sin(t))。

  求导是数学计算中的一个计算方法,它的定义就是,当自变量的增量趋于零时,因变量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之商的极限。在一个函数存在导数时,称这个函数可导或者可微分。可导的函数一定连续。不连续的函数一定不可导。

  在数学中,向量(也称为欧几里得向量、几何向量、矢量),指具有大小(magnitude)和方向的量。它可以形象化地表示为带箭头的线段。箭头所指:代表向量的方向;线段长度:代表向量的大小。与向量对应的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数量(物理学中称标量)。

  几何向量的概念在线性代数中经由抽象化,得到更一般的向量概念。此处向量定义为向量空间的元素,要注意这些抽象意义上的向量不一定以数对表示,大小和方向的概念亦不一定适用。

  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向量的大小,也就是向量的长度。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求法

  当函数 z=f(x,y) 在 (x0,y0)的两个偏导数 f'x(x0,y0) 与 f'y(x0,y0)都存在时,我们称 f(x,y) 在 (x0,y0)处可导。如果函数 f(x,y) 在域 D 的每一点均可导,那么称函数 f(x,y) 在域 D 可导。

  此时,对应于域 D 的每一点 (x,y) ,必有一个对 x (对 y )的偏导数,因而在域 D 确定了一个新的二元函数,称为 f(x,y) 对 x (对 y )的偏导函数。简称偏导数。

  按偏导数的定义,将多元函数关于一个自变量求偏导数时,就将其余的自变量看成常数,此时他的求导方法与一元函数导数的求法是一样的。

  拓展阅读:导数公式有哪些

  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正弦函数:

  (sinx)'=cosx

  余弦函数:(cosx)'=-sinx

  正切函数:(tanx)'=sec²x

  余切函数:(cotx)'=-csc²x

  正割函数:(secx)'=tanx·secx

  余割函数:(cscx)'=-cotx·cscx

  反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反正弦函数:

  (arcsinx)'=1/√(1-x^2)

  反余弦函数:(arccosx)'=-1/√(1-x^2)

  反正切函数:(arctanx)'=1/(1+x^2)

  反余切函数:(arccotx)'=-1/(1+x^2)

  其他函数导数公式常函数:

  y=c(c为常数) y'=0

  幂函数:y=xn y'=nx^(n-1)

  指数函数:①y=ax y'=axlna ②y=ex y'=ex

  对数函数...

2022年最新excel函数公式大全

excel函数公式 最新excel函数公式 excel函数公式大全

  我们平时用的excel表格里面,都是有计算公式的,关于这个excel的函数公式,那可是太多了哦。下面出国留学网的小编就给你们整理好了excel函数公式大全,相信没几个能完整的说出哪几个哦。

  excel函数公式大全

  一、Excel中:逻辑函数,共有9个;

  IF函数:=IF(G2>=6000,"高薪","低薪")

  通过IF函数,判断条月薪是否大于6000;大于6000返回高薪,小于6000返回低薪;

  IFS函数:=IFS(G2=10000,"老板")

  IFS函数,用于判断多个条件;判断月薪条件为:6000、8000、10000的员工,分别为:员工、经理、老板;

  IFERROR函数:=IFERROR(E2/F2,“-”)

  因为被除数不能为0 ,当【销量】为0时会报错,我们可以使用IFERROR函数,将报错信息转换为横杠;

  二、Excel中:统计函数,共有103个;

  SUM函数:=SUM(G2:G9)

  选中I2单元格,并在编辑栏输入函数公式:=SUM();然后用鼠标选中G2:G9单元格区域,按回车键结束确认,即可计算出所有员工的月薪总和;

  SUMIF函数:=SUMIF(F:F,I2,G:G)

  SUMIF为单条件求和函数,通过判断【学历】是否为本科,可以计算出【学历】为本科的员工总工资;

  SUMIFS函数:=SUMIFS(G2:G9,D2:D9,I3,G2:G9,">"&K3)

  SUMIFS为多条件求和函数;通过判断【性别】和【月薪】2个条件;计算出【性别】为:男性,【月薪】大于6000的工资总和;

  三、Excel中:统计函数,共有30个;

  TEXT函数:=TEXT(C2,"aaaa")

  TEXT函数中的代码:“aaaa”,可以将日期格式,轻松转换成星期格式;

  LEFT函数:=LEFT(B2,1)

  LEFT函数,用于截取文本中左侧的字符串,通过LEFT函数,可以返回:所有员工的姓氏;

  RIGHT函数:=RIGHT(B2,1);

  RIGHT函数,用于截取文本中右侧的字符串,通过RIGHT函数,可以返回:所有员工的名字;

  四、Excel中:时间函数,共有25个;

  YEAR函数:=YEAR(C2)

  YEAR函数,用于返回时间格式的年份,使用YEAR函数,可以批量返回:员工【出生日期】的年份;

  MONTH函数:=MONTH(C2)

  MONTH函数,用于返回时间格式的月份,使用MONTH函数,可以批量返回:员工【出生日期】的月份;

  DAY函数:=DAY(C2)

  DAY函数,用于返回时间格式的日期,使用DAY函数,可以批量返回:员工【出生日期】的日期;

  五、Excel中:查找函数,共有18个;

  ROW函数:=ROW(B2)

  ROW函数,用于返回单元格的行号;选中G2单元格,在编辑栏输入...

对数函数求导公式有哪些

对数函数求导 对数函数求导公式 函数求导公式有哪些

  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之一,那么对数函数求导公式是什么呢?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数函数求导公式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对数函数求导公式

  对数求导的公式:(logax)'=1/(xlna)。一般地,如果a(a>0,且a≠1)的b次幂等于N,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logaN=b,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底数则要>0且≠1 真数>0。并且,在比较两个函数值时:如果底数一样,真数越大,函数值越大。(a>1时)如果底数一样,真数越小,函数值越大。

  对数与指数之间的关系

  当a大于0,a不等于1时,a的X次方=N等价于log(a)N=x,

  log(a^k)(M^n)=(n/k)log(a)(M)(n属于R),

  换底公式(很重要)

  log(a)(N)=log(b)(N)/log(b)(a)=lnN/lna=lgN/lga,

  ln自然对数以e为底e为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情况下只取e=2.71828),

  lg常用对数以10为底。

  拓展阅读: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定义

  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也就是说以幂为自变量。下面是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定义,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因此指数函数里对于a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对数函数。

  右图给出对于不同大小a所表示的函数图形:

  可以看到对数函数的图形只不过的指数函数的图形的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因为它们互为反函数。

  (1)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2)对数函数的值域为全部实数集合。

  (3)函数总是通过(1,0)这点。

  (4)a大于1时,为单调递增函数,并且上凸;a小于1大于0时,函数为单调递减函数,并且下凹。

  (5)显然对数函数无界。

...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