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栏目,提供与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4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汇总:串联和并联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串联和并联

  串联:

  1、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接。 2、电流路径:只有一个。

  3、开关作用: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开关位置变了控制作用不变。

  4、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并联:

  1、连接特点:并列连接,首首尾尾。 2、电流路径:至少2个。

  干路:各个支路共用的部分;从电源的正极到电流的分支点,从电流的汇合点到电源负极,都是干路。

  支路:某用电器独自使用的部分电路。

  3、开关作用:干路: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只控制本支路。 4、用电器工作: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实例:家庭中各用电器、各盏路灯之间

  注:通常所说的串联和并联指的是用电器之间的连接。 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

  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点击下载全部资料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与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相关的中考物理

2014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汇总:电流和电路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电流和电路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电路中电流方向: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电路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发电机、电池。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发光二极管还可发光)。 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工作。

  ②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③短路:

  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点击下载全部资料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与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相关的中考物理

2014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汇总:电荷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电荷

  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两种电荷:

  1、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2、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3、用带点的物体靠近,若排斥则带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汤姆生发现)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元电荷。e=1.6×10-19 C。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等。 导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导电的是自由电子)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如:橡胶、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气、油等。 绝缘体绝缘的原因: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点击下载全部资料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

与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相关的中考物理

2014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升华和凝华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例子: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例子:霜,树挂、窗花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实例: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获得低温。

  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升华)发黑(凝华)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 冬季,窗花出现在室内玻璃的表面;

  夏天,室内开空调,水珠出现在室外的玻璃表面。(温度较高一侧)

 点击下载全部资料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与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相关的中考物理

2014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汇总:汽化和液化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蒸发:

  (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液体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沸腾:

  (1) 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 ②继续吸收热量。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和气压有关)

  实验:观察水的沸腾

  1、实验中烧杯底用石棉网,为使烧杯均匀受热。

  2、杯口盖纸板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

  水沸腾时现象:

  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液化放热。

  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都可液化)。

  2、(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 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点击下载全部资料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与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相关的中考物理

2014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汇总:熔化和凝固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点击下载全部资料1


  点击下载全部资料2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与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相关的中考物理

2014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汇总:温度计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物态变化

  温度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测液体时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事先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向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测量和读数准确。


 点击下载全部资料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与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相关的中考物理

2014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汇总:显微镜和望远镜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正立虚像)。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视角越大,成的像越大。

  ○(课本为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增大视角)

  ○注: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点击下载全部资料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与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相关的中考物理

2014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汇总:眼睛和眼镜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

  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戴凹透镜。

  近视眼 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

  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戴凸透镜。

  远视眼 戴凸透镜矫正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焦度)。


 点击下载全部资料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与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相关的中考物理

2014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汇总: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

  1、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

  2、点燃蜡烛,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把蜡烛放到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录下物距和像距。

  4、把蜡烛放到凸透镜1-2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录下物距和像距。

  5、把蜡烛放到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移动光屏,光屏上没有像,透过凸透镜可看到蜡烛正立、放大的虚像。

  注: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 ②烛焰在焦点上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点击下载全部资料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与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相关的中考物理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