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毫米教案栏目,提供与毫米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毫米的认识教案6篇

毫米认识教案 毫米教案

毫米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经历毫米产生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明确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

  2.结合实际测量和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毫米和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课件、厘米尺、学生尺、1分硬币、身份证、2张长度不同的金箍棒纸条(5厘米7毫米、1分米)、米尺、高度约为1分米的纸杯。

  学具准备:

  厘米尺、学生尺、1分硬币、身份证、2张长度不同的金箍棒纸条(10厘米、5厘米7毫米、1分米)、高度约为10厘米的物体2个。

  教学过程:

  聊天:你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猴年)

  说道猴年,你想到了哪个神话人物呢?(孙悟空)

  孙悟空有个宝贝金箍棒。

  一、情境导入

  看,陈老师今天跟大圣借了这个宝贝,(看表演),这根金箍棒大约多长?(1米)板书(米)

  米是我们的一个老朋友了,这是一把长度为1米的米尺,通常我们用它来测量长一点的物体长度,

  当金箍棒缩小后,我们测量时就要用厘米来作为单位。板书(厘米)

  二、你说我讲

  1.认识分米

  (1)认识1分米

  师:看,现在金箍棒变到小朋友的桌上了。根据你们的经验能测量出它有多长吗?快从红包里拿出1号金箍棒纸条和这把尺子(厘米尺)量量吧。

  学生测量出这根金箍棒纸条的长度正好是10厘米。

  课件出示图1,呈现出学生测量的结果。

  师:这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也就是10厘米。分米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用dm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米,(板书)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1分米,这1分米也就是多长?(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一起来读一读。

  师:拿出你的尺子,找出1分米,指给同桌看看。

  你是怎么找到的?

  学生回答:在直尺上从0刻度线到10是1分米。你还能找出其他的1分米吗?

  (2)感受1分米

  比一比

  师:大家都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了,你能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给老师看看吗?

  学生比划。

  师:你们比划的长度是1分米吗?小组之间用尺子量一量看谁比划出的1分米更准确,然后调整一下。

  学生用尺子测量、调整。

  找一找

  师:大家都认识了1分米,看一看、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1分米?

  学生可能会想到:纸杯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铅笔盒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

  老师这里也带来了一些长度为1分米的物体。

与毫米教案相关的实用资料

毫米分米教案精华

毫米教案

  如何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毫米分米教案(篇1)

  学生已经在二年级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在这节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过程与方法: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形式,自我体验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单位,形成表象,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师:相信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吧!《西游记》里面猴哥孙悟空有一样非常厉害的法宝,你们还记得是什么吗?

  教师:对了,就是他的金箍棒,他的金箍棒吖,不但可以变长,还可以变短。现在猴哥一声令下:“变长!”,就变成了1米,1米=100厘米。猴哥说:“变短!”这是多长啊?金箍棒变短,变成1厘米。

  金箍棒再变短,变成1毫米,但用尺子量,还没到1厘米,这究竟是多长呢?开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毫米。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介绍毫米: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就要用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来表示。字母表示为:mm

  教师: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那么小1厘米是多少毫米?(因为1厘米中间有1,2,…,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所以1厘米是10毫米。)所以1厘米=10毫米

  4、在生活中找一找1毫米,介绍我找的身份证的厚度,内存卡的厚度,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1理解毫米的长度单位。

  2、故事:小狗弄断了尺子,没有0刻度时,应该怎样测量呢?

  测量时,如果始端刻度不是0,测量结果则要用末端刻度减去始端刻度。

  3、测量薄荷糖盒的长度。

  四、回顾总结,加深理解。

  1、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厘米间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测量时,要用末端刻度减去始端刻度。

  毫米是在孩子们二年级认识厘米之后的又一个长度单位的认识。本节课的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微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测量建立表象,然后结合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对他们的认识进行检测,进一步巩固毫米在他们脑中的影象。

毫米分米教案(篇2)

  2、3题。

  【教学目标】:

与毫米教案相关的实用资料

毫米分米教案必备4篇

毫米教案

  每位教师在授课前都要预备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因此需要老师们下足心思来设计。教案是教学成果的重要证明,因此老师们必须要学会如何制作精美的教案和课件。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毫米分米教案”的相关情况,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毫米分米教案 篇1

  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百宝箱)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吗?(想)但是老师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们,不过看大家这么可爱,老师可以向你们透露一点儿内幕,这里面的所有宝贝都和今天学的新知识《毫米的认识》有关,(板书课题)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一探究竟吧!请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毫米是长度单位,并知道1毫米有多长。

  2、能正确使用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3、会说出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齐读)(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有)

  要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那就需要大家认真的自学,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自学指导。

  一、 自主探究。

  自学指导(1)

  自学课本21面,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2、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

  3、 在什么情况下,要用毫米作单位?

  (时间3分钟,比一比,看谁自学的又快又好!)

  现在开始! 好,停!谁来回答第1个问题, 那么谁能说一说用尺子量出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 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用毫米表示)用字母表示.

  大家真会自学!学的这么好,那让我们乘胜追击,请看自学指导(2)。

  自学指导(2)

  自学课本22面,再次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尺子,找到1厘米,数一数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几小格?其中的1小格就是( )。

  2、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发现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1毫米有多长?同桌互相用手比一比,说一说。

  4、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自学时间:4分钟)

  二、 合作提升

  自学完了,自学效果怎么样呢?现在我们就来检测一下。

  拿出我们的尺子,结合认真的数一数。

  0~1是1厘米,中间有( )个小格

  1~2是1厘米,中间有( )个小格

  2~3是1厘米,中间有( )个小格

  你发现了什么?

  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且每一小格的长度相等,即: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首先,我们自己先在尺子上找一找,比一比,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也帮老师找一找,比一比。(演示)

  如果我们不用尺子,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吗?

  (两个手指之间很小的缝隙就是1毫米,全班伸出小手演示)

  好!现在就让1毫米的长度深深的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与毫米教案相关的实用资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