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海归女孩栏目,提供与海归女孩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精算师:海归女孩浙江当“村姑” 追求梦想开农村客栈

精算师 客栈 空间
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海外新闻:《海归女孩浙江当“村姑” 追求梦想开农村客栈》05月31日报道。

海归,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精算师,一串串华丽丽的名词,不禁让人联想到了一个词:金领。

对于26岁的宁波女孩朱晓敏来说,这些只是她简历中的一部分。几个月前,她辞职了,来到宁海一个小乡村,做起了“村姑”,日出而作,日落而栖。

从白领到村姑,女孩说,她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梦想,造一座小木屋。

精算师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

记者赶到宁海赤岙村,已经是下午五点,炊烟袅袅。这个村距宁波市区有100公里。

“你们来了。”一头披肩的长发,一袭粉色的外套,第一眼看到朱晓敏,感觉是个朴素的女孩子,不像是个“海归”。

赤岙村都是老房子,墙壁上的水泥掉了一大半,露出了一块块夯土。一块树根加一个木板,就成了她房子的桌子。屋顶上,一把竹椅,木头上粘着一个灯泡,朱晓敏说,这是她的空中花园。

参观完房子,她和记者聊起了经历。留学英国,在爱丁堡和伦敦住了三年,学的是精算。回国后,在上海呆了一年半,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做着年薪十万的精算师咨询的活。

她捧着很多人艳羡的金饭碗。按照行内标准,30岁的精算师,年薪七八十万不成问题。但她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毅然把工作辞了。

“毕业了,就想有一段工作体验,经济上能独立。”朱晓敏说,她想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每天按部就班,对着电脑,和数字打交道。几个月前,看到有独立设计建造小木屋的机会,四月初,她一个人背着包,来到了宁海。

最大的梦想是造一座小木屋

在赤岙村,朱晓敏租了一亩田地。地中间一道长长的线,是她倒腾了一天才弄出来的。没有种任何东西,说是给小木屋留的,“小木屋,应该是我人生的第一件作品”。

站在土壤上,握着一些泥土,迎着风,她向记者描绘未来的蓝图:有三个空间,第一个大空间,比较高,可以喝茶,放一些手工艺品做陈列。隔壁是个小空间,一张床,夜听风雨入眠,呼吸山间清香入睡。室外放一个长空间,用竹子做大屋顶,面朝南方,想做什么都行。后期还准备引山泉入水池,种莲叶。

“在欧洲,许多人亲自动手造房子,一砖一瓦都是自己砌成,房子自然更具个性与活力,英国有一档电视节目‘GrandDesign’,就是跟踪个性迥异的建筑慢慢成形的过程。”朱晓敏说,小木屋现在还在筹备阶段,希望用三个月完成。但可能会用更长的时间,事实总要比设想的时间长三倍。

建好后,究竟给谁住呢?她说,可以是朋友,也可以作为客栈,这是一个梦的载体,“读大学时,就想走建筑设计方向,现在就是想完成梦想”。

村里首个手工艺人

四月初辞工,到昨天已一月有余。啃着山里挖来的野芹菜,喝着村里的山泉水,闲的时候看看书。总结这个月的生活,她用了两个字:自由。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还会去欧洲留学,选建筑设计专业。”朱晓敏说,现在做任何事,她都坚持自己的意见,即使别人再反对,也会继续去做。

她的QQ名叫“左邪”,生活中的她,脾气也很邪:辞工前,她只和父母打了声招呼。而造小木屋,朋友家人都没来看过,都是自己买木头,“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作为村里第一个入...

与海归女孩相关的新闻资讯

海归女孩被相亲主持人贴上了各种标签

海归女孩
2012年03月05日,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报道.

近日,湖北的一名“85后”海归女孩登上某电视招聘节目,但节目中她被主持人及现场考官贴上了“笑容狂浪”、“站姿做作”、“言语具有攻击性”、“眼神写满蔑视和恨”等标签,最后失败离场。

事后,这名海归女孩却得到了绝大多数网友的支持,认为她“机智、大方”,只是受到海外文化熏陶而表现得个性鲜明、举止独特。

这一事件甚至引发了社会对于海归“逆向文化冲击”的广泛讨论。

“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 民日报》海外版报道,逆向文化冲击最早由学者Scheuts(斯格兹)于1944年提出,主要是指出国人员在离开本土相当一段时间内,经历了异文化的冲 击、适应过程后,回到母国时对于曾经熟悉、现在却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环境产生的类似于进入新文化后的不熟悉、误读等现象。

在 逆向文化冲击下,海归往往难以适应而坚持自我,从而陷入被误解甚至被批判的尴尬处境。英国《华闻周刊》就曾经做过一项“国人讨厌海归的十大理由”的调查报 告。如今,不少海归也纷纷通过论坛、博客等互联网渠道表达了自己对逆向文化冲击的难以招架的处境。一夜之间,故乡人仿佛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爱在心,口难开”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逆向文化冲击呢?

北 京哈佛校友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总结了四点原因:第一是海归在本土文化环境中原有社会角色的丧失;其次是归国后时过境迁、亲友谢世 等因素造成心境黯然,同时,原有的人际关系网发生了较大变化,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少困难;第三,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在异文化中形成的一些价值观和本土的 传统观念相抵触;最后则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了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

面对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环境特征,当“未知”披着异文化的外衣重归故里时,对于故土,海归“爱在心,口难开”。

转“逆”为“正”

2008年复旦大学的“逆向文化冲击中的文化适应——上海市归国留学人员的实证研究”表明,逆文化冲击的程度与海归出国时间长短、文化适应策略、大众媒介使用程度等众多因素相关。

专 家提醒,面对逆向文化冲击,海归首先要从心态入手,事前多了解国内信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参与跨文化交际机构的相关培训,与有相同经历的人相互交流 和学习。其次,积极利用当地的大众媒介等,观察和了解风俗民情,努力尝试改变。结交新朋友,加入校友会,迅速重建社交圈,在关键时刻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 助。

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的多方力量协助也至关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地方留学组织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例如,宁波的海归购车免税、南京的海外人才公寓、浙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和人才手机报等,都是服务海归的创新举措。

海归克服逆向文化冲击的过程是对母文化的一种再认识和再融入。阵痛期难免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需要海归以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去比对、去体味。 《海归易遇“逆文化冲击” 或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 华人 - 欧洲新闻》本文来源:(留学 liuxue86.com)...

与海归女孩相关的新闻资讯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