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第十三期半月谈栏目,提供与第十三期半月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半月谈半月评论第十三期

半月谈
  半月谈2012年第13期半月评论:多为民生谋创新

  总是不断地有一些民生话题在社会舆论中激起层层波澜。譬如时下由保鲜蔬菜、药袋苹果引发的食品安全,便令国人满腹忧虑,火上心头。或批评政府监管失灵,或指责商家丧尽天良,或埋怨农户祸起源头。何不拓宽一下思路,尝试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去寻根求解?

  多从民生需求开发课题,多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自主创新,让社会的科技进步成果更多地造福大众,让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更幸福。这是我们应当坚守的科技伦理和发展价值。

  科教兴国,早已成为国家坚定不移的发展战略;自主创新,日益坚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战略基点。在当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波波冲击中,世界各国倾心竭虑,在轮番推出紧缩与刺激治理新政的同时,把希望寄予未来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再造,纷纷出台新增长战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潮声已经隐约可闻。中国发展也正穿越重重风险急速迈入崭新的转型时代,从“中国制造”力推“中国创造”,把自主创新的重心转向更具引领性、更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标志性重点工程。这是国家发展大计,自应戮力以赴。但是,我们亦应清醒,国计与民生,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既要集中力量办攸关国计的大事,也当全心全意办造福民生的实事,坚持创新为民,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科技工作始终,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就以倍受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为例。水系污染、土壤毒化,已经极大地侵蚀了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根基,如何去加快实施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大量剧毒农药,盲目过量施用,给食品安全留下无穷隐患,如何加快研发、推广可以降低残留、提高作物品质的生物防治?今天的城市消费者菜篮子越拎越俏,追求品相,口感第一,于是,“甲醛白菜”“药袋苹果”趁隙而生,有禁难止,如何为菜农果农生产出安全、廉价的保鲜药液和无害、有效的生态套袋?

  民生科技,牵涉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生产安全、生命健康、生态环保和生活富裕。跨越二元社会鸿沟,实现民生科技创新的城乡统筹,也应纳入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的整体架构和建设进程。正在新兴中的“智慧城市”工程.充分借助物联网优势,全面创新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和城市管理系统,打造智能楼宁、智能家居,数字卫生、数字交通,电子政务、电子菜箱……这一切,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城市的发展形态和社会的管理行为,城市民生在现代科技之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焕发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无穷魅力。如何实现从“智慧城市”向“数字乡村”的跨越,让现代民生科技创新更加便捷地向乡村延伸、辐射、推广,用城市文明嫁接、改造、提升乡村文明,实践“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的梦想,还是一个新的课题。

  令人欣喜的是,“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在一些地方破题。他们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作为重要载体,提供整合型、体系化涉农信息服务。“信息田园”通过短信、语音等方式方便快捷地提供农业气象、农业资讯的综合信息;“平安联防”用户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借助话机,轻松实现邻里乡亲的报警互助;“乡镇黄页”一户一册,为农村居民生活提供各类信息指引;“智能农业”让农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通过手机、PC机获取农作物温湿度等相关信息,实现农业工程的全程智能化。“数字乡村”为广大农民描绘出一幅全新的新乡村文明美好蓝图,给万千农户带来了一种共同参与、创造、享受的“乡村版”幸福生活。

  民生的内涵是丰富的,民生的需求是多元的。在社会收入分化、消费水平分层的...

与第十三期半月谈相关的半月谈

十三期半月谈时评:改革环境

2014半月谈时评 十三期半月谈 申论写作 申论热点
十三期半月谈时评:改革环境

  十三期半月谈时评:改革环境,由出国留学网半月谈频道为您准备,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改革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一揽子改革事项,无论中央部委还是基层政府都在积极落实中,但相比中央的要求和社会的期待,改革整体行动离“聚焦聚神聚力”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的改革出现“坐等观望”和畏难情绪,一些改革方案真正落实起来不那么容易。这些情况急需引起高度重视。改革是当代中国的历史抉择和伟大使命,只有勇往直前、步步登高,千方百计营造改革好环境,才能实现预期,不断推进。

  改革从来就不是温室里的活动,而是现实条件下的社会实践。今天的改革所面临的社会条件、利益土壤以及改革自身的机理结构都极具复杂性,中央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正是基于对中国现实问题和未来挑战的把握,注重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实际上是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级为改革撑起了一个大空间,营造了一个大环境,指明了一个大方向。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落实改革的具体环境还面临不少新挑战,要看到应对这些挑战的紧迫性。

  凡属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是这轮改革的重大原则要求,这也从一个角度阐明了改革与法律的关系,“抢跑”“破法”都不是应有的举动。正因为改革多了、改革全面了,及时明确改革需处理好与法律的关系,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在强调“于法有据”的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为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要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制定和修改与全面深化改革相关的法律,从法律制度上推动和落实改革举措。

  我国目前仍有一些法律需要加快做出修改和调整,这些法律立法时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还有少数法律存在部门立法的痕迹,所以今天当改革面对它们时,有时会有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营造改革好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快相关法律的修改和调整。

  当前不少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光有精神状态,没有科学方法,几乎寸步难行。3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表明,敢于改革、锐意改革的精神状态在任何时候都丢不得,当下的改革更为复杂,因此对精神状态的要求就更高,但精神状态不是凭空来的,除了对改革事业的热爱之外,懂改革、会改革、能改革,是对改革精神状态的重要支撑。

  当前改革的复杂性、系统性,决定了改革主体不仅要状态好,还要方法对路。在基层改革一线,部分党员干部推进改革、落实改革的精神头很足,但执行力还是差了点。全面深化改革,仍需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的能力,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改革本领。

  正是因为涉及全局的改革多了,系统性的改革多了,所以各个地方、各个层面、各个系统、各个环节要在中央改革精神的指导下,主动把自己纳入改革的体系中。但这落实起来并不容易。

  从基层来看,我们为改革营造好的环境,在一些地方就亟待让改革从分管领导、个别领导的事项中摆到党委、党组的重大决策系统中,党政“一把手”成为抓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后,...

与第十三期半月谈相关的半月谈

半月谈半月评论:2011年第十九期

半月谈
公务员考试,不仅仅需要我们熟悉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还需要我们对国内外的要事大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出国留学网公务员频道(m.liuxue86.com)为大家整理了各种与公务员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帮您时刻掌握国情民情,更好的应对考试!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以前我们说得多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文化发展方式同样需要转变。
  转变文化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观念,要从单纯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转变到经济文化一体化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上来。随着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化生产日益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像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广告等产业,都越来越发展为庞大的产业集团,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分化出许多新生的产业类别,如动漫、网游、数字设计、网络电视、手机电影、手机音乐、手机报刊、手机娱乐等,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都体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顺应这一发展潮流。
  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还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一方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人为本、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提升公民文化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展现文化中国形象的根本措施。另一方面,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为我国公民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后,还可以全面提升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累资金、开拓道路、提供产品。所以,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间不是截然区隔的,而是可以相互支撑、相互包含、共同发展的。
  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还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要调整,要从低端制造业走向高端制造业,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无疑就是高端产业,具有附加值高、低碳环保等特征,并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此外,文化创意产业还能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提升与合作。这种越界主要包括第二产业的升级调整、第三产业的进一步细分等,从而可以实现从卖产品、卖机器,到卖设计、卖理念、卖增值服务的转变,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要实现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必须在两个大的方向上突飞猛进,取得成功。
  一是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下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七大,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成为惠及中国城乡广大群众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下一步,还要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

半月谈半月评论:2011年第十一期

半月谈
公务员考试,不仅仅需要我们熟悉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还需要我们对国内外的要事大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出国留学网公务员频道(m.liuxue86.com)为大家整理了各种与公务员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帮您时刻掌握国情民情,更好的应对考试!

 公平正义,应是社会的价值底线。
  在领导人的讲话中,公平正义比太阳的光辉还要温暖。在老百姓的心底里,公平正义比经济的增长更加迫切。
  面对现实,我们时有困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发展转型蓝图初现,民生投入力度空前,但是,社会利益的冲突依然凸显,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沉重,社会心态的焦虑依然强烈。
  求解问题,我们不应回避:增长不等于发展。社会事业的进步还需加快,社会管理的创新亟待加强,社会体制的改革不容迟滞。社会价值的建设,也已成为民众新的同样紧迫的期待。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始终不渝的核心价值,是多元社会凝聚共识的道义源泉,也是国家公民和谐相处的政治伦理。
  坚守公平正义的价值底线,必须直面社会分化、利益冲突、价值多元的冲击。
  社会分化是社会变迁的伴生现象,我们应当警惕的是分化中的社会排斥。
  经济成分多样,民间组织成长,个体角色变换,自然助推社会层化进程。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竞争理念,自然会有优胜劣汰,难免产生马太效应。偏于先富激励的政策倾斜,疏于社会福利的政府调控,囿于公共资源的垄断占有,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更有权力过度介入经济活动,资本逢迎依傍官员权力,互相勾结腐败寻租聚敛财富,平增权贵市场经济的隐忧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势。这是社会分层中的异化和畸变。
  市场当有边际,社会不是丛林,公平正义不可颠覆。我们当以社会保护的能动节制和规训市场,抵制市场原则对社会生活的全面侵蚀,当以民主法治的进步制约和规范权力,消解权贵资本对市场经济的裹挟变形,建立社会分化的秩序,强化社会整合的功能,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本质。
  强化社会整合,尤须关注弱势群体社会资源的所有,发展机会的平等,竞争能力的开发,上升通道的畅迭,还有文化心理的认同。坚守公平正义,意味着要夯实每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拓展每一个人向上流动的空间,创造每一个人公平竞争的机会,保障每一个人共享发展的成果。
  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的正常博弈,我们应当遏制的是冲突中的权势暴力。
  经济发展,不同领域并非都呈现均衡、协调的状况。改革深化,必然伴随利益关系全面、深刻的调整。社会转型,正是各种矛盾集中释放、凸显的时期。资本与劳动,政府与民众,城市与乡村,不同的权利主体,不同的发展主体,经历不同利益的碰撞、互动和融合。建设和谐社会,并非杜绝利益冲突,而是开拓能够容纳冲突和用制度化方式解决冲突的更大空间。
  值得警醒的是利益冲突中日见抬头的权势暴力。近年来,不少地方以行政权力违法违规强征强拆事件时有发生,触目惊心。遇有民众抵制,动辄使用警力、城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十三章(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系列讲话 习近平讲话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十三章(二)

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3日)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方高度重视印尼在东盟的地位和影响,愿同印尼和其他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双方和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为此,我们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坚持讲信修睦。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中国愿同东盟国家真诚相待、友好相处,不断巩固政治和战略互信。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勇于变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探索和开辟顺应时代潮流、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我们应该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探索和实践,坚定对对方战略走向的信心,在对方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牢牢把握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大方向。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商谈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共同绘就睦邻友好的美好蓝图。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坚持合作共赢。“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中国愿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平,争取使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

  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第三,坚持守望相助。中国和东盟国家唇齿相依,肩负着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责任。历史上,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在掌握民族命运的斗争中曾经并肩战斗、风雨同舟。近年来,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抗击印度洋海啸到抗击中国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各国人民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形成了强大合力。

  我们应该摒弃冷战思维,积极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理念,共同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我们应该深化在防灾救灾、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联合执法等方面的合作,为本地区人民营造更加和平、更加安宁、更加温馨的地区家园。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防长会议机制,就地区安全问题...

半月谈半月评论:2011年第十四期

半月谈
公务员考试,不仅仅需要我们熟悉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还需要我们对国内外的要事大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出国留学网公务员频道(m.liuxue86.com)为大家整理了各种与公务员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帮您时刻掌握国情民情,更好的应对考试!

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发展,领导科学发展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当然也应该是科学的。所以,提高科学化水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以居安思危的强烈忧患意识,向全党发出了谆谆告诫,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时代课题,并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做到五个“必须坚持”。这为我们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什么是指导中国共产党的科学理论?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0年的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不丢老祖宗,丢掉就是忘本,就是挖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必须说新话.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求真务实、不能与社会脉搏同步、不能与群众期待合拍,就会被时代、社会与群众抛弃。胡锦涛强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现代社会发展进步最宝贵的就是人才。胡锦涛指出:“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这正是基于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才荟萃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积聚什么样的人才,再一个是如何积聚人才。“德是才之帅”,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选用人才要以德为先,政治品格、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是先决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才现于四海”,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集聚人才要广开人才之源、善于发现人才,要打破老框框、不拘一格降人才,要营造创业平台、提供发展空间,栽下梧桐树方能引得凤凰来。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改革、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纵有千难万险也能逢凶化吉,纵使山重水复也能勇往直前。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为什么会出现改革动力衰减,发展助力消减的现象?就是因为一脱离了群众。脱离了群众,就会有心无力,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会失去发展的支持、甚至会失去执政的基础。所以,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法宝,作为最大的政治优势。胡锦涛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我们要真心去联系群众,真情与群众交流,真正为群众服务。以心交心.自会心心相印;我们心中装着群众,群众也会在心里装着我们。
  
  能否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是水火不容的。腐败盛则事业衰...

半月谈半月评论2012年第三期

半月谈
  半月谈2012年第3期半月评论:留住消费力

  来源:《半月谈》2012年第3期

  展望全球欲振乏力、水波不兴的市场,正有一种力量在聚集,一种消费在涌动,它就是中国人的奢侈品购买热。媒体多有报道:今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境外奢侈品消费高达7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世界奢侈品协会又有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

  在全球金融危机阴霾不散、产能过剩更见严峻之际,在中国经济增幅明显回落、扩大内需亟待升温之时,中国人向市场传达的信息,无疑,是一个灼人的亮点,是一缕耀眼的希望。

  只是,我们如何引导这消费力、留住这消费力呢?

  长期以比较优势形成的出口依赖,以政府强势主导的投资驱动,都已进入历史性的转折期。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启动新型消费力量,实现以消费为主动力的发展方式转型,这是中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再续高速增长的必由之路。改革30多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中等收入群体崭露头角,广大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我们也观察到gkz6.net另一番情景:一是先富者投资转移,二是奢侈品消费转移。出境采购火热一时,给众多国外商家带来一片惊叹和欢呼,纷纷兴起针对庞大中国游客消费群的特别服务。这两个转移,两头在外,无可厚非,自是全球化背景中的正常现象。但是,我们也应清醒思考,它对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转型和社会融合,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冲击?

  如何留住民间消费力,社会已有各种各样的求解: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增开免税商店,减少流通环节,强化政府调控,加大市场监管,等等。应当有效,但也有限。全球化,地球村,这样的市场启蒙已有多年。人员流动,疆界已经突破,出国旅游购物,已是寻常百姓之事;网上交易,也已畅通无阻,城市白领中青睐海外网站购物的“海淘族”已越来越多;文化辐射,更是无远弗届,各种消费时尚、消费新潮,正以令人艳羡的现代生活方式的标志被推销到世界各地。刚刚从温饱中解脱出来的中国人,眼界大开,正带着热望放开脚步争相搭上消费时尚的特快列车。

  换一种视角,从消费理念、价值取向和社会意识去寻找吸引回流民间消费力之道,如何?估计有效,但也很慢。放眼世界,韩国人一直保持发扬民族“身土不二”的传统,“韩国土生土长的东西,最适合韩国人的身体”。日本的农产品保护堪称严密,大米作为日本“国米”“政治米”的象征,更有政府精心构筑的贸易壁垒,而日本国民高价食用国产大米,也已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就连自诩是“最为开放”的美国人,也未能免俗,对其国内的就业岗位倍加呵护。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新年国情咨文,特别呼吁美国企业应该停止将就业机会转移国外。多家美国主流媒体近日也纷纷跟进,指责苹果公司“将大量就业机会输出中国”。我们呢?既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中国视角,不可头脑晕眩,先自做起世界公民的美梦。

  科技进步是农业最根本出路——访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

  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开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如何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就这些问题,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接受了半月谈记者的采访。(《半月谈》2012年第3期)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

  记者: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十三章(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系列讲话 习近平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十三章(三)

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2013年10月24日)

  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开创和发展了我国总体有利的周边环境,为我们继续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积极运筹外交全局,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

  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思考周边问题、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审视我国的周边形势,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互动空前密切。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周边外交战略和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更加主动。

  我国周边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我们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

  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

  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这些理念,首先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要从战略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统筹谋划、操作实施能力,全面推进周边外交。要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