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栏目,提供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4中考历史基础知识集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中考历史基础知识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

  清朝统治很有方,

  驻藏大臣管西藏,

  平定和卓的叛乱,

  伊犁将军管新疆,

  土尔扈特回祖国,

  民族统一谱新章。

  2、

  清朝疆域真宽广,

  东边临着太平洋,

  东北林海风景好,

  外兴安岭库页岛,

  东南台湾诸岛屿,

  南海诸岛跨水域,

  西跨葱岭众山谷,

  西北巴尔喀什湖,

  北接寒冷西北利亚,

  亚洲中国属最大。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

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相关的中考历史

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高考历史 高考历史知识点 高考历史考点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备考导航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统一问题、民族问题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都有体现,今后仍然是命题的重点,特别注意与西藏问题、台湾问题、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等联系起来考查的命题潜在空间较大。

  二、专题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次要的,即使是在分裂时期也存在明显的统一趋势。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强。

  (1)三次大分裂时期:①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混战;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③五代、辽、宋、夏、金、蒙古民族政权并立。

  (2)全国大统一:①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②两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③西晋的短期统一;④隋唐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时期;⑤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空前辽阔的时期;⑥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时期(其中,四大统一时期:秦汉时期、西晋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九大统一王朝: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2)局部统一(在大分裂时期,有很多局部统一时期):①战国时期,诸侯大国“战国七雄”的局部统一;②东汉后期,曹操对北方的局部统一;③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各自境内的局部统一;④十六国东晋对峙时期,东晋在南方的局部统一以及前秦在北方黄河流域的短暂局部统一;⑤南北朝时期,北魏、北周对黄河流域的局部统一和宋、齐、梁、陈在南方的局部统一;⑥五代、辽、来、夏、金时期,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部统一,南宋在江南地区的局部统一;⑦少数民族政权辽、金在我国北方的局部统一等等。

  2、中国疆域的变迁

  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抵长城,南濒南海。

  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3、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1)途径:①民族间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②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联合斗争;③民族迁徒,少数民族迁往中原或是汉族人迁往...

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相关的高考文综

2013中考历史备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中考历史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考预测
江苏 周学平
【精题点评】
1.(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2.(2009年·四川省绵阳市)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准备写一篇历史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刘锐同学想法的是
A.浅议焚书坑儒 B.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明清的君主专制 D.清王朝的振兴

2013中考历史备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综测

中考历史

 

综合测评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B.皇权日益加强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D.皇权战胜了相权

 

2

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作的斗争

中考历史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亲爱的同学们也将步入紧张而充实的初三最后一学期的生活。初三是一个神秘的名词,它又是三年学习中终期的一个代名词。人生的道路虽然很长,但关键的往往却只有几步,而初三就是这关键几步中的第一步。我们只有迈好这一步,才能顺利通往人生的顶点。同学们,初三是机遇,初三是挑战,初三这座大山就横在我们面前。为此,我们只能选择拼搏,不能后退!寒窗九载,只剩最后一搏,同学们,再加一把劲,每天进步一点点,那就是成功,只要不放弃追求,就永远不会被打败!

  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作的斗争(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归纳列举)

  (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2)康熙帝时,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之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加强对西藏管辖: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1727年设驻藏大臣。

  (4)加强对回部(新疆)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哨所。

  (5)乾隆欢迎土尔扈特部回国。

2014中考各科目复习资料汇总
语文:阅读 诗歌 名句 综合 作文:素材 范文 技巧 中考范文 数学:填空 压轴 模拟 解题

2013中考历史备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知识导引

中考历史

  1.关于学习主题内涵的说明:

  第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通常所谓“封建制度的衰落”是什么关系?如前所述,《标准》侧重在文明史,意在全面地展现中国古代史的面貌,因此,关于明清时期,它选择了这个题目,认为这是当时中国历史的最大特点。如按照社会发展史的体系,就要根据社会制度来划分阶段,那样,当然要把这个时期定位为“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两者并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而已。从历史总体上来说,这个时期的确有两种现象并存的情况:一方面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另一方面则是封建制度的衰落。不要因为《标准》没有提到“封建社会的衰落”,而是提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就误以为对明清时期的基本认识有什么根本的改变。何谓“衰落”?所谓“衰落”是说走下坡路,封建社会或制度的衰落,表明这个制度在走下坡路,如不及时出现社会变革,扭转颓势的话,制度走下坡路迟早要引起这个国家的衰败。当然这个“衰落”要有一个过程,不会妨碍这个国家当下仍然很强大,甚至比以前还要强大,因为文化的延续,文明的发展,是成果的积累,在危机总爆发来临之前,成果的积累总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社会制度可以衰落,文明的成果却仍在积累中。当然这种积累并非全是好的,其中也包含着否定的因素。按照这个理解,社会制度的衰落可能也是成果积累的内容之一。这就是两者的关系。

  第二,所谓“社会的危机”是在什么意义上说的?危机就是危险,就是潜在的矛盾爆发的危险因素或导致社会落后的危险因素。从广义上说,任何时代都有危机。而所谓“社会的危机”是说社会各个方面潜在这样的危险,如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土地短缺、人口压力、民族矛盾、统治制度缺乏活力、闭关锁国、文化落后等。其中有一些是当时看不出来,而一旦与西方资本主义接触后,就立刻表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因此,所谓“社会的危机”其实是在中西对比的意义上说的。因为这个时候已经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了,中国仍在自己的轨道上安步行进,这本身就是落后的表现,就表现出矛盾爆发的潜在危险,就是社会落后的危机。在这个时期里,许多社会问题就不再是无足轻重的了,而是与这个危机有关联的根本问题。况且,这个时期的社会危机与封建社会的衰落是重合的,因此,这个危机就有了更深刻的制度原因。

  第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是否矛盾,两者能否并列?这两者一个说巩固,一个说危机,当然有矛盾的意味,但同时也是同一的。作为政治实体,一个国家既可是巩固的又可潜在着危机。与以往相比,明清时期的国家管理毫无疑问是大大加强了,国家政体制度也更完善了,多民族国家的整体格局也较从前巩固了,但同时,它所潜藏着的矛盾和危险也较从前严重。《标准》在学习主题的标题上明确点出这个矛盾,目的正是要使人注意到,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因此是有意义的。

  2.关于学习目标的说明:

  第一,如何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大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东非各国人民的友好来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是明朝政治、经济以及综合国力强盛的反映和标志。郑和七次下西洋,作为和平的使者,宣扬国家之间的和睦相处,以提高国家的威望和国家地位;同时也有“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强大国力的一面。结果,许多国家纷纷派人带着当地的特产,比如大象、犀牛、长颈鹿、狮子和宝石、珊瑚、胡椒以及香料等随郑和船队来到京城,要求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这都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不像后来的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

2014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中考历史知识点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的统治

  ①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与朱元璋建明,都应天(1368年)

  ②明朝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皇权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各部尚书→皇帝)

  布政司(行政)

  地方--设三司,直属中央 按察司(司法) 直属中央

  都 司(军事)

  设特务机构 侍卫亲军--锦衣卫

  宦官--东厂、西厂

  八股取士,培养奴才→范围、格式

  ③巩固边防

  a.营建并迁都北京(明成祖)

  b.与蒙古部族的和战关系 瓦剌--战,"土木之变"

  鞑靼--和

  c.修建明长城

  ④明朝的对外关系

  a.友好--郑和下西洋 浙江(台州九捷)

  b.抵抗侵略--戚继光抗倭 福建、广东(俞大猷)

  ⑤社会与经济状况

  农业--水稻产量、新品种、经济作物种植

  a.经济的显著发展 手工业--大量产品投入市场

  商业--工商业中心城市、白银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地区--江南--苏州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行业--纺织业

  形式--手工工场

  状况--"机户"与"机工"间的雇用关系

  ⑥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明的灭亡

  6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

  领袖--高迎祥 李自成

  张献忠

  口号--"均田免粮"

  a.明末农民大起义 政策--"五年不征,一民不杀"

  政权 大顺

  大西

  失败--满汉地主联合镇压

  功绩--推翻明朝

  2.清朝的统治

  ①建州女真的兴起及其统一建国(努尔哈赤)(八旗制度)

  ②后金的扩张及迁都沈阳

  ③国号与族名的更改(皇太极)(1636年)

  ④清军入关,建立对全国的统治(顺治)

  ⑤清统治下的政治与经济

  政治 强化皇权--设军机处

  加强思想控制--兴"文字狱"

  地点扩大:江南、广东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行业增多

  缓慢原因 形式--手工工场

  规模扩大

  ⑥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斗争

  a.对内 粉碎噶尔丹叛乱(漠西蒙古)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东南 郑成...

2014中考政治考点汇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考政治考点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知识点

  1、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依法同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多做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坚决反对破坏国家统一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段歌词的理解。

  A 歌词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彼此团结、互相帮助、相互融合,谁也离不开谁。

  B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C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要加强民族团结,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反对民族主义,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与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优越性:

  第一,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第二,适合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

  第三,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第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4.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