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伙儿冯英仁的“志愿者”情结萌芽在他身着绿军衣的年代。那时,作为一名年轻的文工团战士,他常会参与慰问演出等公益活动。当时冯英仁只觉得这些活动有意义,却并未多想。
小苗真正“发力”成长,是在冯英仁脱下军装到韩国留学读研之时。他发现身边有许多发自内心做慈善的人。从他们身上,冯英仁看到的“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境界”。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冯英仁也开始行动。当时,许多中国留学生沉溺于电脑网络。为了帮他们离开显示屏,冯英仁组织成立了“中国留学生健身队”,每天一大早就跑去敲大家的房门,叫他们起床出门锻炼身体。冯英仁觉得:“这是在韩国做得比较成功的事”。
在韩国,冯英仁也经常参与义工活动。他发现,很多残障人士,特别是年轻人,内心深处很需要朋友。但他们交朋友大多依靠网络途径,因为有限的屏幕可以掩藏他们的身体缺陷。辅修教育心理学的冯英仁看得出来,这其实正是他们自卑的表现。
“他们走不出来,我们就走进去。”凭着这个简单的念头,天津市一个叫做“我们是朋友”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就在冯英仁的“远程遥控”下初见雏形。经过半年的紧张筹备,2010年6月,冯英仁毕业回国后,“我们是朋友”顺利过渡到现实操作阶段。在天津市部分社区居委会的帮助支持下,这支志愿者团队与社区受助者之间的沟通桥梁顺利搭建起来。
18岁的小林(化名)从小患有严重的血友病。初次见面时,小林“突然的沉默”让冯英仁心里“没了底”。但经过更深入的接触和沟通,小林慢慢打开了封闭的内心。一次聊天中,小林透露自己很小就离开了校园。为了让小林实现读书的愿望,冯英仁跑了好几趟图书大厦,亲自挑选书籍,并辅导小林完成了小学课程的学习。
社区矫正人员小宇(化名)也是冯英仁的“好朋友”之一。起初,社区帮教小组的阿姨们提起小宇就头疼。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小宇对帮教工作十分抵触,每次帮教活动总是能躲就躲。于是,帮教小组的阿姨们想到了冯英仁,希望同龄人的话小宇能够听得进去。初识冯英仁,小宇并不买账,依旧玩着“捉迷藏”的把戏。冯英仁邀请小宇一起打球,几次都吃了闭门羹。但冯英仁的再三努力还是打动了小宇。一来二去,小宇终于敞开心门让冯英仁“走”了进去。2010年9月,小宇顺利结束了社区矫正,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然而,“走进去”也不总是顺利。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冯英仁发现,许多家庭并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帮助。另一方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听说了冯英仁和他的志愿者组织,纷纷要求加入,这让冯英仁多少有几分为难,“不知道要不要接受人家”,因为“不知道能让人家做什么”。由于志愿者和服务对象资源不平衡,“更多的人走进来有时候不是储备资源,而是浪费资源”。
冯英仁希望“我们是朋友”能够成为一颗“火种”,去点燃社会的关注。“通过各种渠道,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知道,有这样一群“80后”的年轻人在做这样一件事。只要他有需要,无论他在哪里,我们都去找到他。”(黄丹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