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想法时,最好把自己的一些收获写下来。心得体会展现了一个人在思想上的成长轨迹,根据您的意愿我们为您准备了一篇题为“论文心得体会”的文章,期待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新的领悟和启示!
论文心得体会 篇1
站在决胜“十三五”迎接“十四五””的关键历史时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酷挑战史无前例,新冠疫情下全球经济进入长期停滞新常态,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加速转变。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绝无仅有,第四次产业革命发展方兴未艾,“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新型全球化日异月新。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相伴而生,旨在宏观不确定经济环境中,以“发展基建扩内需、优化产业链促稳定、自主创新增潜力、对外开放谋发展”的确定性战略举措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保障经济安全。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方面形成内循环下扩大内需、巩固全产业链的战略腹地及战略支点,另一方面形成外循环下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及纽带。与此同时,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因其区域内极富战略意义的河西走廊地区和河套地区,简称“两河三地”,以其联结中西部的重要地理区位和独特的区域资源禀赋,成为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的关键一步。从地理位置来看,“两河三地”区域贯穿中西部,连接中亚;从人口结构来看,“两河三地”区域人口众多,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人口约占西部十二个省、区、市人口总数的15.5%,占全国总人数的4.2%;从资源禀赋来看,“两河三地”区域存在着丰富的矿产及生物资源,仅区域煤炭储量即超8500亿吨,风能及水利资源均位列中国前列,以世界储量之首的稀土矿藏为代表的矿产资源丰饶。因此,无论是新时期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2.0的需要,还是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需要,聚焦“两河三地”是必然之选。
一、“双循环”是对西部大开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补充
“双循环”是我国在新时期“立足国内,兼顾国际”视角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也是西部大开发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的重要补充。“双循环”的实施西部地区是不能“缺席”的,甚至是需要西部地区“扛大旗”才行。西部大开发经过20多年摸索发展,专家学者已经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动自建国70余年以来从未停歇,西部区域发展战略始终与我国经济发展脉络相伴而行,与我国不同阶段的基本矛盾相适应,整体呈现出“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阶段性演变。而国内学者对于西部发展状况,尤其是“两河三地”区域发展的研究讨论,集中于从新世纪初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1.0”起,至2020年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2.0”之间的这20年间,对西部地区以往政策效果的分析总结和未来发展规划的对策建议。
首先,关于西部地区政策效果分析,国内一大批学者从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投资规模扩大、生态环境改善、对外开放加快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刻画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政策效果。尤其是内蒙古和宁夏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的年均增速均已大幅超过我国平均水平,一二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同时,邓翔等对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效果以面板数据政策效应评估模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对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效用,“两河三地”区域发展受益匪浅,但其政策效果随时间呈倒“U”型变化趋势。
其次,关于西部地区“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