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

  强 ①有力:筋骨之强(劝)

  ②强盛:强国请服(过)以楚之强,天下莫能当(毛)

  用 ①使用: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

  ②资财: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训)

  ③因为(介词):用心一也(劝)

  行 ①行动,往:权即遣肃行(赤)予此行所负之责任(黄)

  ②品德行为:辱人贱行(五)其行廉(屈)

  ③实行做:相辅而行者也(问)汝非徒身当服行(训)

  ④行走:道芷阳间行(鸿)草行露宿(指)

  ⑤将要:行将为人所并(赤)

  行 ①行列:涕落百余行(孔)

  ②军队编制:蹑足行伍之间(过)

  广 ①大,扩大:非问无以广识(问)明道德之广崇(屈)

  ②宽阔:安得广厦千万间(茅)

  识 ①知识:非问无以广识(问)

  ②知道: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问)识记住:汝识之乎(石)

  达 ①通达:不达于事(问)先达德隆望尊(送)

  ②得志、显贵:名达于缙绅间(柳)

  知 ①知道:圣人所不知(问)荆人弗知(察)

  ②了解:君何以知燕王(廉)句读之不知(师)

  ③通“智”:孰谓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失 ①失掉:失时不雨(论)破家失国之事(柳)

  ②过错:我岂有所失哉(信)

  军 ①军队:公子遂将晋鄙军(信)都督诸路军马(指)

  ②驻扎:沛公军霸上(鸿)

  击 ①敲打:为一击缶(廉)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

  ②攻打:为击破沛公军(沛)诸侯共击楚(屈)

  内 ①里面,(与外相对):常在王卧内(信)内立法度(过)

  ②内心:内怀犹豫之计(赤)内接纳:放入:距关勿内诸侯(鸿)赵不内(屈)内所著披袄中(王)

  如 ①到,去:至海陵,如高沙(指)

  ②如同:固不如也(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

  倍 ①加倍:尤倍重于三十年前(黄)

  ②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谢 ①道歉:至鸿门,谢曰(鸿)

  ②辞别:乃谢客就车(信)

  ③拒绝:阿母谢媒人(孔)

  ④告诉:多谢后世人(孔)

  ⑤凋落:花之既谢(芙)

  意 ①心意,意图:吾意决矣(赤)以此下心意(孔)

  ②意料: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之也(指)

  坐 ①座位: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

  ②犯罪或错误: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举 ①举起,抬起:举手谓公子曰(信)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鸿)

  ②成功:莫令事不举(孔)

  ③攻占:戍卒叫、函谷举(阿)

  ④全:举家庆贺(促)杀人如不能举(鸿)

  ⑤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赤)举以予人(六)

  ⑥发动:举事必循法以动(察)兴举义兵(《自明本志令》)约以连兵大举(指)胜胜利:胜负之数(六)

  胜 ①能承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五)

  ②尽:刑人如恐不胜(鸿)何可胜道也哉(游)

  斗 ①酒器:亚父受玉斗(鸿)

  ②大:则与斗卮酒(鸿)

  斗 ①战斗:外连衡而斗诸侯(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

  ②争斗:钩心斗角(阿)试与他虫斗(促)置放在:置之坐上(鸿)置之河之干兮(《伐檀》)

  声 ①声音:声如洪钟(石)忽闻水上琵琶声(琵)

  ②伸张:为之声义(五)

  发 ①发出:大声发于水上(石)

  ②出发、派遣:主人忘归客不发(琵)

  ③打开: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

  ④显露:雄姿英发(念)目笑之而未发也发头发:早生华发(念)无毫发爽(促)

  易 ①换取: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

  ②改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

  ③容易:由俭入奢易(训)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

  ④轻视:是以古之易财(五)

  顾 ①看,回头看:不顾而唾()顾召赵御史曰(廉)民且狼顾(论)

  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虚词)但、不过:顾吾念之(廉)顾自民国肇造(黄)

  加 ①加上;放上:加彘肩上(鸿)

  ②增加:万钟于我何加焉(孟)

  ③更加(副词)则其至又加少矣(游)

  遇 ①待遇:然公子遇臣厚(信)斯固百世之遇也(五)

  ②相遇: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左传》)

  ③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

  记 ①传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五)

  ②记忆:不记语从何起(祭)

  ③记载:余是以记之(石)临川王某记(游)

  明 ①明亮:时莫夜月明(石)明月半墙(项)

  ②照亮:火尚足以明也(游)

  ③证明、阐明:明道德之广崇(屈)明死生之大(五)

  ④清楚、明白:谗谄之蔽明也(屈)甚且心之所以明者(问)

  称 ①赞颂:上称帝喾(居)左右未有所称诵(毛)

  ②声称: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

  称 ①相称,符合:奏对称旨(谭)

  号①称:时号为军机四卿(谭)

  ②号召:未可明诏大号(病)号号叫:号呼靡及(指)八月秋高风怒号(茅)

  著 ①著作: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谭)

  ②附着:皆著于本(论)著穿:内所著披袄中(记)著我旧时裳(《木兰辞》)

  变 ①变故:突发事件:若变起(谭)亡何,国变(柳)

  ②变化改变:变姓名(指)颜色不少变(五)位官位:位在廉颇之右(廉)位卑则足羞(师)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训)

  首 ①头:诚能得樊将军首(荆)俯首系颈(过)

  ②告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谭)

  任 ①责任,担子:国之重任(信)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②信任:王甚任之(屈)

  ③无拘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

  别 ①离别:醉不成欢惨将别(琵)太监泣别(记)

  ②赠别:今以半别公(记)

  草 ①花草:草行露宿(指)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黄)

  ②草稿:文方成草(左)

  良 ①良好:未为良时(梦)

  ②优良:良剑期乎断(察)意似良(促)

  有 ①与“无”相对:若有宿根(梦)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阿)

  ②通“又”:邹忌修八尺有余(邹)

  归 ①返回:津泽皆归其根(梦)予不得归矣(指)

  ②归还:归璧于赵(廉)③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

  恶 ①与“善”相对: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窦)岁恶不入(论)

  ②与“美”相对: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五)娇儿恶卧踏里裂(茅)恶厌恶:死亦我所恶(孟)

  患 ①灾祸,忧患:诸侯之所大患(六)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孟)

  ②提忧: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此数者用兵之患(赤)

  身 ①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经》(体:四肢)

  ②自身:向为身死而不受(孟)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荷》)

  ③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五)将军身率益州之众(《隆中对》)

  ④妇女怀孕:且以汝之有身也(与)

  以 ①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②用:贤不必以(涉)

  ③虚词中介词、连词(略)

  少 ①不多:人民少而禽兽众(五)险以远,则至者少(游)

  ②稍微:愿大王少假借之(荆)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食 ①食物:小鸟时来啄食(项)一箪食,一豆羹(孟)

  ②吃:民食果蚌蛤(五)其谢也可食(《礼记檀弓》)食供养,饲养:谨食之(《捕蛇者说》)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说 ①说话,讲述:说书虽小技(柳)

  ②说法:用芽者自从本说(梦)

  说 ①游说,说服:说权曰(赤)宾客辩士说王万端(信)

  说 ①高兴:秦王必说见臣(荆)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五)

  决 ①决定,决断:日中不决(毛)

  ②告别,通“诀”:予分当引决(指)与王诀(决)曰(廉)

  ③决战:孤当与孟德决之(杂)论讨论,研究: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势力众寡又不可论(赤)

  多 ①与“少”相对:又多豪右(张)

  ②乐赞:天下不多管仲之贤……(《管晏列传》)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劳 ①辛劳:劳苦而功高如此(鸿)念母劳家里(孔)

  ②慰劳: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赤)帝亲自劳军(《汉书文帝纪》)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归纳

文言文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有哪些

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有哪些

高考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