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

  薄 ①少:事力劳而供养堡(五)

  ②与“厚”相对:堡厚之实异也(五)物堡而情厚(训)

  ③草木丛生处:露申、辛夷死林堡兮(涉)

  ④迫近:芳不得堡兮(涉)

  执 ①捉捕:执之白下(梅)

  ②持、拿:执经叩问(送)诸郎中执兵(荆)

  ③掌管: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柳)

  臣 ①臣下:君臣之义(论荷)

  ②奴隶: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五)

  ③官吏对君主自称: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廉)臣战河南(鸿)

  处 ①居住:幽独处乎山中(涉)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五)

  ②处于:譬若锥之处囊中(毛)

  ③安排,处置: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赤)

  怀 ①安抚:行仁义而怀西戎(五)怀敌附远(论)

  ②心里包藏某种想法:内怀犹豫之计(赤)

  ③怀抱,揣: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

  国 ①国家:国事至此(指)国胡以相恤(论)

  ②国都: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③诸侯王封地:国王骄奢(张)

  拜 ①行礼:拜送书于庭(廉)

  ②授官:于是辞相印不拜(指)公车特征拜郎中(张)

  数 ①几个:此数者用兵之患(赤)不数岁薄产累尽(促)

  ②旧指命运:胜负之数(六)

  数 ①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

  ②责备: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数屡次:数请魏王……(信)

  目 ①眼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

  ②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不敢以说书目(看待)敬亭

  ③递眼色:范增数目项王(鸿)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毛)

  ④列:而不在使者之目(指)

  分 ①分开,区分:五谷不分(论荷)

  ②分给,分配:必以分人(《曹刿论战》)分名分,职分:予分当引决(指)

  忍 ①忍耐:隐忍以行(指)

  ②忍心:忍能对面为盗贼(茅)

  间 ①中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

  ②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茅)

  间 ①间隔,间或:间以诗记所遭(指)

  ②离间:谗人间之(屈)

  ③小路: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道芷阳间行(鸿)

  贼 ①强盗:贼二人得我(《童区寄传》)

  ②害:天下之大贼也(论)

  ③对敌人蔑称:骂逆贼当死(指)贼氛方炽(黄)

  曲 ①弯曲:其曲中规(劝)梅以曲为美(病)

  ②不正直、理亏:宁许以负秦曲(廉)争曲直(指)

  下 ①与“上”相对:郦元以为下临深潭(石)吾羞,不忍为之下(廉)

  无 ①没有:臆断其有无(石)然有根无树(芙)

  ②无论:士无贤不肖(信)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

  ③不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史记李斯传》

  故 ①与“新”相对:故垒西边(念)

  ②交情,老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特示故人意耳(记)

  ③缘故: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

  ④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就 ①靠近,趋向:乃谢客就车(信)金就砺则利(劝)

  ②完成:然羸欲就公子之名(信)

  过 ①经过:秦师过周北门()过瓜洲扬子桥(指)

  ②拜访:愿枉车骑过之(信)

  待 ①等待:皆待公子举酒(信)荆轲有所待(荆)

  ②对待:以季孟之间待子(《论语》)

  急 ①与“缓”相对:急趋之(促)

  ②迫切,紧急:江都围急(梅)冀缓急或可救助(谭)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

  ③迅速,快:急湍甚箭(与)

  度 ①量长短标准: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②衡量:度足而居(治)

  ③限度:用之亡度(论)

  ④制度,法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度估计,揣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相如度秦王虽斋(廉)

  辞 ①告辞:今者出未辞也(鸿)我自去年辞帝京

  ②推辞,拒绝:于是辞相印不拜(指)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

  ③言词:其辞微(屈)

  ④文辞:皆好辞(屈)

  存 ①存在: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海内存知已

  ②问候,思念:公子亲数存之(信)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隆中对》)

  独 ①单独,独自:公子独与客留赵(信)

  ②表反问(虚词):独不怜公子姊邪(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骑脱身独骑(鸿)骑骑兵,骑马的人:左公从数骑(左)沛公旦日从百余骑(鸿)涕泪:涕落百余行(孔)汪然出涕(《捕蛇者说》)

  为 ①做:吾见其难为(庖)

  ②作为,当作:为除不洁者(左)霓为衣兮风为马(梦)

  ③治理: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

  ④是:人为刀俎(鸿)已停止:学不可以已(劝)老夫已矣(左)

  厚 ①与“北相对:刀刃者无厚(庖)

  ②看重:公子遇臣厚(信)

  ③厚道:宽厚而爱人(信)

  ④丰厚:厚币委质事楚(屈)欲厚遗之(信)

  通 ①通行,通过:会天大雨,道不通(赤)

  ②精通:通五经(张)

  ③畅通:政治未毕通也(论)

  ④全部:通计一舟(《核舟记》)

  制 ①构造:其牙机巧制(张)

  ②控制:履至尊而制六合(过)

  ③制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

  兵 ①兵士:得选兵八万人(信)五万兵难卒合(赤)

  ②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吴起……制其兵《过》

  ③武器:收天下之兵(过)非兵不利(六)

  余 ①剩余: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

  ②整数后零头:后岁余(促)去北军二里余(赤)

  ③第一人称代词:余方心动欲还(石)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

  亡 ①死亡:刘表新亡(赤)或人间长者先亡(祭)

  ②灭亡:燕虽小国而后亡(六)此亡秦之续耳(鸿)

  ③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

  ④逃跑:从径道亡(廉)追亡逐北(过)

  ⑤通“无”:亡何,国变(柳)

  北 ①北面,北方: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北收要害之郡(过)

  ②战败而逃:追亡逐北(过)

  ③指元朝:北虽貌敬(指)

  金 ①金属:金石可镂(劝)

  ②古代计算货币单位:予我十金(《狱中杂记》)

  ③金属制的乐器、兵器或器物: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铸以为金人十二(过)

  信 ①确实、实在: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

  ②信物:今行而无信(荆)

  ③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何也(《论语》)

  ④信任:怀王贪而信张仪(屈)

  利 ①利益:天时不如地利(《孟子》)

  ②锋利:非兵不利(六)蚓无爪牙之利(劝)

  ③顺利: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

  势 ①力量:其势弱于秦(六)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赤)

  ②形势:攻守之势异也(过)将军大势可御操者(赤)

  ③势头、趋向: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

  ④权势: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五)

  破 ①残破:亡国破家相随属(屈)

  ②战败:六国破灭(六)破曹军必矣(赤)

  力 ①力量,势力:赂秦而力亏(六)势力众寡又不可论(赤)

  ②有能力:力能窃之(信)

  思 ①思考,想:吾尝终日而思矣(劝)思厥先祖父(六)

  ②思念: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起 ①站起,起来:起视四境(六)起,立而饮之(鸿)

  ②兴起,发动:将军起兵江东(赤)

  弱 ①与“强”相对:天下非小弱也(过)且秦强而赵弱(廉)

  终 ①完结,终了:惜其用武之不终也(六)

  ②始终: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

  与 ①给予:则与斗卮酒(鸿)

  ②结交,亲附:与羸而不助五国也(六)与参加:蹇叔之子与师()

  速 ①迅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不速去(左)

  ②招致:始速祸焉(六)

  败 ①与“胜”相对:战败而亡(六)豫州新败(赤)

  ②衰落、凋残:霜中败叶(芙)

  ③残破:于败堵丛草处(促)

  使 ①使者:大王遣一介之使(廉)以祈请使诣北(指)

  ②出使:臣愿奉璧往使(廉)使北营,留北关外(指)

  ③派遣:使人遗赵王书(廉)使使如秦受地(屈)

  爱 ①爱:宽厚而爱人(过)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②吝惜:三国各爱其地(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

  盛 ①与“衰”相对:其意气之盛(伶)

  ②盛大: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盛盛以锦囊(怜)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荆)

  困 ①困窘,困难:天下诸侯已困矣(过)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屈)

  ②被困,围住:数十伶人困之(伶)

  ③疲倦:牛困人饥日已高《卖炭翁》

  微 ①不显露:微行入古寺(左)

  ②暗暗:微指左公处(左)

  ③深奥,含蓄:其辞微(屈)

  ④如果没有:微太子言(荆)微斯人(《岳阳楼记》)。

  君 ①君主:君赐不可违也(训)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②对对方尊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今为君计(赤)

  ③做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

  适 ①适合: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

  ②女子出嫁:始适还家门(孔)

  穷 ①穷尽:穷冬烈风(送)欲穷千里目(《登鹳雀楼》

  ②不得志: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

  ③处境困难:人穷则反本(屈)穷饿无聊(指)

  乱 ①无秩序,与“治”相对: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荷)悖乱不可以治国(察)

  ②乐章的尾声:乱曰(屈)

  遣 ①派遣: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丹请先遣秦舞阳(荆)

  ②送走:遣去慎莫留(孔)

  作 ①兴起:有圣人作(五)

  ②劳动:昼夜勤作息(孔)

  ③著作:作《二京赋》(张)

  ④制作:作浑天仪(张)

  相 ①宰相、国相:昔李文靖公为相(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

  ②容貌:儿已薄禄相(孔)

  ③辅助或辅助的人: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论季》)无物以相之(游)

  ④互相:黄泉下相见(孔)遂相腾击(促)

  ⑤动作偏指一方:不得便相许(孔)登即相许和(孔)

  取 ①拿,与“舍”相对……

  ②取出:青趣之于蓝(劝)

  ③选择:须趣无茎时采(梦)

  ④通“娶”:终老不复趣(孔)

  结 ①打结:结发同枕席(孔)神农氏结绳为治(《说文序》)

  ②结交:愿结友(廉)

  岁 ①年:不终岁(促)穰岁之秋(五)

  ②年龄:成有子九岁(促)

  ③年成:岁恶不入(论)

  令 ①命令,法令:令初下(邹)每一令出《屈》

  ②县令: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促)

  ③时令:群葩当令时(芙)

  报 ①回复:求人可使报秦者(廉)

  ②报答,报复:将军之仇报(荆)

  ③上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

  靡 ①没有、无:靡计不施(促)

  ②倒下,后退:左右皆靡(廉)虫尽靡(促)

  ③浪费:靡之者甚多(论)纳(内)

  内 ①接纳,接受:距关勿内诸侯(鸿)亡走赵,赵不内(屈)

  ②放入:内所藏披袄中(记)成妻纳钱案上(促)

  转 ①转动:转侧床头(促)

  ②迁职:再转复为太史令(张)

  伏 ①趴:有虫伏棘根(促)

  ②伏天:天时有愆伏(梦)

  ③下对上敬词:伏惟启阿母(孔)

  复 ①再、又:复造候风地动仪(张)复之秦(屈)

  ②恢复:成子精神复旧(促)

  ③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屈)

  ④通“”(夹层):复道行空(阿)

  气 ①自然界冷热现象:缘土气有早晚(梦)

  ②气体:朔气传金柝(《木兰诗》)吾令人望其气(鸿)

  ③气息:则气断声吞(促)

  ④人的精神状态:神气痴木(促)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木 ①树:斩木为兵(过)尔墓之木拱矣()

  ②木材:木直中绳(劝)

  ③呆:但儿神气痴木(促)

  冠 ①帽子:怒发上冲冠(廉)新沐者必弹冠(屈)

  ②戴帽子:楚人沐猴而冠(《项羽本纪》)

  冠 ①古礼,男满二十岁行冠礼:既加冠(送)

  ②位居第一:位冠群臣(《史记萧相国世家》)

  历 ①经过,经历:历艰难险(黄)

  ②逐个:先遣内侍持历朝圣训(谭)

  ③历法,历术:犹致思于天文历算(张)

  役 ①兵役,劳役:宰悦,免成役(促)更若役(《捕蛇者说》)

  ②战役: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黄)

  寿 ①寿命: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②敬酒或赠礼祝人长寿: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廉)若入前为寿(鸿)

  载 ①年:不半载(黄)

  ②记载:如史载田横事(黄)

  ③动词词头:载驰载驱(《诗经载驰》)

  载 ①装载: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②乘坐:直上载公子上坐(信)

  善 ①好,善良:善哉!技盍至此乎?(庖)古认之人虚中乐善(问)

  ②友好:素善留侯张良《鸿》

  ③擅长:衡善机巧(张)

  ④通“缮”,修治:善刀而藏之(庖)

  开 ①打开,张开:秦人开关延敌(过)

  ②开放:只在花开之数日(芙)

  ③开辟:此一部开国血史(黄)

  鸣 ①鸟或禽兽叫:好鸟相鸣(与)杜鹃啼血猿哀鸣(琵)

  ②发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

  ③出名:可使以其技鸣(柳)

  习 ①学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

  ②习惯: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赤)

  期 ①期望:不期修古(五)

  ②约定:君与家君期日中(《世说》)

  主 ①国君:其主不能守(《隆中对》)

  ②主人:寓逆旅主人(送)

  ③掌管:不能自主(柳)

  奏 ①演奏:争延之使奏其技(柳)

  ②进献:相如奉璧奏秦王(廉)

  ③向国君进言或上书: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先生有所陈奏(谭)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汇总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7高考语文真题

  2017高考语文答案

  2017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归纳

文言文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有哪些

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有哪些

高考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