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公务员行测技巧,能够帮助考生提升不少分数,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务员行测技巧:“牛吃草”帮口罩厂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公务员行测技巧:“牛吃草”帮口罩厂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牛吃草问题又称为消长问题或牛顿问题,草在不断生长且生长速度固定不变,牛在不断吃草且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相同,供不同数量的牛吃,需要用不同的时间,给出牛的数量, 求时间。在同一个草场上的不同牛数的几种不同吃法,其中草的总量、每头牛每天吃草量和草每天的生长数量,三个量是不变的。这种题型相对较为简单,直接套用牛吃草问题公式即可进行解答。
追及型牛吃草——一个量使原有草量变大,一个量使原有草量变小
原有草量=(牛每天吃掉的草-每天生长的草)×天数
【例1】牧场上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15 头牛吃10天。问:可供25头牛吃几天?
解析:牛在吃草,草在匀速生长,所以是牛吃草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原有草量=(牛每天吃掉的草-每天生长的草)×天数,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为“1”,每天生长的草量为X, 可供25头牛吃T天,所以(10-X)×20=(15-X)×10=(25-X)T,先求出X=5,再求得T=5。
【例2】一口罩厂库存一批口罩,每天都在生产的口罩数量都相同。这一批口罩可供16个经销商卖90天,可供18个经销商卖60天。问:可供20个经销商卖多少天?
解析:经销商在卖口罩,厂家在生产口罩,所以是牛吃草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原有口罩量=(经销商每天卖掉的口罩-每天生产的口罩)×天数,设每个经销商每天卖的口罩量为“1”,每天生产的口罩量为X,可供20个经销商卖T天,所以(16-X)×90=(18-X)×60=(20-X)T,先求出X=12,再求得T=45。
极值型牛吃草问题
题目与标准牛吃草中的追及问题相同,只是题目的问法进行了改变,问为了保持草永远 吃不完,那么最多能放多少头牛吃。
【例3】牧场上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15头牛吃10天。问为了保持草永远吃不完,那么最多能放多少头牛?
解析:牛在吃草,草在匀速生长,所以是牛吃草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原有草量=(牛每天吃掉的草-每天生长的草)×天数,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为“1”,每天生长的草量为X, (10-X)×20=(15-X)×10,求得 X=5,即每天生长的草量为5,要保证永远吃不完,那就要让每天吃掉的草量等于每天生长的草量,所以最多能放5头牛。
【例4】一口罩厂库存一批口罩,每天都在生产的口罩数量都相同。这一批口罩可供16个经销商卖90天,可供18个经销商卖60天。问:为了保证口罩永远卖不完,那么最多可以合作多少个经销商?
解析:经销商在卖口罩,厂家在生产口罩,所以是牛吃草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原有口罩量=(经销商每天卖掉的口罩-每天生产的口罩)×天数,设每个经销商每天卖的口罩量为“1”,每天生产的口罩量为X,(16-X)×90=(18-X)×60,求得 X=12,即每天生产的口罩量为12,要保证永远卖不完,那就要让每天卖掉的口罩量等于每天产的口罩量,所以最多能合作12家口罩经销商。
行测技巧:比例法巧解数学运算
对于国考笔试,每一题每一分都极为重要。数量关系作为行测试卷中单题分数相对而言较高的一个部分,一直也是大家最头疼的类型。审题难、做题慢使得绝大多数考生战略性选择了放弃数量关系。但其实在考试中,很多题目都有很强的特征,只要我们能够看到特征并掌握解题方法,就可以快速解题。今天小编讲解一个新的方法:比例法以及他的应用。
绝大部分数学运算题目中,只要题干存在比例,以及对应的实际量,就可以运用比例法进行求解,但运用好比例法的前提,需要掌握以下三个知识点:
一、比例的计算
题干存在比例关系,同时也存在某个比例对应的实际量,则可以利用份数代替实际量进行运算,化简过程,确定所要求解的量。
【例1】某公司准备发放年终奖,以员工的业绩完成量为标准进行发放。已知甲、乙、丙三人业绩完成量之比为3:5:7,年终奖总额为30万。则最终乙会比甲多分到多少万元奖金?
A.2 B.4 C.6 D.8
【答案】B。
【解析】题干存在比例,以及对应的实际量,可以运用比例法进行求解。利用份数代替实际量化简运算,则甲、乙、丙三人业绩完成量分别为3份,5份,7份,共计15份,而总额为30万元,则15份对应30万元实际量,1份对应2万元,所求乙比甲多分到多少,比例中多分到2份,则对应实际量多分到4万元,故选B。
二、比例的转换
若题干信息中存在M=A×B这类乘除运算关系,当A(或B)一定时,另外两个量M和B(或A)成正比;当M一定时,A与B成反比,对应量之间可以进行转化比例进行计算。
【例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环形跑道进行健身锻炼,甲跑步,乙走路。若甲追上乙所需时间是两人相向而行相遇所需时间的3倍,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3:1 B.5:2 C.2:1 D.3:2
【答案】C。
【解析】行程问题中研究S=v×t这个等量关系,存在乘除关系。环形跑道上,同一地点出发,不管相遇还是追及,路程和、路程差都是环形轨迹一圈的距离,则甲追上乙的路程差和甲乙相遇的路程和是相等一定的,则时间和速度则反比,时间比为3:1,则甲乙速度之差和甲乙速度之和的比例关系为1:3,则甲、乙的速度比为2:1,故选C。
2021国考行测类比推理不仅是找不同
类比推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中非常常见的一类论证模型,很多考生觉得这类题目特别简单,如果是削弱,那么只需要找到题干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同点即可,但事实是这样的吗?小编为大家解答:
例:地球和月球相比,有许多共同属性,如它们都输太阳系星体,都是球形的,都有自转和公转等。既然地球上有生物存在,因此,月球上也很可能有生物存在。
如果以下哪项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推论的可靠性?
(1)地球和月球大小不同
(2)月球上同一地点温度变化极大,白天可上升到100℃,晚上又降至-160℃
(3)地球和月球生成时间不同
很明显,这道题目的题干逻辑主线是在把地球和月球进行类比,二者相似,发现地球有生物,由此推出月球也有生物,是一个典型的类比推理。但是三个选项都给的是不同点,这时候我们需要关注到位的是,到底哪一个不同点和题干逻辑有联系?显然,是否有生命存在和大小以及生成时间没有任何联系,只有温差因素直接影响到是否适合居住,答案选择(2)。
由此,在做类比推理论证模型的削弱型题目时,不仅仅需要关注到寻找不同点,更主要的是要能够找到本质不同点,也就是评判一下这个不同点和题干逻辑主线有没有联系,能不能干扰到结论的成立。我们通过一道例题练习一下:
某国际小组对从已灭绝的一种恐鸟骨骼化石中提取的DNA进行遗传物质衰变速率分析发现,虽然短DNA片段可能存在100万年,但30个或者更多碱基对序列在确定条件下的半衰期只有大约15.8万年。某位科学家据此认为,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龙等类似于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故事不可能发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科学家的观点?
A.《侏罗纪公园》虽然是一部科幻电影,但也要有事实依据
B.上述研究的化石样本可能受到人类DNA的“污染”
C.环境因素会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衰变速率
D.恐鸟与恐龙的碱基对序列排列顺序不同
这道题目的题干逻辑主线非常简单:恐鸟化石DNA碱基对序列较长,半衰期15.8万年→不能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龙。也就是说,认为DNA的信息存留时间短只有15.8万年,而恐龙的DNA信息可能已经小时,不能利用DNA再造恐龙。很多同学看到这道题目下意识地会选择D选项,认为题干论据是恐鸟,结论是恐龙,在把二者进行类比,那只需要找到二者间不同点即可,但是各位需要注意我们之前强调过,不能仅仅考虑不同点,更需要关注是否是本质不同点。
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一个选项:A项指出《侏罗纪公园》有依据,也就是证明这种再造恐龙的事情还是可以发生,反驳了观点,但《侏罗纪公园》只是一个举例,力度不够;B项指出化石样本会受到“污染”,对论据进行了质疑,也可以反驳,但是选项中“可能”属于语气较弱的或然性选项,力度较小;关键是D项,虽然也指出了恐鸟和恐龙的不同点,但是题干中影响DNA的衰变速率的是碱基对序列的长度而并非排列顺序,排列顺序只会影响DNA的多样性,所以D并不是一个削弱项。而C项,指出其余因素也会影响衰变速率,那么也就是意味着恐鸟化石的衰变速率会受到其余因素影响,测出结果不准确,是一个削弱项。
总之,在做行测类比推理论证模型题目时,遇到多个选项都在表述不同点时,一定要选择最为本质和题干逻辑联系度最大的选项来进行削弱,以此来排除干扰选项,从而提高解题正确率。
推荐阅读: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