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时初二数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2022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知识点2 函数的图象
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一般选取两个特殊点:直线与y轴的交点,直线与x轴的交点。.不必一定选取这两个特殊点.
画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1,k)即可.
知识点3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性质
(1)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
①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②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2)|k|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越大
①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上;
②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上;
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
(4)由于k,b的符号不同,直线所经过的象限也不同;
①如图所示,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②如图所示,当k>0,b
③如图所示,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④如图所示,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
(5)由于|k|决定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的大小,k相同,说明这两个锐角的大小相等,且它们是同位角,因此,它们是平行的.另外,从平移的角度也可以分析,例如:直线y=x+1可以看作是正比例函数y=x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
知识点4 正比例函数y=kx(k≠0)的性质
(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必经过原点;
(2)当k>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当k<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知识点5 点P(x0,y0)与直线y=kx+b的图象的关系
(1)如果点P(x0,y0)在直线y=kx+b的图象上,那么x0,y0的值必满足解析式y=kx+b;
(2)如果x0,y0是满足函数解析式的一对对应值,那么以x0,y0为坐标的点P(1,2)必在函数的图象上.
例如:点P(1,2)满足直线y=x+1,即x=1时,y=2,则点P(1,2)在直线y=x+l的图象上;点P′(2,1)不满足解析式y=x+1,因为当x=2时,y=3,所以点P′(2,1)不在直线y=x+l的图象上.
知识点6 确定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
(1)由于正比例函数y=kx(k≠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故只需一个条件(如一对x,y的值或一个点)就可求得k的值.
(2)由于一次函数y=kx+b(k≠0)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b,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两个关于k,b的方程,求得k,b的值,这两个条件通常是两个点或两对x,y的值.
知识点7 待定系数法
先设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常数系数),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未知系数也叫待定系数.例如:函数y=kx+b中,k,b就是待定系数.
知识点8 用待定系数法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一般步骤
(1)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
(2)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组);
(3)求出k与b的值,得到函数表达式.
思想方法小结 (1)函数方法.(2)数形结合法.
知识规律小结 (1)常数k,b对直线y=kx+b(k≠0)位置的影响.
①当b>0时,直线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
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b﹤0时,直线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
②当k,b异号时,直线与x轴正半轴相交;
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k,b同号时,直线与x轴负半轴相交.
③当k>0,b>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0,b=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拓展阅读:初中数学高效复习方法
1、从基础入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在遇到一个难题的时候,绞尽脑汁的去想解题方法,仍旧解不出来,参照答案之后,才发现,原来是某某定理理解的不到位,某某公式记得不全面。
公式、定理都是基础,学习就像是盖房子一样,这些基础知识都相当于地基,地基盖得不稳,你还想建成高楼?所以,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基础打牢,不要好高骛远,地基还没建牢固,就想盖高楼,
2、研究突破重难点
这一环节一要在基础抓牢的基础上进行,在基础掌握的比较扎实之后,同学们既可以研究一下重难点的知识了,
将笔记上的重点知识标记出,进行一下系统的记忆之后,可以对一个的找一些专题进行一下系统的训练,最好多找一些综合题,因为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更能够发现自己的薄弱项。从而进行强化,让自己无懈可击。
3、锻炼出题的能力
同学们可以跟自己的同桌或者同学进行合作,互相出题为难对方,一个会出题的人必定会解题,如果题出的非常严谨,证明你已经升华了。
锻炼出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自己对知识、对考试的不同认识,让自己站在出题老师的角度上去思考一道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视野会更加的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