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精选11篇)

2023-01-29 11:41:49 小班教案

  或许你需要"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这样的内容。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会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串铃发出的声音,会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并能在了解大鼓和蛙鸣筒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2.要求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3.要求幼儿学习倾听,能在倾听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同演奏乐器。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串铃,

  2.一面大鼓。

  3.一个蛙鸣捅(可用其它能连续敲响的乐器代替)。

  活动过程:

  1.幼儿听老师讲述故事,知道大象一睡着,小蚊子就可以去叮大象,大象甩尾巴时,小蚊子就要躲远点,不能让大象尾巴碰着,当大象尾巴不动时,小蚊子又可以去叮大象,大象使劲跺脚时,小蚊子就要死掉。幼儿模仿练习。

  2.幼儿听老师用打击乐表现故事内容,先缓缓敲大鼓,再连续刮蛙鸣筒,接着轻轻摇响串铃,最后使劲敲大鼓。这样,让幼儿知道:轻而慢敲打鼓表示大象走路;刮蛙鸣筒表示大象甩尾巴;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使劲敲大鼓表示大象生气使劲跺脚。

  3.幼儿每人拿一个串铃轻轻摇动,表示蚊子飞,在老师的提示下知道摇动手臂。

  4.幼儿在老师敲击乐器声中和讲故事清洁的提示下做游戏。扮蚊子的幼儿练习先听着蛙鸣筒声往后退,当什么也声都没有时,就边摇串铃,边走到大象(由另一老师或高大幼儿扮演)身边,当听到重纵的敲鼓声时,蚊子就躺下死掉。

  5.不用故事提示,幼儿随鼓声,蛙鸣筒声玩游戏。

  附:故事: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拉!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用夸张的声音念),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用较慢的、不太强的声音念)。

  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们就围者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刮--刮--刮--蚊子被赶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就这样,赶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吓死拉!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2)

  小班幼儿音乐教案《大象与蚊子》

  设计意图:

  打击乐器的不同声音特质常常能吸引孩子们乐此不疲,故事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构建总能激发幼儿广阔的想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既要注意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及兴趣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选择了大象和蚊子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并在形态上有着巨大反差的动物,将生动有趣的故事人物与乐器的声音、节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倾听、欣赏、敲击乐器和游戏的过程中自由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及愉悦的进行音乐游戏是我们这个活动的总体设计思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乐器:刮琴、小鼓、手铃,感知其强弱、快慢的声音变化;

  2、通过故事,感受大象和蚊子不同的音乐特质,了解角色与乐器演奏的匹配关系;

  3、愉悦的进行音乐游戏活动,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①打击乐器:刮琴、小鼓、手铃

  ②背景音乐:舞曲链接——小白兔与大黑熊 野蜂飞舞 滑稽舞曲

  ③靠垫一个 幼儿人手一对手铃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师:宝宝们,跟着我一起去玩吧!——师生听音乐做动作愉快入场

  二、认识乐器刮琴、小鼓、手铃,感知其声音特点

  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位小客人,他们是谁呢?

  2、逐一出示乐器:刮琴、小鼓、手铃,引导幼儿认识,通过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感受其不同的音乐特质,并跟随刮琴一起唱歌、小鼓拍手、手铃跳舞。

  三、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人物与乐器的对应关系

  1、教师讲述故事《大象与蚊子》,在讲述过程中,通过小鼓轻声敲击表示大象在慢慢的走路,重声敲击表示大象生气的跺脚;手铃的摇动轻重表示蚊子的越来越多;刮琴表示大象在不停的甩尾巴赶蚊子等等,展示刮琴、小鼓、手铃在故事中所体现的系列人物匹配关系。

  2、提问,进一步明确乐器所表现的声音形象

  ●师(轻声敲小鼓)这是谁的声音,大象在干什么?(走路)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大象走路吧!——师生一起跟着鼓声学大象慢慢的走路。

  ●师:(摇动手铃)谁来了,(手铃声音由轻转重)蚊子怎么了?(越来越多)——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摇动手腕学习蚊子飞

  ●师:(刮动刮琴)大象在干吗?(甩尾巴赶蚊子)来,我们跟着琴声一起甩甩尾巴吧!——师生随琴声做动作

  ●师:(重敲小鼓)你们听,大象怎么了?(大象生气了,在跺脚呢!)大象一跺脚,发生了什么?我们来做做看!——引导幼儿表现蚊子被震晕后倒下的样子。

  四、音乐游戏《大象与蚊子》

  1、角色定位:师将靠垫绑在屁股上,变成大象,幼儿带上手铃做蚊子;

  2、师生一起随背景音乐的不同变化(大象:小白兔和大黑熊,蚊子:野蜂飞舞、甩尾巴:滑稽舞曲),利用乐器愉悦的进行音乐游戏活动,感受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

  五、延伸活动

  1、师:今天,我们和三位好朋友做了游戏,他们是谁呢?——进一步巩固对刮琴、小鼓及手铃的认识;

  2、师:让我们去和更多的乐器朋友一起游戏吧!

  3、师生听音乐做动作出场。

  附:故事与乐器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拉!大大的脑袋,大大的身体,好大好大的屁股,走起路来“咚--咚--咚--”, (敲击小鼓,声音沉重而缓慢)很慢很慢。

  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一只、两只、三只……(双手不停摇动手铃,由轻到重,由慢到快,表示蚊子越来越多),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屁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们就围者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甩起尾巴来赶蚊子,“的儿~~~~~的儿~~~~~””(刮动刮琴),蚊子被赶走了(手铃摇动的声音由大转小,由重转轻,表示蚊子飞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双手不停摇动手铃),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的儿~~~~~的儿~~~~~””(刮动刮琴)。就这样,赶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用力敲击小鼓)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吓死啦!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了解串铃发出的声音,会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并能在了解大鼓和蛙鸣筒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2、 要求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3、 要求幼儿学习倾听,能在倾听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同演奏乐器。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 每人一个串铃,2、 一面大鼓。

  3、 一个蛙鸣捅(可用其它能连续敲响的乐器代替)。

  活动过程:

  1、 幼儿听老师讲述故事,知道大象一睡着,小蚊子就可以去叮大象,大象甩尾巴时,小蚊子就要躲远点,不能让大象尾巴碰着,当大象尾巴不动时,小蚊子又可以去叮大象,大象使劲跺脚时,小蚊子就要死掉。幼儿模仿练习。

  2、 幼儿听老师用打击乐表现故事内容,先缓缓敲大鼓,再连续刮蛙鸣筒,接着轻轻摇响串铃,最后使劲敲大鼓。这样,让幼儿知道:轻而慢敲打鼓表示大象走路;刮蛙鸣筒表示大象甩尾巴;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使劲敲大鼓表示大象生气使劲跺脚。

  3、 幼儿每人拿一个串铃轻轻摇动,表示蚊子飞,在老师的提示下知道摇动手臂。

  4、 幼儿在老师敲击乐器声中和讲故事清洁的提示下做游戏。扮蚊子的幼儿练习先听着蛙鸣筒声往后退,当什么也声都没有时,就边摇串铃,边走到大象(由另一老师或高大幼儿扮演)身边,当听到重纵的敲鼓声时,蚊子就躺下死掉。

  5、 不用故事提示,幼儿随鼓声,蛙鸣筒声玩游戏。

  附:故事: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拉!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用夸张的声音念),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用较慢的、不太强的声音念)。

  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们就围者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刮--刮--刮--蚊子被赶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就这样,赶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吓死拉!

  【活动反思】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幼儿反应: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不足和改进:

  首先我们的打击乐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数量较少,这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在让个别幼儿表演之前应该先集体进行空手练习,等孩子们完全了解故事情节再演奏,为后面的集体演奏打下基础。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以小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童话的生动有趣,体验角色表演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钢片琴、鼓、串铃各一个,小铃铛人手一份;森林的背景图及大象、蚊子的图片若干。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

  根据乐器提示为线索能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背景图及大象蚊子图片。

  2、听故事“大象和蚊子”

  利用背景图,教师边演示图片,变伴着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讲述故事。

  3、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1)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

  (2)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

  (3)哗啦啦的小铃声是谁来了?

  (4)大象发现蚊子在屁股后是怎么说的?

  (5)呱呱呱的琴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音?它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

  (6)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

  (7)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样子?

  4、师幼共同角色表演。

  (1)老师扮演大象,幼儿扮演蚊子。

  (2)评价幼儿在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并为下次表演提出要求。

  5、再次表演。

  请三位幼儿扮演大象,教师和其他幼儿扮演蚊子。

  6、结束。

  请幼儿带着小铃学蚊子的样子飞出活动室,和其他伙伴一起游戏。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2、根据故事情节变化,学习用笨重的体态和收缩的动作分别表现大象和小蚊子。

  3、认识串铃,学习用手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动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大鼓一面、串铃人手一副。

  2、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有关大象和小蚊子的经验。

  (1)教师:你们见过大象吗?它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大象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大大的,引导幼儿用声音和动作表现)

  (2)教师:你们见过蚊子吗?它和大象比,身体怎么样?它飞起来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用声音和手部动作表现)

  (3)教师:大象和小蚊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幼儿猜测)

  2、出示挂图,欣赏故事《大象和小蚊子》。

  (1)教师出示挂图,幼儿边看教学挂图边欣赏教师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

  (2)请幼儿学一学大象走路和小蚊子飞的动作。

  教师:大象走路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咚咚咚)小蚊子飞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嗡嗡嗡)最后大象生气跺脚时,发出什么声音?(咚)

  (3)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用嗓音和动作表现大象和小蚊子。

  (4)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用大鼓表现大象走路和跺脚的声音。

  3、出示串铃,让幼儿认识并听其音色。

  (1)教师出示串铃,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这是什么?谁认识?

  (2)教师摇一摇,请幼儿倾听。

  教师:它的声音是怎样的?怎样演奏呢?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摇动串铃的动作。

  4、教师边讲故事边用乐器演奏。

  (1)幼儿学习用串铃演奏模仿小蚊子飞,同时可加入嗓音的“嗡”声。

  (2)教师讲述故事情节,幼儿和教师分别用串铃和大鼓表现故事。(演奏前,教师提出要求:不演奏时,每个人的串铃都不能发出声音。在演奏过程中,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遵守这一规则。)

  5、完整演奏,结束活动。

  (1)教幼分角色进行演奏,教师扮演大象,幼儿扮演蚊子。

  (2)男女分角色演奏,教师点评。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可以开展语言活动或者戏剧表演,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并用动作表演这个故事。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较弱,对乐器缺乏了解,《大象和蚊子》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反差很大,情节是幼儿生活中的经验,能够吸引他们又易于理解、记忆,并通过故事情节尝试让幼儿来运用打击乐配音。

  活动目标:

  1.认识并区分大鼓、串铃和蛙鸣筒等乐器的不同音色。

  2.尝试使用乐器,并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大鼓、蛙鸣筒、串铃每人一个。

  2.《大象和小蚊子》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1.敲打乐器,引起兴趣

  教师敲大鼓咚咚咚,请幼儿闭上眼睛听,猜猜是什么动物走来了,引出《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

  2.欣赏故事,师幼交流

  (1)大象和小蚊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2)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3.引导幼儿发现故事情节,打击乐器的配合

  (1)认识几种乐器,玩一玩,听听它们的声音。

  (2)教师讲述故事,在有声响的地方暂停,请幼儿选择一种合适的乐器配音。

  (3)教师分别用三种乐器为故事配音,请幼儿感受三种乐器的不同特点:慢敲大鼓表示大象走路,连续刮蛙鸣筒表示大象赶蚊子,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使劲敲大鼓表示大象跺脚。

  4.请幼儿为故事配乐演奏

  请幼儿分组,进行演奏。教师用故事情节提示幼儿,在合适的地方为故事配乐。

  5.教师和幼儿共同配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述

  活动延伸:

  (1)请幼儿玩玩乐器,说说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还像什么。

  (2)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说自己还认识什么乐器。

  活动反思: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鼓、串铃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

  游戏:狗熊与小老鼠

  1、游戏玩法及规则:大狗熊走得慢,小老鼠走得快。

  2、模仿游戏:幼儿模仿大狗熊和小老鼠做动作。

  3、听小铃指挥做模仿游戏。

  二、讲故事,初步感知游戏

  1、故事里有谁?(大象、蚊子)大象是怎么走路的?(慢)

  2、大象打瞌睡,谁来了?蚊子是怎么飞的?(手腕转动,食指拇指相对)蚊子看见了什么?(好大好可爱的屁屁)它们是怎么叮的?

  3、大象生气了,一跺脚,“咚”!蚊子怎么了?(死掉,手放在腿上)

  4、教师提醒幼儿用动作表演故事。

  三、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

  1、老师请来了2位朋友,他们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请听是谁的声音。

  2、请幼儿来做蚊子,幼儿每人拿一个串铃轻摇,表示蚊子飞。

  3、在提示下用乐器表演故事。

  四、结束

  今天我们和鼓、串铃做了游戏,他们累了,我们让他们回家吧,整理乐器。

  附:故事《大象和小蚊子》

  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了,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

  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塞!好可爱的屁屁呀!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赶了好几次蚊子都赶不走。大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声音大得把蚊子给吓死了!

  活动反思:

  一、活动开始,我先是为幼儿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以游戏的形式进入活动室,从而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主动融入活动的积极性。

  二、幼儿喜欢听故事,但在讲述故事过程中,要想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讲述的技巧十分关键。所以我首先充分地调动起了自己的激情,结合教具,运用生动语言、可爱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讲述了一遍《大象和小蚊子》。

  小班的宝宝对大象和蚊子都十分熟悉,并且能模仿大象走路时笨拙、可爱和蚊子飞起来轻巧、淘气的样子。在讲述故事中我特别注重大象走路“咚 咚 咚”,小蚊子飞“嗡 嗡 嗡”,驱赶小蚊子“刮 刮 刮”等拟声词的运用,所以故事中大象和蚊子的角色更加鲜明,具有诙谐的色彩,宝宝们听得特别投入,表现的非常兴奋。

  三、打击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宝宝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在这个环节,我通过拟声词引出了打击乐器,对于这些乐器来说,蛙鸣筒宝宝们比较陌生,但通过分辨声音及了解名称的来历,宝宝们非常感兴趣。最后通过分辨大象和蚊子的不同音乐性质,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了小鼓、蛙鸣筒、手铃三种打击乐器为故事伴奏。

  小班宝宝对乐器的演奏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让他们分辨出这三种乐器的音色,我与宝宝们进行了各种声音与乐器的演奏、配合练习。

  四、最后一个环节,让宝宝在扮演游戏角色的过程中,进行乐器的伴奏,老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宝宝通过肢体动作大胆表现动物的形态和动态,这种师幼的良好互动将整个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

  通过游戏,宝宝们在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上,大胆用动作、表情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宝宝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直到游戏结束,宝宝们仍意欲未尽,于是我将活动进行了延伸,将目标要求做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引导幼儿在扮演“大象”时,要求步伐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使他们在音乐的氛围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8)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较弱,对乐器缺乏了解,《大象和蚊子》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反差很大,情节是幼儿生活中的经验,能够吸引他们又易于理解、记忆,并通过故事情节尝试让幼儿来运用打击乐配音。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重点)

  3、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难点)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

  2、大鼓一个、手铃若干、响筒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通过模仿大象和小蚊子来到自己的座位上。

  孩子们,我们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吧,伸着长长的鼻子,轰轰地走着。现在咱们再变成一只小蚊子,嗡嗡地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小朋友们表现真棒!

  (一)开始部分

  认识大鼓、手铃、响筒。(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1、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和快与慢。

  师:小朋友们,听谁在给我们唱歌?你们认识它吗?――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大家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

  幼: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声音慢。

  2、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响筒。

  师:接下来又是谁呢?请小朋友听一听这种声音。(教案) 老师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响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响筒的声音,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

  3、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拿的是什么?手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手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响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师结合乐器响筒、手铃、小鼓讲述故事。(伴随乐器讲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幼儿,而且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乐器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巩固故事。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呱――呱――呱――的呱呱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大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师:“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

  (幼儿回答并表演蚊子晕倒的样子)

  3、老师和幼儿一同表演演奏。

  师:小朋友想自己来演奏吗?那么老师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响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么呢?(手铃)。

  4、老师讲故事,幼儿集体演奏。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演奏的都非常好,现在这些乐器要回家休息了,咱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去吧。(播放音乐)

  五、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乐器,鼓励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教学设计: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幼儿反应: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不足和改进:

  首先我们的打击乐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数量较少,这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在让个别幼儿表演之前应该先集体进行空手练习,等孩子们完全了解故事情节再演奏,为后面的集体演奏打下基础。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3、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活动难点: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

  活动准备:

  1、PPT

  2、大鼓一个、手铃若干、响筒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通过模仿大象和小蚊子来到自己的座位上。

  孩子们,我们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吧,伸着长长的鼻子,轰轰地走着。现在咱们再变成一只小蚊子,嗡嗡地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小朋友们表现真棒!

  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啦?

  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粗粗的四肢、大大的身体)

  这只大象在森林里散步,你们猜在这只大象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一)讲故事,初步感知游戏 故事: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了,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鼓,轻、慢)。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一只、两只、三只……(双手不停摇动手铃,由轻到重,由慢到快,表示蚊子越来越多),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屁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们就围者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甩起尾巴来赶蚊子,“哗~哗~哗~”(响筒),蚊子被赶走了(手铃摇动的声音由大转小,由重转轻,表示蚊子飞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双手不停摇动手铃),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哗~哗~哗~””(响筒)。就这样,赶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用力敲击小鼓)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吓的晕过去啦!

  1、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大象是怎么走路的?(慢)

  3、大象打瞌睡,谁来了?蚊子是怎么飞的?(手腕转动,食指拇指相对)蚊子看见了什么?(好大好可爱的屁屁)它们是怎么叮的?

  4、大象生气了,一跺脚,“咚”!蚊子怎么了?(死掉,手放在腿上)

  5、教师提醒幼儿用动作表演故事。

  (二)认识大鼓、手铃、响筒. (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1、出示小鼓

  师:小朋友们,听谁在给我们唱歌?你们认识它吗?——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大家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

  幼: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声音慢。

  2、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响筒。

  师:接下来又是谁呢?请小朋友听一听这种声音。老师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响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响筒的声音,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谁想来摸摸它?

  3、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拿的是什么?(手铃)

  接下来,小鼓、响筒和手铃也想给你们讲一讲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手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响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三)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师结合乐器响筒、手铃、小鼓讲述故事。

  提出问题,巩固故事。

  2、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哗-哗-哗-的响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大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师:“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

  (幼儿回答并表演蚊子晕倒的样子)

  3、老师和幼儿一同表演演奏。

  师:小朋友想自己来演奏吗?那么老师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响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么呢?(手铃)。

  4、老师讲故事,幼儿集体演奏。

  (四)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演奏的都非常好,现在这些乐器要回家休息了,咱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去吧。(播放音乐)

  活动反思: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10)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山东省新省编教材小班下学期主题三《大大小小》

  下的次主题一《大动物小动物》里的一节打击乐活动——《大象和小蚊子》。

  一、说教材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

  对声音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在活动中,幼儿手、眼、脑、心并用,使大

  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活聪慧。《纲要》指出:教育内

  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既符

  合幼儿的现实水平,能提升孩子已有经验,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小班的

  幼儿对大象和蚊子都十分熟悉,并且能模仿大象走路时笨拙、可爱和蚊子

  飞起来轻巧、淘气的样子。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

  并在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将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与对比鲜明的音乐融合

  在一起,并通过演奏简单的乐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

  们在音乐情境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二、说目标

  对于我班幼儿来说,日常生活中只认识了几样简单乐器名称外形和使用方

  法,对于乐器音色的辨认和与故事情节匹配接触的较少。根据打击乐器教

  学的任务所提到的:要发展幼儿对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演奏乐器中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理解力,培养节奏

  感的要求,为此,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体验乐器演奏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倾听辨别能力和根据故事情节进行乐器的匹配的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串铃发出的声音,会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并能

  在了解大鼓和蛙鸣筒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要求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

  的对应关系,并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教学难点是:能在了解大鼓和蛙鸣筒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合作游戏。

  并能控制自己的串铃。难点制定的依据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常常以

  自我为中心,那么幼儿在节奏活动中,通过演奏很容易获得自我满足感和

  成功感,也能非常乐意的地进行自我表达。可是在集体演奏中要忽略个体

  的意识,去服从集体的需要达到比较协调整齐的演奏效果对小班幼儿来说

  非常困难,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这

  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而我突破难点的策略则采用难度层降法。即把最后环

  节的多通道练习在前面的层次中逐步进行分步练习,以达到半自动化的程

  度,起初我利用课件讲述故事,形象逼真为理解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匹配

  乐器做了铺垫,随即我有带领孩子边讲述故事便使用乐器演奏,慢慢的不

  讲故事直接过渡乐器的演奏,最后在听音乐进行演奏,这样在最后的活动

  中就显得水到渠成。

  四、说准备

  知识准备:通过图片、录像等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和蚊子的形态,并

  能够模仿它们的各种动作。

  物质准备: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课件,串铃、蛙鸣筒和大鼓。大象进行曲

  和小蚊子两段音乐。

  五、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

  1、情景法:教师以幼儿玩伴身份和幼儿一起看课件画、听故事、说故事,

  和幼儿一起融入到故事里,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互动情景。

  2、提问法:提问,“大象走路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咚咚咚)小蚊子飞

  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嗡嗡嗡)最后大象生气跺脚时,发出什么声音?

  (咚)”这一系列问题,为打击乐的匹配做了铺垫。

  3、发现法: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地探索发现本次活动所用的打击乐:大鼓、

  串铃、刮胡。以及相应的匹配关系。即大象散步“咚——咚——咚——”

  的脚步声与打鼓的节奏匹配,然后大象睡着了,蚊子出来了,蚊子“嗡嗡嗡”

  的声音与串铃的声音匹配,大象甩尾巴“刮——刮——刮——”的声音与刮

  胡匹配。

  4、游戏法:活动设计以游戏贯穿始终,整个活动让幼儿一直处于愉快的

  游戏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5、操作法:通过用打击乐来表现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

  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六、说学法

  多种感官参与法,情景游戏体验法通过积极参与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动手

  动脑探究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在

  主动、愉快的探究中获得发展。

  七、说教学程序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11)

  小班音乐优质教案《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体验乐器演奏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根据故事情节与乐器进行匹配。

  3.引导幼儿了解乐器发出的声音,并乐意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大鼓.摇铃.盘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根据股市情节与与乐器进行匹配,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难点: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并能控制自己的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生问好

  1.教师打击乐器发出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才听到什么声音了?(鼓声.铃声)还有什么声音呢?(幼儿讨论)

  2.教师出示乐器,进行演奏,幼儿熟悉乐器。

  师:今天老师请这三样乐器宝宝来和小朋友作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大象和小蚊子》。

  师:1.器宝宝来当大象和小蚊子,一起来听一听什么乐器声音像大象走路的声音?为什么?(幼儿讨论)

  2.边摇摇铃边提问:摇铃像谁的声音?

  (二)开始部分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表演乐器,了解基本情节,初步感知游戏。

  提问:(1). 大象是怎么走路的?(幼儿表演)教师用大鼓配合。

  (2). 大象打起了瞌睡,谁来了?蚊子是怎么飞的?蚊子看见了什么?它们要干什么了?(我们去叮叮吧)它们怎么叮的?(教师用摇铃配合小蚊子飞的声音)

  (3). 大象醒来了用尾巴赶蚊子,它是怎么赶的?(教师用盘子刷刷的声音表示赶蚊子的声音)(4). 大象生气了,一跺脚,咚!蚊子怎么了?(死了)2.教师指导幼儿用动作表演故事--师幼共同表演。

  3.幼儿分角色用乐器表演故事,教师讲述幼儿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表现的真棒,小乐器累了,想回去休息了,我们把他们送回家--整理乐器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更多不同的乐器和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究还有哪些事物发出的声音像大象和小蚊子。

分享

热门关注

[热门]会唱歌的瓶宝宝小班教案通用

小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1000字精选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教案找朋友800字合集

幼儿园大班教案找朋友

关于幼儿园教案游戏1000字(精选5篇)

幼儿园教案游戏

小班滑梯教案800字精选6篇

小班滑梯教案

[热门]小班教案甜甜话1000字精选11篇

小班教案甜甜

小班美术教案树叶(合集11篇)

小班美术教案

小班开汽车教案反思11篇

小班教案

和图形宝宝做游戏小班教案(精选5篇)

小班教案

[推荐]1和许多教案小班(精选4篇)

许多教案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