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过搜索成功为您找到了一些有用的内容“做数学课件”,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成就感。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 教案和课件的专业编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做数学课件【篇1】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相遇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材简析:
相遇问题是行程应用题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个物体运动的有关速度、时间 和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及工程问题的基础。例如数学书58页-8题(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699千米,一列货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实行69千米。这列货车开除后1小时,一列客车从广州开往长沙,每小时行71千米,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58页-11题。同时,由于相遇问题中术语较多,如相向、相背、同时、相距,并且速度和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此类题目的发展变化也比较多,因此也是应用题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同时、两地、相向、速度和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种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
(3)经历比较、优化等学习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细致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空间感缺乏认知能力,所以首要解决的就是一些术语的理解,行程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常遇到,却很少用专业的词语去表述所以我特意设置了真实场景、电脑演示、文具模拟帮助学生建立对于物体位置移动的空间想象感。
我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属于龙洞本村的孩子,平时的家庭辅导仅仅限于检查作业是否完成。虽然三、四年级就开始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训练,不过一小半的学生仍然感到吃力,对于三步应用题经常会做却不会写数量关系,讲不清楚道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比较差的,比较习惯寻找题目特点,套用相对应的方法。一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分析法从具体问题出发,找到解题的方法,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抽象概括出性 速度和Χ时间=路程 这个公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从复习、探讨问题到解决问题我的步子都比较小,多让学生讲解算式的含义,帮助学困生记忆、理解方法。
基于学生情况,我选择了例2“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段地铁。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甲队的进度12米/天,乙队的进度14米/天,经15天打通。这段地铁长多少米?”对“进度”是多角度的,理解差的可以看作是前进的速度,也可以看作工作效率。
练习的设置从基础题到提高题有一定的梯度,尽量照顾每一层次的学生。
三、说教法
教法:通过情景教学,创设最佳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紧扣教学内容,科学直观地演示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情景,这样把数学问题转化成动态的数学模型展现出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逐层推进,分散难点,增强感性认识,建立表象、抽象规律。
四、教学流程: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算理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和”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两块橡皮(或两只笔)
(一)、 创设情景、逐步感知
帮助学生理解相遇、相向、同时
师请两位学生从教室两头相向走—相遇—相背走到头,让学生围绕走的方向、走的结果、走的路程几个问题进行观察。两个学生走走停停,学生可以观察不同时间里的运动结果,走了的路程、还有多少路程。这段活动需要一些时间,但对整体认识行程问题有好处。
考虑学生的基础、教学目标,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将准备题和例1合并,并为以后的工程问题做铺垫,特意设置了例2,修地铁。首先学生通过情境演示(两学生表演相遇)理解“相遇”、“相向”、“同时”,对相遇问题建立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电脑课件的演示,加深“速度和”的理解,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的位置将发生移动;最后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学具来模拟相遇过程。通过这3个过程在学生脑海中逐步建构物体移动的空间模型。
(二)、 探究问题、加深理解
(大屏幕出示:小强和小丽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50米,4分钟后两人相遇。)
1、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点什么数学问题吗?
问题1小强和小丽一共走了多少米?
问题2:小强走了多少米?小丽走了多少米?
问题3: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2、 通过问题2复习: 速度×时间=路程
3、 这节课重点来研究:小强和小丽一共走了多少米?理解 相距
(两地共有多少米? 甲乙两地有多少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4、 生上来板书:(1)100×4+50×4 (2)(100+50)×4
5、 反馈:板书算式。同学们对他们的解法有什么疑问就提出来?(每一步各表示什么?)
6、小结:(100+50)表示他们两个人1分钟走的米数,他们走了4分钟,就是4个150米。(课件演示)
速度和×时间=路程 (师板书数量关系,齐读)
7、再实践,同桌合作,用橡皮代替两人,演示相遇的过程。
学生可能会有个难点问题:为什么不列成(100+50)×(4+4),如何处理,体现突破难点?
可以用课件演示大家走路花的时间是共同的4分钟,或者可以用这个例子来解决:上数学课,你一节课多少分钟?他一节课多少分钟?他两这节课多少分钟?那我们大家这节课上了多少分钟?
根据条件学生提出几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很好的将学过的知识过渡到要学的新知识;通过电脑演示分析过程,学生很容易知道“两人每分钟共行多少米?”,“经过4分,两人相遇”的条件,形象地揭示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理解,也验证了学生的第二种解题思路,从而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解决问题,概括方法
(大屏幕出示:两个工程队合作修一段地铁。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甲队的进度12米/天,乙队的进度14米/天,经15天打通。这段地铁长多少米?)
先指导学生审题:进度可以理解前进的速度,那就是行程问题,“经过15天打通是什么意思?地铁的的长与进度有什么关系?地铁的长可以通过什么去求?还可以通过什么去求?”
1、能独立解决吗?
2、说说它们相同的地方?
(大屏幕出示刚才做过的两道题目)
3、小结
这个例题的设置使得本课更具有开放性,一是为工程问题打下了基础,也放开了学生的思维,避免应用题中经常出现的对号入座的现象,
三、 阶梯练习,扩展思维
1、学生汇报生活中类似问题。
2、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四(1)班为准备联欢会折纸花,男同学每小时折136朵纸花,女同学每小时折164朵纸花,他们共同折了2小时,一共折了多少多纸花?
(3)甲乙两个打字员合打一份文稿,甲每分钟打35个,乙 每分钟打40个,两人同时打15分钟完成任务。这份文稿一共有多少个字?
生独立解答,并说出算式的含义。
3、 扩展练习
最后,我们来表演一下相遇问题怎样?
(请两生上来,分别给他们一个速度70和80,老师手中拿时间4分钟)
第一种情况:同时出发,4分钟后相遇。求路程?
第二种情况:同时出发,4分钟后两人还相距200米。求路程?
第三种情况:同时出发,相遇后,两人擦肩而过,4分钟后两人还是相距200米。求路程?
4、提高练习
(大屏幕出示题目:小张和小李在环行操场跑步,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反向而行。小张每秒跑4米,小李每秒跑6米,经过20秒在B点相遇。操场的跑道长多少米?)
如果时间不够,留带课后完成。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练习时,我对教材作了处理,力求形式多样,条件问题开放,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课基本练习,要求列式不计算,是希望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算式的理解上,将时间留给学生说算式的含义,列式的理由,说的形式由点带动面,即由好生带动差生,(差生可以仿造说)到同桌互说,借此进一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求路程的算理和解题方法,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做数学课件【篇2】
一、说教材:
《简便计算》这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数学第三单元P44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的定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熟练地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计算等一些定律并把前面一节课所学知识与今天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进行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自学讨论法进行教学。师生作适当归纳或总结性的讲解;最后进行巩固练习。通过这种教法,引导学生充分提出问题并充分讨论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
三、说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的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四、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经历观察、概括的过程,理解乘法结合律,通过体验,感悟、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说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
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题。(卡片)
12=4×()25=100÷()
32=4×()125=1000÷()
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通过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算出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
教师板书: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直接写得数)
25×42×4 69×125×8 4×39×25
【这一环节的目的:既复习了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虽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学生完全可以运用知识得以加深认识,没有增加负担,反而增加了学生探究的乐趣。为新课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创设:同学们来解决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拍,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⑴首先让学生说说“一打装”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明白一打装是12个。
⑵你们根据这些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并记录。
请小组长汇报。(鼓励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①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②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③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④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⑤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⑥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
【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就能获得学生思维火花,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鼓励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
2、解答第三个问题:
你能用两种简便方法解答吗?
四人小组交流,汇报。
解法一:12×25
=(3×4)×25
= 3×(4×25)
= 3×100
= 300(个)
【运用数学规律解决生活问题。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素材呈现后,让学生发现规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哪种方法简便,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就用哪种。】
解法二:12×25
=12×100÷4
=1200÷4
=300(个)
【解法二是一个难点,它就是用100÷4来代替了25,我们可以在教学时把25盒看成100盒,问学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呢?怎样才能使积不变?扩大了4倍,再除以4,使积不变这样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
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我们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板书:简便算法)
3、用简便方法解答其余的几个问题。“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解答后请人汇报并核对自己的简便算法是否正确。第五、六两个问题较简单,可以课后去做。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的解法与上一题的解法类似。
4、“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谁能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330÷5÷2
= 330÷(5*2)
= 330÷10
= 33(元)
【注意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使学到的知识能为解决问题服务,我注意极力选取与本节课知识联系紧密的、又是发生在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我注意把新学的知识与旧知建立联系,】
(三)练习:
1、进行简便计算。
24×25 8×7×25 43×25×4 88×125
2、连线:
25×57×4 90×(125×8)
90+(125×8)
90×125×8 25×4+57
(25×4)×57
15×(1 6×a)(15×16)×a
(15×16)+ a
3、下面等式中应用了乘法结合律,请在括号内打“√”。
4×(15×3)=(4×15)×3()
(3×4)×5×6=3×(4×5)×6()
6×(3×a)=6×(a×3)()
【这一环节的设置将整节课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行简算,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了简算。今也就是在几个数相乘的条件下,如果其中有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比较简便。大家以后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巧妙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做数学课件【篇3】
学习内容: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9页“真分数和假分数”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经过分类、举例、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或方式。
3、学生能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
学习难点:假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复习:什么叫分数?
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出示教具)
请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我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导入,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提问:比较上面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这些分数比1 大还是比1小?并说明理由。
2、学生观察后,试着回答。
学生:(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3 份,这样的3 份也就是一个整圆,表示1 ,而阴影部分只有1 份,所以比l 小。
再请学生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分数。
3、观察这几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你有什么发现?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引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1:从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方面进行比较。
这些分数都是真分数,你能归纳一下怎样的分数是真分数吗?试着写一写。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引导2:从这些分数与1的大小方面进行比较。
比较一下这些分数和1的大小关系,你能发现什么?
——真分数都小于1。
4、你能写出三个真分数吗?写出来后读给同桌听一听。
5、出示例2 中图形的课件。
(1)我们以前所提到的分数一般都是真分数,下面我们要来认识另外的一种分数,它叫假分数。
(2)同学们猜一下怎样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和1比较大小,会怎样?
6、请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提问:第一幅图中,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几份?表示有这样的几份?怎样用分数表示?
老师强调:第二组图和第三组图中每个圆都表示“1”。
7、观察这几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1: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怎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引导2:根据假分数的实际意义,结合上面的图形来理解。 比较假分数和1的大小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8、相信你能写出三个不同的假分数!写出来和同桌读一读。
9、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分数都包括哪些分数?——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
我们一起回忆,什么是真分数,真分数的特征是什么?什么是假分数?假分数的特征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让学生概括出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内容安排合理,体现了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力求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概括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感,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方法应用:
1、基础练习:
(l)学生先独立完成第1 题,然后订正。
(2)学生再独立完成第2 题,引导学生观察: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真分数在直线上的哪个部分?假分数呢?真分数和假分数在直线上的分界线是?1呢?
——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设计意图]通过数形结合可以让学生很明了的发现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关系。
2、扩展练习:见课件
[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2、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你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3、老师也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
老师今天告诉同学们一个成功的秘密,想知道吗?( 1/100的天才+99/100 的努力= 100/100的成功)祝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大的收获,有更优异的表现!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以本节课所学知识为主,为下节课设计一组复习题。
[设计意图]课外作业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动手、动口、动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分子
假分数:分子≥分母、假分数≥1
[设计意图]板书简洁明了,突出本课的重难点。
做数学课件【篇4】
《角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平角、周角。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周角。
三、教学设计: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应当是生动的、有趣的。所以我从猜谜语入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来考考你们“一件东西手中握,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夏季摇来乐陶陶。”打—生活用品。这时学生兴趣高涨,我的说是陀螺,有的说是风车,有的说是扇子。对了,就是一把扇子。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扇子!这时我出示三幅图,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角,请看大屏幕。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也为本节课后续学习做了铺垫。
2、演示操作、明确概念:
同学们,除了刚才找到的锐角、钝角和直角外,这把折扇中还有特殊的角。(课件演示:平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演示。请学生描述平角形成,然后板演平角的画法。)
现在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一把扇子,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周角的顶点,两条边在哪?(板演周角的画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活动一:动手实践、感悟数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为此我为学生提供了操作机会。
首先动手操作,用活动角感受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然后再动手操作,研究平角、周角的度数。
这一环节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实践,为学习角的分类作了铺垫。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分类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万宝囊,快去找一找里面有什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量出角的度数,并标明度数,小组研究怎样分类。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锐角 小于90o
直角 等于90o
钝角 大于90o而小于180o
平角 等于180o
周角 等于36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