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申论特点出发,阐释了“入园难”这一申论热点。
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工作重点,也是申论考试的热点。民生问题属于比较热、比较大众化的问题,属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但迄今为止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尚未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命题,各位考生切不可掉以轻心,目前各地方公务员考试中已多次出现相关的申论题。本文华图从申论特点出发,阐释了“入园难”这一申论热点。
(一)政策解读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召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会议专门邀请了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学校代表出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二)背景链接
“入园难”,是小孩上幼儿园困难,有的家长甚至觉得比上大学还难。北京、上海、广东、江西等地的幼儿园已经出现入托难现象,成为社会问题引起关注。
近年来,随着适龄入园儿童数量的迅速上升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家长从学前教育开始就追求“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也像“小升初”一般出现了择校现象,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社会对“入托难”反映强烈。
(三)问题表现
(1)目前,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4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其中“80后”占56.7%,“70后”占28.6%),78.5%的人感觉周围存在幼儿园入园难的情况,其中33.8%的人说这个情况“很普遍”。 89.6%的人赞成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其中59.1%的人表示非常赞成。
(2)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在我国,幼教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重仅为1.3%,这一数字远远低于东南亚的泰国16.4%,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公共投入不足,幼儿园的运营开支就不得不转嫁到社会,由家长埋单。
(3)在北京,全市1266所幼儿园中,公办园只有331所,在园幼儿占北京市收托总量的35.2%。现有幼儿园的接受能力约22.7万人,只能容纳一半的适龄幼儿。在南京,目前全市有440多所幼儿园,其中教育系统办园只占10%左右。
(四)原因分析
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定性不清晰,造成政府职能弱化趋势。学前教育在学校教育之前、基础教育之外,忽视了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征,过于强调它的非义务性质。
第二,政府的办学体制总体思路设计出现偏差,造成办学结构不均衡。学前教育越来越分化为:体制内为特定群体服务,体制外优质高价和一般水平的学前教育,从而导致了学前教育资源的总体规模不足与结构不均衡。
第三,对学前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造成了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学前教育的责任不明确,使得学前教育的财政经费保障非常薄弱。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事业经费没有单项列支,一直包含在中小学教育预算之中,总体水平很低。
第四,目前政府、社会和家庭对幼儿园的成本分担机制极不合理。不同类型幼儿园中,个人和政府成本分担的模式和比例也完全不同。公办园主要是政府负担,家庭承担很少一部分费用;而大量的民办园和集体办园,基本上由家庭承担成本费用。这种由于幼儿园因性质不同,造成个人分担成本即收费差异,引起社会很大非议。
(五)对策建议
第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办好幼儿园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组成部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第二,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保障幼儿园安全,大力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要探究并遵循学前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健全幼师培养培训体系,依法落实幼师地位和权益,完善资格准入和质量监管,全面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第四,健全学前教育的保障机制。健全这一保障机制,可以更好地保障学前教育的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支出比例,以促进和提高儿童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水平。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