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杭州立法禁止啃老栏目,提供与杭州立法禁止啃老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立法禁啃老

立法禁啃老 杭州立法禁止啃老

出国留学网戒告学生们,请勿成为啃老一族,不要成为社会的毒瘤,要自立根生,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对于已经成年,却还成天赖在家中,啃父母的老本,这样的“啃老族”,我们要唾骂,以此为耻!

法律不应在家庭亲情中插一杠

  “立法禁啃老”争议声一片 恐实施操作难

  已经成年,却还成天赖在家中,啃老爸老妈的老本,这样的人被称为“啃老族”,被“啃”的父母即便有怨言,通常也无可奈何。今后,法律将为这些被啃父母撑腰,对“啃老”的子女说“不”。昨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开幕,就《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记者发现,跟一审的草案相比,修改稿增了对“啃老”现象的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物业或者其他理由,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对啃老说“不”的制度性焦虑

  老人有权对“啃老”的子女“说不”

  对比去年10月中旬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昨日二审的修改稿,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增加了对“啃老”现象的规定。修改稿第十五条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无业或者其他理由,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老年人有依法继承和接受赠与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吞、抢夺、转移、隐匿或者破坏应当由老年人继承或者接受赠与的财物。”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啃老”这种“家务事”,如今上升到法律层面加以规定,这缘于现实的迫切需要。南京市民徐阿姨对此深有体会。“我儿子都32岁了,啥毛病都没有,可就是不找工作,儿媳也不好好上班,小两口就住在我家,全靠我们老两口养着。”一谈到这些,徐阿姨就直摇头。“他们既不出去找工作,也不说什么时候搬出去,吃喝玩乐都让我们负责,尤其是出去玩没钱了,心安理得地跟我们要钱花,不给的话,就把家里翻个底朝天。”

  其实,啃老族不少见,还发生过“啃老”的子女将父母砍成重伤的情况。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

  若违反这一规定,要承担什么责任?省老年法修改稿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勒索、故意毁坏老年人财物,情节较轻的,依照《...

与杭州立法禁止啃老相关的实用资料

山东立法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

高考资讯

  高考频道为大家提供山东立法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一起来看看吧!更多高考备考辅导及高考学习方法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山东立法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

  孩子能不能带手机进课堂,这一直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

  日前,山东出台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对学生带手机进课堂说“不”!

  9月21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这是新时代全国首部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而立的省级地方性法规。27日,省教育厅举行媒体座谈会,对《条例》进行了专题解读。

  【条例原文】

  第二十四条 中小学校应当向学生传授科学用眼的知识和方法,组织在校学生每天至少开展两次视力保健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学生视力状况检测。中小学校、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阅读和书写姿势,引导、督促学生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学习、生活场所良好的照明条件,预防学生视力下降。

  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发现学生将上述个人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实行统一保管。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专家解读】

  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副主任孙伟:

  “20年前小学二年级学生近视率只有2%,20年后的今天,小学二年级学生近视率已经高达20%!学生到了八九岁,近视率就到了三分之一左右。高中生近视率则高达80%。”

  英国等欧美国家对学生使用电子产品都有立法,规定2岁以下儿童避免接触任何电子产品,2岁以后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次数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间要加上1小时户外运动。这次山东通过立法形式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同时增加户外体育运动时间,为近视眼防控提供了法律依据,能够切实有效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率。

  济钢中学副校长张勃:

  以往学校也规定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但缺乏法律依据做支撑,一旦有个别学生或家长提出质疑,学校也无计可施。这次《条例》做出了明文规定,让学校的做法合法化,更理直气壮。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复旦大学学长高考经验

  

与杭州立法禁止啃老相关的高考资讯

加州拟立法禁止鱼翅贸易 中餐馆受影响

加州 鱼翅 餐馆

 

旧金山出售的鱼翅制品(图片来源:人民网)

为了保护野生鲨鱼资源,多个州已经或者即将通过有关禁止食用鱼翅(鲨鱼鳍)汤的法律。比如,夏威夷州要求当地餐馆在今年6月30日前将库存鱼翅“消灭”。否则,将面临5000到1.5万美元的罚款。此外,俄勒冈和华盛顿州也通过了类似法律。

人民网报道,学者称,为了满足人类对鱼翅的需求,现在全球一年被杀掉的鲨鱼高达7300万条,可能造成全球90%的野生鲨鱼频临灭绝状态。此外。因鲨鱼肉经济价值不高,当这些鲨鱼被活生生砍掉鱼鳍后,又被渔民重新抛入大海,最终因失去活动能力而在海底饿死。

由于鲨鱼生长速度慢,繁殖率也低,因此很难实现大规模人工饲养。科学家担心,当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鲨鱼因人类滥捕滥杀而成为海洋中最弱小的动物时,大洋内脆弱的生物链将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尽管美国现行法律禁止交易没有鱼鳍的鲨鱼,但却允许进口鱼翅。

目前,美国境内鱼翅消费量最大的区域加利福尼亚州也在酝酿通过立法,完全禁止鱼翅交易活动。由于上述提案系由当地后裔人士发起,旧金山唐人街内外引起一场不小的争论。有意思的是,当地年轻一代华裔和他们的父辈在是否禁止鱼翅的问题上观点差别巨大。

老一辈加州华裔居民表示,“禁食鱼翅”的法令走得太远,应该保留人们食用合法捕捉鲨鱼鱼翅的权利,不能因为“环保”就废除持续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当地中餐业主更表示,一旦“年轻人”推动政府立法废除鱼翅交易,下一步恐怕要继续打着环保牌来禁止鱼肚上市了。

调查人员发现,现在旧金山多数中餐海鲜馆都会为顾客提供价格不等的鱼翅汤。

加州是除了亚洲以外最大的鱼翅需求来源地之一,其实,鱼翅并非是人们对鲨鱼的唯一“索求”。此前,人类还曾因为了获取鱼肝油而大量捕杀鲨鱼。反对食用鱼翅的宣称,这种海产品价格昂贵,也不健康,比如,鱼翅中的水银含量偏高,并不适宜怀孕妇人和儿童食用。

...

公务员面试复习资料:“啃老”要立法,更要引导

公务员面试 公务员面试复习资料

  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面试复习资料:“啃老”要立法,更要引导,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做做题目,总结出自己的经验!

  公务员面试复习资料:“啃老”要立法,更要引导

  热点背景:

  新的《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于2018年7月22日正式提交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初审,9月20日审议通过,于12月1日起施行。这部《条例》引人关注之处在于其明确规定了“已成年且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赡养人要求老年人给予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此规定被诸多媒体解读为“立法禁止啃老”,继而引发舆论关注。

  命题预测:

  新《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于201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行,《条例》规定:已成年且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赡养人要求老年人给予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观点:近年来,80后,90后的“啃老”现象日趋频发,河北省出台的《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明确规定能够有力改善这一现象,但与此同时,在立法背后也应关注到年轻人的“啃老”现象往往是基于复杂的现实情况,因此应该全面看待,不可过于笼统地实行“一刀切”。

  目的和意义:

  1.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有力的约束部分年轻人“啃老”问题。现在一些80后,90后,虽然身体已成年,但心理上还没有“断奶”,事事靠父母,通过这一规定能够更好地培养年轻人独立自主的正确意识,毕竟人生的负担还是需要自己来承担;

  2.帮助减轻已步入中老年阶段的父母负担。父母为子女辛苦操劳一辈子,通过条例,也能够使他们有闲有钱开始晚年生活;

  3.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法制体系的建设。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规定尤其增强了对于老年人财产的保护;

  4.能够改变以往“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尴尬,使家庭问题的处理社会化,明确化。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媒体、舆论甚至实施主体可能在落实过程中对于《规定》存在不理解,从而加强实施难度。比如误认为此项规定是为了禁止啃老,从而导致群众的抵制。但事实上法律只是赋予老年人对年轻子女一味“啃老”说“不”的权力;

  2.啃老的原因和情况不尽相同,处理的方式方法可能存在“一刀切”。联系现实生活来看,“啃老”的原因其实是复杂的,有家庭教育原因,有道德原因,也有复杂的社会现实因素。对于年轻人而言,有时候的“啃老”行为,不是主动自愿,而是迫于现实压力的一种无奈选择,而如果家中父母愿意也有能力承担,适度啃老也是合情合理;

  3.“啃老”仅仅依靠法治手段难以有效解决,更需要通过价值引导更好实现。

  完善:

  1.政府主流媒体加强对于该规定的正确解读和宣传,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加强理解,尤其是老年人,明确法律所赋予的拒绝的权力。

  2.政府应完善住房,养老,看病等各方面制度体系,通过调研了解年轻人身处的现状和压力,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福利政策帮助减轻年轻人过重的经济压力。

  3.大学加强教育,尤其针对...

2016司法考试刑法禁止令解析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解析 司法考试

  2016司法考试刑法禁止令

  出国留学网司法考试专栏给2016司法考试考生提供考点及试题精选解析,预祝2016每位考生旗开得胜。

  司法考试刑法:禁止令。

  【问题】禁止令规定禁止去幼儿园等场所,可是犯罪人,在社会活动中,如果自己不自觉去了,怎么管,又有什么办法保障执行实施?

  【回复】可以给予处罚。

  第十一条 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或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负责执行禁止令的社区矫正机构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罚。

  第十二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原作出缓刑裁判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当地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的撤销缓刑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人民法院撤销缓刑的裁定一经作出,立即生效。

  违反禁止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一)三次以上违反禁止令的;

  (二)因违反禁止令被治安管理处罚后,再次违反禁止令的;

  (三)违反禁止令,发生较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司法考试报名 栏目推荐:

  2016年司法考试大纲

  2016年司法考试备考注意事项

  2016年司法考试备考误区有哪些

...

月薪过万仍啃老,父母将啃老女儿告上法庭

啃老族 月薪过万啃老 父母将啃老女儿告上法庭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

英国留学:啃老读书 越啃成绩越差

出钱 孩子 父母
2013年03月06日 《啃老读书 越啃成绩越差 》一文由留学网(wWw.Liuxue86.cOm)报道。

父母出钱读大学,孩子学习成绩反而不好。

调查发现,父母为子女存钱准备上大学,存越多孩子日后上大学的成绩越差。

富裕人家的孩子比贫穷家庭的孩子更有机会上大学,读大学由父母出钱的学生更有机会完成学业毕业。

但是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研究显示,父母出钱越多,孩子的大学成绩越差。

不过研究人员表示,父母出钱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微小程度的影响,并不会让孩子成绩差到被退学。

些微影响

负责研究的汉密尔顿(Laura Hamilton)表示,虽然影响程度很小,但父母出钱孩子成绩差却令人惊讶。

每个人都期望你给的越多,孩子做的越好,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父母出钱对孩子成绩的负面影响,在那些昂贵的私立大学尤其明显,而在那些声誉卓越的著名学府则不是那么明显。

汉密尔顿说,和那些自己负担大学学费的学生相比,那些父母出学费的学生,可能并不把大学教育当成一回事。

至于父母出钱读大学的学生更容易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其实也不意外,因为许多大学生半途而废是出于财务原因。


感谢您阅读《啃老读书 越啃成绩越差 》,文章来源于BBC,由出国留学网收集、整理、转载。更多内容请访问:https://m.liuxue86.com/k_bbc/
...

杨佩昌: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德国孩子最幸福

德国 杨佩昌
杨佩昌: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德国孩子最幸福
在德国弗赖堡大学做学术访问期间,住在湖边的一套公寓里。离公寓不远,有一个小沙坪,里面有一些儿童玩耍的设施。每次经过这个地方,总会看到三四个小孩在沙坪里面玩耍。旁边站着一位女士,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孩子,即使孩子满脸的泥沙,衣服上到处是沙子,但她并不干涉。一起散步的另一位中国同事不由自主地感叹:“老杨,你看这些孩子脸上好阳光,这在国内孩子的脸上几乎很难见到。”对此我也深有同感。我女儿所在的学校是北京最好的小学之一,尽管她才8岁,但说话和脸上的表情已经和成人没有多大差别。尽管孩子的妈妈感到很满意,但我却有些难过。
湖四周是宽阔的大草坪,不过还有些树木可以遮荫。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草坪上有人在打排球、网球、羽毛球, 也有人在踢足球。有的人则在草地上铺上布,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不知道是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还是只想晒晒太阳,有的则在烧烤。
我习惯坐在咖啡馆的凉棚下观察草坪上的人,其中一幕至今难以忘怀:在离我不远处有一家子在踢足球:丈夫、妻子、大男孩和小男孩(大约四五岁的样子)。 这四个人分成两组:一组是丈夫和小男孩,另外一组是妻子和大男孩。虽然被分为两对,实际上是丈夫和两个男孩在玩,妻子只是在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踢上一脚,并不上去争抢,但眼睛从来没有离开丈夫和两个孩子。父亲把球传递给小儿子,大儿子上前去抢球。父亲担心踢伤大儿子,所以动作很轻,有时故意出现失误,让大儿子把球抢到。小儿子比较勇猛,但球技不精,见哥哥跑来,远远就把球传给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玩耍的劲头十足,脸上表情灿烂。
出于好奇心我走过去和这一家子聊天。男士告诉我,两个孩子都在上幼儿园,周末带他们出来玩。我问:“你们不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这位男士用不解的表情看着我:“参加什么学习班?”我说:“比如跳舞、体操、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的,我女儿在幼儿园期间,除了奥数,几乎把所有的课程都学了。”男士回答:“我们这里,学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
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
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