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重要笔记:清热凉血药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各位考生朋友们做好复习计划,好好备考,希望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出国留学网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2017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重要笔记:清热凉血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节 清热凉血药

  本类药物多为甘苦咸寒之品,大多入心肝二经。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 的作用,主要用于热入营血的实热证。如温热病热入营血,心神被扰,身热心烦、舌绛脉细,甚则神昏谵语;热入血分,扰乱心神,热盛迫血,吐血衄血、尿血便 血、身发斑疹、躁扰不安、甚则昏狂。此外,亦可用于其他疾病所致的血热出血证。本类药物的部分药物具有清热凉血与滋阴生津双重作用,故可用于热病伤阴口渴 等证。

  生 地 黄(基源 药材)

  1.清热凉血用于热入营血证,血热出血证。

  本品性味甘苦寒,质柔润,入心肝血分,为清热凉血要药,善清营血热而治热入营血证及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热毒斑疹等出血证。

  (1)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神昏舌绛。常与玄参、金银花、黄连等配伍,如清营汤。

  (2)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夜热早凉。常与青蒿、知母、鳖甲等配伍,如青蒿鳖甲汤。

  (3)治血热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常与鲜荷叶、生艾叶、生侧柏叶同用,即四生丸。

  (4)治热毒斑疹色紫暗。多与赤芍、紫草、玄参等配伍。

  2.养阴生津用于热病口渴,内伤消渴,肠燥便秘。

  本品又能养阴润燥生津,用于热病口渴,消渴及肠燥便秘等证。

  (1)治热病伤津,舌红口干。常与沙参、麦冬等同用。

  (2)治内伤消渴。多与山药、黄芪等配伍,或与葛根、天花粉、五味子等同用,如玉泉散。

  (3)若热伤津液,大便秘结。常与玄参、麦冬配伍,即增液汤。

  玄 参(基源 药材)

  1. 清热凉血用于热入营血证。

  本品苦寒清泄,入肺、胃、肾经。善泄营血之热,用于热入营血证。

  (1)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神昏舌绛。常与生地黄、连翘等配伍,如清营汤。

  (2)治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常配莲子心、竹叶卷心等同用,如清宫汤。

  (3)治温热病气血两燔,身发斑疹。常配石膏、知母等,如化斑汤。

  2. 滋阴用于劳嗽咳血,阴虚发热,消渴便秘。

  本品甘寒能养阴降火、生津润燥,以治劳嗽咳血、阴虚发热、消渴、便秘等证。

  (1)治劳嗽咳血。常配百合等润肺止咳药同用。

  (2)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常与地骨皮等同用。

  (3)治内热消渴。常配伍麦冬、五味子等。

  (4)治津伤便秘。多与生地黄、麦冬配伍,即增液汤。

  3. 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瘰疬痰核,脱疽,

  本品咸寒能泻火解毒、软坚散结,以治咽喉肿痛,瘰疬痰核,脱疽。

  (1)治热毒壅盛,咽喉肿痛、大头瘟疫。常与连翘、板蓝根等同用,如普济消毒饮。

  (2)治瘰疬痰核。常配牡蛎、贝母化痰软坚,如消瘰丸。

  (3)若治脱疽。常配金银花、当归、甘草,即四妙勇安汤。

  生地黄与玄参功用对比

  生地黄与玄参均甘苦性寒质润,都具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的功效,治热入营血证及阴伤津亏之证。然生地黄功偏养阴凉血,多用于热病伤阴证及血热妄行的出血证。玄参功偏降火解毒散结,多用于温毒发斑,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肿疮毒等证。

  牡 丹 皮(基源 药材)

  1.清热凉血用于血热斑疹吐衄,虚热证。

  本品苦泄清热,辛散透发,入心、肝、肾经。有良好的清热凉血之效,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之身发斑疹,或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其清中有透,有清透阴分伏热之效,用于虚热证,为治无汗骨蒸之佳品。

  (1)治热入营血之身发斑疹,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配生地黄、赤芍等清热凉血药同用。

  (2)治温病伤阴,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常配青蒿、鳖甲等,如青蒿鳖甲汤。若与养阴药同用,亦可用于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等证。

  2.活血散瘀用于经闭痛经,瘕积聚,跌打损伤,疮痈,肠痈。

  本品又善活血散瘀,有凉血而不留瘀之特点,用治瘀阻经闭痛经、瘕积聚、跌打损伤。并能清泄散瘀,用于热壅血瘀所致的外痈或内痈。

  (1)治瘀滞经闭、痛经。常配丹参、当归等同用。

  (2)治瘕积聚。常与桂枝、茯苓等配伍,如桂枝茯苓丸。

  (3)治跌打损伤。常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4)治热毒疮痈。治外痈,多与金银花、蒲公英等同用;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桃仁等配伍,如大黄牡丹皮汤。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7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重要笔记:清热凉血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各位考生朋友们做好复习计划,好好备考,希望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出国留学网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2017执业药师临床中药学重要笔记:清热凉血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节 清热凉血药

  本类药物多为甘苦咸寒之品,大多入心肝二经。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 的作用,主要用于热入营血的实热证。如温热病热入营血,心神被扰,身热心烦、舌绛脉细,甚则神昏谵语;热入血分,扰乱心神,热盛迫血,吐血衄血、尿血便 血、身发斑疹、躁扰不安、甚则昏狂。此外,亦可用于其他疾病所致的血热出血证。本类药物的部分药物具有清热凉血与滋阴生津双重作用,故可用于热病伤阴口渴 等证。

  生 地 黄(基源 药材)

  1.清热凉血用于热入营血证,血热出血证。

  本品性味甘苦寒,质柔润,入心肝血分,为清热凉血要药,善清营血热而治热入营血证及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热毒斑疹等出血证。

  (1)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神昏舌绛。常与玄参、金银花、黄连等配伍,如清营汤。

  (2)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夜热早凉。常与青蒿、知母、鳖甲等配伍,如青蒿鳖甲汤。

  (3)治血热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常与鲜荷叶、生艾叶、生侧柏叶同用,即四生丸。

  (4)治热毒斑疹色紫暗。多与赤芍、紫草、玄参等配伍。

  2.养阴生津用于热病口渴,内伤消渴,肠燥便秘。

  本品又能养阴润燥生津,用于热病口渴,消渴及肠燥便秘等证。

  (1)治热病伤津,舌红口干。常与沙参、麦冬等同用。

  (2)治内伤消渴。多与山药、黄芪等配伍,或与葛根、天花粉、五味子等同用,如玉泉散。

  (3)若热伤津液,大便秘结。常与玄参、麦冬配伍,即增液汤。

  玄 参(基源 药材)

  1. 清热凉血用于热入营血证。

  本品苦寒清泄,入肺、胃、肾经。善泄营血之热,用于热入营血证。

  (1)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神昏舌绛。常与生地黄、连翘等配伍,如清营汤。

  (2)治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常配莲子心、竹叶卷心等同用,如清宫汤。

  (3)治温热病气血两燔,身发斑疹。常配石膏、知母等,如化斑汤。

  2. 滋阴用于劳嗽咳血,阴虚发热,消渴便秘。

  本品甘寒能养阴降火、生津润燥,以治劳嗽咳血、阴虚发热、消渴、便秘等证。

  (1)治劳嗽咳血。常配百合等润肺止咳药同用。

  (2)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常与地骨皮等同用。

  (3)治内热消渴。常配伍麦冬、五味子等。

  (4)治津伤便秘。多与生地黄、麦冬配伍,即增液汤。

  3. 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瘰疬痰核,脱疽,

  本品咸寒能泻火解毒、软坚散结,以治咽喉肿痛,瘰疬痰核,脱疽。

  (1)治热毒壅盛,咽喉肿痛、大头瘟疫。常与连翘、板蓝根等同用,如普济消毒饮。

  (2)治瘰疬痰核。常配牡蛎、贝母化痰软坚,如消瘰丸。

  (3)若治脱疽。常配金银花、当归、甘草,即四妙勇安汤。

  生地黄与玄参功用对比

  生地黄与玄参均甘苦性寒质润,都具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的功效,治热入营血证及阴伤津亏之证。然生地黄功偏养阴凉血,多用于热病伤阴证及血热妄行的出血证。玄参功偏降火解毒散结,多用于温毒发斑,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肿疮毒等证。

  牡 丹 皮(基源 药材)

  1.清热凉血用于血热斑疹吐衄,虚热证。

  本品苦泄清热,辛散透发,入心、肝、肾经。有良好的清热凉血之效,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之身发斑疹,或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其清中有透,有清透阴分伏热之效,用于虚热证,为治无汗骨蒸之佳品。

  (1)治热入营血之身发斑疹,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配生地黄、赤芍等清热凉血药同用。

  (2)治温病伤阴,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常配青蒿、鳖甲等,如青蒿鳖甲汤。若与养阴药同用,亦可用于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等证。

  2.活血散瘀用于经闭痛经,瘕积聚,跌打损伤,疮痈,肠痈。

  本品又善活血散瘀,有凉血而不留瘀之特点,用治瘀阻经闭痛经、瘕积聚、跌打损伤。并能清泄散瘀,用于热壅血瘀所致的外痈或内痈。

  (1)治瘀滞经闭、痛经。常配丹参、当归等同用。

  (2)治瘕积聚。常与桂枝、茯苓等配伍,如桂枝茯苓丸。

  (3)治跌打损伤。常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4)治热毒疮痈。治外痈,多与金银花、蒲公英等同用;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桃仁等配伍,如大黄牡丹皮汤。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