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4)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时间即将来临,这也就是说各位考生的备考时间已经不多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套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试模拟题,可供正在备考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考前自测使用。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4)

  一、单项选择题:

  1、孔子的教学主张不包括()。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有教无类

  D.教学相长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教学相长的主张出自《学记》,不是孔子的教学主张。

  2、()是现场抢救中最简单、最合适的方法。

  A.心脏胸外挤压

  B.人工呼吸

  C.直接口对口呼吸法

  D.口对鼻呼吸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口对口呼吸法和口对鼻呼吸法。直接口对口呼吸法是现场抢救中最简单、最合适的方法。

  3、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是()。

  A.小组

  B.班级

  C.年级

  D.教研室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4、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钱学森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

  A.叙事型

  B.讨论型

  C.表演型

  D.体验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叙事型班会活动指通过一个事件、故事的讲述调动大家对这个故事的体验,唤起大家的共鸣。题干表述体现的正是叙事型班会活动,故选A。

  B项讨论型班会活动指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讨论。不符题意,故不选。

  C项表演型班会活动指采用各种形式的表演进行活动。不符题意,故不选。

  D项体验型班会活动指通过对一个主题比较深入的体验,使学生达到对这个主题的深入理解。不符题意,故不选。

  5、学生选择一些格言作为座右铭以此鞭策自我,提升自我道德水平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道德修养法

  C.环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道德修养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道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题干中“座右铭”“鞭策自我”等强调自我反思,属于道德修养法。

  6、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人员现场翻译时使用的记忆主要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记忆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1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因此,同声翻译人员用的是短时记忆。

  7、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A.位置记忆法

  B.简缩和编歌诀

  C.谐音联想法

  D.视觉联想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以例子的形式考查了精细加工策略中的记忆术(视觉想象)知识点。

  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A.专门职业

  B.独立的社会职业

  C.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199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以官方文件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9、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A.心理模仿

  B.生物本能

  C.人的理性

  D.生产劳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关于教育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分别是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在于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其他学说都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重要特点。

  10、()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A.观摩教学

  B.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C.开展微格教学

  D.反思教学经验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由微格教学的定义可知。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晨会活动的特点是简短、及时

  B.班会活动分为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种形式

  C.班级活动包括晨会活动、班会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少先队活动

  D.少先队的组织机构是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的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少先队活动不属于班级活动。

  12、“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发展性原则又称量力性原则,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题干的描述是该原则的典型阐释。

  13、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社会活动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学校课外活动主要以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学科活动为主,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14、世纪有一位法国人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面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段话结束了欧洲几百年来把儿童看成“小大人”的观点,它出自()之口。

  A.杜威

  B.卢梭

  C.涂尔干

  D.裴斯泰洛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卢梭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他在《爱弥儿》中提到,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与“公民”“国民”相对立的“自然人”。

  15、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这是()认知风格。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特征。

  16、学校上体育课时很容易不小心骨折,下列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措施有误的一项是()。

  A.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B.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要及时复原

  C.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

  D.应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对骨折病人不要勉强解脱衣服,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不可勉强复原。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应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

  17、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一观点属于()。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和沛西?能。

  18、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少年期

  D.青春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社会自我在少年期时基本成熟。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美国学者克雷默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的苏美尔学校

  B.一般认为,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学校

  C.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朝

  D.近代洋务运动以来,正式改称“学堂”为学校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近代洋务运动以来,称学校为“学堂”;维新变法时期,才正式改称“学堂”为“学校”。

  20、教师通过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引出原有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建构。这种课堂导入方法是()

  A.直接导入

  B.活动导入

  C.经验导入

  D.故事导入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经验导入是通过建立学生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氛围的一类导入形式。题干的描述就是这一导入方法的具体运用。

  二、简答题

  21、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参考答案: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1)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2)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问的过渡。

  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2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参考答案: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有: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参考答案: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三、材料分析题

  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

  (2)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语言;

  (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鸣。

  问题:请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交融式目标。课程目标的设计虽然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但缺乏一定的层次性,语言表述不够准确,教学的可操作性不强。“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虽然语言简洁,却表述模糊,“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如何揣摩,揣摩到怎样的程度应说清楚。目标2对读写拓展的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没有具体写出,缺乏教学的可操作性,“发展语言”的要求没有明确指出,缺乏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教学目标的第3点,叙写无误,却显得空洞笼统。

  25、仔细阅读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以下是小学班主任处理违规事件的一些实例:

  作文500字:题为“老师,我有话对你说”,不能写成“检讨”。

  谈心里话:不愿写,就说5分钟,是坐着谈心或辩论,不是罚站认错。

  弥补损失:主动为集体做件好事,不是为班上扫地等等。

  剥夺权利:在一定时间内剥夺参加小学生喜欢的活动。

  接受帮助:讲理、激励、榜样、“约法三章”等。

  结合材料说明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的违规事件时应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方法。

  参考答案:

  班级违规事件的处理即运用惩罚法进行处理,运用惩罚法的原则有:

  (1)要有法可依。

  (2)态度要正确。

  (3)要有时效性。

  (4)要加强沟通。

  (5)要取得家长支持。

  (6)要形成群体氛围。

  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四、教学设计题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去年的树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飞到南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

  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来找她的好朋友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回答说:“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在一盏煤油洒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研读课文,抒发感受。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信守诺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2)为本课设计3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如果你是鸟儿,今年回来发现大树不见了,你会怎么做呢?(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问题)

  2)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找一找鸟儿在寻找大树的途中都向谁询问了?画出他询问的句子。体会小鸟当时历尽千辛寻找好朋友的心情。找不到鸟儿,你心里怎么想的呢?

  3)小鸟两次对这灯火“看了一会”,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设计理由: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角色扮演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利于学生体验小鸟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体会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一次比一次着急、担心、难过的心情,实现对重点的突破。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切身体会真挚的友情,达到感情的升华。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导入方法:歌曲和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歌曲——《朋友》,紧随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情较深厚的朋友?这个问题相信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

  师再问:你们离别过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朋友离别的童话故事。

  设计理由:小学阶段,学生对音乐一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有趣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童话世界。同时,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友情,为学生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奠定感情基础。

  推荐阅读: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1)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3)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2)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1)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3)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2)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

热门关注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4)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4)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模拟题(3)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1)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3)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1)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3)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2)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1)

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3)

教师资格证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