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人教版栏目,提供与人教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人教版即人教版的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简称为人教版。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

人教版数学课件实用

人教版数学课件 人教版课件

  以下是一些涉及“人教版数学课件”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和研究,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好请将其收藏下来以供日后阅读。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案的具体实施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志。

人教版数学课件 篇1

  1. 利用5个5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5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

  2. 5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5,所得结果个位上的数字不是5,就是0。

  3.口诀的编制方法:口诀的前半部分表示相乘的两个数,后半部分是相乘的积。例如:四五 二十(四五:相乘的两个数;二十:相乘的积)

  1.利用2个2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2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

  2. 2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2。

  1.根据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编制3的乘法口诀。

  2. 3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3。

  3.要点提示:根据“二二得四”和“三三得九”都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1.先用数数的方法得出结果,再列乘法算式,根据乘数和结果编制4的乘法口诀。

  2. 4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4。

  1.运用2 ~5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相关的乘法算式。

  2.要点提示:要根据问题中所给数的特征,确定使用哪句口诀计算。

  1.学会收集、选择、整理数学信息,利用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 认识乘法算式并理解乘法的意义: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如3╳4=12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12或4+4+4=12;

  (2) 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 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会根据一个乘法口诀推出另外的乘法口诀,如根据“三七二十一”可以推出“五七三十五”(5个7比3个7多2个7,也就是在21上再加14,即21+14=35。)

  错误典型:

  a、“口诀”与“读作”混淆:

  如:3╳7=21,读作:3乘7等于21。口诀:三七二十一(其中的“十”字容易漏掉)

  能够结合算是说出除法的意义,如算式21÷3=7可以表示:

  a、 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7;

  b、 把21拿来分,每份是3,可以分成7份;

  c、 21是3的7倍。

  体会除法与乘法的“互逆”。

  (2)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会用乘法口口诀求出除法的商:

  同样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写出四个算式,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如:三九二十七:3╳9=27 9╳3=27 27÷3=9 27÷9=3

  (4) 理解“倍”和“倍数”的意义:

  倍: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学生的话来理解——“大数里边有几个小数那么多”。

  倍数:学生的话——“一个数的倍数就是这个数一个那么多、两个那么多、三个那么多……的数”,比如3的倍数是3、6、9、12、15……

与人教版相关的实用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十四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件 人教版下册课件 人教版课件

  导师的一部分职责是创建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因此老师们需要花心思去制作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为了确保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教师们需要不断完善教案和课件。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教案和课件呢?经过一番筛选,小编特地为大家推荐一篇好文章“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如果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收获,请将其收藏起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

  2.问题探究

  (1)观察模型,探究特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回想一下,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长方体的?

  (面、棱、顶点,长宽高)

  师:对于正方体,你们准备从几方面来认识?

  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请你们借助手中的正方体物品来观察研究,看看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

  同桌合作,自主探求正方体的特征。

  交流汇报。(汇报时重在交流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预设:

  ①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6个面都相等;

  ②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

  ③正方体有8个顶点。

  小结:同学们从棱、面、顶点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了“正方体是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12条棱长度相等”的结论。

  (2)制作模型,加深认识特征

  师:认识了正方体的特征,现在请你们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制作完后,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并向同桌介绍你制作的正方体的特征。

  用剪好的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做一个正方体。

  展示学生作品分享制作感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2

  一、学情分析:

  《质数和合数》这一课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到本节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判断质数与合数,能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1只有1个因数,其余的数都有2个以上因数;2,3,5,7,11,13,17,19这些数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有关。

  [设计意图说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1~20各数因数的特点,通过观察学生虽然没有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但对这些数已经有了自己的分类与认识,为之后的分类与...

与人教版相关的实用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十一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

  接下来小编会为大家分享“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欢迎借鉴愿您在学习中取得突破。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 新老师要让课堂更加有趣,就要在教案课件上下功夫。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1】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是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教材联系了分数、小数互化的知识,突出“先把小数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或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化成小数”这一转化规律和转化过程,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小数、百分数互化的简便方法。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及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因此,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情况,我采取同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分数、小数互化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同时,让学生在尝试探究的积极活动中获取新知,发展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旧知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明确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以及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新知的构建做好准备。然后质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大胆探索,学习新知。

  教学中,运用转化的方法,不仅可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未知转化为已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探究如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接着学生根据转化过程归纳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并进行巩固练习。

  然后猜测百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并进行验证。

  最后归纳总结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与全课总结

  综观整堂课的设计,我力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尽可能地向他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让课堂真正焕发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2】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

与人教版相关的实用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件 人教版下册课件 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篇1】

  (一)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包括下面一些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开始,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动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又促使学生对“除法”产生亲切感。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成两段。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第二段,被除数不超过36.

  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12.第二段,被除数不超过36。这部分教材,突出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用乘法口诀求积的逆思考。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对解决问题的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编排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再编排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的资源。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

  1、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认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动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注重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注重为学生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敢于发表自己对于数学问题的意见和想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

与人教版相关的实用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9篇

人教版上册语文教学 人教版语文教学

  根据您的要求,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时间飞逝,新学期要来了,教师们需要制定好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写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在新学期的教学才会越来越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1

  一、 复习内容

  (一) 字、词、句

  1.生字词:能掌握本册要求学会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2.词语:能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

  4.句子: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根据要求写句子。

  5.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读背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二) 阅读:

  1.能读懂程度适合的文章。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3.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4.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5.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 习作: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

  能做到语句通顺,少写、不写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复习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4、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

  5、复习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

  6、复习学过的各种句式,初步认识比喻句和学会改写反问句。

  7、结合课文,复习掌握读懂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8、熟读32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9、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比较正确地修改明显病句,把排列错误的几段话整理成通顺的短文。会写记事、写人、状物的记叙文。要求有条理,有具体内容,有详有略。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复习重难点:

  1、理解句、段、篇之间的关系,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3、能围绕中心,具体地叙述一件事。

  三、复习方法:

  1、 多学多练、查漏补缺、找共性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2、集中共性问题,进行...

与人教版相关的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5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青、清、气、晴、情、请、生”7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理解儿歌的意思,了解青蛙是益虫,自觉地保护青蛙。

  4、初步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1、教师出示一则谜语:绿衣小英雄,田力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请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出示青蛙图。

  2、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青蛙的小知识:青蛙小时候名叫小蝌蚪,浑身是黑色的,长者长长的尾巴,渐渐地,长出了四条腿,穿上了绿衣服。它们的叫声呱呱呱,还是捕虫高手呢!

  3、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小青蛙》(板书课题)教师指导生字“青”的书写: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第四笔横要长,下半部分的“月”字第一笔撇画改成竖画。

  1、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生倾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1)指名学生交流这首儿歌有几行,几句话,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一步明确:儿歌有六行,三句话,句号是判断一句话的标准。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话,相机出示生字卡片:清清、天气、晴、眼睛,指名多生认读,强调:“清、晴、睛”都是后鼻音,发音要到位准确。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句话,出示词语卡片:保护、害虫、事情。指名认读,理解“害虫”的意思。出示“苍蝇、蚊子、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的图片,适当讲解它们的危害。

  (4)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句话,出示“请你、让、生、病”四个字都是后鼻音。

  (5)指名朗读全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多种形式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多读几遍,与同位交流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2)出示本课中的生字,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予以鼓励和指导。如:“清、晴、眼、睛、保、护、情、请、让”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可以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来记住它们;“病”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一个新的偏旁,叫做“病字头”,里面是“丙”字。

  (3)游戏巩固:找朋友――教师将本课生字拆分成一些部件,制成卡片:如“氵、日、目、亻、扌、宀、忄、讠、疒、青、呆、户、丰、口、上、丙”,让学生动手将这些部件组合成本课认识的生字。同位相互合作,拼好后再读一读。

  三、再读儿歌,读出韵味

  1、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与本课的生字宝宝们成为了好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儿歌,来和课文交个朋友吧!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与同位互读。

  3、指名多生朗读,教师及时予以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读书节奏和韵味(利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儿歌朗读中的节奏和韵味。)

  1、出示本节课会写的生字:青、气、生。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

与人教版相关的实用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合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件 人教版上册课件 人教版课件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教案是教师评价个人学识水平的重要工具。出国留学网编辑为你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类内容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启示,感谢您选择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您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ppt课件。

  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各知识点和重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 30050082( ) 3960400000( ) 7000700070( ) 700300009( ) 26740020000( ) 315400000( ) 50708000000( )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 9000000( ) 47000000( ) 20000( )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与人教版相关的实用资料

八年级暑假作业答案人教版4篇

八年级暑假作业人教版 八年级暑假作业

八年级暑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篇1

  第一卷 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40分,请将答案填入卷首相应空格内,每题2分)

  1.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A.花萼 B.花被 C.花丝 D.花蕊

  2.下列植物中只能用种子繁殖的是

  A.水稻 B.梨树 C.月季 D.葡萄

  3.农民用红薯块根繁殖红薯苗,再将红薯苗栽到大田中来繁殖红薯的方法分别是

  A.种子繁殖、营养繁殖 B.种子繁殖、种子繁殖

  C.营养繁殖、种子繁殖 D.营养繁殖、营养繁殖

  4.下列哪种生物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

  A.蝗虫 B.苍蝇 C.蚊子 D.菜粉蝶

  5.家蚕的发育起点是

  A.卵 B.受精卵 C.幼虫 D.蛹

  6.昆虫在下列什么时期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和一对触角

  A.卵 B.幼虫 C. 蛹 D.成虫

  7.当青蛙的成体到了水下时,这时它的呼吸方式是

  A.口呼吸 B.肺呼吸 C.皮肤呼吸 D. 皮肤呼吸和肺呼吸

  8.生物的性状是指

  A.生物的形状、内部结构特点等 B.生物的性别

  C.生物的形状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 D.生物体的大小

  9.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棉纤维的长和粗  D.马的白毛和牛的黑毛

  10.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膜中         B.细胞质中

  C.细胞核中    D.细胞液中

  11.人体有23对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物质组成主要是

  A.糖类和蛋白质 B.DNA和蛋白质

  C.DNA和糖类 D.蛋白质和脂肪

  12.人类男性的皮肤细胞、心肌细胞、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

  A.46、23、23、 B.46、46、23 C.23、23、46 D.46、23、46

  13.胎儿的性别决定发生在

  A.卵细胞形成时 B. 形成受精卵时 C. 受精卵发育时 D. 胎儿发育时

  14.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A. 艾滋病 B. 感冒病 C. 白血病 D. 色盲病

  15.人类的白化病是隐形形状,用隐形基因(a)来表示,现有一对正常夫妇,生出一患白化病的小孩,基因组成为(aa),请问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aa和aa B.Aa和aa C.AA和aa D.Aa和Aa

  16.正常情况下,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X   B.Y C.22+Y D.22+X或22+Y

  17.下列生物变异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有的变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不利

  B.有的变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有利

  C.变异对生物的进化不利

  D.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利

  18.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与人教版相关的实用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1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绝大部分学生家蒲塘、鲁村等行政村,有水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

与人教版相关的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收藏6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件 人教版上册课件 人教版课件

  通过阅读,我们对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你在参考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对于初次入职的教师来说,教案和课件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用心去设计好。只有准备好教案和课件的前期工作,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期。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多次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及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多次进位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口算

  4脳2+9=7脳5+5=5脳3+7=

  5脳5+6=6脳9+8=9脳4+5=

  2、笔算

  58脳7=156脳4=253脳5=

  二、自主探究

  1、完成第8题: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完成第9题:改错题,先检查,判断,然后把错题改正过来。

  3、完成第10题:先读题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三、巩固拓展

  1、第11题:读题,讨论

  怎样求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你能想出多少种方法?然后让学生分步解答。

  2、第12题:读题分析题意

  要求合唱队有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求乐队人数?

  3、第13题:指导学生观察各题的因数与积有什么特点,找出其中的规律。

  四、梳理整合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完成练习册第57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直观操作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平面图形,你还记得吗?知道的请大声说出他们的名字。(教师出示课件...

与人教版相关的实用资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