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四上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栏目,提供与四上语文第五单元作文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语文第五单元总结

单元 语文 小学一年级
作文标题: 语文第五单元总结
关键词: 单元 语文 小学一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一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一年级的作文,题目为:《语文第五单元总结》,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语文第五单元总结

我会认的生字

团、量、相、遇、及、怕、攻、互、尊、重、令、纯、挂、街、熟、伙、伴、尝、甜、温、冻、脸、因、季、乌、鸦、喝、渴、瓶、石、办、法、渐、司、假、缸、别、吓、叫、块、使、劲、砸、破、救、象、官、腿、柱、议、杆、秤、倒、艘、止、微、矮、瘦、暗、丑、闲、旧

我会写的生字

令、量、怕、攻、跟、相、团、因、园、伙、伴、冻、脸、石、乌、办、法、许、找、鸦、吓、叫、别、到、劲、都、止、再、象、照、柱

好词

团结、力量、喜欢、尊重、感动、透明、多彩、清凉、邀请、香甜、照亮、冻僵、议论、又高又大、果然、热心、来来往往、万里无云、热闹、欢快、齐心合力、感谢、惭愧、慌张、渐渐、升高

精彩

句子

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

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小河两岸住着许多小动物,每天他们来来往往走过小桥,摘野果,采蘑菇,走亲戚,看朋友,可热闹啦!

动物们从“桥”上高兴地走过,脚步放得轻轻的,一边走一边唱起了欢快的歌。

我学

会的

近义词

喜欢——喜爱 团结——联合

纯净——洁净 互相——相互

清凉——凉爽 温暖——暖和

渐渐——慢慢 可是——但是

许多——很多 使劲——用劲

小心——留神 议论——谈论

办法——方法

我学

会的

反义词

喜欢——讨厌 团结——分离

清凉——炎热 出来——进去

下沉——上浮 高兴——伤心

熟——生 升——降 哭——笑

我的

体会

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想办法的。

《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很聪明,它喝不着瓶子里的水,就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喝着了水。

《司马光》中的司马光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他不慌不忙、机智勇敢,最后,终于把小朋友救出来了。

《称象》中的曹冲爱动脑筋、善于思考,别人都没想出来称象的好办法,可是曹冲却想出来了。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我觉得以后在生...

与四上语文第五单元作文相关的作文大全

2013中考语文备考:第五单元试卷7(九上)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胡诌( ) 麾( )军 桑梓( ) 别( )拗

  谮( )害 勾( )当 腻( )烦 星宿( )

  2. 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在错别字上打上“×”号,并将正确的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4分)

  弃弓绰刀 恃才放犷 拣弓搭箭 自暴自弃

  诺诺连声 悔人不倦 剜口割舌 不醒人事

  3.根据句意依次填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次后,吴用去松林里 出药来, 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 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 来, 在桶里。

  A.拿 抖 拌 夺 洒 B.取 抖 搅 夺 倾

  C.取 放 拌 抢 洒 D.拿 放 搅 抢 倾

  4.填空。(4分)

  ①《智取生辰纲》选自《 》,作者是 ,元末明初人。

  ②《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号 ,元末明初小说家。

  ③《 》是清代小说家 创作的一部反映封建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的长篇讽刺小说。

  ④《香菱学诗》选自《 》,作者 ,清代小说家。

  5.仿照下面的句式,在横线上续写两个语意连贯、句式一致的句子。(3分)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 , ;

  , ……

  二、现代文阅读(43分)

  (一)(10分)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个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要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要紧?我们自有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去,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6.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众好汉互相配合、共...

与四上语文第五单元作文相关的中考语文

2013中考语文备考:第五单元试卷2(九上)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每组都有一个错误的,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⑴A.趱行(zǎn)  B.嗔怒(zhēn)

  C.这厮(sī)   D.朴刀(pō)  (  )

  ⑵A.恁地(nèn) B.省悟(xǐng)

  C.兀的(wǔ de) D.怄气(òu)  (  )

  ⑶A.面面相觑(xù) B.聒噪(guō)

  C.庖官(páo) D.大簏(lù)  (  )

  ⑷A.夏侯惇(dūn) B.麾下(huī)

  C.相公(xiàng) D.绰刀(chuò)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面是(  )

  A.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连连答应)

  B.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这里是顾虑的意思)

  C.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书写的用具)

  D.怎生这等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奇怪的病)

  3.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自暴自弃 莫名其妙 恃才放旷 谈笑风声 面面相觑 色彩斑澜 果不其然 万惯家财

  4.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    )

  ⑵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    )

  ⑶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    )(    )

  ⑷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龙冈。(    )(    )

  5.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因向几个同案   ,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

  ⑵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    ,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⑶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    。

  6.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借助对自然环境──天气的“热”的描写,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了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构思精美。

  B.《杨修之死》借助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典型的动作描写,突出地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既十分奸诈,又深谋远虑。

  C.《范进中举》围绕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以“中举”为线索,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比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

  D.《香菱学诗》作者着重描写了她的聪明才智,由于她天资聪颖,因而学诗便迅速学成。

  7.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

  B.修曰:“‘...

2013中考语文备考:第五单元试卷3(八上)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积累及运用(5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

  及郡下( ) 亵( ) 鲜有闻( )

  多髯( ) 矜寡孤独( )

  2、填空(17分)

  (1)可以 , 。无丝竹之乱耳, 。

  (2)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

  (3)《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 。

  (4)《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 。

  (5)《陋室铭》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造化钟神秀, 。

  (7)国破山河在, 。

  (8)《陋室铭》作者是 朝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

  3、选出作品、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陋室铭》————刘禹锡————唐代

  B、《核舟记》————魏学 ——— 明代

  C、《石壕吏》————杜甫———— 唐代

  D、《爱莲说》————周敦颐——— 清代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0分)

  (1)缘溪行( ) (2)渔人甚异之( )

  (3)屋舍俨然( ) (4)阡陌交通( )

  (5)咸来问讯( ) (6)诣太守( )

  (7)寻病终( ) (8)斯是陋室 ( )

  (9)往来无白丁( ) (10)可爱者甚蕃( )

  (11)罔不因势象形( ) (12)尝贻余核舟一( )

  (13)选贤与能( ) (14)男有分( )

  (15)谋闭而不兴( ) (16)货恶其弃于地也( )

  (17)老翁逾墙走( ) (18)一男附书至()

  (19)二男新战死( ) (20)急应河阳役( )

  5、古今异义辨析(10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今义:

  (2)阡陌交通 古义:今义:

  (3)芳草鲜美 古义:今义: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二、 文言文阅读(45分)

  (一)(16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子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1、 翻译句子。(9分)...

2013中考语文备考:第五单元试卷1(九上)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4分)全卷书写分。

  二、(22分)语言操练营。

  1.根据课文内容在下文填上恰当的词。

  屠户把银子( )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过来,道:“这个你且( )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 )来用。”屠户忙把拳头( )了回去,往腰里( )。

  2.联句

  ①重帝不卷香留久, 。

  ②大漠孤烟直, 。

  ③渡头余落日, 。

  ④一片砧敲千里白, 。

  3.名著阅读。

  ⑴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小说中,有两位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们分别是《      》

  中的        (姓名)和《       》中的     (姓名)。

  ⑵在小说《红楼梦》中,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是谁?请简述理由。

  人物:

  理由:

  4.指出下列性格特点适合本单元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①精明能干,但是粗暴蛮横。( )

  ②博学多才,却又恃才放旷。( )

  ③醉心功名,灵魂扭曲。 ( )

  ④孤苦的女子,痴心学诗。 ( )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

  ②而今菩萨计较起来。 ( )

  ③而且还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 )

  ④此事暂且不议,日后在作计较。( )

  6.指出下列句子描写人物的方法。

  ①杨志道:“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 ( )

  ②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 )

  ③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过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 )

  ④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 )

  7.读文答题。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眉际梢只一拳,打得眼梭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①文中写视觉的句子:

  ②文中写味觉的句子:

  ③文中写“两拳”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④文中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三、(44分)阅读精品屋。

  (一)(8分)阅读《智取生辰纲》,完成8—11题。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

2013中考语文备考:第五单元试卷7(八上)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

  1.填写下表。
 


 

  2.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写桃花源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

  ②《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是 ,表现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

  ③《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句子是 。

  ④《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3.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景象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混沌到清晰。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联以诗人望后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诗人的愁苦之心。

  4.问题探究。

  ①《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②《爱莲说》以菊和牡丹来衬托,用意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

  (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痰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不独子其子( ) ②壮有所用( )

  ③矜、寡、孤、独、废疾者( )( )( )( )( )

  ④女有归( ) ⑤货恶其弃于地也( )

  ⑥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 ⑦外户而不闭( )

  ⑧是谓大同( )

  6.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序可否颠倒 为什么

  7.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8.简答。

  ①课文采用的是什么结构形式 用“‖”标出层次。

  ②课文说明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

  (二)

  【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

2013中考语文备考:第五单元试卷4(八上)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基础知识 (共20分)

  1.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

  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2. 成语积累。(4分)

  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就借千里马来比喻人才。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

  3. 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4分)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飘香四野。

  4. 名句积累。(4分)

  春天是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咏春的诗篇,请写出两组咏春的名句。

  5. 一个故事说黄鲁直、苏东坡、秦少游、佛印四人游寺,只见寺壁上题有杜甫“林花著雨胭脂□”的诗句,诗句末字已剥落,四才子忙着动脑动手添字补诗,苏添“润”字,黄补“老”字,秦说“嫩”字,佛言“落”字,争执不下,最后找来《杜工部集》一查,原来是个“湿”字,请你谈谈“湿”字妙在何处?(5分)

  二、阅读理解 (共40分)

  (一) (14分)

  落花枝头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倘佯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亭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的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 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

2013中考语文备考:第五单元试卷8(九上)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4分)

  A.趱行(zǎn) 朴刀(pō) 恁地(nèn) 面面厮觑(qù)

  B.庖官(páo) 大簏(lù) 谮害(zèn) 弃弓绰刀(chuò)

  C.相公(xiàng) 行事(háng) 腆着(diǎn) 细丝锭子(dìng)

  D.颦儿(pín) 抠土(ōu) 画缯(zēng) 两眼鳏鳏(guān)

  2.下列词语没有锗别字的一组是( )。(4分)

  A.怨怅 吹墟 劈头劈脑 对答如流

  B.羡幕 寻思 自暴自弃 地灵人杰

  C.伶利 朦胧 忙忙碌碌 挖心搜胆

  D.褒贬 班师 犹豫不决 有感于怀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 ,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②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 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③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 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 维护 显现 B.检测 维护 显见

  C.检测 维持 显现 D.监测 维持 显见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4分)

  A.由于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到吸烟的危害。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英雄的报告。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5.《香菱学诗》中,香菱从向黛玉请教到三易其诗终于梦中得诗,正好验证了古人治学的三个境界,也可以说是反映了三个阶段。试用连线把三个境界与所属阶段对应起来。(3分)

  ①顿悟阶段 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②悬想阶段 B.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③苦索阶段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窗(24分)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得下他们两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