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教育与知识能力怎么背栏目,提供与教育与知识能力怎么背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六)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迫在眉睫,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六)”,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网。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六)

  德育

  10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个体品德的核心)、道德情感(知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衡量品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

  102.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是:依从、认同、内化。

  10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了4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可逆性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

  104.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讲道德判断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包括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纪守法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05.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0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想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07.德育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握方向,疏导为主;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影响要一致,理论实践要统一;严格尊重相结合,正面约束定规则;集体个别共存活】

  108.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练习法(实践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指导实践法、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品德评价法、体谅模式。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6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 

  

与教育与知识能力怎么背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五)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迫在眉睫,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五)”,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网。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五)

  学生发展心理

  84.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包括: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自尊性与自卑性并存、批判性与创造性并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稳定性与可塑性并存、青春期冲动性与压抑性并存。

  85.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依靠感觉】、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逻辑思维】。

  86.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提出教育与发展的关系要注意:“最近发展区”、“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教学最佳期)”。

  87.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情操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88.中学生情绪特点包括情绪的自主性(独立性),情绪活动的丰富性、情绪体验的跌宕性(波动性、不稳定性、冲动性),情绪的逆反性、情绪的心境化。

  89.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表现:复杂性与简单性共存、强与弱共存、稳定与波动(冲动)共存、外露性(开放性)与掩饰性(内隐性)并存。

  90.中学生情绪调节的主要方法:转移法、补偿法、发泄法、升华法、调节认知(认知改变)、积极的自我暗示、幽默。

  91.人格特征包括:整体性(整合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功能性。

  92.气质的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93.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94.认知风格可以分为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

  95.奥尔波特把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个别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96.自我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97.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98.佛洛依德把人格机构分成三个层次;本我(遵循快乐)、自我(遵循现实)、超我(遵循道德)。

  99.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学前期(3~6岁)的主要危机是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6~12岁)的主要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青春期(12~18岁)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99.中学生障碍性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神经衰弱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00.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强化法、消退法、代币奖励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与教育与知识能力怎么背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总结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迫在眉睫,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网。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一)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三)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四)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四)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迫在眉睫,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四)”,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网。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四)

  学生学习能力

  65.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66.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①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②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③根据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在学习任务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

  在学习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67.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型冲突。

  68.学习动机的功能有: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

  69.奥苏贝尔把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的,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主要成分。

  70.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把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7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构,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72.学习策略分为三部分: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学业求助)。

  73.常用的复述策略有:利用随意记忆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

  74.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口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语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75.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用表格等。

  76.前摄抑制是指先前所学内容对后学信息的干扰;倒摄抑制是后面所学的内容对先前所学信息的影响。

  77.过度学习以150%为最佳,效果最好。

  78.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提出作用的规律包括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

  79.“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提出了三条主要学习定律: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律。

  80.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基本规律包括: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

  8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以观察学习为主,其理论依据是替代强化。

  8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方式是发现学习,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83.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七)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迫在眉睫,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七)”,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网。

  教育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七)

  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09.班集体的发展要经过组建、初步形成和形成发展三个阶段。

  110.班级管理的模式有班级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11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

  11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13.班主任工作中,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进行品德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其工作的重点,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14.课堂气氛主要包括积极的课堂气氛(最理想)、消极的课堂气氛和对抗的课堂气氛。

  115.课堂纪律的类型主要包括: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指导下)、集体促成的纪律(学习兴趣小组)、任务促成的纪律(具体任务)以及自我促成的纪律(自律)。

  116.教师职业角色的最大特地啊是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17.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长期性、间接性等特点。

  118.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119.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

  120.教师的人格特征中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121.福勒和布朗把教师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阶段。

  122.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者皮格马利翁效应。

  123.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差异表现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等方面。

  124.职业倦怠主要表现有情绪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6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辅导

2016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教育研究基本方法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2016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也要时刻关注着考试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考试动态。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教育研究基本方法

  考点: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出题类型:单选题】

  (一)教育观察法

  1.概念

  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2.类型

  (1)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包括自然行为的偶然现象观察和系统的现象观察,能搜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但材料往往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

  实验室观察是在对观察对象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或改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这种观察有严密的计划,有利于探讨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

  (2)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的感知和描述,因此直观具体。

  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考察。

  (3)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是研究人员以“旁观者”身份观察,非参与性观察结论可能比较客观,但易限于表面化,难于获得深层次的材料。

  (4)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可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非结构式观察则是没有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其方法比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多用于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二)教育调查法

  1.概念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2.教育调查法的类型

  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全面调查就是用来调查某一事物和现象的全面情况,如对某一地区学龄儿童的普查,对某一学校全面情况的调查;重点调查是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如为了了解农村中学学生的流动情况,可选择学生流动较多的农村中学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所包含的全部个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调查的对...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考点

  2016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也要时刻关注着考试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考试动态。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考点: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出题类型:单选、简答】

  (一)遗传

  1.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2.遗传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环境

  1.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2.环境对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如“出淤泥而不染”。

  (三)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其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生理活动,第二个层次是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个体社会实践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16上真题】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B)

  A.遗传 B.环境 C.个性差异 D.个人努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推荐: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2016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教师劳动的特点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考点

  2016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也要时刻关注着考试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考试动态。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教师劳动的特点”,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教师劳动的特点

  考点:教师劳动的特点【出题类型:单选题】

  (一)示范性

  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创造性

  1.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

  2.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及方法的运用和选择上;

  3.表现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上;

  4.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三)复杂性

  1.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复杂的;

  2.教师的职责是多方面的;

  3.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

  4.教师劳动的能力需要是复杂的。

  (四)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五)长期性(延续性)

  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

  二是,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果。

  (六)劳动效果的隐含性(间接性)

  教师的劳动效果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隐含在学生身上,体现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德”“才”之中,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等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显现。

  【2015下真题 】5.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答案:B

  【2015上真题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答案:B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推荐: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