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高考语文考点分析栏目,提供与高考语文考点分析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语句扩展考点简述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扩展语句”是2000年新增的高考内容。扩展语句主要考查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一般比较简洁、凝练,或单纯、简略。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这一考点的要求是,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达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它或者是把一组词语扩展成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或者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扩充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

  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特点主要有:1.着力于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考生语言表达的基础能力。2.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同时紧密结合高中生学习和生活实际。3.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4.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5.答案丰富多彩,有较大的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激情,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大有益处。完成这样的考题,应该仔细审清题目的要求,认真揣摩原句的意思。弄清题目对句子内容、句式、表达方式、重点等方面的要求,紧扣要求去扩展句子。

  n考题分析

  2000年全国考题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

  解题思路:

  此类试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考生发挥个人特长。写作能力强的考生无疑会显示出自己的优势。解答此类考题既要注意题目对扩展内容的要求,又要以此要求为基础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完成题目要求。此题对“情景”的限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场景(“毕业典礼上”“考试前夕”),二是人物(“同学们”“我”),三是主体内容(歌声)。在此基础上,只要写出的语句内容合理,前后连贯,就可以。虽然试题一般都对扩展的内容有一定的限定或提示,但有些考生还是感到无从下笔。原因可能在于:①缺乏相关知识,或材料积累不够,对原题干内容难于进行合理的扩展;②缺乏必要的想象能力,③描写、特别是细节的描写能力较差,写出的文字可能不具体、不真实、不感人。

  参考答案:

  情景一:在毕业典礼上,我们班同学的节目是大合唱。大家激情澎湃,把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理想全倾注进了歌声之中。

  情景二:马上就要高考了,我心里很乱。我想放一首歌,让歌声驱散我的一切烦恼,歌声却使我更不能平静。

  2001年全国春季考题

  7.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起跑线”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6分)

  情景一:田径场上

  情景二:人生某阶段

  解题思路:

  符合规定的情景,体现出二者的差别。以起跑线为重点。符合上述要点,每段给3分;语句不通顺者酌情扣分。

  2002年全国春季考题

  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免疫力”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40字左右。

  情境一:身体健康方面

  情境二:社会影响方面

  解题思路:试题对答案在内容上有两大项要求:①是“身体健康方面”,②是“社会影响方面”,答案要结合这一要求,符合规定的情境,体现出二者的差别。此类试题出现...

与高考语文考点分析相关的高考语文

2013高考语文复习之考点易错分析

高考语文

  一般而言,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的简约式统称。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哲学认为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以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

  易错1:多音字误读

  易错分析:正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词性。如“刹”,共有chà和shā两个读音,作名词时读chà,作动词时读shā。二是词义。有些多音字的读音,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可以以义辨音。如“纤”有xiān和qiàn两个读音,作形容词表示“细小”时读xiān,作名词表示拉船的绳子时读qiàn。三是语境。可以把多音字的几个读音尽可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记忆效果。如“商店打折(zhé),顾客抢购。一阵折(zhē)腾,累得住院。不但没赚,反而折(shé)本”。四是语体。书面语读音一般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口语读音常用于口头交际中,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如“色”,书面语读音为sè,口语读音为shǎi。五是巧记。舍众取寡,以少推多。如“埋”只在“埋怨”中读mán,其余都读mái。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易错2:音近字误读

  易错分析: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这些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完全一致。但如果其中的或声母,或韵母,或声调有细微的差别,就构成了音近字。命题者往往就在“近”与“同”上做文章。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没能把容易混淆的音近字准确地区别开来,就会给解题增加难度。正确识记这些字的读音,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把某类同音字集中起来记忆,会达到记住一串且印象深刻的效果。

  易错3:形近字误读

  易错分析: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有很多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如“戍、戌、戊、戎”可以编为“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十戈相合即为戎(rónɡ)”。应该说,对这类字音的识记,既要动脑筋求便捷,更要花工夫记忆,关键在于积累。而就具体题目来说,其中一定会有部分字音是我们已经正确掌握的。因此,审清题干,认真分析,结合字义,合理推断,运用比较排除的方法选出正确答案并非难事。

  易错4:形声字误读

  易错分析: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有的声母和韵母都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在解答中无法判断时,一般形声字注音为“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小,注音为“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大。所以,我们一...

与高考语文考点分析相关的高考语文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标点符号考点分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标点符号粉墨登场,着实让我们这些奋战在高考前沿阵地上的师生有点措手不及。但是标点符号的复习并非无章可循,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试卷,参考有关资料,整理出了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与注意事项、常见标点符号使用中易出现的差错,希望给我们的学子提供一个复习的参考。

  一、标点概

  点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停顿),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 前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

  从考查范围看,以点号为主,兼顾常用的标号。94年至98年主要考查了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七种点号的用法,标号只考 查了引号、书名号和括号三种。

  从考查的题型看,主要有选择、改错两种。

  99年高考没有考标点符号的用法,2000年高考对此不作要求,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再度将“正确使用标点”这一考点列入考试范围。

  二、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1、句号

  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使用注意点:不用句号情况

  书名、篇名、标题、章节题目的末了。

  2、问号

  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反问句)。

  使用注意点:

  (1)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2)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如“怎么了,你?”

  (3)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要问。(连续发问时)

  (4)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如“谁”、“什么”、“怎么样”。

  例①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1993年全国高考题)

  “今天……明天去呢?”是一个选择问句,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今天去呢”后面应该改用逗号。

  例②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就加问号。句中,问号应置于句末,前置谓语“到底去还是不去”之后应改用逗号。

  例③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例④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1994年全国高考题)

  该句中虽含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在谓语动词“关心”的统领之下,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所以,该句第一处问号应改用逗号,第二处问号应改用句号。

  3、叹号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使用注意点:

  (1)叹号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如惊喜、赞叹、愤怒、请求、命令、祈使、悲伤、惧怕等,只要是抒发强烈感情的语言,句末均用叹号。

  (2)反问句如感叹语气强烈,可用叹号。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3)几个叹词连用,一般是最后一个叹词后用感叹号。例:啊,啊!又到了春天了。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仿用句式考点分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一、考点分析。

  仿用句式属于语言运用题,实际上就是仿例造句,是仅次于作文最能体现考生语言表达

  能力的一道题型,素有“小作文”之称。卷面分值为6分,但是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技巧,在作文中巧妙运用,可以使作文语言尽快出彩,进而获得发展等级分(10分)。

  举例:

  2001年全国卷以《诚信》为话题作文:

  ①“大雁与秋风有约,当黄叶飘零时,大雁排空南飞;梅花与寒冬有约,当大雪纷飞的时候,梅花凌寒傲放;小草与春天有约,当春江水暖的时候,小草破土而出……”

  ②“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只有鸿毛之轻,也可以使人有泰山之重;诚信没有价码,却可以让人灵魂贬值,也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诚信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的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也可以让人胸怀宽广,高瞻远瞩;诚信没有色彩,却可以让人心情灰暗、苍白,也可以让人情绪高昂、愉悦……”

  所以老是主张从生活中去学习仿句,而不是单纯在高考资料中去学习仿句——

  多积石 广结交 慢消费

  深挖洞 广积粮 不称霸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朱升,明开国之臣。毛泽东赞其为“九字国策定江山”)。

  二、基本要求

  仿句作为高考考点的基本要求当然比生活与作文中的仿句要求要严格,(点评毛泽东仿句朱元璋)高考仿句的基本要求是:

  仿意境——意境相切;仿修辞——修辞相同;仿句式——句式相似。(重点)

  例句:

  ①以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为例:

  “下面四个比喻,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

  “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从命题技巧的角度讲,该道题还是存有瑕疵:第一、它是2002年仿写题的“再版”(海水是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第二、文题照应不严密,第二句用分号,考生可以把前后两个分句理解为并列关系;第三、用词歧义,第三句中的“腊梅”可以理解为树,也可以理解为花。所以有许多考生把题目理解为两个并列分句,按两两包含关系来做题,导致扣分。对该题稍作技术处理:把分号改为逗号,“腊梅”前面加“一株”就文题一致了。

  即使这样,仍有不少有经验的考生能绕过设题误区,排除错误干扰,揣出命题本意,,写下文情并茂、理趣横生的佳妙答案。

  对命题本意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意境——对书写对象倾注赞美之情;修辞——暗喻,四个本体喻体分别同属种类,由大到小,递降包含;句式——……是……,……就是……。

  现将我在高考阅卷时得来的一些满分答案摘录如下,以供欣赏借鉴:

  1.江南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杭州就是少女美丽的脸庞;西湖是水汪汪的大眼,湖水就是眼中晶莹的泪。(赞美祖国河山)

  2.世界是一个大家庭,中国就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沿海岛屿是一群浪迹江湖的游子,台湾就是游子中最调皮的小弟弟。(盼望祖国统一)

  3.宇宙是一片浩瀚无际的海洋,地球就是海洋中的宝岛;中国是宝岛上的一只雄鸡,北京就是雄鸡的心脏。(讴歌美丽祖国)

  4.婚姻是一座城堡,爱情就是城堡的大门;恋人是一对同心锁,缘分就是锁中的钥匙。(歌颂纯洁爱情)...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散文作品阅读考点讲析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

  B.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C.作者笔法自然,轻巧而又严密,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第二段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就与上文工人修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有一定内在联系。

  D.第四段对开门方式的描写,作者精选了五个各具特色的生活场景,生动细致地表现出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的不同心态,紧扣文章主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E.第六段中“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最终判决”的畏惧和对“一个结束”的悲伤,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

  [答案] B C

  [分析]第24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这道多选题B、C两个选项是正确的。B项说:“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这一小段赏析是不错的。作者笔下的门,确实有的实实在在,如公共建筑的转门、酒吧的小门、厨房的门、玻璃门等等,这些都是读者十分熟悉的,从这些实在的门写起,自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作者笔下的门,确实有的赋予了象征意义,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能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作者的这种写法,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的深化。C项说:“作者笔法自然,轻巧而又严密,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第二段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就与上文工人修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有一定内在联系。”这一小段赏析也是正确的。在这段中,作者说“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自己的家当然是最熟悉的,连自己最熟悉的家都可能会发生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工人修理好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的事情,那么对于其他许许多多可能发生的未知,聪明的人自然要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对待了,这就是文章前后的内在联系。

  A、D、E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A项的错误在于“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确实,作者在谈“开门”时,多谈的是积极的一面,在谈“关门”时,谈了令人伤感的一面,有消极因素,但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可知的神秘色彩,“门”是隐秘的象征与文章的神秘色彩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D项的错误在于“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典型意义”还说得过去,而“现实意义”则根本谈不上,说有“强烈的”就更错了。E项的错误在于“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与前文“最终判决”和“一个结束”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它倒是与后文的“一扇门轻轻关上”对举着说的,尽管这句话的确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但把它联系到前文说它反映了作者的“畏惧”和“悲伤”则是错误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2002年全国高考题)

  话 说 知 音

  林非

  ...

[2012高考语文考点汇总] 病句类型的分析和解决

2012高考语文考点汇总

2012湖北卷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共6类。
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科单独出题以来,病句题试题考查没有变化,其形式一直很稳定,为客观题,即只要能判断是否病句即可,而且每次题干都是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虽然每次所出的病句类型有所侧重,但都严格遵循了考试说明的范畴。
研究从2004年到2011年的高考湖北卷语文学科的病句题,我们可以知道,湖北对病句的判定考查最多的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以及逻辑错误;其次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而语序不当几乎未考。只要认真辨析这些病句类型,用语法和逻辑去分析理解,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让我们按考查病句类型多少的顺序来进行分析和解决。
一、搭配不当。可分为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以及多重否定不当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点分析

2012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语言,以符合语境为美。“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同样地,语言也是因为符合语境才优美的。有了语境的存在,句子就有了压缩与扩展的需要。压缩语段,能让语言的精髓如水落石出般明白无误;扩展语句,则能让语言如丑小鸭变美天鹅般脱胎换骨。

  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设定的情景或要求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给出的语言材料发散、扩展为符合考查要求的一句或几句话的题。“扩展语句”的命题形式主要有:(1)依照给定词语,连词扩充成句;(2)给出话题,丰富式或给出概括句,展开式;(3)给出主干,扩写式;(4)给出语句,续写或补写式;(5)依照情境要求,拟写广告词、标语、宣传口号、过渡语等。“压缩语段”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概括归纳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的高考题型。“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主要有:(1)整合提供的信息给概念下定义;(2)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3)填充式概括(含总起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等);(4)新闻概写(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压缩主体、拟写结束语);(5)提取关键词;(6)图文转换。

  1.扩展语句:

  随着考试改革,扩展语句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形式,有的只给出话题,或给出中心句,或给出象征性的情景,要求进行更具体丰富生动形象明白的扩展。本考点,呈隔年反复的态势出现,所占分值3—6分。09年高考中,全国卷1中的19题(5分)、湖北卷22题(4分)、福建卷15题(3分)、江西卷21题(5分)都涉及到扩展语段这一考题。

  2.压缩语段: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09年高考中,安徽卷18题(7分)、福建卷15题(3分)16题第一问(2分)、山东卷18题(4分)、浙江卷6题(4分)

  典题1(09年湖北卷).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样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4分)

  我喜欢的书名:《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和语言的简明,这种推荐词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考题。考生要善于根据书名推断出其主要内容,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进行推荐。

  【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书名:《献给母亲的歌》

  理由: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答案示例二】 我喜欢的书名:《山河岁月欢乐颂》

  理由:山河是祖国的代表,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典题2(09年安徽卷).下图有三个板块,请先用一句话对三个板块的内...

2012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文学作品阅读考点讲析

高考 分析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

  (1)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2)怨不在大,所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答:(1)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2)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3)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课后拓展

  教材中的名句名篇

  《语文教学大纲》列出10篇古文、30首诗词曲。

  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劝学》(《荀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其它非大纲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第二册:《滕王阁序》(王勃)(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师说》(韩愈) 《阿房宫赋》(杜牧)

  《六国论》(苏洵)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是故无...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