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功在于考生对于知识点重点掌握程度,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六】”,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六】
佝偻病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佝偻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是2岁以内(尤其是3——18个月的)婴幼儿,可以通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得以
药物治疗
预防为主,强调早诊早治,及早控制佝偻病活动期,防止产生骨骼畸形后遗症。活动期应加强护理,婴幼儿应注意衣服宽大,勿束胸部,避免久坐久立或过早行走而发生畸形。
(一)维生素D
1. 口服维生素D
(1)推荐预防量:出生后15日起至18岁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800IU。
(2)治疗:口服剂量2000——4000IU,治疗剂量1个月后改为维持量。
恢复期用预防量维持,婴幼儿同时摄入大量维生素A,使用单纯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D3、维生素D2片、维生素D3乳剂——胆维丁乳剂)。
2. 肌内注射维生素D
对于吸收不良或不能口服的婴幼儿,可以肌肉注射维生素作为突击疗法。
(二)钙剂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钙摄入量为:0——6个月300mg,7——12个月400mg,1——3岁600mg,4——10岁800mg,青少年1000mg,孕妇及乳母1000——1200mg。
应选用含元素钙高,胃肠道刺激小的制剂,例如碳酸钙D3片剂等。
(三)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 用药注意事项
(1)中毒
维生素D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中毒,小儿每日服用2——5万IU(500——1250ug),或每日2000U/kg(50ug/kg),连续数周或数月即可发生中毒。
易发生中毒人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结核、淋巴瘤及噻嗪类服用者。
①中毒的主要表现:
a.一般表现:乏力,血压高,头痛,激惹,呼吸道感染等。
b.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口渴,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
c.泌尿系统表现:多尿,间质性肾炎,肾结石等。
②实验室检查血:钙>12mg/dl(3mmol/L),25-OH-D3水平>150——400ng/ml(375——1000nmol/L)。尿蛋白阳性、红白细胞,管型等。X线显示肾,脑,心,血管,骨髓,肌肉等钙化等。
③维生素D中毒后处理立即停止维生素D及其强化食品及钙剂,停饮牛奶改豆浆。泼尼松2mg/(kg•d),口服;降钙素50——100U/d,肌注,或者用双膦酸盐,补充水份。
(2)母乳含维生素D15——50IU/L,纯母乳喂养儿仅能从母乳中获得生理需要量的1/10。
(3)来源不足者补充稍大于生理量的维生素D 1000——5000IU/d,3个月见效,6——12月治愈,已经发生的畸形不能恢复。
(4)吸收不良及代谢异常者原发病治疗很重要,补常规剂量2——3倍的维生素D。
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二】
药物信息源的分级
一级文献:期刊是一级文献主要的信息源
特点:信息量大、品种多、周期短,报道快
二级文献:通常包括索引和文摘
(一)常见数据库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络资源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Pubmed系统Medline数据库
Embase数据库
Toxnet毒理网数据库
(二)常见的国内外文摘与药学有关的国内药学文献
《中国药学文摘》(CPA)为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编辑出版。收集国内700多种医药期刊以及会议论文和部分内部刊物的质料,以文摘、题录等形式报道。
《国际药学文摘》(IPA)由美国医院药师学会编辑出版。收集全世界与药学有关的药学期刊750余种,将文摘按25个主题分类。
化学文摘(CA)由美国化学会化学文摘服务社编辑出版。收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56种语言文字发表的有关化学和化工方面的文献,并译成英文的文摘予以报道,最大的特点是索引系统做完善。
《生物学文摘》(BA)由美国生物科学情报服务社编辑出版。覆盖了世界范围生物学领域8000余种核心期刊。
《医学索引》(IM)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制作。文献检索工具,月刊。
《医学文摘》(EM)荷兰的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医学文摘基金会创办。收录世界各国5400多种医学、生物学、药学杂志上的文章,编写成文摘,再通过各相关的分册报道。
三级文献(不同文献的特点和应用)
1 药品标准类 药品标准是药师进行药品和医院制剂质量控制经常查阅的工具书。
2 药品集 以面向临床介绍合理用药为主,是临床药师和执业药师查阅必备的工具书。
3 百科类 涉及药学专业各方面的知识。
4 专著类 为突出某一专业或某一专题汇总成的三次文献。
5 数据库 主要提供临床医药专业人员所需的药物质询、疾病和毒理学质询以及传统医学信息,和对患者的卫生教育信息等。
6 工具书
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三】
处方调剂的操作规程
(1)认真审核处方。
(2)准确调配药品。
(3)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医,应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包装。
(4)向患者交付处方药品时,按照说明书或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5)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
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四】
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药源性疾病是指由药物诱发的疾病,属于医源性疾病的一种。具体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出现与用药有关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药源性疾病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患者的因素、药物的因素、药物制剂的因素等。
(一)患者的因素
1、 年龄因素(老、幼、婴);
2、 性别因素(女性的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避孕药的影响);
3、 遗传因素(异烟肼的代谢酶 N-乙酰转移酶,个体间差异很大;苯妥英钠由羟化酶代谢;胆碱酯酶有 遗传性缺陷的患者);
4、 基础疾病因素(如慢性肝病、肾病患者);
5、 过敏反应(过敏体质易出现药源性疾病);
6、 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二)药物因素
1、 与药理作用有关的因素 副作用、药物过量、毒性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均可能引起药源性疾 病。
2、 药物相互作用因素
(1)药物配伍变化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注射剂混合时,可发生某些物理或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有时沉淀不明显时,也可 导致严重的 ADR 发生。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用 50%乙醇做溶剂,当与其他注射剂混合时,由于乙醇被稀释, 氢化可的松析出不易察觉的沉淀,引起不良反应。
(2)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相互影响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
(3)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改变组织或受体的敏感性;对受体以外部位的影响。
3、 药物制剂因素
(1)药品赋形剂、溶剂、稳定剂或染色剂等因素。如胶囊剂中添加的色素常可引起固定性的药疹:“亮 菌甲素”事件是由于用二甘醇代替丙二醇造成的。
(2)药物副产物、分解产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
阿司匹林中的副产物,乙酰水杨酰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酐能引起哮喘、慢性荨麻疹等药源性疾病;阿 司匹林的制剂标准中,游离水杨酸的限度为<0.05%,但由于运输、储藏的原因,游离的水杨酸含量可达 0.97%, 使用这种阿司匹林可引起腹痛;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分解产物都有刺激性;从静脉注射液中可分离出多糖 类化合物,使用此种原料药制成的转化糖溶液,偶可观察到过敏性反应。
(3)污染物、异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 血液制品引起的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输液中颗粒物可引起肺部异物肉芽肿。
4、 药物使用不当
药源性疾病常由药物的使用方法不当引起。如庆大霉素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与其血药浓度有关,故中 国药典规定该药用于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不得静脉注射,如果直接静脉注射则易引起呼吸抑制。
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五】
药品常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
1、 药物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
某些药物缺乏高度的“选择性”,可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抗肿 瘤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杀伤宿主的正常细胞。
(2)药物不良相互作用
联合用药过程中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常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如抗血小板药阿司 匹林与抗凝血药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2、 患者因素
(1)年龄: 婴幼儿、儿童及老年人较易发生不良反应。
(2)性别:氯霉素和保泰松易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此时女性的发生率较男性高出 3 倍;而药物性皮炎 的发生率男女之比约为 3:2。除此之外,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服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
(3)遗传因素和个体差异:同种药物相同剂量在不同个体之间会有较大差异。
(4)病理状态。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原则
1、评价标准(方法):
①时间顺序用药与 ADR 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用药在前,ADR 在后);
②是否已知,可疑 ADR 是否符合药物已知的 ADR 类型;
③排除其它,所怀疑的 ADR 是否可用患者的病理状态、合并用药、并用疗法的影响来解释;
④停药消失,停药或减少剂量后,可疑 ADR 是否减轻或消失;
⑤给药再现,再次接触可疑药物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ADR 再出现可以肯定因果关系)。
2、评价结果
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有 6 级,即: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