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组

  国考考试即将开始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备考,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组”,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组

  在行测数量关系当中,经常会遇到二元一次的不定方程,在求解过程中通常会用到整除法、奇偶性以及代入排除等方法,但对于不定方程组的求解很多考生比较陌生,为了让各位考生更好的熟悉这类题的求解。下面小编就“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组”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不定方程组的形式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上面式子中含有3个未知量且只有2个等量关系,所以属于不定方程组。

  二、3种方法

  1、线性组合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解析】最终求解x+y+z等于多少,即想办法把未知数前面的系数变成1,在求解过程中需要将第一个式子的3倍与第二个式子的2倍作减法,直接求得:x+y+z=1.05,选A。这种方法需要大家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即通过两个式子的线性组合得出最终的结果。

  2、换元法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解析】因为要求解x+y+z等于多少,可以将上面两个式子分别提出x+y+z,得出

  ,观察这两个式子都含有x+3y这个因子,进而可得

  ,令x+y+z为N,x+3y为M,原式转换为

  ,变成了一个普通方程,经计算可得N=1.05,故选A。

  3、特值法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解析】因为所求量是关于x、y、z的线性组合,选项的结果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即当确定其中一个未知量的时候,另外两个未知量的数值也可以确定下来,x+y+z的整体不会变,此时可以另其中一个未知量为一个特值,不妨令y=0,上式可得

  ,进而得出x=1.05,z=0,最终x+y+z=1.05。故选A。

  用线性组合求解不定方程组比较快,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并善于观察式子的特点;换元法的求解比较常规做题速度相对较慢,但它可以提升大家善于观察的能力,最终可以达到用线性组合求解的目的;特值法的求解适合大部分的考生,求解起来比较快捷无需考虑其他条件。通过以上3种方法的讲解,小编希望大家对不定方程组的求解能有所提高。

  2021国考行测技巧:数量关系中常见的易错选项分析

  从近几年行测考试出题趋势来看,数量关系这一部分题目内容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这样更有利考查大家解决工作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因此,大家在解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要单纯的想成把这题解对就可以了,有时候题目经常会设置易错选项,绝大部分考生会误选。今天小编通过题目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出题者都经常设置哪些易错选项,以免以后我们遇到时误选答案。

  例1.一项工程由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共同完成需要15天,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相同,丙队3天的工作量与乙队4天的工作量相当。三队同时开工2天后,丙队被调往另一工地,甲乙两队留下继续工作。那么,开工22天后,这项工程:

  A.已经完工

  B.余下的量需甲乙两队共同工作1天

  C.余下的量需乙丙两队共同工作1天

  D.余下的量需甲乙丙三队共同工作1天

  【解析】D。由于丙队3天的工作量与乙队4天的工作量相当,不妨假设丙队每天的工作量为4,乙队每天的工作量为3,则甲队每天的工作量为3。这项工程总的工作量为(4+3+3)×15=150,则工作22天后,工程还剩下150-(4+3+3)×2-(3+3)×(22-2)=10的工作量,正好让甲、乙、丙三队共同工作1天,故选D。

  这道题的易错点在于:很多考生误认为开工22天后,工程一共完成(4+3+3)×2+(3+3)×22=152,因此这项工程已经完工,误选A答案。在这里,注意开工22天应包括前面的三队同时开工的2天。

  例2.某商场在进行“满百省”活动,满100省10,满200省30,满300省50。大于400的消费只能折算为等同于几个100、200、300的加和。已知一位顾客买某款衬衫1件支付了175元,那么买3件这样的衬衫最少需要:

  A.445元 B.475元 C.505元 D.515元

  【解析】B。由题意知这款衬衫原价是175+10=185元或175+30=205元。当原价为185元时,3件衬衫原价为185×3=555元>400元,所以将555元满百的部分折算为200、300的加和,共省30+50=80元,故参加活动后需要支付555-80=475元。当原价为205元时,3件衬衫原价为205×3=615,参加活动后需要支付615-2×50=515元。比较475元和515元,故所求为475元,故选B。

  这道题的易错点在于:出题者利用了生活中大部分人购物时爱贪便宜的心态或者是一种以为省钱最多的最划算这样一种惯性的思维,错以为175元的衬衫原价只有205元这一种情况,漏算了原价为185元这种情况,导致最后计算结果为515元,误选了D答案。

  例3.有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丙三根水管,其中甲、乙为进水管,丙为出水管。单开甲管需15小时注满水池,单开乙管需10小时注满水池,单开丙池需9小时把满池的水放完,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流开,每次1小时,问几小时才能注满水?

  A.47 B.38 C.54 D.46

  【解析】A。设水池的蓄水量为90,则甲的工作效率为6,乙的工作效率为9,丙的工作效率为-10,这样一个循环下来水池就能蓄水5,15个循环之后蓄水量为15×5=75,接下来甲管和乙管各开一个小时共注水6+9=15,加上之前的75刚好注满水池,故共需15×3+2=47小时注满水池,故选A。

  这道题的易错点在于:大部分考生直接认为一个循环下来,水池就能蓄水5,水池的蓄水量为90,共有90÷5=18个循环,则共需18×3=54小时注满水池,误选了C答案。这道题其实是属于正负效率交替完工的问题,当正效率完成整个工作量时,负效率就不用再工作了。

  行测考试巧避坑,解题技巧记心中

  行测试题千千万,出题“挖坑”不间断。在行测考试中,出题人总是喜欢在设置题目时挖出几个“坑”,用来测查我们在高压的考场环境下能否进行严谨细致的思考。那么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该怎么避过这些“坑”呢?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承接叙述题该怎么“避坑”。

  【例题】对于“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这一表述,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读。首先是支持。这是立足于当前国情,幼儿园要普及普惠,义务教育要优质均衡,高中阶段要特色多样……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如果光靠公办力量是不够的,同时公办的体制机制也不够灵活。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这一论断对调动全社会力量办好教育提供了强大支撑。基于这些背景,确实有必要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让民办教育在各阶段各层各类领域贡献力量。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A.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义

  B.规范民办教育的必要性

  C.民办教育可促进教育公平

  D.民办教育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是一道典型的承接叙述问题。大多数考生对于承接叙述问题都很清楚,文段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往往与文段的尾句有关,于是很多考生会直接抓住文段尾句进行分析,发现尾句强调了“确实有必要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于是推测后文应该谈“民办教育广阔的发展前景”,或者“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义”。但是殊不知,这样正好掉进了出题人所挖的“坑”当中。

  在本题中,题干开头明显告诉我们“对于‘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这一表述,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读。首先是支持。”接下来都在论述为何要支持民办教育,在结尾进一步强调确实有必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后,对于第一层面的表述已经完结。那么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到的,应该是第二个层面“规范”了,所以答案应该选择B项。

  这是在承接叙述题目中最常见的一个“坑”,出题人设置一个“总分”结构的文段,并且在后半部分重点描述其中一个分句内容,然后再问接下来会讲什么。此时,我们只要能够分析出来这是一个总分文段,做对题目也就很简单了。

  行测常识大全:公务员常识

  21001、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

  21002、沈周与文徵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以山水为主,无论淡雅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描写江南风光和文人园林。文征明以擅长文人画闻名,代表作《桃源问津图》。

  21003、风流才子唐伯虎(1470 - 1524)的潇洒不羁家喻户晓,其《溪山渔隐图》所绘之物,也正是他想追求的逍遥人生。唐寅修养广博,诗书画俱佳,号称“江南第一才子”。

  21004、仇英(1494 - 1552)是油漆工出身的职业画家,《文姬归汉图》中艳丽的色泽,正是有别于文人画的另一种风格。仇英文化修养不博,专画传统题材,但摹古功底深厚,尤擅长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拘。

  21005、四僧: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绘画流派,由于画派成员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

  21006、清初画坛可谓一派繁荣景象。此时,由明入清的遗民画家 “四僧” 突破当时主流的摹古画风,以新颖大胆的画风寄托亡国之痛。“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1626 - 1705)达到中国水墨“极简”的高峰,而《河上花图》是他一生中仅见的长篇巨制。

  21007、“四僧”中的石涛(1642 - 1708)最勇于创新,喊出 “笔墨当随时代” 的口号。《十六阿罗应真图》中画石头那种回旋的线条,完全不是大自然应有的。

  21008、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 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21009、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21010、一、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21011、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故事。

  21012、《春蚕》最初发表于1932年11月《现代》第2卷第1期,写的是清明节后所发生的事情——老通宝在这一个月时间里,经过“大紧张,大决心,大奋斗,同时又是大希望”,好不容易获得了蚕茧大丰收,可是卖茧所得却还“不够偿还买青叶所借的债”,结果气得生了病。

  21013、《秋收》发表于1933年4月、5月的《申报月刊》第2卷第4期、第5期,主要写到 六月底,“春蚕时期的幻想,又在老通宝的头脑里蓬勃发长”;他设法赊来豆饼施肥,全家没日没夜地车水灌溉。又经历了许多紧张和奋斗,到秋天,终于见到稻下垂,又获得了一个好收成,可是结果米价飞跌,又白辛苦了一阵子,又背了一身债。

  21014、《残冬》发表于1933年《文学(上海1933)》第1卷第1期。写的是老通宝的儿子多多头,他早知道父辈们想靠苦干来改善处境只不过是幻想,在那个社会里“规规矩矩做人就活不了命”,他和六宝的哥哥陆福庆等人,在一个夜晚,摸进反动武装保卫团“三甲联合队”的驻地,缴了他们的枪,走上了武装革命斗争的道路。

  21015、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21016、《幻灭》描写女大学生章静感情脆弱喜欢幻想,对读书和爱情都感到幻灭。20世纪20年代,在革命形势的鼓舞下,她来到革命中心武汉。她觉得到处是混乱和丑恶,换了次工作,结果都徒然增加了悲哀。她结识了强连长并与他结了婚,然而蜜月之中强连长接到命令要上前线,章静又重新陷入幻灭的苦之中。

  21017、《动摇》描写中国国民党县党部负责人方罗兰在革命形势变化时,被异性弄得魂不守舍。他在工作中动摇、犹豫、妥协,助长了反革命的气焰。在革命的危急关头,特派员李克冒险去说服被欺骗的群众。革命失败后,他把武装力量带到南乡去继续战斗。

  21018、《追求》描写张曼青、王仲昭、章秋柳、史循等一群青年,在革命高潮时有过积极的作为。在革命处于低潮时,他们不肯与反动派同流合污,又看不到正确的道路,结果各自的追求都以失败而告终。

  21019、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21020、1.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V、HBV、HCV、HDV、HEV,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21021、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21022、水痘及带状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疾病。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VZV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水痘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其特征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阶段出现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

  21023、.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

  21024、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

  21025、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其主要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污染的手、日常用品及医疗器具等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

  21026、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

  21027、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21028、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21029、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射):这一物理现象的诗句比较好掌握,常考的大致分为两类现象:一类是诗句中涉及到影子的,比如:“对影成三人”、“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就是树木枝叶的影子)等等;另一类是诗句中涉及遮挡的,比如:“峰多巧障日”(山峰多了,遮挡了太阳光)、“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推开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顶,阳光只能从云缝中穿出照亮江面。都是云遮挡住了光线。)

  21030、光的反射:这一类诗句是试题中考得最多的,只要诗句中出现倒影、镜子,就都属于光的反射(镜面反射),比如:“楼台倒影入池塘”、“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等等。

  21031、光的折射:这一类诗句特别少,大家记住两句就够了:“潭清疑水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看到的“落日”并不是实际的太阳,而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折射形成的虚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以下。)

  2103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最有代表性的诗句是苏轼的“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问君何不指上听?”和韦应物的“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鸣?”这两首诗的疑问部分都是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但这类诗句在试题中往往考得不会那么贴切,只要和声音有关,都可以说涉及到“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物理现象,比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

  21033、声音的反射(回声):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这就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现象,产生回声。

  21034、 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凡是诗句中涉及到弓的都可以说“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比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等。

  21035、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凡是诗句中有物体从高处落下,都可以说“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

  21036、 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这一类知识对于没做过历年试题的同学来说容易被忽视,也不容易想到,但只要做过类似的试题,这一类知识就非常好理解了,凡是涉及到气味(试题中常常是香味)的诗句,都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比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满架蔷薇一院香”、“弄花香满衣”等等。

  21037、物态变化:这一类其实和考诗词关系不大,主要考的是物理知识,记住几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露、雾是液化,霜、雾凇、冰花是凝华,再通过诗句中的相关字来判断体现的物理现象。比如:“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凝华)等。

  21038、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要求我们从业者要做到“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的敬业态度 ,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益品质、有心无旁骛的专注态度、要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

  21039、第一位工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厨师,春秋战国时期的庖丁,在《庄子·养生主》里面讲述了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技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书中这样记载:“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为什么技艺能够如此好?就在于庖丁对解牛非常熟练,掌握了牛身体的规律,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这里的考点就在于成语游刃有余。在哲学上体现了尊重规律。

  21040、欧冶子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铸剑大师,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在铸剑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动脑筋和创新,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剑”),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为越王允常铸五剑,名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后因风胡子之邀,与干将夫妇赴楚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其中剑以湛卢剑最为有名,称为“天下第一剑”。在很多古诗中经常看到湛卢剑,比如唐朝诗圣杜甫有诗咏道:“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

  21041、鲁班是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春秋时期鲁国人,公输氏,字依智。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这些工具都不是偶然发明的,而是在大量的实践当中,经过反复的研究才获得的。与鲁班有关的故事也是非常多,在考试中也经常会遇到,比如在野外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发明了锯子这个工具。除了这些日常生活所用的工具,鲁班也发明了很多兵器,比如《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21042、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般高八尺);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21043、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十五分钟)。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21044、漏刻:圭表和日晷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21045、布衣之交:通常表示普通老百姓之间交朋友;用来形容最为普通但非常真诚的友谊;出自:《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21046、车笠之交:通常表示有钱人与没钱人之间的友谊;经常用来形容与金钱、物质没有关系的友谊;出自:《太平御览》卷四0六引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腰间五尺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定交有礼……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21047、患难之交:通常表示逆境中形成的朋友;也是现在常用的表示共同经历过磨难的朋友;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

  21048、总角之交:通常表示幼年时结交的朋友;现代人常说的发小也表示相同的意思;出自:《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晋书·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21049、莫逆之交:通常表示情投意合的朋友;用来形容志同道合非常要好的朋友,与现代人所说的死党含义接近;出自:《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21050、八拜之交:通常表示旧时结拜的兄弟姐妹;用来形容世代有交情的两家谒见长辈时的礼节,也用来形容异性结交为兄弟,表示非常深厚的友谊,已经相当于兄弟姐妹;出自:邵伯温《闻见前录》:“公至北京,李稷谒见,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推荐阅读: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公式法巧解最不利原则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特值法解利润问题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比重变化量

  行测技巧:方程法快解资料分析难题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题库 模拟试题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型怎么做

行测常识题技巧

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归纳

行测常识判断技巧

公务员行测如何提高做题速度

行测做题速度怎么提高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怎么准备

行测常识怎么准备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分布

行测考试题型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不定方程

行测不定方程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巧解不定方程

数量关系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解不定方程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不定方程大胆设

国考行测

行测数量关系:不定方程的解题思路

2020行测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国考考试即将开始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备考,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组”,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组

  在行测数量关系当中,经常会遇到二元一次的不定方程,在求解过程中通常会用到整除法、奇偶性以及代入排除等方法,但对于不定方程组的求解很多考生比较陌生,为了让各位考生更好的熟悉这类题的求解。下面小编就“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组”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不定方程组的形式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上面式子中含有3个未知量且只有2个等量关系,所以属于不定方程组。

  二、3种方法

  1、线性组合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解析】最终求解x+y+z等于多少,即想办法把未知数前面的系数变成1,在求解过程中需要将第一个式子的3倍与第二个式子的2倍作减法,直接求得:x+y+z=1.05,选A。这种方法需要大家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即通过两个式子的线性组合得出最终的结果。

  2、换元法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解析】因为要求解x+y+z等于多少,可以将上面两个式子分别提出x+y+z,得出

  ,观察这两个式子都含有x+3y这个因子,进而可得

  ,令x+y+z为N,x+3y为M,原式转换为

  ,变成了一个普通方程,经计算可得N=1.05,故选A。

  3、特值法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解析】因为所求量是关于x、y、z的线性组合,选项的结果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即当确定其中一个未知量的时候,另外两个未知量的数值也可以确定下来,x+y+z的整体不会变,此时可以另其中一个未知量为一个特值,不妨令y=0,上式可得

  ,进而得出x=1.05,z=0,最终x+y+z=1.05。故选A。

  用线性组合求解不定方程组比较快,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并善于观察式子的特点;换元法的求解比较常规做题速度相对较慢,但它可以提升大家善于观察的能力,最终可以达到用线性组合求解的目的;特值法的求解适合大部分的考生,求解起来比较快捷无需考虑其他条件。通过以上3种方法的讲解,小编希望大家对不定方程组的求解能有所提高。

  2021国考行测技巧:数量关系中常见的易错选项分析

  从近几年行测考试出题趋势来看,数量关系这一部分题目内容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这样更有利考查大家解决工作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因此,大家在解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要单纯的想成把这题解对就可以了,有时候题目经常会设置易错选项,绝大部分考生会误选。今天小编通过题目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出题者都经常设置哪些易错选项,以免以后我们遇到时误选答案。

  例1.一项工程由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共同完成需要15天,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相同,丙队3天的工作量与乙队4天的工作量相当。三队同时开工2天后,丙队被调往另一工地,甲乙两队留下继续工作。那么,开工22天后,这项工程:

  A.已经完工

  B.余下的量需甲乙两队共同工作1天

  C.余下的量需乙丙两队共同工作1天

  D.余下的量需甲乙丙三队共同工作1天

  【解析】D。由于丙队3天的工作量与乙队4天的工作量相当,不妨假设丙队每天的工作量为4,乙队每天的工作量为3,则甲队每天的工作量为3。这项工程总的工作量为(4+3+3)×15=150,则工作22天后,工程还剩下150-(4+3+3)×2-(3+3)×(22-2)=10的工作量,正好让甲、乙、丙三队共同工作1天,故选D。

  这道题的易错点在于:很多考生误认为开工22天后,工程一共完成(4+3+3)×2+(3+3)×22=152,因此这项工程已经完工,误选A答案。在这里,注意开工22天应包括前面的三队同时开工的2天。

  例2.某商场在进行“满百省”活动,满100省10,满200省30,满300省50。大于400的消费只能折算为等同于几个100、200、300的加和。已知一位顾客买某款衬衫1件支付了175元,那么买3件这样的衬衫最少需要:

  A.445元 B.475元 C.505元 D.515元

  【解析】B。由题意知这款衬衫原价是175+10=185元或175+30=205元。当原价为185元时,3件衬衫原价为185×3=555元>400元,所以将555元满百的部分折算为200、300的加和,共省30+50=80元,故参加活动后需要支付555-80=475元。当原价为205元时,3件衬衫原价为205×3=615,参加活动后需要支付615-2×50=515元。比较475元和515元,故所求为475元,故选B。

  这道题的易错点在于:出题者利用了生活中大部分人购物时爱贪便宜的心态或者是一种以为省钱最多的最划算这样一种惯性的思维,错以为175元的衬衫原价只有205元这一种情况,漏算了原价为185元这种情况,导致最后计算结果为515元,误选了D答案。

  例3.有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丙三根水管,其中甲、乙为进水管,丙为出水管。单开甲管需15小时注满水池,单开乙管需10小时注满水池,单开丙池需9小时把满池的水放完,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流开,每次1小时,问几小时才能注满水?

  A.47 B.38 C.54 D.46

  【解析】A。设水池的蓄水量为90,则甲的工作效率为6,乙的工作效率为9,丙的工作效率为-10,这样一个循环下来水池就能蓄水5,15个循环之后蓄水量为15×5=75,接下来甲管和乙管各开一个小时共注水6+9=15,加上之前的75刚好注满水池,故共需15×3+2=47小时注满水池,故选A。

  这道题的易错点在于:大部分考生直接认为一个循环下来,水池就能蓄水5,水池的蓄水量为90,共有90÷5=18个循环,则共需18×3=54小时注满水池,误选了C答案。这道题其实是属于正负效率交替完工的问题,当正效率完成整个工作量时,负效率就不用再工作了。

  行测考试巧避坑,解题技巧记心中

  行测试题千千万,出题“挖坑”不间断。在行测考试中,出题人总是喜欢在设置题目时挖出几个“坑”,用来测查我们在高压的考场环境下能否进行严谨细致的思考。那么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该怎么避过这些“坑”呢?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承接叙述题该怎么“避坑”。

  【例题】对于“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这一表述,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读。首先是支持。这是立足于当前国情,幼儿园要普及普惠,义务教育要优质均衡,高中阶段要特色多样……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如果光靠公办力量是不够的,同时公办的体制机制也不够灵活。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这一论断对调动全社会力量办好教育提供了强大支撑。基于这些背景,确实有必要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让民办教育在各阶段各层各类领域贡献力量。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A.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义

  B.规范民办教育的必要性

  C.民办教育可促进教育公平

  D.民办教育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是一道典型的承接叙述问题。大多数考生对于承接叙述问题都很清楚,文段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往往与文段的尾句有关,于是很多考生会直接抓住文段尾句进行分析,发现尾句强调了“确实有必要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于是推测后文应该谈“民办教育广阔的发展前景”,或者“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义”。但是殊不知,这样正好掉进了出题人所挖的“坑”当中。

  在本题中,题干开头明显告诉我们“对于‘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这一表述,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读。首先是支持。”接下来都在论述为何要支持民办教育,在结尾进一步强调确实有必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后,对于第一层面的表述已经完结。那么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到的,应该是第二个层面“规范”了,所以答案应该选择B项。

  这是在承接叙述题目中最常见的一个“坑”,出题人设置一个“总分”结构的文段,并且在后半部分重点描述其中一个分句内容,然后再问接下来会讲什么。此时,我们只要能够分析出来这是一个总分文段,做对题目也就很简单了。

  行测常识大全:公务员常识

  21001、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

  21002、沈周与文徵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以山水为主,无论淡雅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描写江南风光和文人园林。文征明以擅长文人画闻名,代表作《桃源问津图》。

  21003、风流才子唐伯虎(1470 - 1524)的潇洒不羁家喻户晓,其《溪山渔隐图》所绘之物,也正是他想追求的逍遥人生。唐寅修养广博,诗书画俱佳,号称“江南第一才子”。

  21004、仇英(1494 - 1552)是油漆工出身的职业画家,《文姬归汉图》中艳丽的色泽,正是有别于文人画的另一种风格。仇英文化修养不博,专画传统题材,但摹古功底深厚,尤擅长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拘。

  21005、四僧: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绘画流派,由于画派成员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

  21006、清初画坛可谓一派繁荣景象。此时,由明入清的遗民画家 “四僧” 突破当时主流的摹古画风,以新颖大胆的画风寄托亡国之痛。“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1626 - 1705)达到中国水墨“极简”的高峰,而《河上花图》是他一生中仅见的长篇巨制。

  21007、“四僧”中的石涛(1642 - 1708)最勇于创新,喊出 “笔墨当随时代” 的口号。《十六阿罗应真图》中画石头那种回旋的线条,完全不是大自然应有的。

  21008、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 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21009、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21010、一、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21011、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故事。

  21012、《春蚕》最初发表于1932年11月《现代》第2卷第1期,写的是清明节后所发生的事情——老通宝在这一个月时间里,经过“大紧张,大决心,大奋斗,同时又是大希望”,好不容易获得了蚕茧大丰收,可是卖茧所得却还“不够偿还买青叶所借的债”,结果气得生了病。

  21013、《秋收》发表于1933年4月、5月的《申报月刊》第2卷第4期、第5期,主要写到 六月底,“春蚕时期的幻想,又在老通宝的头脑里蓬勃发长”;他设法赊来豆饼施肥,全家没日没夜地车水灌溉。又经历了许多紧张和奋斗,到秋天,终于见到稻下垂,又获得了一个好收成,可是结果米价飞跌,又白辛苦了一阵子,又背了一身债。

  21014、《残冬》发表于1933年《文学(上海1933)》第1卷第1期。写的是老通宝的儿子多多头,他早知道父辈们想靠苦干来改善处境只不过是幻想,在那个社会里“规规矩矩做人就活不了命”,他和六宝的哥哥陆福庆等人,在一个夜晚,摸进反动武装保卫团“三甲联合队”的驻地,缴了他们的枪,走上了武装革命斗争的道路。

  21015、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21016、《幻灭》描写女大学生章静感情脆弱喜欢幻想,对读书和爱情都感到幻灭。20世纪20年代,在革命形势的鼓舞下,她来到革命中心武汉。她觉得到处是混乱和丑恶,换了次工作,结果都徒然增加了悲哀。她结识了强连长并与他结了婚,然而蜜月之中强连长接到命令要上前线,章静又重新陷入幻灭的苦之中。

  21017、《动摇》描写中国国民党县党部负责人方罗兰在革命形势变化时,被异性弄得魂不守舍。他在工作中动摇、犹豫、妥协,助长了反革命的气焰。在革命的危急关头,特派员李克冒险去说服被欺骗的群众。革命失败后,他把武装力量带到南乡去继续战斗。

  21018、《追求》描写张曼青、王仲昭、章秋柳、史循等一群青年,在革命高潮时有过积极的作为。在革命处于低潮时,他们不肯与反动派同流合污,又看不到正确的道路,结果各自的追求都以失败而告终。

  21019、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21020、1.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V、HBV、HCV、HDV、HEV,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21021、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21022、水痘及带状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疾病。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VZV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水痘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其特征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阶段出现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

  21023、.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

  21024、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

  21025、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其主要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污染的手、日常用品及医疗器具等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

  21026、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

  21027、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21028、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21029、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射):这一物理现象的诗句比较好掌握,常考的大致分为两类现象:一类是诗句中涉及到影子的,比如:“对影成三人”、“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就是树木枝叶的影子)等等;另一类是诗句中涉及遮挡的,比如:“峰多巧障日”(山峰多了,遮挡了太阳光)、“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推开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顶,阳光只能从云缝中穿出照亮江面。都是云遮挡住了光线。)

  21030、光的反射:这一类诗句是试题中考得最多的,只要诗句中出现倒影、镜子,就都属于光的反射(镜面反射),比如:“楼台倒影入池塘”、“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等等。

  21031、光的折射:这一类诗句特别少,大家记住两句就够了:“潭清疑水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看到的“落日”并不是实际的太阳,而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折射形成的虚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以下。)

  2103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最有代表性的诗句是苏轼的“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问君何不指上听?”和韦应物的“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鸣?”这两首诗的疑问部分都是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但这类诗句在试题中往往考得不会那么贴切,只要和声音有关,都可以说涉及到“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物理现象,比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

  21033、声音的反射(回声):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这就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现象,产生回声。

  21034、 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凡是诗句中涉及到弓的都可以说“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比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等。

  21035、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凡是诗句中有物体从高处落下,都可以说“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

  21036、 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这一类知识对于没做过历年试题的同学来说容易被忽视,也不容易想到,但只要做过类似的试题,这一类知识就非常好理解了,凡是涉及到气味(试题中常常是香味)的诗句,都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比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满架蔷薇一院香”、“弄花香满衣”等等。

  21037、物态变化:这一类其实和考诗词关系不大,主要考的是物理知识,记住几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露、雾是液化,霜、雾凇、冰花是凝华,再通过诗句中的相关字来判断体现的物理现象。比如:“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凝华)等。

  21038、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要求我们从业者要做到“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的敬业态度 ,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益品质、有心无旁骛的专注态度、要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

  21039、第一位工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厨师,春秋战国时期的庖丁,在《庄子·养生主》里面讲述了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技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书中这样记载:“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为什么技艺能够如此好?就在于庖丁对解牛非常熟练,掌握了牛身体的规律,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这里的考点就在于成语游刃有余。在哲学上体现了尊重规律。

  21040、欧冶子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铸剑大师,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在铸剑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动脑筋和创新,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剑”),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为越王允常铸五剑,名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后因风胡子之邀,与干将夫妇赴楚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其中剑以湛卢剑最为有名,称为“天下第一剑”。在很多古诗中经常看到湛卢剑,比如唐朝诗圣杜甫有诗咏道:“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

  21041、鲁班是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春秋时期鲁国人,公输氏,字依智。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这些工具都不是偶然发明的,而是在大量的实践当中,经过反复的研究才获得的。与鲁班有关的故事也是非常多,在考试中也经常会遇到,比如在野外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发明了锯子这个工具。除了这些日常生活所用的工具,鲁班也发明了很多兵器,比如《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21042、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般高八尺);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21043、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十五分钟)。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21044、漏刻:圭表和日晷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21045、布衣之交:通常表示普通老百姓之间交朋友;用来形容最为普通但非常真诚的友谊;出自:《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21046、车笠之交:通常表示有钱人与没钱人之间的友谊;经常用来形容与金钱、物质没有关系的友谊;出自:《太平御览》卷四0六引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腰间五尺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定交有礼……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21047、患难之交:通常表示逆境中形成的朋友;也是现在常用的表示共同经历过磨难的朋友;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

  21048、总角之交:通常表示幼年时结交的朋友;现代人常说的发小也表示相同的意思;出自:《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晋书·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21049、莫逆之交:通常表示情投意合的朋友;用来形容志同道合非常要好的朋友,与现代人所说的死党含义接近;出自:《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21050、八拜之交:通常表示旧时结拜的兄弟姐妹;用来形容世代有交情的两家谒见长辈时的礼节,也用来形容异性结交为兄弟,表示非常深厚的友谊,已经相当于兄弟姐妹;出自:邵伯温《闻见前录》:“公至北京,李稷谒见,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推荐阅读: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公式法巧解最不利原则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特值法解利润问题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比重变化量

  行测技巧:方程法快解资料分析难题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题库 模拟试题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