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栏目,提供与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知识点

中考化学 中考化学知识点 中考化学单元知识点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知识点

  为了帮助大家记住一些化学知识,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中考化学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2014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知识点

  知识点一: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1) 地球:水占地球表面积的3/4(以海水为主),地层内部也都有水存在。

  (2) 大气: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含有少量的水蒸气

  (3) 生物体: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2/3;鱼体内含水量要高于人体;某些植物体内含水量甚至超过90%。

  知识点二:水的应用

  (1) 农业: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以上

  (2) 工业:用于溶解、洗涤、冷却和用做化工原料等

  (3) 生命活动:动植物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成人每人平均需要补充2.5L左右的水

  知识点三:水的组成

  (1) 实验名称:电解水实验

  (2) 实验装置

  (3) 实验现象:与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少,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较多,体积比约为1: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该气体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唯一生成物是水,可推出该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推知是氧气。由此可见,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既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知识点四:水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色、态、味:通常情况下呈液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熔、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100℃,凝固点是0℃

  密度:4℃时,密度最大,为1g/cm³,水凝固成冰时,密度变小

  重要性质: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 化学性质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知识点五:氢气简介

  (1)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 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知识点六: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及联系

  单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铜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化铝、二氧...

与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相关的中考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 关于九年级化学 化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整理与总结是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如果没有了这一步就缺少了重新学习和复习的过程。那么关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化学知识点怎么总结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碳酸钠: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知识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

与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相关的中考化学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初三知识点

  临近期末考试,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复习一下课文重点知识,出国留学网整理了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

  第1课 沁园春 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  分fèn外  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 “汗” “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 惟:只。(2) 须晴日 须:等到。

  (3) 略输文采 输:差、失。 (4) 俱往矣 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 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 雨说

  一、重点字词

  田圃pǔ  禁锢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

  斗笠lì  襁褓qiǎng bǎo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 星星变奏曲

  一、重点字词

  朦胧méng lóng 覆fù盖 冻僵jiāng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第4课 外国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qī) 栖息 (xuān) 喧响 沉(jì) 寂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2...

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期末练习

中考英语 中考英语试题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 ) 1. What a pity! ______ CD player I bought last year doesn’t work.

  A. A B. An C. The D. 不填

  ( ) 2. ______ our surprise, the rich man goes to work on foot ______ by car.

  A. For, instead of B. To, instead of C. For, instead D. To, instead

  ( ) 3. The other day,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______ on a trip to the countryside.

  A. go B. went C. will go D. are going ( )

  4. It’s silly _______ you _______ your car at such a low price.

  A. for, to sell B. for, selling C. of, to sell D. of, selling ( )

  5. The National Day is coming. We’ll have 7 days _______.

  A. on B. down C. up D. off

  ( ) 6. — I usually have milk and bread for breakfast. —_______. I really want to have something different.

  A. So have I B. So do I C. So I have D. So I do ( )

  7. —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Andy? — My hair is too long. I want to get my hair _______.

  A. cut B. to cut C. to cutting D. cutting ( )

  8. I don’t think sixteen-year-olds should _______ to go to net bars.

  A. allow B. be allowing C. allowed D. be allowed ( )

  9. There are so many beautiful hats. I don’t know _______.

  A. how ...

九年级上册三单元历史知识点: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出国留学中考网为大家提供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历史知识点归纳: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历史知识点归纳: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1.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19世纪中期后成为时代潮流的根本原因是 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

  2.12世纪起,日本掌握实权的是 幕府

  3.德川幕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闭关锁国

  4.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国家是 美国

  5.推翻了日本幕府统治的运动是 倒幕运动

  6.日本倒幕运动的核心力量是 中下级武士

  7.明治维新改革的性质是 资产阶级性质

  8.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性质的是 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9.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通过 明治维新

  10.明治维新中,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废藩置县

  11.日本明治维新后在教育方面的措施是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12.明治维新后可以自由买卖和私有的东西是 土地

  13.日本资本主义萌芽诞生的时间是 19世纪中期

  14.明治维新后在社会生活中实行 文明开化

  15.日本开始有限的宪政统治的标志是 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16.倒幕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 伏见、鸟羽之战

  17.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都不彻底的共同原因是 资产阶级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进行改革

  18.美国内战中,北方代表的是 资产阶级利益

  19.美国内战中,南方代表的是 种植园主奴隶主的利益

  20.明治政府在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其核心思想是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21.日本明治维新的最重要成果是 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2.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2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是 电

  24.电力成为主要能源后,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 电气时代

  25.在电力被广泛使用以前,人类在材料领域所处的时代是 棉花时代

  26.现代工业的两个基础是 电力和钢铁

  27.促使人类在材料领域从棉花时代向钢铁时代过渡的是 电力的出现和应用

  28.在为工厂机器提供动力方面,人类先后经历的动力有 自然力—蒸汽动力—电力

  29.发明了电灯和留声机,被称为“发明大王”的是 爱迪生

  30.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突飞猛进,其根本原因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31.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时间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2.20世纪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的是 美国

  33.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交通工具有 汽车和飞机

  34.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的发明者是 卡尔·本茨

  35.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的是 亨利·福特

  36.世界上第一架...

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数学知识点 九年级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九年级是初中的最后一年级了,那么九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题型同学们总结过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21章 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 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

  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 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 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 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 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 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安排了四个探究栏目,分别探究传播、成本下降率、面积、匀变速运动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第23章 旋转

 ...

2014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故乡

中考语文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九(上)语文第二单元 五 故乡

  【课内阅读】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说说下面例句中两个“高墙”不同的意味。

  ①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

  ②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故乡“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小英雄的影像”也忽地模糊了,但“我”想着想

  着,沙地、天空、圆月又出现在眼前。为什么影像会模糊?从全文来看,“我”真的不留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联系全文,说说“新的生活”是一种

  怎样的生活。“我”对“新生活”持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数学上册三单元重要知识点

中考数学 中考数学知识点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频道为大家提供初三数学上册三单元重要知识点,赶紧回顾一下吧!更多中考数学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初三数学上册三单元重要知识点

  一、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矩形

  1、矩形的性质定理: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矩形的判定方法: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判定定理: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三、菱形

  1、菱形的性质定理: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菱形的判定方法: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定理: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正方形

  1、正方形的性质定理: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正方形的判定定理:

  l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l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l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l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l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l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l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五、等腰梯形

  1、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六、三角形的中位线

  1、定义: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性质定理:

  三...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