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道德经德经栏目,提供与道德经德经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道德经》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德经 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道德经》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德经·第三十八章

  作者:李耳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為而无以為;下德无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无以為;上义為之而有以為。上礼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注释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0、华:虚华。

  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

...

与道德经德经相关的国学经典

《道德经》德经·第三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德经 德经·第三十九章原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道德经》德经·第三十九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德经·第三十九章

  作者:李耳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注释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灵:神或指人。灵:灵性或灵妙。

  3、正:一本作“贞”。意为首领。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谓:假如说。帛书作“胃”。

  6、天无以清:天离开道,就得不到清明。

  7、废:荒废。

  8、歇:消失、绝灭、停止。

  9、竭:干涸、枯竭。

  10、正:一本作“高贵”,一本作“贞”。

  11、蹶:跌倒、失败、挫折。

  12、自称:一本作“自谓”。

  13、孤、寡、不谷: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人”、“不谷”。不谷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誉无誉:最高的荣誉是无须称誉赞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样子。

  16、珞珞:形容石坚的样子。

...

与道德经德经相关的国学经典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德经 德经·第四十章原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道德经》德经·第四十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德经·第四十章

  作者:李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注释

  1、反者:循环往复。一说意为相反,对立面。

  2、弱者:柔弱、渺小。

  3、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与一章中“有名万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无相生的“有”字。

  4、无:与一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相同。但不同于“有无相生”的“无”。此处的“无”指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与道德经德经相关的国学经典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一章 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德经·第四十一章

  作者:李耳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注释

  1、建言:立言。

  2、夷道若纇:夷,平坦;纇,崎岖不平、坎坷曲折。

  3、大白若辱:辱,黑垢。一说此名应在“大方无隅”一句之前。

  4、建德若偷:刚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样子。偷,意为惰。

  5、质真若渝:渝,变污。质朴而纯真好像浑浊。

  6、大方无隅:隅,角落、墙角。最方整的东西却没有角。

  7、善贷且成:贷,施与、给予。引伸为帮助、辅助之意。此句意为:道使万物善始善终,而万物自始至终也离不开道。

...

与道德经德经相关的国学经典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德经 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德经·第四十二章

  作者:李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注释

  1、一: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这一概念的数字表示,即道是绝对无偶的。

  2、二:指阴气、阳气。“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一”中。

  3、三: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

  4、负阴而抱阳:背阴而向阳。

  5、冲气以为和:冲,冲突、交融。此句意为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和而成为均匀和谐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统一体。

  6、孤、寡、不谷:这些都是古时候君主用以自称的谦词。

  7、教父:父,有的学者解释为“始”,有的解释为“本”,有的解释为“规矩”。有根本和指导思想的意思。 

...

与道德经德经相关的国学经典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德经 德经·第四十三章原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三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德经·第四十三章

  作者:李耳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注释

  1、驰聘: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2、无有入无间: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无有:指不见形象的东西。

  3、希:一本作“稀”,稀少。

与道德经德经相关的国学经典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四章 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德经·第四十四章

  作者:李耳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注释

  1、多:轻重的意思;货,财富。

  2、得:指名利;亡,指丧失性命;病,有害。

  3、甚爱必大费:过于爱名就必定要付出很大的耗费。

  4、多藏必厚亡:丰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5、知足不辱:今本没有“故”字,据帛书补之。

与道德经德经相关的国学经典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 德经 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德经·第四十五章

  作者:李耳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静胜躁,寒胜热。清静為天下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注释

  1、大成:最为完满的东西。

  2、冲:虚,空虚。

  3、屈:曲。

  4、讷:拙嘴笨舌。

  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

  6、正:通“政”。

与道德经德经相关的国学经典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六章 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德经·第四十六章

  作者:李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注释

  1、却:屏去,退回。

  2、走马以粪:粪,耕种,播种。此句意为用战马耕种田地。

  3、戎马:战马。

  4、生于效:指牝马生驹于战地的郊外。

  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是永远满足的。

与道德经德经相关的国学经典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德经 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德经·第四十七章

  作者:李耳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為而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注释

  1、窥牖:窥,从小孔隙里看;牖,音you,窗户。

  2、天道: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3、不见而明:一本作“不见而名”。此句意为不窥见而明天道。

  4、不为:无为、不妄为。

与道德经德经相关的国学经典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