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栏目,提供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教学原则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教学原则”,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命题点一 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贯彻教学原则,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能够为各种矛盾的转化创设条件。

  命题点二 主要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基本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直观性原则

  1.基本含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

  这一原则是根据人类的认识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来的,也是由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手段。直观教育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

  1.基本含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启发性原则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启发性教学原则既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同时又是由我国教育目的所决定的。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③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三)巩固性原则

  1.基本含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牢固、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所决定的。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抓好学生的复习环节和运用环节。

  ③教学生复习和记忆的方法。

  (四)循序渐进原则

  1.基本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循序渐进原则是对中外教育遗产的总结,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教材本身的逻辑体系决定的。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在注意系统性的同时要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

  ③教学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

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

  考生们来看看本文“2017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跟着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2017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命题点一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与目标

  小学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是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课程。这种课程是以某种程度的学科的学习作为基本条件,并且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首先体现在由过去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转向强调“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整合,以及学科之间的渗透。综合性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而必须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向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真正体现了“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观。其次,重视体验。这一板块目标和其他部分不一样,几乎都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而是重视过程,重视参与,希望通过学习过程,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个性、人格,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是很丰富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

  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用作学习语文的资源。

  命题点二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发与实施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发

  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发应该考虑整个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和选材内容,考虑语文学习与优秀的语言文化的结合,考虑语文学习与生活、自然、社会等的结合,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经验、生活阅历等。

  1.根据教材开发综合性学习内容

  教材主题,往往涉及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自然、社会、历史、地理、艺术等。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的疑难点、空白点,于平常处见不平常,就文章的主题、内容、形式和涉及其他领域的内容等加以整合,设计合理有效的综合性学习内容。

  2.根据学生生活开发综合性学习内容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和生活、和生活中体现的各种文化现象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更具有实践机会,这就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综合性学习强调实践性,就是强调要突出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要求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各项活动中去,在动手做、实地考察、科学实验、采风体验、艺术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观察生活,体悟人生。

  3.根据社会、自然等文化姿源开发综合性学习内容

  丰富的文化内涵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各地的奇闻趣事、风俗人情、各种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历史名人、地理风貌等,都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语言、应用语言,都可以被有心的教师融入教学之中,经过整合,成为有价值的综合性学习内容。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确定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学习目标,提出学习...

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课外活动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课外活动”,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课外活动

  命题点一 课外活动的概念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命题点二 课外活动的作用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开展好课外活动要做到: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形式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命题点三 课外活动的内容

  1.学科活动

  由于课堂教学是以大纲为依据的,教学目标、内容、进度对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不能满足一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特殊兴趣和更高的学习要求。而课外活动中的各种专门学习小组,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机会去进一步钻研自己感兴趣,也更适合自己能力的学科知识,如数学小组、外语小组、绘画小组、声乐小组等等。因此,学科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2.科技活动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从事科技活动时,更强调动手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全面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长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动手能力,是科技活动的主要特点。

  例如:航模舰模小组、园艺小组、无线电小组、计算机小组等,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文体活动

  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包括文学、艺术、娱乐、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等内容。

  文学艺术类的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书法、歌咏、舞蹈、音乐、摄影和雕刻等展开。体育活动注重技能的训练、体能的提高和意志力的培养。除了专项活动小组外,学校还应该针对全体学生提供特定的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器材,使每个学生都能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活动项目进行经常性的锻炼。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4.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是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搞社会活动一般以社会公益活动为主,如上街进行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宣传、拥军小组活动、支农义务劳动等。

  除此之外,各种专题性社会调查、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等等,都对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价值,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游戏活动

  游...

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活动与班队活动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活动与班队活动”,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活动与班队活动

  命题点一 班级活动的含义

  广义的班级活动是在教育者的组织和领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完成教育计划而组织的,由班级成员参加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班会活动、团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

  狭义的班级活动指在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下,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等。

  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班主任组织、建设学生集体,并通过学生集体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个体的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也是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命题点二 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

  班级的组织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的,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班级活动的时间分布,可以将班级活动分为日常性班级活动和阶段性班级活动两大类。

  (一)日常性班级活动

  日常性班级活动是每天或每周都要进行的。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日常性班级活动管理上。日常性班级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班队会活动

  从内容主题角度看,班队会常与德育相关,但不同年级的班队会内容不同,如高年级的青春期教育,低年级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

  2.班级晨会活动

  展会安排一般分为两个方面:固定性的项目和根据临时需要增加的内容。

  固定性项目,反映了班集体和班级成员学校生活的经常性的需要(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展会临时性的内容无法预先设计,一般总是与形势、班级内的突发事件、学校某些临时的要求相关。

  晨会一般形式比较灵活,时间较短。

  3.值勤活动

  值勤活动有两种:一种是班级内部值勤,另一种是全校性的值勤。

  班级内部值勤是每天由一到两名学生轮流担任;全校性值勤是班级派出成员担任学校的值勤任务,一般由校内中高年级的班级选派学生轮流担任。

  4.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

  班级舆论宣传手段主要是黑板报,手抄报,班级内部学生自己创办的周刊、月刊等班级报刊,校部创办的报刊和以学生为主要工作人员的校广播电台、电视台。

  (二)阶段性班级活动

  阶段性班级活动的内容随全校性的活动进程而变化,有利于班集体与全校工作保持一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大局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阶段性活动主要有两大类:

  1.工作型活动

  工作型的阶段活动,指全校每个班级在学期不同阶段都必须完成的班级活动。

  例如,学期结束时先进人物的评选等。

  工作型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它不是只有班主任和少数学生干部参与,而是要有大多数甚至全...

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 教师资格考试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

  命题点一 班主任概述

  (一)班主任的定义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不仅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团队组织的纽带,而且起着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用。

  (二)班主任的专业地位与素质要求

  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总则第二条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班主任的专业地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显现出来。

  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劳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把德育放在首位,使各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合力。在这一点上,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科任教师都不能比拟的。一方面,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基础单位的班级,只有通过班主任的严格管理,科学安排与精心设计,才能够使素质教育的行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从而能够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主要执行者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最基层的组织者。因为现在学校的许多教育活动都是在具体的班级组织中开展的,在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多种途径中,班主任发挥着枢纽作用。每周一节的班级活动,主要是由班主任实施的,国家规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班主任的组织协调来完成的,共青团和少先队各学生团体的工作是由班主任负责指导的,学生的综合评价是由班主任来完成的,由此不难看出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性。此外,每所学校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各自的办学特色也主要是通过班主任的工作来实现的。

  3.班主任是班级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精心培育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时代、社会发展对青少年学生的要求,根据班集体现实发展水平,根据班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制定和确立班级发展的目标,规划班级发展的蓝图。班主任要重视班级骨干力量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形成良好的班风,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背景和心理氛围。

  4.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

  班主任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善于分析并及时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及心理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问题。班主任要注意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成为学生精神的关怀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由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学校总是非常重视班主任的配备,一般都是选那些思想品质...

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 教师资格考试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

  命题点一 班级

  (一)班级的定义

  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班级产生的背景

  班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古代社会,学校教育采用个别教学的方式。这就必然表现出诸多的局限性和低效率的问题。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教育对象的扩大,需要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于是班级应运而生。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莫斯。17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论述了班级组织。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形式,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三)班级的教育意义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性,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生活在班级中,从单个的自我到成为集体的一员,开始承担集体的责任,不断学习社会规范,自觉接受集体的约束,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思想品德。

  第二,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提高效率,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其实是一个广泛的学习过程,在这里,每时每刻与人交往,参加每次有组织的活动,都是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也同时收获了相应的精神成长,形成了合作的意识,学会了互相帮助,同时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可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和交往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不是严密的社会组织,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这种社会初级群体的最大特征就是把情感作为维系成员的重要纽带。由于是相同年龄和层次的人活动的场所,是共同接受教育的基地,因而在班级里,人们亲密相处,彼此尊重,能够满足他们的各种心理需要。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班级在发挥教育作用的同时,也推动学生自我教育。它不仅教育培养学生,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也是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大课堂。教师的不断要求,集体风气的潜移默化,各种规章制度的命令约束,都会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实践,进而形成自觉的要求,形成自我教育的内驱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自我的发展。

  命题点二 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构成要素

  1.共同的目标

  就班级而言,其成员在文化上表现出的同质性,原因在于集体追求共同的目标。或者说正是因为共同目标的吸引力,班级中的每个成员才可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2.一定的组织结构

  班级中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如班委会、小组等。在我国由于学生规模和人数的关系,通常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一个班被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有班委和小组长,不同的学科有相应的科代表,在班级中还有团队组织等。

  3.共同生活的准则

  班级中有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如规章制度、班级守则等。由于是正式的集体组织,班级中通常会有各种比较严格...

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生美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 教师资格考试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能力考点:小学生美育”,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能力考点:小学生美育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美育的功能

  第一,美育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

  第二,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台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

  第三,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美发展,具有提高形体美的健康性和艺术性的价值。

  第四,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和技能的形成,具有技术美学的价值。

  美育实施的途径

  (一)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1.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

  2.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

  (二)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1.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2.欣赏自然美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台情操,磨砺品行

  (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1.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

  2.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

  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四)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

  美育的实施方法

  (一)教师教导法

  教师的教导包括“言教”和“身教”两个方面。

  (二)欣赏法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更多地注意它们的外部特征和鲜明的形象,欣赏是认识美的事物的重要方法。欣赏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生动地感受到对象的美,增强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三)活动法和实践法

  带领小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7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

  

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德育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德育”,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德育

  一、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权威阶段3.可逆性阶段4.公正阶段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也译作“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为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三、小学德育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二)疏导原则(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五)因材施教原则(六)知行统一原则(七)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八)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四、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

  (二)小学德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4.指导实践法(实践锻炼法)5.品德评价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7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

  

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儿童的学习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儿童的学习”,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指导

  (一)认知过程的指导

  1.观察的指导

  2.注意的指导

  3.思维的指导

  4.记忆的指导

  (二)非认知过程的指导

  1.情绪情感的指导

  2.意志的指导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

  (1)领悟式指导法(2)迁移指导法(3)点拨式指导法(4)反馈式指导法(5)矫正式指导法(6)对比式指导法(7)兴趣式指导法(8)渗透式指导法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7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

  2017上半年各省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汇总

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一、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7岁至11〜12岁。童年期的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小学生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3厘米。从发育时间上来看,女生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均比男生提早1〜2年。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认知发展的特点

  (1)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在小学生入学之初,小学生的感知觉已充分发展,具体表现在:听觉和视觉十分敏锐,能准确地辨别事物的颜色形状;味觉、嗅觉和触觉也较为发达。感知觉的发展为个体的进行学习提供了保障。在儿童期,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迅速,其感知的准确性和系统性都不断提高。

  (2)注意的发展特点

  核心考点

  ①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②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③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④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3)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①观察的目的性较差②观察缺乏精确性③观察缺乏顺序性④观察缺乏深刻性

  (4)记忆的发展特点

  ①有意记忆逐渐增强②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5)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①有意想象增强②想象更富于现实性③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6)思维发展的特点

  ①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②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2.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2)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3.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2)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教育工作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教育工...

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