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总是牵动着家长的心,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寒窗苦读十年,成败全在于这一考。学习上,家长是无能为力的,可孩子的吃喝就成了家庭的头等大事。家长们绞尽脑汁,既怕孩子饿着了,又怕孩子撑着了。这时,正确的高考饮食显得至关重要,因为高考不仅拼的是知识,还要拼精力、脑力以及整体备考状态。 怎样合理安排考生的一日三餐呢?我们特地邀请了我院营养科专家、食品卫生学副教授郑稼琳,一起聊聊考前一日三餐的安排。
营养专家郑稼琳指出,一日三餐必须包括五类食品:第一类为谷类、薯类、杂豆类;第二为动物食品;第三为大豆以及豆制品;第四为蔬菜、水果;第五为纯热量食物,包括淀粉、食用糖、动植物油。因为考前是脑力劳动高度紧张期,所以考生的三餐更要讲究合理搭配。
考前是脑力劳动高度紧张的时期,考生思维活动过程加强,情绪紧张,新陈代谢加快,因此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也增加。考生三餐饮食搭配要全面,以适量与均衡为原则,最终达到食物互补作用。
用好早餐
营养专家指出,早餐必须要吃,而且不能凑合,即要吃饱还要吃好。早餐应主副食合理搭配,并富含蛋白质。除了基本主食以外,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给孩子配些有营养的副食,例如咸鸭蛋、火腿、豆腐丝、黄豆、酱豆腐、煮花生米等。这样的早餐,能提供充足的能量,以利于大脑提供充足营养,避免考生课间操时间出现低血糖,同时避免因饥饿或者热量不足,而出现的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研究显示,吃早餐是为了补充身体所需能量,尤其是大脑的能量。维持大脑工作的唯一能量来源是葡萄糖(即血糖),血糖是靠食物补充和肝糖原分解来供应的。如果考生早餐摄入不足,血糖的浓度就会降低。大脑细胞也会因血糖供应不充足,表现为脑记忆和脑反应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学习效率。
吃好、吃饱午餐
上午体内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消耗很大,午餐应该吃饱吃好。午餐应摄入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可吃些肉类、鸡蛋等含能量比较高的食品,好为下午的学习和考试做好准备。同样做到有粮、肉、菜、豆,荤素搭配。
午餐是考生一天中的主餐,应有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营养专家建议,考生应要多吃肉类,例如牛肉、鱼、鸡蛋等能量较高的食品,配上清炒的新鲜蔬菜。家长应注意,午餐一定要孩子吃足量的主食。为了增加大脑记忆力,还可多食用富含胆碱的食物,例如鱼、蛋黄以及豆制品。
晚餐以清淡为主
晚饭吃八分饱其实与休息的时间无关。即使是考生睡眠较迟,也不该吃过多的食物,尤其是不应该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导致消化不良。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吃得过饱后,大脑中有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加,它使大脑节奏减慢,效率降低。因为晚餐能量消耗较少,如考生要熬夜学习,建议在三至四小时后增加夜宵。
晚餐应以清淡为主,可以在不加重肠胃负担的情况下,使孩子保持好胃口。饮用清淡、苦寒、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好,少吃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选择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适当添加鱼、虾、瘦肉、食用菌,例如香菇、蘑菇、平菇等。另外,要保证水果和蔬菜的新鲜,让孩子保持好胃口。
另外,高考期间,应禁食芹菜、韭菜等难消化的粗纤维蔬菜。
高考,对于考生而言不只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次重大的命运转折。把握好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千万不能够有任何差错,考前您替孩子了解一下高考饮食,说明您很关心您的孩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