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数学运算栏目,提供与数学运算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行测数学运算备考:公式法解决等差数列

行测公式法 行测等差数列 公务员行测数学运算备考

  做模拟题的时候总是感觉方法用的不到位,感觉分数一直提升不上去?不用担心,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学运算备考:公式法解决等差数列”,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数学运算备考:公式法解决等差数列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越来越重视计算问题的考察,每年在计算问题考察的比重是比较大的,计算问题又包括很多小题型,比如整除、比例、方程,等差数列、简单计算等,今天小编就等差数列这一问题进行讲解,相信通过下面的内容,各位考生一定可以掌握等差数列问题的求解思路。

  含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

  常考公式

  例题

  小张的健身俱乐部在3月10日正式开张。在3月份开展了一系列的酬宾活动,已知开业当天酬宾108人,从开张到月末每天的酬宾人数先增长后减少,前面每天新增长的人数是10人,且后面每天减少的人数相等,在3月20日增长总人数达到峰值,3月份共酬宾3696人,求3月20日之后每天减少多少人?

  A.3 B.4 C.5 D.6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知3月10日至3月20日成等差数列,公差是10。3月21日至3月31日成等差数列,公差为d。前半段首项为108,项数为11,中项为第6项为108+5×10=158,前11项的和为11×158=1738。后半段等差数列和为3696-1738=1958人,项数为11,中间项为第六项:3月26日为1958÷11=178。3月20日是前半段的第11项为108+10×10=208。3月20日到3月26日差6个公差,差208-178=30。所以公差为30÷6=5。最终求出3月20日之后每天减少5人。

  2021国考行测技巧:比例法在数量关系中的应用

  数量关系是行测中的一个重要考察部分,能够快速解决数量关系的考生在考试中基本可以和其他考生拉开较大分差,而比例法是解决数量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行程、工程以及其他很多题型中都可以能够应用。对于比例法,小编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突破。

  比例的统一

  例1,若甲车间初级、中级技工人数之比为 5∶3,中级、高级技工人数之比为 2∶1, 则甲车间初、中、高级技工人数之比为?

  解析:题干中给出初:中=5:3,中:高=2:1,大家观察这两个比例关系不难发现,两个比例关系中都存在一个相同...

与数学运算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植树问题

数学运算 行测技巧 行测植树问题

  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学运算技巧:植树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植树问题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不仅有常考的一些大题型,也经常涉及一些关于基本数理知识的小题型,就比如我们今天探究的植树问题,植树问题的基本题型其实就是在一定长的路段上按一定的距离、一定的方式植数,求植树数量大小的题型。在实际考试中其实基本题型中的植树方式可能有很多类型,当然有时也会涉及一些变形,下面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

  一、基本题型

  一般这一基本的题型可分两类:

  (一)线段上的植树问题

  1、两端植树:

  方法: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

  例:现有一条长为520米的路线,施工队准备每隔5米植一颗树,且两端点也植树,问总计需要植树多少颗?

  【解析】根据方法:520÷5+1=105颗

  2、一端植树:

  方法:如果植树的线路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和要分的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

  例:现有一条长为520米的路线,施工队准备每隔5米植一颗树,且起点植树,终点不植树,问总计需要植树多少颗?

  【解析】根据方法:520÷5=104颗

  3、两端不植树

  方法:如果植树的线路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间隔数-1。

  例:现有一条长为520米的路线,施工队准备每隔5米植一颗树,且两端点不植树,问总计需要植树多少颗?

  【解析】根据方法:520÷5-1=103颗

  4、两边植树

  方法:如果植树路线的两边都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在前面的基础上再乘二

  (二)封闭线路上植树

  方法: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

  例:现学校有一个环形操场,外围成为400米,学校开运动会期间,准备在操场外围每隔20米插一个旗子,问总共需要多少个旗子?

  【解析】根据方法:400÷20=20个

  以上就是对于最基本的题型的总结,当然考试是也会有一下变形,下面继续来看

  二、变形

  例:一条笔直的林荫道两旁种植着梧桐树,同侧道路每两棵梧桐树间距 50 米。林某每天早上七点半穿过林荫道步行去上班,工作地点恰好在林荫道尽头。经测试,他每分钟步行 70 步,每步大约 50 厘米,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到达工作地点。那么,这条林荫道两旁栽种的梧桐树共有多少棵?

  A.21 B.22 C.42 D.44

  【答案】D。解析:这个题目相对有了一些别的描述,所以我们先求总长,林某上班步行的时间为 30 分钟,这条林荫道的长度70×30×50=105000 厘米=1050 米,一边种树 1050÷50+1=22 棵,两旁共种 22×2=44 棵。故本题选 D。

  通过上面例题,大家可以发现,这类小题型比较简单,也是考试中不要轻易丢分的题型,我们只要掌...

与数学运算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难”以“言”说的日期问题

数学运算 行测技巧 行测日期问题

  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学运算技巧:“难”以“言”说的日期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难”以“言”说的日期问题

  日期问题是一种常考问题,但同时也是让许多考生“闻风丧胆”的一种题型,如何去破解这个难题,也成了许多老师关注的点。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许多考生之所以有这个错误的感知,是因为他们对于日期问题并没有了解到位,日期问题的核心问题没有掌握到位,只是人为的去预估它的难度,增加它的神秘度度,最终让日期问题披上了一层“难”的透明袈裟。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让更多的考生去掌握更多类型的题目,在此对日期问题中的其中一类求星期数的问题进行简单梳理。

  一、方法概述

  所谓日期问题,就是指题目描述中涉及到不同的具体日期,同时会以某个情景为载体,往往结合星期来考察。根据定义可知,要想更好的解决日期问题,就需要大家对于日期与星期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并且对于日期和星期之间要建立起桥梁。日期基本知识主要涉及到年、月,具体来说:年分为平年(365天)、闰年(366天),闰年具体判定方法为非整百年能够被4整除,整百年能够被400整除;月分为大月(31天)、小月(30天)和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其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为大月,4月、6月、9月和11月为小月。真正在考察日期问题时往往结合星期来考查,一般题干会告诉其中某天的星期数,求其余某天的星期数。结合实际知,一周7天,即过7天或7天的整倍数后星期数回归到原来位置,若有余数,则向后推余数天。当然具体在做题目的时候可以根据题干的具体描述去细分:日期相近,直接去求过几天,除以循环数,分析余数;日期较远,可观察过几月或几年,利用过一个大月推3天(31÷7=4……3),一个小月推2天(30÷7=4……2),2月(28天不变,29天推1天),平年推1天(365÷7=52……1),闰年推2天(366÷7=52……2)的结论去分析题目。

  二、一般步骤

  通过定义分析可知,一般步骤为:确定时间跨度,求循环数,分析余数。

  首先,确定时间跨度。一般情况下,根据所给两个日期,确定跨度长短。

  其次,求循环数,分析余数。跨度小,则直接利用时间差求所过天数a,利用公式a÷7求循环数及余数;跨度大,则分析过了几个大月、小月、2月(分平闰年)、平年数或闰年数,结合已知结论,分析余数。

  例1:已知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那么2010年8月26日是星期几?

  A.四 B.三 C.五 D.一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题干中涉及到两个日期跨度较小,则直接计算时间差,为26-11=15,则过了15天,具体循环数及余数为:15÷7=2……1,向后推一天,星期四,选择A项。

  例2:已知2019年6月1日星期六,那么2019年12月6日是星期几?

  A.一 B.三 C.五 D.日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题干中涉及到两个日期跨度较大,过了3个大月(7月、8月、10月),3个小月(6月、9月、11月)之后(到12月1...

与数学运算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数学运算考点

资料分析 行测 数学运算

  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数学运算考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数学运算考点

  行测资料分析近几年的考查越来越灵活,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经常会在资料分析中看到数学运算的考点,例如:数学运算中的十字交叉法和容斥问题,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资料分析如何与数学运算的这些考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材料1:某研究机构从全国随机抽取10个市的儿童家长,对其进行“我国儿童校外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00份。调查结果显示:对儿童校外生活表示“很重视”的家长占85%以上,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60%;上学日,儿童日平均使用电子产品用时43.2分钟,其中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用时13.9分钟,看动画等娱乐用时16.6分钟;周末,乡镇儿童日平均使用电子产品用时108.2分钟,市区儿童88.4分钟。

  问题:对儿童校外生活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家长中,表示“很重视”的家长占比可能是:

  A.53% B.58% C.63% D.78%

  材料2: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57.4%,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与全国74个城市相比,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占比高4.4个百分点。而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也由80.5%下降到73.1%。

  问题:环保部门定下了5年后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实现7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50%以下的目标。如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大力投入改善本市空气质量。问平均每个城市至少需要将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减少多少天,才能在另外8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与2015年7月相同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A.6 B.5 C.4 D.3

  解析:13个城市实现7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是有5个大力投入改善空气质量的城市当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和另外8个城市当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混合而成的,因此可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具体过程如下:

  这就是资料分析中经常会考查到的数学运算中的知识点,小编希望各位考生可以掌握!

  “有效”应对行测资料分析计算

  在公务员笔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一直都是得分的重中之重。资料分析看起来有篇幅很大的文字型材料和各种各样的图表,其中还有繁多、复杂的数据。表象吓人,但内里并非那么的可怕。只要好好去了解资料分析的概念和公式,再经过适当地练习,列出解决题目的式子并不难。但对于新接触资料分析的同学,又一难关摆在眼前——计算。数字这么大,列式可能还特别复杂,计算又要花多长时间呢?小编劝大家不要担心,有效数字法完全可以解决计算难题。

  有效数字法主要是对参与计算的数据,按照不同类型的列式,采取对应的取舍原则,取前几位有效数字来进行实际计算,算出近似的结果来确定正确答案,这样只取前几位来计算,就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在资料分析中,咱们用的比较多的式子,像计算基期值、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相关的考点,都是乘除混合、计算量相对较大的列式形...

与数学运算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你会用“空瓶”换水吗?

数学运算技巧 行测技巧 行测数学运算

  在考场上人与人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面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你会用“空瓶”换水吗?”,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你会用“空瓶”换水吗?

  在公务员考试中,除了常见的计算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等题型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题型。这些题型的显著特点就是不会用方法的话会非常容易出错,但如果学习会解题的方法就非常的简单了。而今天就和大家来学习一下特殊题型中的一种---空瓶换水。

  说到空瓶换水,相信很多同学都见过这种题型,但是在解题的时候会发现过程很繁琐,而且经常会做错,那这种题型应该如何的解呢?

  例1:如果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一瓶矿泉水,现有15个矿泉水空瓶,不交钱最多可以喝几瓶矿泉水?

  A.3 B.4 C.5 D.6

【答案】C。解析:在拿到这道题目的时候相信很多同学会下意识的在草稿纸上进行演算,一步一步的去进行换水。如果先用12个空瓶换3瓶矿泉水,然后再用6个空瓶去换,这样以此类推。但是实际上我们先把已知条件进行化简之后就会发现,这种题型是非常简单的。已知条件告诉我们,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一瓶矿泉水,那么列式就是4空瓶=1瓶水=1空瓶+1份水,化简后得3空瓶=1份水,也就是说,我们相当于用3个空瓶子就可以换1份水,而现在有15个空瓶,所以我们能够换

瓶水,这道题我们直接选择C选项就可以了。

  通过刚才这道例题,我们可以看到在计算空瓶换水问题的时候核心就是n个空瓶换1瓶水,那么也就是说n-1个空瓶可以换1份水,然后我们直接进行计算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道题目来练习一下。

  例2:某商店销售一种饮料,规定每4个空瓶可以换一瓶饮料,小王家有30个空饮料瓶,那么小王用现有的空瓶可以免费换多少瓶饮料呢?

  A.8 B.9 C.10 D.11

  【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信息我们可以知道每4个空瓶可以换一瓶饮料,也就是说3个空瓶可以换一瓶饮料,接下来列式30÷3=10(瓶),直接选择C选项就可以了。

  通过上面几道例题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对如何用空瓶来换水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非常简单呀。各位同学,在后期的做题过程中如果遇到空瓶换水的题型,大家就可以根据题目信息,直接套用公式来解题就可以了,相信各位同学经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一定能够解决这部分题型。

  行测削弱题目中的力度比较

  可能性推理主要是对削弱型和加强型题目的考查,就需要我们扎实的学好这一部分的知识。大家在做到削弱型题目时候会发现,选项并不会仅仅设置一个可削弱项,那当多个选项均可削弱时,我们如何选出最能削弱的选项呢?这就需要我们对选项的削弱程度进行力度比较。小编总结为如下几点:

  必然>可能

  量大>量小

  直接>间接

  综...

与数学运算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反推法解数学运算问题

数量关系 行测反推法 行测数学运算

  在考场上人与人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面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反推法解数学运算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反推法解数学运算问题

  众所周知,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考试一向以题量大,时间紧,难度系数大为著称。120分钟要答130-135道题,同时还要预留6-7分钟涂答题卡。这样也就意味着在行测考试的过程中平均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不足50秒,千万不能在一道题上停留太长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好的方法来提高做题效率。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提高准确率,考生们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帮助答题,反推法就是大家可以使用的方法之一,所以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近几年公务员考试当中如何应用反推法来解答数学运算问题,小编希望各位考生在今后做题中能更好更快速的运用这种方法。

  那什么是反推法呢?反推法,简单点说就是根据选项反着推答案。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选项延伸而来的,一般来说,当我们做不出来,解不出来时,我们可以从4个选项来反向推出答案。下面我们就通过几道例题,来进一步给各位讲解一下这种方法。

  1. 车间领到一批电影票和球票发放给车间工人,电影票是球票数的2倍。如果每个工人发3张球票,则富余2张,如果每个工人发7张电影票,则缺6张,问车间领到多少张球票?

  A.30 B.32 C.60 D.64

  【解析】B。本题是求车间领到多少张球票。如果设工人数为x人,则总的球票数为3x+2,我们可以直接从选项出发,来进行反推,即球票总数减2为3的倍数。而满足这个条件的只有B选项。

  2. 每年三月某单位都要组织员工去A、B两地参加植树活动。已知去A地每人往返车费是20元,人均植树5棵,去B地每人往返车费30元,人均植树3棵,设到A地员工有X人,A、B两地植树Y棵,Y与X之间满足Y=8X-15,若往返车费总和不超过3000元,那么,AB两地最多植树多少棵?

  A.298 B.400 C.489 D.500

  【解析】 C。本题是一个复杂的计算问题,求的是AB两地最多植树多少棵?而A、B两地植树Y棵,Y与X之间满足Y=8X-15,即求的是Y,我们会发现8X是偶数,15是奇数,两数相减结果必定是奇数。所以即Y一定是奇数,所以我们直接从选项出发来方向推出答案为C选项。

  3. 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2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问2014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A.25, 32 B.27, 30 C. 30, 27 D. 32, 25

  【解析】B。本题考查年龄问题,涉及的概念较多,较复杂。所以我们可用反推法从选项来进行求解。假设A选项对,将A选项代入发现很明显小王的哥哥比小李不是大5岁不满足题意,将B选项代入,发现刚好满足题干,故选B答案。

  推荐阅读:

  

与数学运算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比例法解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 行测比例法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

  在考场上人与人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面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学运算技巧:比例法解年龄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比例法解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作为行测考试的常客,是很多同学的老大难问题,往往是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握到关键点,总是会掉进命题人设计的陷阱。今天就带着各位一起重新认识下年龄问题。

  一、年龄问题的含义

  年龄问题是一类针对多个人年龄关系及其复杂变化进行研究的问题。在整个解题过程中实际上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不论两人年龄间关系变化如何复杂,两人的年龄差值永远不会变这个关键点,就会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二、比例法助你巧解年龄问题

  【例题1】父亲今年44岁,儿子今年16岁,当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8倍时,父子的年龄之和是多少岁?

  A.36 B.54 C.99 D.102

  【解析】答案:A。二者年龄差值始终不变为44-16=28,当父亲年龄为儿子年龄8倍时二者年龄比可表示为8:1,此时二者年龄相差8-1=7份,对应28岁,则1份对应4岁,此时两者年龄之和为8+1=9份,故所求为36岁,选择A项。

  【例题2】今年小花年龄的3倍与小红年龄的5倍相等,10年后小花的年龄的4倍与小红年龄的5倍相等。小花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

  A.6 B.8 C.10 D.12

  【解析】答案:C。根据题意:今年小花与小红的年龄之比为5:3,10年后小花与小红的年龄之比为5:4,由于整个过程中年龄差值不变,故可依据此将差量统一成2份,则10年后小花与小红的年龄之比为10:8,故10份-5份=5份对应10岁,1份对应2岁,而小花今年年龄为5份,故对应10岁,选择C项。

  【例题3】2013年时母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4倍,40年后母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1.5倍。问当母亲年龄是女儿年龄2倍时是公元多少年?

  A.2021 B.2022 C.2026 D.2029

  【解析】答案:D。2013年母女二人年龄之比为4:1,40年后母女二人年龄之比为3:2。由于整个过程中二人年龄差值不变,故可依据此将差量统一成3份,则40年后母女二人年龄之比为9:6。故9份-4份=5份对应40岁,1份对应8年。而所求母亲年龄是女儿年龄2倍时在统一比例后母女年龄之比应为6:3,此时母亲年龄在2013年的基础上多了2份,即过了16年,应为2013+16=2029年,选择D项。

  本文中给出的例题均为比较典型的题目,各位同学唯有在学习之余多去思考,多去练习,方能熟练掌握。总的来说,年龄问题就在于年龄差值永不变,灵活的运用所学方法,就能掌握。

  推荐阅读:

  

与数学运算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如何快速解决错位重排

数学运算技巧 行测技巧 行测错位重排

  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学运算技巧:如何快速解决错位重排”,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如何快速解决错位重排

  排列组合问题是行测数量关系考试中的一大难点,但也是和竞争者拉开差距的模块,不能轻易放弃。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接下来小编专家对排列组合之经典问题错位重排进行详细介绍。

  错位重排是伯努利和欧拉在错装信封时发现的,因此又称伯努利-欧拉装错信封问题。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比较难理解的复杂数学模型,我们只需要会认题,会利用公式解答即可。

  第一:什么是错位重排问题?

  错位重排是指把n个元素的位置重新排列,使每个元素都不在原来位置上的排列问题。用一句话简单描述就是元素和位置的对应关系要重新排列且不能恢复原本的位置关系。

  第二:如何快速解决错位重排的问题?

  【例】:编号是1、2的2封信,装入编号为1、2的2个信封,要求每封信和信封的编号不同应该有多少种方法?

  【解析】

  由于信封数目比较少,我们可以写出具体装法,1-2,2-1共一种

  【例】:编号是1、2、3的3封信,装入编号为1、2、3的3个信封,要求每封信和信封的编号不同应该有多少种方法?

  【解析】

  由于信封数目比较少,我们可以一一罗列相应的装法:

  1-2,2-3,3-1或1-3,2-1,3-2,共两种。

  【例】:四位厨师聚餐时各做了一道拿手菜。现在要求每人去品尝一道菜,但不能尝自己做的那道菜,问共有几种不同的尝法?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根据“四位厨师不能尝试自己的菜”得出:菜相当于是信,厨师相当于是信封,信不能放到自己的信封里,很明显符合错位重排题型的特征。

  第二步计算结果:带公式则D4=(4-1)(D2+D1)=9。所以有9种尝法。

  【例】:四位厨师聚餐时各做了一道拿手菜。现在要求每人去品尝一道菜,只有一人尝到自己的菜,其余三人都没有尝到自己做的那道菜,问共有几种不同的尝法?

  【解析】

  第一步:挑出只尝到自己菜的认,应该是4人中选一人,则有4种结果。

  第二步:算出其余三人都没有尝到自己做的那道菜的方法数,首先符合3个元素的错位重排,则可以直接得出应该是2种结果。

  最终总的方法数是,4乘以2等于8种结果。

  总而言之,对于错位重排的问题考生只需要先认题,再利用公式直接解答即可。而且不管题干话题怎么改变,只要是3个元素的错位重排那么一定是2种结果,只要是4个元素的错位重排那么一定是9种结果,答案的该固定性可以实现快速解题的功效。

  推荐阅读:

与数学运算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利润问题

利润问题 行测利润问题 数学运算技巧

  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学运算技巧:利润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利润问题

  利润问题作为与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类问题,同样也是行测中的高频考点。从整体的难度来看,利润问题难度其实并不大,只要掌握好方法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解题。

  一、利润问题基本公式

  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成本×(1+利润率);打折率=现价÷原价

  二、利润问题中的考点

  1、利用方程法求解利润问题

  例:某包子店的包子每个卖0.5元,包子的制作成本为0.35元。今早,当包子店的包

  子 卖剩20个时,包子店已经获利17元。则包子店今早共制作了( )个包子。

  A.150 B.160 C.180 D.200

  【解析】分析完这道题之后,已知的信息为每个包子的售价、成本分别为0.5元、0.35元,则每个包子的售出的利润为0.15元,制作的包子数等于已售的包子数加剩的20个包子,不妨设已售的包子数为X。所以已售的包子所赚的钱为0.15X,剩下的20个包子的成本为20×0.35=7(元)。因此,0.15X-7=17,解的X=160。总的制作包子数就为160+20=180

  2、利用特值法求解利润问题

  例:某水果店销售一批水果,按原价出售,利润率为25%。后来按原价的九折销售,结

  果每天的销量比降价前增加了1.5倍。则打折后每天销售这批水果的利润比打折前增加了( )?

  A.15% B.20% C.25% D.30%

  【解析】分析题干后可以知道,题干只给出了相对的一种数据关系,并未给出实际的数值。所以我们可以不妨设水果成本为100,原来销售的数量为1。所以,原售价为100×(1+25%)=125,利润为25,总的利润值为25×1=25。折后价为125×0.9=112.5,折后利润为12.5,折后销售量为1×(1+1.5)=2.5,总的折后利润为12.5×2.5=31.25。因此,打折后每天销售利润比折前增加了(31.25-25)÷25=25%

  推荐阅读: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利润问题题型

  

与数学运算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测数量关系备考:代入排除思想解数学运算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 数学运算 行测数学运算

  在考场上人与人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面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备考:代入排除思想解数学运算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数量关系备考:代入排除思想解数学运算问题

  在行测考试中经常会考查数学运算,这也是很多考生退避三舍的问题,都觉得难并且会比较浪费时间,其实数学运算问题并不是洪水猛兽,其在公职考试中所占分值都是比较大的,这是与他人拉开差距的重要部分。那么接下来为各位考生讲解一种解题方法——代入排除。

  代入排除的原则

  1、先排除再带代入

  【例1】某校人数是一个三位数,平均每个班级36人,若将全校人的百位数与十位数对调,则全校人数比实际人数少180人,那么该校人数最多可以达到多少人?

  A.750 B.972 C.396 D.998

  【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平均每个班级36人”可知,总人数是36的倍数,选项A,D不符合,B,C选项符合。题目中还有一个要求“将全校人的百位数与十位数对调,则全校人数比实际人数少180人” 这是再把B代入验证,符合要求。所以选择B选项。

  2、结合问法,若所求为极大值,则从大选项开始代入;若所求为极小值,则从小选项开始代入。

  【例2】某旅行社组团去外地旅游,30人起组团,每人单价800元。旅行社对超过30人的团给予优惠,即旅游团每增加一人,每人的单价就降低10元。当旅行团的人数是多少时,旅行社可以获得最大营业额?

  A.65 B.55 C.45 D.35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要求当旅行团的人数是多少时,旅行社可以获得最大营业额,那么就可以根据题干条件从最大的代入选型,例如代入A选项,当人数为65人时,营业额为65×(800-10×35)=29250,例如代入B选项,当人数为55人时,营业额为55×(800-10×25)=30250,故选择B选项。

  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方式,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顺序,并坚持下去。

  推荐阅读: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学运算挑题技巧

  

与数学运算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推荐更多